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间无闲草,认识皆是宝,被遗忘的它,却可清肝明目、退翳、止痒

 花无缺3myj1j3d 2024-09-29

图片

农村的田野里、乡间的小路边,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有很多看似毫无用处的野草,但其实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所谓草药、草药,是草就是药。了解和辨别它们的“药性”,能在关键时候发挥作用,正所谓:乡间无闲草,认识皆是宝
青葙又称为“野鸡冠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被广泛用于药用和食用。它全身都是宝,根茎叶均可入药,夏季采收,性寒,味甘微苦,无毒,归肝、膀胱经,具有燥湿清热,杀虫止痒,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用于湿热带下,小便不利,尿浊,泄泻,阴痒,疮疥,风瘙身痒,痔疮,衄血,创伤出血。

图片

最具有入药价值的还是青葙得种子——青葙子,在中药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清肝泻火、明目退翳等功效,被用于治疗肝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火眩晕等症状。
青葙子性味苦,微寒,归肝经。功效:清肝,明目,退翳。
青葙花也可入药,味苦性凉,入肝经。功效:凉血止血,清肝除湿,明目。
针对青葙子还有一首中药歌谣
青葙子苦,肝脏热毒,
暴发赤障,青肓可服。

图片

青葙子常见眼科搭配
1.配决明子:二药皆苦寒,入肝经,清肝明目。二药相伍,共增药效,用治慢性葡萄膜炎,视物模糊、眼前有暗影浮动者。
2.配桑叶、菊花:三药均入肝经,清肝明目,桑叶和菊花又具疏风之长,三药合用疏风清热,外疏内清,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大增清肝明目之效,汉肝经风热之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等有奇效。
3.配夏枯草、栀子:青葙子与夏枯草皆入肝经,清肝火,栀子清泻三焦之火是其所长。三药相伍,清上至下,清肝热之功倍增,用治肝热所致的目赤肿痛、羞明多泪最宜。
4.配生地、玄参:青葙子有清肝、镇肝之功,生地和玄参均有清热养阴之长,三药相伍,清肝火而养阴,治阳并治阴,是以阴中求阳,用治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头痛最效。
5.配密蒙花:二药皆入肝经,有清肝、明目、退翳之功,而密蒙花味甘,甘以补血,肝血足而诸证无不愈矣。二药相须为用,可大建奇功,用治肝热眼病无不宜。

图片

青葙子具体治疗作用介绍如下:
1.治视物不清:青葙子6克,夜明砂60克。蒸鸡肝或猪肝服。
2.治夜盲,目翳:用青葙子15克,大枣30克,用开水冲炖,饭前服用。
3.治急性结膜炎:生地20g,青葙子、银花、菊花、黄芩、丹皮各15g,薄荷、防风各12g,赤芍、夏枯草各18g,红花10g,甘草3g,随证加减。
4.治暴发火眼,目赤涩痛:青葙子、黄芩、龙胆草各9克,菊花12克,生地黄15克,水煎服。
5.治头昏痛伴有眼噱、眉棱骨痛:青葙子9克,平顶莲蓬5个。水煎服。
6.青葙子丸:青葙子、生地、菟丝子、茺蔚子、防风、黑参、柴胡、泽泻、车前子、茯苓、五味子各50克,细辛15克,加水煎汤服用。本方有补肝肾明目之功,治疗血虚目病有较好的疗效。
注意:青葙子常于清肝降火,又有扩散瞳孔的作用,故对肝肾不足所致的目疾及瞳孔散大者(青光眼患者禁用),不宜应用。   


我是中医眼科医生宋立,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多年,擅长中医调理各种眼疾及疑难杂症,很高兴与大家在此平台分享我多年的经验,希望大家少走弯路,早日康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