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的评选那叫一个完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人选特别完美。要说上将、中将、少将的人数太多,很难逐个去判别能不能换一下军衔,就连十大大将的人选也存在一定争议。可十大元帅的人选都过去几十年了,没什么争议,能经得住任何历史的考验。咱们来假设一下,十大元帅,换成大将里的任何人,都没法把十大元帅里的任何一个给挤下去。所以,1955 年的这次评选就是特别客观公正,让人特别服气。
二是排名堪称完美。十大元帅的排名,几乎就像是铁定不变的,咱们很难去变动其位置。不得不说,这个排名极有技术水准,虽说只有 10 个人,却能划分成 7 个层次来解读,这也是本文着重讲述的内容。
【第一层次:全军统帅级元帅】
自从雄伟的井冈山创立起来,朱老总始终处于军事指挥的核心位置,协助毛主席做出战略安排。在红军时期他是总司令,到了八路军时期他是总指挥,解放战争时期他还是总司令。
而彭老总呢,是中央战略部署真正去落实的那个人。红军时期,他当过中革军委副主席,还是红一方面军的总司令,直接听从中央的指令行事;到了八路军时期,他是副总指挥,解放战争的时候,又成了解放军的副总司令。
【第二层次:军功型元帅】
元帅的排名虽说会考虑资历、政工能力以及在人民军队刚开始创立时的重大贡献,可实际上,最关键的还是军功。
在解放战争里,我军的核心主力是四大野战军,这四大野战军由军委中央直接指挥,在解放战场上的几个主要战略方向起到了关键作用。
林总是统率着 100 多万兵力的四野主帅,刘帅经历了千里挺进大别山的艰难,还有解放大西南的战功,是二野的主帅。他们是落实毛主席战略构想的首要军事负责人,要是这两位凭战功都不能排在第三、第四位,对于这个元帅排名,肯定有人会不服。
【第三层次:军功欠缺但资历深厚的元帅】
贺龙元帅资历可深了,他的第 20 军可是南昌起义的核心力量。要知道,要是没贺龙的那些人马,南昌起义压根就搞不成。要是没有南昌起义,就不会有现在的人民解放军。“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没有人民解放军,哪来的新中国啊!所以就这点来讲,南昌起义对党有着决定性的贡献。
贺龙之前虽是红二方面军司令、120师师长,可在解放战争时期未当野战军军事主官,战功稍显不足,元帅评选更看重资历和初始性贡献。所以,他排在第五。
【第四层次:军功欠缺但却是野战军名义军事主官】
陈毅是三野的军事主官,可为啥不像林、刘那样排名,反而在贺龙元帅后面一位呢?主要是三野实际的军事指挥是粟裕大将负责,陈毅老总在军功这块差了一些,所以排名第六。
【第五层次:政工能力为主的元帅】
罗荣桓的政工能力那是没话说的,咱们可以想想,要是没有罗帅在四野,会是啥样?其实啊,就算让别的军事名将,像彭总、徐帅、刘帅来替代林总到四野,也许四野还是四野,可要是没了罗帅,四野绝对发展不成百万大军。
一开始,东北民主联军才 38 万兵力,可东北国军经过陈诚整饬已经有 50 多万人了,两边差得特别多。有好长一阵子,林总老是被追着打,弄得林总信心都有点不够了。后来罗帅管东北,接着施展在山东时厉害的扩充兵力的本事,接连组织了好几批二线兵团独立团,不断补充到正规部队里。到 1948 年 8 月,东北野战军主力部队从 38 万增加到 70 万,再加上地方部队 30 多万人,总兵力达到了让人吃惊的 105 万。
【第六层次:资历深厚、战功一流但在红军之后没有负责战略方向的元帅】
徐帅的资历那是相当深,1931 年的时候,徐帅才 30 岁,就已经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兼第四军军长了(这时候林总还是军团长)。在黄埔军校的毕业生里面,徐向前是第一个当上方面军军事长官的学生,还是历史上最年轻的方面军总指挥。
徐帅的战功那叫一个厉害,在红军时期,尤其是 1934 年至 1935 年这十个月的反六路围攻战役,一共消灭了敌人 10 万多,这可是红军大兵团指挥作战的精彩手笔。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山西战役,也充分展现了徐帅出色的军事才能。
不过遗憾的是,自从西路军失利之后,徐帅就不再单独负责一个战略方向的军事指挥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由于一些历史方面的因素,再加上身体状况,徐帅的军事才能没能充分施展,所以他排在第八。但总体来讲,这个排名还算能让人接受。
【第七层次:参谋型元帅】
聂荣臻元帅 1931 年就调到军委中央当参谋长啦;解放战争的时候,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帮着周恩来主持谋部总参的工作。建国以后呢,还代理总参谋长。反正呀,聂帅当一线军事主官,在晋察冀军区还有后来的华北军区的那些经历,都比不上他当参谋长的工作出色。
叶帅直接被叫做叶参座,他可是咱们党和军队里有名的军事谋略家,也是我军司令部工作以及参谋事业的开创者。他先后担任了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长,绝对称得上是参谋型元帅,这一点没有任何争议。
因为参谋类是不可或缺的辅助类别,所以,聂帅和叶帅代表参谋类军人,分别排在十大元帅的第 9 位和第 10 位。
总的来讲,十大元帅的排名那是相当完美,虽说就 10 个人,可这当中的技术含量极高。要知道,军衔评选具体是由我军政工的头号人物罗荣桓负责的,最终这个排名如此完美,也足以证明罗帅的政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