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梁海峰,字峻山,是陕西礼泉人,曾任米脂县令,并在西安私立民兴中学担任校长。此外,他还是西安文史馆馆员,并在昭陵烟霞洞的古愚小学担任校长。梁海峰的这些经历体现了他对教育的贡献和对文化的重视。梁海峰先生后裔梁允通主修的礼泉梁家村《存德堂族谱》记载,咸阳市礼泉县阡东镇梁家村梁氏,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从山西迁入,在此繁衍生息数百年,至今约4000人。该村在清末时曾名邹村梁家,位于泾阳、咸阳、礼泉交界,渭水之北,嵕山之南,泾河之北。交通便利,百业兴盛,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读书习武之人众多,在礼泉、咸阳等地影响广泛,远近人称“梁半县”,即县城一半读书做官者都是梁家村弟子。清进士梁管知贵定县令;武举梁凤武出首帅民团誓死抵御“花门之变”;四先生梁海峰,授业于关学大儒刘古愚,创办醴泉践行小学、西安民兴中学,桃李天下,提倡宗风,望重乡邦……梁海峰,字峻山,号铁杖老人。行四,清末廪生。人称四先生。其父梁瑞庭,“性勤俭,能耐劳,善经纪”。潜心于医,从事瘍科,不由师传,自学成才,合药物奇捷而医疗神效。梁先生负气刚介而心存忠厚,与名儒刘古愚交好。刘古愚故里天阁村距离梁家村仅七八公里之遥,戊戌政变后,刘古愚退隐醴泉烟霞洞教书育人,两人常饮,酒酣耳热,纵谈天下。梁先生弟女嫁刘古愚从子瑞骖,刘古愚兄女嫁梁先生从子海观,梁先生子海峰又从刘古愚学于味经书院、烟霞草堂。光绪二十五年(1899)二月二十四日,梁瑞庭病殁,刘古愚撰墓志铭,贺伯箴书丹。光绪庚子,陕大饥,湖北翰林王会厘施赈醴泉,见该志石拓片,曰“如此高手古文家,不可多得!”。2012年5月1日,笔者与礼泉许守洁先生拜访梁海峰先生后裔,见到该墓志,志石共三块,仅存末块。梁氏后人新儒接待了我们,得梁海峰先生未竟诗一首及《祭妻文》祭妻文(阡东王日炳代作):呜呼!汝今逝矣。汝年没我长,汝何先我亡。论汝之身虽比我弱,论汝之功实比我强。为我儿女各已成行;为我庄稼常办后行。实想与汝白头偕老,孰料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我有话对谁说,没处说,没处说。吁嗟呼兮。等我着!呜呼哀哉,伏惟尚飨。《刘古愚年谱》第84页载,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 醴泉梁海峰来学;第143页记载,光绪二十四年(1898) 八月底,一日夕,有人来味经书院,言泾阳县署闻抚台接京中同乡官电,属逮捕味经康党,县署预备人役,候省公文到,即刻派人逮捕,劝师刘古愚避祸,师厉声曰:“国事如此,吾死国难,幸何如之?何言逃也?”时书院诸生近居师内院者皆避出,惟梁峻山(海峰)在,师问之,呼其名曰:“海峰,汝惧否?”曰:“不惧!”师曰:“既不惧,来陪五叔饮。”师终夜镇定若无事。次日县署传出,抚台接陶模制台来电,有“我等保全善类”六字,逮捕康党事中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