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比总结了50种常见矿物,野外鉴定,逛博物馆一定要收藏起来。 目前较为通用的系统的矿物分类法是以矿物化学成分与晶体结构为依据的分类方案。这一方案可以体现矿物的性质,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形成条件和自然元素结合规律。具体内容见(图1),此处不做过多赘述。矿物的命名与译名尚无统一准则,往往依据矿物特征形态、物理性质、化学成分、晶体结构等或以发现地、研究者等命名。具体可以参考《矿物名称词源》(崔云昊,2020)中《中文矿物名称的来源》、《矿物名称的命名和译名》两篇文章以及《英汉矿物种名称词典》(蔡剑辉,2024)。此处不再过多叙述。常见矿物的鉴别主要依据矿物的各种矿物学特征,以下列50种常见矿物为例,简要概括常见矿物的鉴别。自然元素矿物(native elements)包括仅由一种元素构成的单质和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构成的类质同相混晶(miscicrystal)矿物。 图2.自然金
在深部形成的黄金常呈八面体晶形,中深部形成的黄金呈菱形十二面体,浅部呈四角三八面体、三角三八面体、树枝状形态等等。 图3.自然金(左:八面体;中:菱形十二面体;右:树枝状集合体)
图4.自然银
图5.自然银(左:立方体、八面体;中:树枝状集合体;右:发状集合体) 图6.自然铜
图7.自然铜(左:立方体;中:菱形十二面体;右:树枝状集合体)
图8.石墨
图9.石墨(块状集合体) 将硫酸铜溶液润湿的锌粒放置于石墨上可析出金属铜斑点,辉钼矿无此反应。 图10.金刚石
金刚石是硬度最高的天然物质,能与金刚石一决高下的也就只有金刚石了。不同晶体形态的金刚石的每个晶面的硬度略有不同,八面体晶面的硬度>菱形十二面体晶面的硬度>立方体晶面的硬度。果然顶级强者只有自我超越。 图11.金刚石(八面体) 硫化物矿物是指金属阳离子与硫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形式的矿物,硫化物矿物的类似化合物是指金属元素与硒、碲、砷、锑、铋等结合而成的硒化物、碲化物、砷化物、锑化物、铋化物矿物。 图12.黄铁矿
图13.黄铁矿(左:八面体;中:五角十二面体;右:结核)
图14.黄铜矿
黄铜矿和黄铁矿十分相似,但是黄铜矿颜色更黄。 图15.黄铜矿
图16.雄黄
阳光久照雄黄会变为淡橘红色粉末。 图17.雄黄
图18.雌黄
图19.雌黄
图20.辰砂
图21.辰砂(矛状)
11.辉锑矿(Stibnite / Antimonite) 图22.辉锑矿
图23.辉锑矿
图24.方铅矿
图25.方铅矿
图26.闪锌矿
图27.闪锌矿
氧化物矿物是指金属阳离子与O²⁻和(OH)⁻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目前已发现300余种,其中氧化物200余种,氢氧化物80余种。占地壳质量的17%,仅次于含氧盐类矿物。
图28.石英
图33.刚玉
图34.“达碧兹”刚玉
图35.镜铁矿
图36.肾状赤铁矿
图38.尖晶石
图40.磁铁矿
图42.磁铁矿(罕见的立方体晶形) 卤化物矿物是卤素阴离子与金属阳离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约有100余种。其中以氟化物(fluorides)和氯化物(chlorides)矿物为主,溴化物(bromides)和碘化物(iodides)矿物极少见。 图43.萤石
图44.萤石(钟乳状) 含氧盐是金属阳离子与各种形式的含氧酸根络阴离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图45.方解石
图46.方解石(从右至左形成温度逐渐升高
图48.白云石
图49.文石
图50.文石(柱状集合体)
图51.文石(矛状集合体)
图52.文石(珊瑚状集合体)
图53.菱锰矿
图54.菱锰矿
图55.菱锰矿
图56.菱锰矿
图57.孔雀石
图58.孔雀石
图59.蓝铜矿
图61.石膏
图62.石膏(玫瑰花状集合体,“沙漠玫瑰”)
图63.重晶石
图64.重晶石
图65.磷灰石
图67.绿松石
图68.绿松石
图69.橄榄石
图70.玄武岩具有橄榄石包裹体 31.蛇纹石 图71.岫玉
图72.绿帘石
图74.海绿石
图75.海绿石
图76.绿泥石
图77.绿泥石
图78.普通辉石
图79.普通辉石
图80.紫锂辉石
图81.锂辉石
图82.蔷薇辉石
图83.蔷薇辉石
图84.普通角闪石
图85.花岗闪长岩
图86.石榴石
图88.红柱石
图89.红柱石
图90.滑石
图91.白云母(巴西星云母)
图92.蛭石
图93.正长石
图95.霞石
图97.方钠石
图98.高岭石
图99.高岭石(土状)
图100.绿柱石(祖母绿)
图101.绿柱石(海蓝宝)
图102.电气石(碧玺)
图103.电气石
图104.葡萄石
点赞关注,鉴赏更多地质知识。
参考资料: [1]《矿物名称词源》崔云昊 [2]《英汉矿物种名称词典》蔡剑辉 [3]《系统矿物学》王濮 [4]《结晶学与矿物学》李胜荣 [5]《普通地质学》舒良树
[6]《综合地质学》王根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