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午清鼻涕,下午没鼻涕,这是阳气虚到底了,一个中成药,温肺散寒,鼻炎秋冬不复发

 中医张大明 2024-09-18 发布于河南

老话说,“湿寒”是万病源”,生病的步骤就是:虚→寒→湿→凝→瘀→堵→瘤→癌,很多虚都是因为寒引起的,为啥鼻炎患者总是鼻涕止不住?

这是因为我们人体摄入的水谷精微,会被脾胃生化成津液,再由阳气进行气机升降,送到全身各个角落。肺寒则导致肺部功能减弱,而且会伤害到阳气,阳气不足,津液输布不畅,就会产生痰饮水湿。这些都是垃圾,身体想要排出去,就会导致鼻子流出清水鼻涕

所以鼻炎患者想要根除,就得补足阳气,温肺散寒

今年2月份有个患者来找我,他反复流清鼻涕长达5年之久,早上尤为明显,遇冷则加重,回暖则好转。他也看过我的一些文章,知道鼻炎得温肺散寒,于是就各种服用,麻黄、生姜、葱白、紫苏等药材,确实鼻子不塞了,但很快又会复发。

我当时仔细问了一下他的情况,他说自己平时挺怕冷,夏天也不敢开空调,我又看了他的舌苔,发现舌苔淡白。明显得先补阳,然后再温肺散寒,他前面只温肺散寒,不补阳,那津液输布不畅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那再温肺散寒也没用。


初诊后开方: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桂枝、防风、黄芪、辛夷、苍耳子等

患者服用两周后就反馈说清鼻涕少了很多,脚也温暖起来了,这就是桂枝在温振心阳附子温命门之火。就好比锅下架火,气化津液。这正是我的思路,先补阳治标,再治肺寒,如此方为扶正治本。


复诊后开方:白术、茯苓、麻黄、细辛、甘草、陈皮、半夏、桂枝、附子、防风、黄芪

患者体内的阳起来了,我又利用桂枝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标本同治!麻黄、细辛可以宣肺散寒,治肺寒,再用白术、茯苓化痰燥湿。

他如此服用两个月后,鼻炎基本好转,偶尔遇寒还是会打几个喷嚏,我就没有给他汤药了,后面让用中成药金贵肾气丸调了一个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注意:此方有根据患者情况辨证加减,不可盲目参考,有需要的可以先找我辨证。最近有一个爱心义诊活动,从周三到周五(9月18日-9月20日),这三天大家可以免费挂号咨询,解答大家的疑问,帮你辨证身体情况,有需要的可以扫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