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读维塔利·凯茨尼尔森的《全情投入》。维塔利不仅是一家投资公司的CEO,还被《福布斯》杂志誉为“第二个本杰明·格雷厄姆”。他分享了自己在保持健康饮食习惯上的一个小“秘诀”:尽管他在家中都维持着健康的饮食,但每年出差的那一个月,他允许自己随心所欲地吃。这样,每年大约8%的时间,他都在放纵自己的味蕾。这种小小的任性,既不会对他的健康造成太大的影响,又能让他在其他时间里更加坚守健康的饮食习惯。在他年轻的时候,维塔利喜欢喝可乐,但现在,他限制自己只在某些特殊场合,比如看电影时,才享受这种碳酸的愉悦。尽管现在喝可乐的频率大大降低,但每次喝的时候都变得更加珍惜和愉悦。这就是维塔利的“8%”原则。我非常赞同这种生活方式: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努力保持正确、健康的习惯和作息,全情投入到我们的目标和计划中,但我们也应该允许自己有那些例外的时刻。之前,我参加了一个读书打卡活动,目标是连续100天每天都读书10分钟。有趣的是,很多人在连续打卡了十几天甚至几十天后,因为某一天忘记了打卡,就决定放弃接下来的所有打卡。他们似乎更在乎那枚“完美打卡”的勋章,而不是真正地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和收获。其实,我们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因为作业中的某个字写得不够好看,就生气地撕掉整页;因为没买到完整的复习资料,就决定放弃整个学习计划;或者原本计划健身100天,但因为某天有应酬回家晚了,就决定从此放弃健身计划。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结果的达成,而不是过程的完美。学习也是如此,我们应该为自己预留一些时间来放松和休闲,比如读小说、看电影、散步或与朋友聚会。只要这些休闲活动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例如总时间的8%到10%,那么就不会影响我们的整体进度和效果。在这个区间内,我们可以变成不那么努力、不那么拼命的自己,让自己享受休息的时光。那么,如何确保我们不会过度放纵自己呢?一个有效的方法是记录。通过记录我们的日常行为和习惯,我们可以统计自己是否真的超出了那8%的任性空间。以读书为例,你可以每天定一个闹钟提醒自己读书10分钟或10页,并在睡前在笔记本上做个简单的记录。每周结束时,统计一下自己达标的天数。如果每周有超过5天都达到了标准,那就说明你做得很好。但如果达标的天数很少,那就需要在下一周进行一些调整。总之,你可以把“读书”替换成你希望达成的目标,例如健身、早睡、考证、学习某一项技能、陪伴孩子阅读等等。然后做好记录,给自己预留8%左右的空间用来“懈怠”或者“失败”。做一件事情,不管进度是20%,还是50%,只要继续做,就能慢慢靠近100%,直至完成。只要方向正确,走些弯路没什么关系。很多时候,弯路也是人生必经之路。弯路并不是用来告诉你应该放弃的,而是提醒自己可以趁此机会休息一下,重新思考,找准路标,再度出发。给自己预留一些任性的空间或者休息的时间,也许会更让你更稳健地到达目的地。 
其他精彩文章,点击下方标题阅读: 重视基本功 要不要日更写作? 推荐一款好用的AI笔记软件(得到App出品) 工作以后,如何培养读书习惯? 持续写作,增援未来的自己 当我们想培养一些习惯的时候,可以提前准备一条“咒语”,给自己加油打气,给自己一个有温度的提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