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彖》在解释《周易.蒙》卦的时候说:
《蒙》卦里面究竟讲了什么样的“圣功”?这要从《周易》的本质说起。 抱雪斋在前面几卦的解读中已经证明,《周易》是一部彻头彻尾的丹经,《周易》卦爻辞里的每一个字都是在向我们传授一万年以前黄老道教的丹法。 《黄帝阴符经》,毫无疑问也是黄老道教的丹法,里面也同样提到了“圣功”这个词。
要知道什么是“圣功”,首先要知道黄老道教对于“圣”的定义。 子思在黄老道教的五行学说中,把五行与“仁义礼智圣”五德相匹配,其中“圣”是属于最高的天德。 子思在《五行》篇中写到: “金声,善也;玉振,圣也。善,人道也;德,天道也。唯有德者,然后能金声而玉振之。” 孟子继承了子思的五行配五德学说,也说: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在黄老道教的五行学说中,“善”比“圣”低一级。集齐了仁义礼智四德的君子可以称为“善”,属于人道境界;集齐了仁义礼智圣这五德的君子,才可以达到天道和天德的境界。
荀子就说:
从人道之“善”上升到天道之“德”,这样的人就是拥有天德的圣人,也叫做“止于至善”。 子思的老师曾子,就是把“止于至善”作为圣功的终极目标。在《大学》的一开篇,就完整记录了圣功的修炼过程:
《彖》也说说“蒙以养正,圣功也”,可见“养正”是修炼圣功的必由之路。这个“养正”也就是《大学》里说的诚心正意,“正其心”。
纵观《蒙》卦,虽然没有一个字提到正心,然而其实贯穿全卦的“蒙”,本字就是尨,意为长毛狗,譬喻的就是人心!《蒙》的上卦艮为狗,下卦坎为心,以狗喻心,绝妙之至! 《蒙》卦全文,表面上说的是如何驯化一只初生懵懂的长毛狗的过程,实际上譬喻的是如何存养心中正气的圣功心法!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上古圣人是如何“正其心”,驯化那心中之尨(蒙)! 先看第一句: 《蒙》卦初六爻辞曰: 废蒙(尨),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废尨”,通行本作“发蒙”,“废”和“发”,“蒙”与“尨”皆为同音通假。马王堆帛书本《周易》正写作“废蒙”。废,止也。 【爾雅·釋詁】废,止也。【註】止,住也。 《蒙》的上卦艮为止,故曰“废”。 止,是圣功的入门步骤。“知止而后有定”,最后“止于至善”,可见一个“止”字贯穿了《周易》圣功的全过程。 .“废蒙(尨)”的字面意思就是制止初生的小狗乱咬人,呼应了彖辞里的“初噬告”,譬喻的是知止才能去除内心的蒙昧。 “利用刑人”就是以知止为法度教化他人。“刑”,不是给人上刑,而是教化之意。比如孟子就引《诗》云: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这个“刑人”就是“举斯心加诸彼”,圣人自心能够止于至善,同样也要用这颗知止之心来教化他人。 明白了“废蒙”的知止之意,接下来的“用说桎梏,以往吝”的意思就很容易理解了。人心有如初生的懵懂小狗,容易乱跑乱咬,需要即使制止教训,加以“桎梏”的限制,如果这个时候解除了限制,任由小狗一而再再而三地乱咬人,就会“再三渎,渎则不告”,故曰“以往吝”,长此以往,此心再也难以驯服。 由此可见,《周易》是一部多么形象生动的心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