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船潜水,比不过沙滩挖沙?写作文时,请把主导权还给孩子

 跟着名著写作文 2024-10-07 发布于河南

这几天网络上有一则新闻挺火爆,讲的是这个国庆假期,杭州的周女士一家去了东南亚,坐游船、出海潜水,各种活动排满,结果小学一年级的儿子不买账,“啥也没玩,整天就想着回酒店去海滩挖沙。”

在家长眼中,可能会觉得好不容易出去玩一趟,自然要尽情体验下各种活动,那样才不虚此行。然而在孩子眼中,走游船、出海潜水这些统统没有海滩上的沙子更迷人。

大人错了吗?孩子错了吗?

都没有!

绝大多数情况下,成人视角和儿童视角是不一样的。很多大人觉得很有意思的地方,孩子未必会感兴趣。

就拿写作文来说吧。这个假期带女儿去平顶山的神牛峡谷玩,既没有“虚度”假期,同时也帮女儿的国庆作文作业增加些素材。游玩过程中,我煞费苦心地提醒女儿留意游玩过程中发现的每一处细节,以及记录自己在攀爬过程中的种种感受。

在我的设想里,游记嘛,写一写游玩途中的所见所闻,加上一些个人的感悟就可以了。比方从美丽的风景中,抒发下对祖国山河的赞美;或是写一写爬山过程中的劳累,以及自己如何克服困难坚持登顶的,从而得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之类的心得。

可饶是我回来后又是问题引导,又是教她列出提纲,女儿总是皱着眉头,嘟囔着说:

“我什么感受都没有,不就爬了一个山吗?”

我一时语塞,合着自己做了一大堆无用功。

女儿也不和我掰扯,毕竟这篇作文是作业,自己拿笔写了起来,不到半个小时就完工了。

我拿过来一看,才发现女儿不走寻常路,居然围绕下山后在路边拾到的一颗板栗做起了文章,而且写得还有板有眼。

说实话,跟我所在意的登山过程多么艰难,山中的风景多么奇特比起来,沿途落在路两边,随处可见的野生板栗实在是太不起眼了。在我的潜意识中,关注这些甚至还抵不过门票钱。可汝之蜜糖,彼之砒霜,这小小的一颗板栗在女儿眼中,才是外出游玩最重要的收获啊。

教育学里一直讲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主体性。作为老师,我做得还不到位啊。

附女儿的作文:

题目:收获

国庆节,我和爸爸、妈妈去平顶山市的神牛大峡谷游玩,在山路两旁的尘土里,居然堆着数不清的板栗壳。

看着这一堆堆的小刺球,我忍不住想:“这里面会不会有完好的板栗呢?”一边想着,我便在栗子壳堆里翻找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无数次失望后,我终于在一株野草的叶子下面翻出了一颗只裂开一道细缝的板栗。我高兴极了,便小心翼翼地把它捡起,用手捏着果柄,带回了家。

顾不上舟车劳顿,一到家,我就急匆匆地跑上楼,迫不及待想一探究竟。我把板栗放在书桌上,左手压住板栗,右手捏着一支用光的水笔芯,笔尖插入壳上的细缝,用力向上一挑,板栗壳被撬掉一大块

跟我想象中饱满的果仁不同,果壳里只藏着一颗小小的棕色果实,像干果店里的桂圆干。我失望极了,可转念一想:能得到这一小颗也挺不容易的,毕竟我可是经历一番舟车劳顿,也是份不错的收获呀!

想到这儿,我的心情又轻快了起来。

我是李老师,关注我,帮孩子写出更棒的作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