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内科辨证治疗十一、癫狂,症状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大别山养生堂

 鹤年养生 2024-09-25

十一、癫狂

癫证

1、痰气郁结:疏肝解郁,化痰醒神——逍遥散+涤痰汤。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解郁安神——养心汤+越鞠丸。


狂证

1、痰火扰神:镇心涤痰,清肝泻火——生铁落饮加减。

2、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琥珀养心丹+二阴煎

3、痰热瘀结:豁痰化瘀,调畅气血——癫狂梦醒汤加减。


一,医内科辨证治疗十一、癫狂,症状

癫证症状

癫证主要有以下症状:

 

一、精神症状

 

1. 情感淡漠: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缺乏兴趣,表情呆滞,很少有喜怒哀乐等明显的情感反应。

2. 思维迟钝:思考问题缓慢,反应迟钝,言语减少,说话缓慢而单调,有时甚至沉默不语。

3. 意志减退: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对生活、工作、学习等失去动力,行为退缩,不主动与人交往,甚至整日呆坐或卧床。

 

二、行为症状

 

1. 孤僻离群:喜欢独自活动,不愿与他人接触,远离社交场合,对他人的关心和询问表现出冷漠或回避。

2. 动作迟缓:行动缓慢,动作笨拙,缺乏协调性。例如,走路时步伐缓慢,身体僵硬,有时会出现停顿或重复动作。

3. 生活懒散:不注意个人卫生,不料理自己的生活,衣着不整,蓬头垢面。对饮食也不关心,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的情况。

 

三、认知症状

 

1. 记忆力下降: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容易忘记,对过去的记忆也可能逐渐模糊。

2. 注意力不集中:难以专注于某一事物,容易分心,做事效率低下。

3. 判断力减退: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下降,可能做出不合理的决策或行为。

 

四、其他症状

 

1. 睡眠障碍:可能出现失眠、多梦、易醒等睡眠问题,也可能出现睡眠过多的情况。

2. 食欲改变:食欲减退或增加,体重可能出现明显变化。

3. 身体不适: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胸闷等身体不适症状,但这些症状一般没有特异性。

 

需要注意的是,癫证的症状表现复杂多样,不同患者的症状可能会有所不同。而且,癫证需要与其他精神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癫证痰气郁结症状:疏肝解郁,化痰醒神——逍遥散+涤痰汤。

癫证痰气郁结的症状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精神症状

 

1. 精神抑郁:情绪低落,表情愁苦,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常常独自唉声叹气。

2. 表情淡漠:面部表情呆滞,很少有喜怒哀乐等明显的情感变化。

3. 神志痴呆:思维迟钝,反应缓慢,记忆力减退,对人对事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下降。

 

二、言语行为症状

 

1. 言语错乱:说话颠三倒四,逻辑不清,有时喃喃自语,内容多为抱怨、自责或无关紧要的话语。

2. 动作迟缓:行动缓慢,动作笨拙,缺乏协调性。常独坐一处,不与人交流,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

3. 喜怒无常:情绪不稳定,时而悲伤哭泣,时而嬉笑怒骂,难以自控。

 

三、身体症状

 

1. 胸闷胁胀:胸部和两胁部位有闷胀感,感觉气不顺畅,有时会出现疼痛。

2. 咽中如有物梗阻:自觉咽喉中有异物堵塞,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但不影响进食。

3. 舌苔白腻:舌面上覆盖着一层白色而厚腻的舌苔,这是痰浊内盛的表现。

4. 脉弦滑:脉搏弦而滑利,弦脉主肝病或痰饮,滑脉主痰湿,反映了痰气郁结的病理状态。

 

总之,癫证痰气郁结主要是由于肝气郁滞,脾失健运,导致痰浊内生,蒙蔽心窍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2、癫证心脾两虚症状:健脾养心,解郁安神——养心汤+越鞠丸。

癫证心脾两虚的症状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精神症状

 

1. 神思恍惚:精神不集中,常常陷入沉思或发呆状态,对周围事物反应迟钝。

2. 魂梦颠倒:睡眠中多梦,梦境内容混乱,甚至出现噩梦,影响睡眠质量。

3. 心悸易惊:心中悸动不安,容易受到惊吓,稍有动静就会感到惊慌。

 

二、情绪及行为症状

 

1. 善悲欲哭:情绪低落,容易悲伤哭泣,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2. 肢体困乏:肢体疲倦无力,活动后感觉更加劳累,缺乏动力和积极性。

3. 言语无序:说话没有条理,内容杂乱无章,有时会重复一些无意义的话语。

 

三、身体症状

 

1. 面色萎黄:面部颜色暗淡,没有光泽,呈现出萎黄的颜色,这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2. 食少便溏:食欲减退,食量减少,进食后容易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大便稀溏,不成形,次数可能增多。

3. 舌质淡:舌体颜色淡白,没有血色,反映了气血虚弱的状态。

4. 脉细弱:脉搏细而无力,表明气血不足,心脏功能较弱。

 

总之,癫证心脾两虚是由于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导致气血亏虚,心神失养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狂证症状

狂证主要有以下症状:

 

一、精神症状

 

1. 情感高涨:表现为情绪兴奋、激动,心境高涨,喜悦、乐观的情感过度强烈且持久。

2. 思维奔逸:思维活跃,联想迅速,言语增多且语速快,内容丰富多变,但往往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

3. 意志增强:活动增多,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对各种,有强烈的行动欲望,但往往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

 

二、行为症状

 

1. 活动增多:动作增多,坐立不安,走来走去,难以安静地坐着。可能会进行一些无目的的活动,如不停地整理物品、打扫卫生等。

2. 冲动行为:容易冲动,行为鲁莽,不计后果。可能会出现攻击他人、破坏物品等暴力行为。

3. 睡眠减少:睡眠时间明显减少,但仍感觉精力充沛,不觉得疲劳。

 

三、认知症状

 

1. 夸大观念: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有非凡的能力、财富、地位等,夸大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2. 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吸引而分散注意力。

 

四、其他症状

 

1. 食欲增加:食量可能增加,对食物的需求增多。

2. 性欲亢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性欲增强的情况。

3. 面色潮红:面部颜色发红,可能伴有发热感。

4. 双目炯炯有神:眼睛明亮有神,目光锐利。

 

需要注意的是,狂证的症状表现复杂多样,不同患者的症状可能会有所不同。而且,狂证需要与其他精神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

1、狂证痰火扰神症状:镇心涤痰,清肝泻火——生铁落饮加减。

狂证痰火扰神的症状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精神症状

 

1. 起病急骤:病情突然发作,发展迅速。

2. 烦躁不安:情绪极度烦躁,难以平静,坐卧不宁。

3. 妄言妄语:言语混乱,胡言乱语,内容多荒诞离奇,不切实际。

4. 骂詈叫号:高声叫骂,言语粗俗,攻击性强。

5. 神志错乱:意识不清,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出现偏差。

 

二、行为症状

 

1. 气力逾常:体力异常充沛,活动增多,动作幅度大,不知疲倦。

2. 毁物伤人:容易冲动,出现破坏物品、攻击他人等暴力行为。

3. 不避亲疏:行为失去理智,对亲人、朋友等也不加以分辨,可能做出不适当的举动。

 

三、身体症状

 

1. 面红目赤:面部发红,眼睛充血,呈现出火热之象。

2. 口苦咽干:口中发苦,咽喉干燥,感觉不适。

3. 便秘尿黄:大便干结,排便困难;小便颜色深黄,量少。

4. 舌红苔黄腻:舌质红,舌苔黄而腻。舌红表示有热,黄腻苔则是痰热内蕴的表现。

5. 脉滑数:脉搏滑利而数。滑脉主痰热,数脉主热,反映了痰火内盛的病理状态。

2、狂证火盛伤阴症状:滋阴降火,安神定志——琥珀养心丹+二阴煎

狂证火盛伤阴的症状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精神症状

 

1. 烦躁不安:情绪仍然较为烦躁,但相较于痰火扰神之狂证,程度有所减轻。

2. 精神疲惫:在狂躁之后,出现精神疲惫之象,不像病初那样气力逾常。

3. 时而狂躁:有时仍会出现狂躁发作,但发作频率和强度降低。

4. 多言善惊:言语较多,但言语内容较为杂乱,且容易受惊。

 

二、身体症状

 

1. 形体消瘦:由于火热内盛,耗伤阴液,身体逐渐消瘦。

2. 面色潮红:面部呈现潮红之色,但颜色较暗,不如火盛之时鲜明。

3. 口干舌燥:口中干燥,渴欲饮水,舌头干燥少津。

4. 盗汗:夜间睡眠时出汗,醒来后汗止。

5. 五心烦热:两手心、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

 

三、舌脉表现

 

1. 舌红少苔:舌质红,舌苔少。舌红表示有热,少苔则是阴液不足的表现。

2. 脉细数:脉搏细而快。细脉主阴虚,数脉主热,反映了阴虚火旺的病理状态。

3、狂证痰热瘀结症状:豁痰化瘀,调畅气血——癫狂梦醒汤加减。

狂证痰热瘀结的症状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精神症状

 

1. 烦躁不安:情绪烦躁,难以平静,心中烦闷不舒。

2. 狂妄躁动:行为狂妄,躁动不安,动作幅度大且较为激烈。

3. 言语错乱:言语表达混乱,逻辑不清,内容荒诞怪异。

4. 思维偏执:思维固执、偏激,对特定的事物或观念有过度的执着。

 

二、身体症状

 

1. 面色晦暗:面部颜色暗淡无光,缺乏光泽,呈现出晦暗之色。

2. 胸胁胀满:胸部和两胁部位有胀满不适的感觉,感觉气不通畅。

3. 头痛如刺:头部疼痛,疼痛性质如针刺一般,固定不移。

4. 口干但不欲饮:口中干燥,但却不想喝水。这是因为体内有痰热瘀结,津液输布失常,虽然感觉口干,但体内并不缺水。

5.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质颜色紫暗,或者出现瘀斑。这是瘀血内阻的典型表现。

6. 苔黄腻:舌苔黄而腻。黄苔表示有热,腻苔则是痰浊内盛的表现。

 

三、行为症状

 

1. 冲动攻击:容易冲动,出现攻击他人、破坏物品等暴力行为。

2. 行为怪异:行为举止怪异,与常人不同,可能做出一些难以理解的举动。

 

总之,狂证痰热瘀结是由于痰热与瘀血相互交结,阻滞经络,扰乱心神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二,中医内科辨证治疗十一、癫狂,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

十一、癫狂

癫证

1、痰气郁结:疏肝解郁,化痰醒神——逍遥散+涤痰汤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

以下是逍遥散加涤痰汤的分析:

 

一、方剂组成及剂量(仅供参考,实际应用需根据具体病情由医生调整)

 

1. 逍遥散:柴胡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5克、薄荷10克(后下)。

2. 涤痰汤:姜半夏15克、胆南星15克、橘红15克、枳实15克、茯苓15克、人参10克、石菖蒲10克、竹茹10克、甘草6克。

 

二、功效

 

1. 疏肝解郁、健脾养血:逍遥散可调理肝脾,缓解肝郁脾虚引起的情绪不畅、食欲不佳、月经不调等症状。

2. 豁痰开窍:涤痰汤具有化痰开窍的作用,可用于痰浊蒙蔽清窍所致的神志不清、言语不利等。两者合用,可兼顾疏肝健脾与化痰开窍。

 

三、方解

 

1. 逍遥散:

- 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

- 当归、白芍:养血柔肝。

- 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

- 生姜:温胃和中。

- 薄荷: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

2. 涤痰汤:

- 姜半夏、胆南星:燥湿化痰。

- 橘红:理气化痰。

- 枳实:破气化痰。

- 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

- 人参:补气扶正。

- 石菖蒲、竹茹:开窍化痰。

- 甘草:调和诸药。

 

四、用法

 

一般为水煎服。具体用法应根据病情由医生确定,并遵循医嘱用药。

 

需要注意的是,方剂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辨证论治,调整剂量和用药方案。同时,对于孕妇、体质虚弱者等应慎用。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解郁安神——养心汤+越鞠丸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

以下是养心汤加越鞠丸的分析:

 

一、方剂组成及剂量(仅供参考,实际应用需根据具体病情由医生调整)

 

1. 养心汤:炙黄芪15克、茯苓15克、茯神15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炙甘草10克、半夏曲10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12克、远志10克、五味子10克、人参10克、肉桂5克。

2. 越鞠丸:香附10克、川芎10克、苍术10克、神曲10克、栀子10克。

 

二、功效

 

1. 养心安神:养心汤具有补养心血、安神定志的作用,可缓解心悸、失眠等症状。

2. 行气解郁:越鞠丸能行气解郁,调理气机,对于因气郁引起的胸胁胀满、情绪不畅等有一定疗效。两者合用,可兼顾养心安神与行气解郁。

 

三、方解

 

1. 养心汤:

- 炙黄芪、人参:补气健脾,以资气血生化之源。

- 当归、川芎:补血活血。

- 茯苓、茯神、半夏曲:健脾化痰,宁心安神。

- 柏子仁、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

- 五味子:收敛心气。

- 肉桂:温通心阳。

- 炙甘草:调和诸药。

2. 越鞠丸:

- 香附:行气解郁,以治气郁。

- 川芎:活血行气,以治血郁。

- 苍术:燥湿运脾,以治湿郁。

- 神曲:消食导滞,以治食郁。

- 栀子:清热泻火,以治火郁。

 

四、用法

 

一般为水煎服。具体用法应根据病情由医生确定,并遵循医嘱用药。

 

需要注意的是,方剂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辨证论治,调整剂量和用药方案。同时,在用药期间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狂证

1、痰火扰神:镇心涤痰,清肝泻火——生铁落饮加减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

以下是生铁落饮加减的分析:

 

一、方剂组成及剂量(仅供参考,实际应用需根据具体病情由医生调整)

 

天冬、麦冬、贝母各 9 克,胆南星、橘红、远志肉、石菖蒲、连翘、茯苓、茯神各 3 克,玄参、钩藤、丹参各 5 克,辰砂 0.9 克,生铁落适量(一般先煎 30 克左右)。

 

二、功效

 

1. 镇心安神:生铁落为主药,有重镇安神之效,可缓解癫狂等神志异常症状。

2. 清热化痰:方中多种药物配合,可清除体内热邪,化解痰浊,对于痰热扰心所致的病症有一定疗效。

 

三、方解

 

1. 生铁落:质重性降,能镇心平肝,为君药。

2. 天冬、麦冬:滋阴清热,以防痰热伤阴。

3. 贝母、胆南星、橘红:清热化痰。

4. 远志肉、石菖蒲:开窍化痰,宁心安神。

5. 连翘:清热解毒。

6. 茯苓、茯神:健脾渗湿,宁心安神。

7. 玄参:滋阴降火。

8. 钩藤:平肝息风。

9. 丹参:活血凉血。

10. 辰砂:重镇安神。

 

四、用法

 

一般为水煎服。先煎生铁落,再入其他药物同煎。具体用法应根据病情由医生确定,并遵循医嘱用药。

 

需要注意的是,方剂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论治,调整剂量和用药方案。同时,生铁落饮加减主要用于痰火扰神所致的癫狂等病症,对于其他证型应谨慎使用。

2、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琥珀养心丹+二阴煎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

以下是琥珀养心丹加二阴煎的分析:

 

一、方剂组成及剂量(仅供参考,实际应用需根据具体病情由医生调整)

 

1. 琥珀养心丹:琥珀(另研)6克、龙齿(煅,另研)30克、远志(黑豆、甘草同煮,去骨)15克、石菖蒲15克、茯神15克、人参15克、酸枣仁(炒)15克、当归21克、生地黄21克、黄连9克、柏子仁15克、朱砂(另研)9克、牛黄(另研)3克。

2. 二阴煎:生地黄6~9克、麦冬6~9克、枣仁6克、生甘草3克、玄参4.5克、黄连3~6克、茯苓4.5克、木通4.5克。

 

二、功效

 

1. 养心安神、清热镇惊:琥珀养心丹具有养心安神、清热镇惊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心悸、失眠、烦躁等症状。

2. 滋阴降火、清心安神:二阴煎能滋阴降火、清心安神,对于阴虚火旺所致的心烦失眠、口燥咽干等有一定疗效。两者合用,可增强养心安神、清热降火的功效。

 

三、方解

 

1. 琥珀养心丹:

- 琥珀、龙齿:重镇安神。

- 远志、石菖蒲:开窍化痰,宁心安神。

- 茯神、人参、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

- 当归、生地黄:补血滋阴。

- 黄连:清热泻火。

- 朱砂、牛黄:镇惊安神。

2. 二阴煎:

- 生地黄、麦冬:滋阴清热。

- 枣仁:养心安神。

- 生甘草:调和诸药。

- 玄参:滋阴降火。

- 黄连:清热泻火。

- 茯苓:健脾渗湿。

- 木通:清热利尿,使热邪从小便而出。

 

四、用法

 

一般为水煎服。具体用法应根据病情由医生确定,并遵循医嘱用药。

 

需要注意的是,方剂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辨证论治,调整剂量和用药方案。同时,朱砂等药物有毒性,应严格控制剂量,避免长期或过量服用。


3、痰热瘀结:豁痰化瘀,调畅气血——癫狂梦醒汤加减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

以下是癫狂梦醒汤加减的分析:

 

一、方剂组成及剂量(仅供参考,实际应用需根据具体病情由医生调整)

 

桃仁24克、柴胡9克、香附6克、木通9克、赤芍9克、半夏6克、大腹皮9克、青皮6克、陈皮9克、桑白皮9克、苏子12克、甘草15克。

 

二、功效

 

1. 活血理气、豁痰醒神:可用于治疗癫狂之症,有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化痰开窍的作用,能改善精神错乱、情绪失常等症状。

 

三、方解

 

1. 桃仁:活血化瘀。

2. 柴胡、香附、青皮、陈皮:疏肝理气。

3. 木通:清热利湿,通利血脉。

4. 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5.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6. 大腹皮、桑白皮、苏子:行气利水,降气化痰。

7. 甘草:调和诸药。

 

四、用法

 

一般为水煎服。具体用法用量应根据病情由医生确定,并遵循医嘱用药。

 

需要注意的是,癫狂梦醒汤加减主要用于痰热瘀结等引起的癫狂病症,使用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辨证论治,调整剂量和用药方案。同时,对于体质虚弱、孕妇等特殊人群应谨慎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