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语出惊人!他说:“今日之中国纵欲汹汹,各种欲望,各食其能,各谋其力,如果一个民族的民风,伴随着重功利、轻道义,这个民族将内不能安,外不能立......”字字诛心,振聋发聩! 王教授认为,一个民族不可能以他拥有的货币,作为这个民族安身立命之根本。中华民族若是形成了一个这样的民风,注定会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 因为,一个民族的强大不仅仅体现在经济繁荣和科技发展上,更应该体现在全体民众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上。 钱学森也曾说过:“想要瓦解一个民族,只要抽掉男人的脊梁和血性,拿走女人的廉耻和善良,社会风气坏了,几代人也难以修复。”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 前几年,老人摔倒“扶不扶”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社会各界持两种意见的人都有,到现在都有许多人在讨论,但是搁在以前,有老人摔倒了,路人都会毫不犹豫地上前帮忙扶起。 某些老人本身在消耗社会的信任这没有错,但一个越来越以利益为价值导向的社会显现出来的道德冷漠,也是一个问题。 久而久之,小孩落水了没人救,歹徒行凶无人挺身而出,更严重的话,功利主义导致的是整个社会的堕落。 对此,王德峰教授更是痛心疾首,他说,这个社会最大的危机是:底线正不断地被突破,只要于己有利,别人,便只是一个可供踩踏的梯子。无底线,无忌讳,真的比什么疾病都可怕。 所以,在这个时代,我们更应该重读哲学,重道德修养! 中国的哲学就是人生哲学。我们在孩提时代,甚至还没有识字的时候,我们已经进入了最初的哲学修养之中。比如“人之初,性本善”,比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都是教一个人如何成为真正的人——君子。 这些书都是教我们如何解决人生问题,如何安顿我们的心,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国人! 王教授曾经说过,当他得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他的哲学课,他没有觉得高兴,而是感到一种悲哀,因为他知道,这个社会病了,人们心无所依。 身处快节奏的日子里,不安总是常伴左右,努力拼命挣钱,可是到底为了什么?生活究竟还有什么意义?靠什么来构建精神家园呢?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迷茫,那么推荐你去阅读王德峰的《寻觅意义》,这本书一改往日哲学书的枯燥难懂,以哲学的视角去看待当下人生,解决当下的焦虑,安顿自己的心。不是一本鸡汤书,而是真正的哲学智慧。 在这本《寻觅意义》中,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从哲学思辨退回到传统智慧。王教授在书中提到,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生命的意义,而这个意义往往不是外界赋予的,而是源于我们内心深处对真实的追求。 寻觅什么?意义又是什么?这个带着哲理的悬念,这本书能解开你的不少迷茫、困顿,还有不惑。 王德峰教授在《寻觅意义》中写道: “身处现代社会,我们时常感到不安,而所有的不安,都源于两个字——'意义’。我们不知道生活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工作的意义、学习的意义……如果能够解决这些疑问,那么一切困难就迎刃而解。” 在《寻觅意义》中,王德峰教授结合生活中的各个案例,深入剖析了教育、哲学、生活、工作、学习等多个方面的难题,用风趣幽默的文字,为当代人解开重重疑虑,寻觅到开释心灵的“良药”。 有读者说:“每一个迷茫、内耗、陷入精神困境的人,都应该读一读王德峰!” 好书不贵,不过一顿饭钱!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本能够平静你的心灵,让你找到内心的安宁和归属感的书籍,那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