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掉进大西洋133天,饿到神经不正常,船只见他是中国人:不救!

 达成书藏 2024-09-25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是诗人赵翼写过的诗句,中国的有才之人年年都有,今天要介绍的这一位人物,他的命运与大海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一辈子都与大海、船只打交道,但在某一天,这位人物也因为大海而遭遇横祸,掉进大西洋中133天,饿到神经不正常,可是没有船只救他。

这个人的名字就叫做潘濂,1918年3月8日出生在海南,家庭并不富裕,他的父亲是当地一名走街串巷的武师,因此18岁的时候潘濂早已经外出务工,就已经跟着父亲的好友出海去香港做学徒,为家庭的生计出一份力,他是在一艘名叫“坦达”号的轮船上做学徒,当年做学徒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基本上很多农村的男孩都被父母送去做学徒,小小年纪就已经开始赚钱养家。在潘濂长达3年的学徒生涯中,他每天都是勤勤恳恳,早上天一亮就起来准备,练习昨天学习的技能,晚上又工作到很晚才睡。一直过了3年这样的日子,有投入就会有回报,正是因为他这样认真严谨的态度,英国的公司看重他,并且让英国的船只“贝洛蒙”号与他签约,于是潘濂从学徒转而成为一名正式员工,成为了一名二等侍应生,也就是电影里经常出现的那些穿着西装、衬衫打扮的服务生。

当时潘濂所处的时代也是非常复杂,社会鱼龙混杂,秩序不安。德国的希特勒发动了世界大战,在这种情况下载海洋中行驶很危险,一不小心就会被那些士兵误伤,更何况当时德国在希特勒的带领下已经进入疯狂状态。潘濂并不好运,跟着船只出行时遇上了德国的军队,德国军队立即进行追捕,但是潘濂所在的货船根本比不上德国装备精良的船只,一下就被德国发射的鱼雷集中,船只翻沉,船上的人只能靠天意活下来,潘濂在这种时刻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冷静,他迅速穿上救生衣并且跳船逃生。

跳船之后的潘濂发现只剩下自己独自一人飘荡在太平洋中,求生意识让他坚持飘荡了几小时,之后他福大命大地发现了一艘幸存的救生艇,赶紧爬上去,意外发现上面还有足量的淡水河充饥的饼干、罐头之类的食物,甚至还有信号弹、手电筒等救急的物品,潘濂高兴坏了,高兴之余还有居安思危的办法,认真分析自己可能会在海上漂流多久,计算自己每天使用食物的分量,之后凭借着自己的急救知识让自己多活几天,即使有时候遇到恶劣的天气,潘濂都能够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坚持下去,纵使水和食物会在汹涌的浪涛中被冲走,他也能够通过收集雨水来补充淡水、抓捕小鱼晒成鱼干来填饱肚子,凭借着这些物品的轻微补充,潘濂在水上飘荡了整整133天,但是这样的天气交替下,这些鱼干并不能满足潘濂,使得潘濂经常挨饿,以至饿到神经不正常。

当一艘船只经过潘濂附近时,求生的欲望迫使潘濂支撑起自己肿胀的双腿,打起信号灯求救,船只发现了潘濂,并且向他行驶过来,可是当船只靠近发现一幅东方人的面孔,发现潘濂是中国人之后立马掉头走了。希望变成绝望,潘濂继续飘荡,直至133天后,潘濂才飘荡到陆地附近,被一户渔民所救。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海外生存的第一强人是《鲁宾逊漂流记》里面的鲁滨逊,没想到我国也出了一个像鲁滨逊一样的人物,他就是潘濂。在面对绝望的时候,没有东西吃,船只没有救他的情况下,潘濂依旧没有放弃生的希望,而是一直去寻找希望,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