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一:不动笔墨不读书! 毛泽东读书时特喜欢写评论、写感悟!其中有批判、有赞扬。少则一两个字,多则洋洋洒洒,长篇大论! 方法二:读书与实践相结合! 一是'储能在先’式的读书!目的是先用知识全方位地武装自己,为实践储能! 毛泽东在青少年时代就读了很多古今中外的书籍,大大地拓展了毛泽东的视野,使他从小就向往外面的世界、从小就有改天换地的斗志! 二是'实践倒逼’式的读书,目的是学以致用,急学急用!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因为要应对当时的各种战争问题,他主动地读了不少战略、战役方面的理论书籍,如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孙子兵法》;英、德、法、俄多种不同版本的《拿破仑传记》……同时还读了很多哲学方面的书籍!——因为一个卓越的军事家,不但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军事理论修养,同时还要是一个哲学王! 方法三;经典的书籍反复读! 一部《资治通鉴》,毛泽东读了17遍! 一部《三国演义》,毛泽东读了70余年! 一部经典,不同的时期读,有不同的收获! 不同的年龄段读,有不同的认识! 不同的心境读,有不同的感悟! 而且,反复阅读就会熟能生巧,就会量变质变! 方法四:八面受敌法! 八面受敌的读书方法,就是把一本有价值的书分成几个专题!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去研读!即孙子所说的:我专敌分!——不要八面出击,而是要集中兵力分割敌人后,构造我方以多胜少,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毛泽东曾用八面受敌法研读过《三国演义》!—— 他从战争的角度专门研读《三国演义》、 从政治的角度专门研读《三国演义》、 从外交的角度专门研读《三国演义》、 从组织的角度专门研读《三国演义》、 从谋略的角度专门研读《三国演义》…… 总之,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目的去细分、精读,最大限度的吸取书中的营养! 毛泽东在长期的读书生涯中,不但自己创新了很多读书方法,而且还极善于借鉴前人的读书方法,这正是毛泽东的伟大之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