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 材料 ![]() ![]() 宁守无用心, 不纵有用欲 大连金高 新高一 商家赫 ![]() 当李娟笔下追求物质层次的“有用”的少女被母亲一席朴素话语点醒,当庄子一句“无用之用”的论述再次炸响在耳畔,我们蓦然发现,在以实用主义为标准的物质世界之上,还存在一片以意义为准绳的精神乐土,而在这个无用之地,人的生命才真正美好。 老子有一言穿越千年山海抵达当今世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斯言不谬!是的,那些看似缥缈的“道”,好像无法有所作为,没有实际用处,但得道者却可立于无用无为的精神丰盈之地,达到万物自化的崇高境界。窃以为,看淡物质,修养精神才是得无用之道的最高表现。一言以蔽之,我们应当看淡“有用”之浮华,追求“无用”之境界,方能让心重归明净,灵魂得以栖息。 ![]() 宁守无用心,不纵有用欲,常怀一颗安恬自在心,破物质至上之樊笼,抵精神沧海。与清代无数腰缠万贯,权倾四海的政客相比,我们更愿意记住枯坐文斋中的落魄书生曹雪芹,不是因为他有济世之才,而是因为他为国人留下了文学巅峰之作《红楼》;与当代无数大红大紫、圈粉无数的明星相比,我们更愿意仰望那个辞去高官厚禄,用散文记录中华文化的余秋雨,不是因为他的文章可以带来什么物质价值,而是因为他用中华和世界文化灌溉了我们的心灵净土。我们看到,踏入永恒殿堂的,往往不是有用的物质价值,而是“无用”的精神意义。 宁守无用心,不纵有用欲,养得一段无欲无求魂,立不为物役之净土,观星辰灿烂。其实,人类文明的进阶正在于人对“无意义”的发掘。不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柳先生,“抱明月而长终”的东坡居士;亦不言梅妻鹤子、香月黄昏的林逋,瓦尔登湖畔与自然合而为一的梭罗,只看明代第一哲学家阳明子,他不正是抛却了宦海浮沉,等闲了功名利禄,忘记了世态炎凉,剖析人心,追寻天理,才得以成为一代心学宗师吗?试想,若他因所求之理太过抽象,在世人一片无用的惋叹中颓废下来,如何有了这比一切物质都更有意义的思想成果? ![]() ![]() ![]() 是的,不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无用之事所隐含的智慧都不会因时光的逝去而消散在风中,反而历久而弥香,成为精神家园中最美的一处风景。可叹的是,今日的我们,却时常丢失了物质世界中的精神坐标,把有用当做有价值,把无用视为无意义,甚至为了满足物欲,牺牲了精神的洁净和芬芳。殊不知,我们生而为人的最高意义——精神自由——已经被埋没在“有用”中。 沧海横流,星月轮转,大道苍茫,诸世浮沉。宁守无用心,不纵有用欲,我至水穷处,为看云起时——我愿做李娟笔下那一株青草,在阿勒泰的草原随风摇晃自由自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