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方剂里治常见病效果都很好,只要对症,几乎可以药到病除,不但是方剂用量配伍得当,更重要一点就是都会加引经药或药引,可以引其它药直达病灶,起到效如桴鼓的作用。今天介绍一下常用病的引经药,见之有幸! 1.中药人体走向 川芎走头—专治头痛 白芷走额—专治头风 菊花走目—专清肝热 辛夷走鼻—专治鼻炎 杜仲走腰—专治腰痛 姜黄走背—专治背痛 茴香走腹—专治腹寒 黄连走心—专祛心火 苍术走脾—专去脾湿 桑白皮走肺—专清肺火 桂枝走四肢—可温通经脉 黄芪走表—可固表止汗 牛膝走下肢—可引血下行 瓜蒌皮走胸前—可清肺化痰 枳壳走腹—可宽胸理气。 薤白走后胸—可治肩颈痛。 佩兰走脾—可治脾湿。 一般走四肢的—是桂枝 走四肢末的是—桂枝尖 向左走是—秦艽 向右走是—当归 向上走是—桔梗,升麻。 向下走是—炒枳壳 向脚走是—牛膝 向背走是—白芷,独活 向肩颈走是—葛根 向前胸走是—瓜蒌皮 向后背走是—薤白头
2.中药引经药 引肺经—白芷,升麻,桔梗,葱白。 引胃经—石膏,升麻,白芷,葛根。 引脾经—苍术,升麻,葛根,酒白芍 引心经—黄连,细心 引肝胆经—柴胡,青皮。川芎。 引肾经—细辛,知母,独活,肉桂 引小肠经—羌活,藁本,黄柏。 引心包经—丹皮,柴胡。 引三焦经—柴胡,连翘,青皮,地骨皮。 引太阳经—防风,羌活。 引少阴经—独活。 引厥阴经—青皮,柴胡。 引到三焦经—上焦地骨皮,中焦青皮,下焦附子。 肩背痛—葛根,羌活,黄芩。 头痛—羌活,葛根,细辛。 肋痛—柴胡,郁金。 胸痛—枳壳,柴胡。
3.各部头痛的引经药 1.太阳经头痛—主要是后脑勺头痛,上连头顶,下至肩颈。常用引经药川芎加羌活。
2.少阳头痛—也叫偏头痛,一般是两侧或一侧头痛,常用引经药川芎加柴胡。
3.阳明头痛—前额头痛,下至眼睛,上至额头。常用引经药川芎和白芷。
4.厥阴头痛—就是头顶盖痛,还泛吐清水,常用引经药,川芎加藁本。
5.太阴头痛—整个头都痛,又沉重如裹石,常用川芎加蔓荆子。
6.少阴头痛—头痛剧烈,刺痛如针,波及脑,齿,面。常用大剂量川芎和活血祛风中药。
编后语:中医讲的是一人一方,随病变辩证用药,文中某些医药知识是碎片化阅读,不是死板的常规用药,某些方药是自用经验总结方,只是部分对症型病人有效。每个人因年龄性别体质差异用量不一(故有的方没有标注用量)标注用法用量的也仅供参考! 非专业人士请在医药师指导下用药。本处仅弘扬中医文化和参考交流,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依据。非专业人士请勿照搬照用!如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