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徵明行草书《玉女潭记》卷

 百了无恨 2024-09-30

(传)文徵明行草书《玉女潭记》卷,水墨纸本手卷,30.5×264.5厘米,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文徵明行草书《玉女潭记》卷


文徵明行草书《玉女潭记》卷
宜兴诸山,桐棺、离墨最巨。其次穿石山,峻嶻不如二山,而岩窦虚嶷,湍濑联络,奥窔瑰谲,最为奇胜,而张公洞最有闻。玉女潭在张公洞西南,相去不三里而近,相传玉女尝修炼于此。唐以前名贤胜士,多此游览;而李幼卿、陆希声盖尝居之。一时倡酬篇咏,流传至今,有以想见其盛也。自后湮塞不通,人鲜知者。溧阳史恭甫葬母山中,土人有以其地售者,恭甫喜而得之。乃疏土出石,决浍导流,刳辟蠲刈,尽发一山之胜。幽岩绝壑,灵湫邃谷,悉为
文徵明行草书《玉女潭记》卷
标表;而兹潭寔首发之。潭在山半深谷,中渟膏碧,莹洁如玉;三面石壁,下插深渊,石梁亘其上,如楣而偃。草树蒙幂,中深黑不可测。上有微竅,日正中,流影穿漏,下射潭心,光景澄澈。俯挹之,心凝神释,寂然忘去。潭之漘有坻,即坻为台,构重层其上,曰玉光阁。阁成,而潭之胜益靓以显。潭石之颠有灵应亭,山中尝旱,祷于潭而雨,因为亭以识。潭四周无隙,水伏流而南,出岩石之下,汇为小池,玉洁不流,为亭其上,曰凝玉。凝玉之西,渊泓洄洑,其流渐驶;别疏一渠,激其流北出行乱石间。缘石旋转可以流觞,曰流觞屿。凝玉之南,
文徵明行草书《玉女潭记》卷
古榉一株,根柯郁蟠,礧磈如石。独孤及诗所谓“日日思琼树”者即此。其下湍濑潆洄,与树映带,曰琼树湍,漱玉轩在焉。湍流西下,折旋而南属于湾;碕石累属,如龙马下饮,如砥柱中矗,水奔注激射如斗。再折而东,水益驶,石亦益奇,夭矫如虬蟠,如鼍奋;飞流喷薄,溅沫成轮,声震荡如行峡中,曰虬鼍峡。峡左石梁,曰沸玉桥,逾沸玉桥而北,地多美箭,间以江梅,曰梅竹隩,琅玕所、听玉寮在焉。又北偃沼如初月,曰生明池。绝沼为梁,曰隔凡桥。隔凡而上,则玉阳山房也。
文徵明行草书《玉女潭记》卷

文徵明行草书《玉女潭记》卷

文徵明行草书《玉女潭记》卷

文徵明行草书《玉女潭记》卷
文徵明行草书《玉女潭记》卷

文徵明行草书《玉女潭记》卷

文徵明行草书《玉女潭记》卷

嘉靖戊申九月十又一日长洲文徵明识


文徵明行草书《玉女潭记》卷

潘正炜书法题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