一个人总是被别人拿捏,除了有求与人之外,最大的原因是说话的习惯不好。 比如有人向你求助,你很为难,模棱两可,态度模糊,说:“我只能试试看,可能帮不了你。” 别人说:“咱们这关系,你肯定会帮我,我相信你,一定能,谢谢!谢谢!” 你就稀里糊涂地答应了。事后,才缓过神来,自己怎么轻易被拿捏了? 如果你确实为难,就不如干脆拒绝,不拖泥带水,不给对方留下任何进一步的空间,就不会被别人拿捏,把自己置入尴尬的境地。 有人说,一个人说话的习惯,决定了别人对他的态度,决定了他的运气。 深以为然。 因为说话的习惯里藏着为人处世的方式。一个人的思维、性格、修养、品性也都充分体现在他的话语里。 态度鲜明 一个人说话,要有鲜明的态度,是什么就是什么,毫不含糊,立场鲜明、观点明确,尤其是在是非问题上,主张什么,反对什么,不能含含糊糊。 一个人说话含含糊糊,模棱两可,让人摸不着头脑,行事上也多半犹犹豫豫,畏首畏尾,拖泥带水,别人怎么瞧得起呢? 说话态度鲜明,行事坚决,给人留下强大、杀伐果断、有魄力的好印象,自然能赢得欣赏和尊重。 在大是大非的事情上,说话必须态度鲜明,站稳立场,不屈从、不盲从、不违心,持有责任心和正义感,就能为自己营造出正能量的磁场。 一个人一旦在原则和底线问题上含糊,迟疑,注定会沦为被人轻松拿捏的弱者。 说话态度鲜明,“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不能含糊其辞,给人留下没有主见、摇摆不定的坏印象。 拒绝别人要态度鲜明,“能”就是“能”,“不能”就是“不能”;“可以”就是“可以”,“不可以”就是“不可以”。不要碍于面子,说话含含糊糊,浪费别人时间,有负别人期待,也伤害彼此的感情。 说话态度鲜明,明确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用清晰、准确的言辞表达出来,给人准确的信息,让人清楚地看到你的态度,避免误解和误判。更重要的是,让人认识到更真实的你,和你交往和相处就会掌握分寸,避免矛盾和冲突。 在一定程度上,你说话的态度决定了别人对待你的态度,决定了别人和你相处的方式。 要想不被人轻易拿捏,说话就要态度鲜明。 简洁有力 说话和写文章一样,贵在简洁有力。 韩愈在《上襄阳于相公书》中说:“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 有的人说话啰里啰嗦说了半天,说不到重点,抓不住要害,毫无说服力,同废话无异。 当你没有说服力的时候,就容易被别人说服,被别人掌控主动权,自然也容易被别人拿捏。 简洁精炼的语言是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高超的表现,说话简洁有力,一语中的,说明人思维敏捷,性格果敢。这样的人一说话就干脆利落、气势如虹,分风劈流,气势超然,怎能被人轻易拿捏。 说话简洁有力,语气自信坚定,就会有感染力、号召力,让人听了产生情感和思想的共鸣,从而赞赏、支持、追随。 兵不在多而在精,说话也一样。说话简洁有力,言简意赅,不仅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还能体现出自己的能力。 春秋时期,子禽问墨子:“一个人多说话有好处吗?” 墨子回答说:“青蛙一天到晚,总是叫个不停,人们也不会理会它,而公鸡在黎明一声啼叫,天下都为之而动。” 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定律的核心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就是尽可能地去除那些不必要的组织或部分。 说话也应如此,尽最大努力,删减不必要的内容,确保每一句话都是有用的信息,具有自己的价值。 固然,我们做不到字字珠玑,但至少要尽量少说废话。过多的解释和无聊的阐述,只会让人抓狂和反感。 简洁有力,保持高效,吸引别人,就不会被别人出言拿捏。 当然,我们也不是为了拿捏别人,只为主宰自己。 保持流畅 卡耐基有一句忠告:“宁愿说慢一点,保持流畅,也不要为了快而卡壳、中断。” 在与人沟通时,说话流畅显得放松、自然,也给人留下自信、大方、真诚的印象。 高度连贯,流畅自然的表达能够最大力度地将听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一点上去,引导对方关注你的意愿和需求,同时也会使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有利于你的说服。 说话断断续续,支支吾吾,嘴里半截肚里半截,听者会心烦意乱,忍耐倾听的过程加重了意志的负担,情感上就会产生逆反。 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境下,说话流畅的一方往往会成为说服者,而不流畅的一方成为被说服者。 你连自己的思想、主张都不能流畅、完整地表达出来,自然会失去话语权,被别人轻松拿捏。 说话流畅,不是单纯的语言连贯,而是语意连贯,具有逻辑性,不是天上一脚,地上一脚,东拉西扯。真正的流畅体现的是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精准性。 说话流畅的习惯是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养成的,平时尝试慢慢说话,并注意自己的呼吸,不着急,尽量让自己说得清晰; 多注意自己的发音,特别是容易混淆的音节,可以通过跟读、练习发音的方式来提高发音的准确性。 紧张和焦虑会影响语言的流畅性,这就需要我们养成一个好习惯:和别人说话要放松心态。 声音要洪亮 俗话说得好:“说话自带三分气。”声音代表一个人的底气,显示一个人的精气神,让一个人显得有气场。 那些平时说话声如蚊子的人,多半性格内向、软弱,唯唯诺诺,体现出的是弱者气息,在社交中容易成为弱势的一方,进而被别人忽视、冷落,也容易被人轻松拿捏。 在人群中,小声只会被视为胆怯,还不如保持沉默。 当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时,声音要洪亮,让别人听到你的声音,就不会忽视你的存在! 当别人损害你的权益时,声音要洪亮,清晰地传达给对方一个信息:我不会忍气吞声! 当你要说服别人时,声音要洪亮,让对方感受到你强大的意志和强烈的意愿。 你的观点再正确,你的意愿再强烈,如果不能大声地表达出来,就不会得到足够的重视。 说话显得有气无力,给人的是虚弱的印象。声音洪亮,每一句话都带有力量,话语才具有鼓动性和感染力。 德谟克利特说:“要说服别人,既需要无法辩驳的理据,又需要磅礴的气势。” 一个人不能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请求、感受、态度,注定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无法获得良好的生存环境。 如果你觉得在社交中,容易被人拿捏,请先从改变自己的说话习惯开始! 要成为一个强者,就必须让自己具备强者的素质! 好好说话,你会成为人生的赢家! 全文完,如果你觉得写得不错,请记得“点赞”和“在看”,感谢您的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