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字演变

 友爱共同成长 2024-10-11

​平安是“福”“福”字来源福字的左边是“礻”,指古代祭祀用的祭台

右边的畐fú是“腹”的初始文字;

“畐”一个横一个口是人的头部和颈部,下面的“口”是肚子,肚子的“口”,说的是腹中满满,酒肉充足有好运,这就是“福”。 ------商代甲骨文

从河南出土的商代甲骨文字形来看,也颇有意思。看下图“福”的左边是一个人抱着酒坛子,准备虔诚的把它放在祭台上。

在古人看来,福是通过以酒来祭神祈求上天神的保佑,赐予它们福气,祈求保佑。所以东汉时期的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里面说:福,佑也。是赐福,保佑的意思。 ------西周金文

时代来到了周朝,那时候人们喜欢把文字刻在青铜器上,就不再是甲骨文了,而是钟鼎文,也叫金文。福字也发生了变化,左右的部首进行了调换,同时简化省去了捧酒的两只手,酒坛子也变了模样。

------战国之后的“福”

战国时期“福”字又有了变化,古人把酒坛子直接搬到了祭台上,左右有两个人背靠背进行祈祷的样子。到了秦代的小篆写法,背靠背的两个人去掉了坛子的形状,直接写成了部首畐fú。从此在小篆的基础之上,福字的模样算是固定下来了,以至于到了东汉鼎盛时期的隶书就了有现在我们楷体字的模样。

[福字贴法]

“福字”分正福、倒福,“倒福”要坐北朝南贴在门厅的正前方,这叫做“福入厅堂”,但一家只能贴一个,如果贴多了,叫做“重蹈覆辙”不吉利;正福也是斗方,一家也只能贴一个,须座东面西,象征“福如东海”;门福必须是正福,贴置门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