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儿科的临床实践中,积累经验、总结规律至关重要。以下是对一些常见临证组合的深入探讨与体会。 一、健脾与消导相结合 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等功效。鸡内金味甘,性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等作用。两者搭配,山药健脾以扶正,增强脾胃运化功能,鸡内金消导以祛邪,消除食积,促进脾胃恢复正常的消化吸收。对于小儿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积不消等症状,这一组合可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鸡内金⬆️ 山药⬆️ 二、消食与行气相配合 神曲味甘、辛,性温,归脾、胃经,能消食和胃。木香性温,味辛、苦,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可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小儿饮食不节易致食积,食积则气滞,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神曲消食化积,木香行气导滞,二者协同作用,可使食积得消,气滞得通,缓解小儿因食积引起的胃肠不适。
神曲⬆️ 木香⬆️
三、温中与健脾相兼顾 干姜性热,味辛,归脾、胃、肾、心、肺经,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等功效。太子参性平,味甘、微苦,归脾、肺经,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作用。小儿脾胃娇弱,易受寒邪侵袭,导致脾胃虚寒。干姜温中散寒,以祛寒邪,太子参健脾益气,以扶正固本。两者合用,既能温散中焦寒邪,又能健脾助运,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寒、腹痛、腹泻等症状。 干姜⬆️ 太子参⬆️ 四、润肠与通便相协同 柏子仁性平,味甘,归心、肾、大肠经,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的功效。麻仁即火麻仁,味甘,性平,归脾、胃、大肠经,能润肠通便。小儿若饮食不调、津液不足,易出现便秘。柏子仁与麻仁搭配,可润肠增液,使肠道润滑,大便通畅。同时,对于因便秘引起的烦躁不安等症状,柏子仁还能起到一定的安神作用。 柏子仁⬆️ 麻仁⬆️ 五、宣肺与化痰相配合 麻黄性温,味辛、微苦,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半夏性温,味辛,归脾、胃、肺经,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小儿肺脏娇嫩,易受外邪侵袭,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麻黄宣肺以散邪,使肺气宣畅;半夏化痰以祛邪,使痰液消除。两者配合,可有效缓解小儿因外感风寒、肺气不宣所致的咳嗽、咳痰等症状。
半夏⬆️ 麻黄⬆️ 总之,在中医儿科临床中,这些妙方组合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通过灵活运用,根据小儿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论治,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医的特色,为小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总结经验,深入研究中医儿科的理论与实践,为推动中医儿科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每一次的应用与观察都是一次成长与进步,这些心得也将激励着我们在中医儿科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此文观点来自于咸阳孙玉强孙老,不仅在中医儿科领域成就斐然,还长期致力于中医传承,经常带领学生深入临床学习。孙玉强毕业于专业中医药院校后,便投身于中医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擅长运用多种中医手段治疗儿科疾病,同时也对其他各科病症有着深入研究。在教学中,他倾囊相授,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中医人才。他以精湛医术、高尚医德和强烈的责任感,赢得了患者及学生的敬重与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