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殿英为何不敢触碰“ 明朝十三陵 ”?而选择去东陵?原因不简单

 沐昕mx 2024-09-19 发布于广东
一提到清东陵,大多数人便会立刻联想到那个在当时极为轰动的事件 —— 孙殿英盗清东陵。
慈禧,这位晚清时期的重要人物,向来喜爱雍容华贵,她的手中自然聚集了无数的奇珍异宝。孙殿英正是瞅准了这一点,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慈禧墓。
据说,当孙殿英和他的随行人员一同进入慈禧墓后,所有人都被眼前那堆积如山的宝物惊得目瞪口呆。毕竟,慈禧在当时可是坐拥天下,她墓中的财宝又怎会稀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孙殿英盗慈禧墓的行为确实展现出了他的 “聪明头脑”,通过这次盗墓,他获得了大量的宝贝。
令人疑惑的是,孙殿英为何不敢动 “明朝十三陵”,而偏偏选择盗清东陵呢?这背后的原因实则并不简单。
想想原因也不复杂,孙殿英的势力被蒋介石削弱,且在此之前他从未有过盗墓的经验。明朝距离他所处的时代较为遥远,十三陵里面究竟有多少宝物,他根本无从知晓。
而皇陵通常比其他官员的墓室拥有更多的宝物,再加上清朝覆灭不久,清东陵里自然有许多宝物尚未被人动过。于是,孙殿英便打起了清东陵的主意。
孙殿英不盗明十三陵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那便是他想要 “光宗耀祖”。孙承宗是孙殿英的祖先,更是明朝的民族英雄。后来,孙殿英的父亲也死在了清人之手,这杀父之仇使得孙殿英对清朝充满了仇视。
满清覆灭后,孙殿英心中虽然畅快了不少,但恨意难消。于是,他选择对清东陵下手,挖了清朝皇室的坟,以此来为亲人们报仇雪恨。而对于自己祖先所在的明十三陵,他自然是不会去动的。
孙殿英在挖了清东陵以后,果然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如今,一提到清东陵,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孙殿英。
明朝可不比清朝,明朝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远高于清朝。在满族人的统治下,清朝腐败不堪,让老百姓伤透了心。
明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承载着许多人的民族情感。到了清朝,满族人接手后,汉族人的地位骤然下降。老百姓对清朝的腐败统治深感厌恶,若是孙殿英挖了明十三陵,必定会引起众怒,他也会声名狼藉,遭到众人的痛骂。然而,孙殿英去挖清东陵,老百姓对他却不会有太大的意见。
从盗墓人的动机来看,他们盗墓无非是为了其中的金银财宝。明十三陵距离清朝结束的时间漫长,里面很难再有值钱的宝物。而清东陵建造时间并不长,尤其是慈禧的墓,慈禧生前喜爱珍宝,死后更是有大量的珍宝陪葬。
盗清东陵,必定能得到很多宝物。孙殿英既想得到宝物,又不想惹得一身骚,所以选择了盗清东陵而不动明十三陵。
孙殿英盗清东陵的行为,在历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他的这一抉择,不仅反映了当时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心态,也让我们对那个动荡的时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盗墓始终是一种不道德且违法的行为,孙殿英也因此背负了千古骂名。
清东陵依旧静静地矗立着,它见证了无数的兴衰荣辱,也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历史文化遗产,守护那些承载着人类文明记忆的瑰宝。想知道更多关于历史上那些惊心动魄的事件吗?点赞+关注,带你领略不一样的历史风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