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境独流入海的河流: 浙江省境独流入海的河流,自北而南有东西苕溪、钱塘江、曹娥江、甬江、灵江、瓯江、飞云江、鳌江、白溪九大主要水系。 钱塘江: 钱塘江,北源(新安江)河长588.73公里 南源(马金溪)河长522.22公里;曹娥江发源于磐安县尚湖镇王村的大盘山脉长坞,自南而北流经新昌县、嵊州市、上虞区、柯桥区,于绍兴三江口以下在新三江闸下游经曹娥江大闸注入杭州湾。干流全长193千米(一说197.2千米),流域面积5099.15平方千米(一说6080平方千米),嵊州城关以上为上游,嵊州城关至百官为中游,百官以下为下游。
瓯江:
瓯江,东海独流入海河流,浙江第二大江,曾名永宁江、永嘉江、温江、慎江。发源于浙江丽水龙泉市与庆元县交界的百山祖西北麓锅帽尖,自西向东流,贯穿整个浙南山区,流经丽水、温州等市,从温州市流入东海温州湾。河长379.93公里;流域面积18168.75平方公里(省外37.66平方公里)。  龙泉溪段,发源于庆元县锅帽尖西北麓,上游干流源流为梅溪,梅溪、青溪在黄南村头汇合后始称龙泉溪,向东流经龙泉市查田、兰巨、龙渊镇等乡镇,经道太乡至武溪村入云和县境(由梧桐口至武溪一段为紧水滩水库库区);出紧水滩,浮云溪自右岸注入,折东北流至石塘;出石塘水库,至大港头,松阴溪从左岸注入。流程197.5公里,流域面积3566平方公里。自然落差约1106.5米,平均坡降5.6‰。注入龙泉溪的支流有19条,其中自南向北汇入龙泉溪,来自洞宫山脉的支流有:青溪(秦溪)、南窖溪、石隆溪、八都溪、横溪、桑溪、豫章溪、均溪等8条;自北向南汇入龙泉溪,来自仙霞岭山脉的支流有:锦溪、岩樟溪、大贵溪、林洋溪、塔石溪、白雁溪、道太溪、安仁溪、安福溪、大石溪、武溪等11条。 大溪段,龙泉溪汇松阴溪后称大溪,折东北流,西坑至右岸注入;流至港口,宣平溪自左岸注入,折东北流至敏河,小安溪自左岸注入,东流折北经丽水市,复东流至厦河、古城,好溪自左岸注入,折东南流入青田境内,纳官庄源、祯埠港、海溪、雄溪、冲坑水、芝溪、石盖源水后,折东至船寮,纳船寮港,折南流至湖边村,小溪自右岸汇入。自大港头至湖边村,流程92.5公里,流域面积(包括松阴溪、宣平溪、小安溪、好溪、小溪)9564平方公里,河道天然落差58米,平均坡降0.6‰。 瓯江段,大溪纳小溪后称瓯江,折东南流,有石郭溪、四都港从右岸注入,继续东流折北,贵岙源从左岸汇入,折北流经温溪镇后,折东入永嘉、瓯海,菇溪自左岸汇入,复东流,西溪自左岸注入,折东南流,戌浦江从右岸注入,折东转南过梅岙,继南流进入温州市区,仙河门水自右岸注入,经双屿折东,水分南、北两江,继续东流,楠溪江从左岸注入。瓯江纳楠溪江后,江流浩渺,继续东流,右纳瞿溪、郭溪、雄溪及会昌湖水、并纳温瑞塘河水,至状元桥镇,江心有七都涂沙洲,江水分为南、北两支。南流经龙湾,北流经乌牛码道,乌牛溪从左岸注入,继续东流,纳百石溪。南北两支汇合后继续东流,受灵昆岛分隔形成南口、北口。南口纳永强塘河水出温州湾入海;北口经黄华、岐头出温州湾入海。瓯江自青田湖边村至河口长98公里,流域面积(包括楠溪江)4729平方公里,河道天然落差6米,平均坡降0.06‰。 主要支流: 小溪,乃瓯江最大支流,与瓯江干流大溪汇合于青田县石溪村境。小溪源头主流称南阳溪,发源于庆元县大毛峰山麓,在凤滩垟与来自右岸的左溪汇合后,北流进入景宁境内,称毛垟溪;纳西溪水后继续北流,英川源从左岸汇入,折东南流,标溪自右岸注入,后折北流至梧桐,梧桐坑自左岸注入,始称小溪;折北流,纳北坑水,折东南流纳际头、叶源来水,折北,有鹤溪自右岸注入,纳鹤溪后,折东北流,沿途纳梅溪、大山源诸水,折东流,炉西坑自右岸注入,折北流,大、小顺溪自左岸注入,后自东折南,纳小吾坑,折西北流,阜口源自右岸注入,折北流,左岸张口坑注入,折东纳仁村源、大奕坑,折东北流至湖边村汇入大溪。小溪干流全长215.9公里,流域面积3405平方公里,河宽150~190米,河道天然落差1282米,平均坡降5.9‰,年平均径流量39.8亿立方米。 松阴溪,古时称松川,又有松溪、松阳溪、松阳港之称。发源于遂昌县贵义岭黄峰洞山麓,在丽水市大港头汇入龙泉溪。松阴溪源头主流为十四都源,亦称成屏源,上通源。出源头北流,纳金岙水、安坑,过成屏源口至遂昌县妙高镇河段称南溪;流经叶坦桥,北溪自左岸注入后,称襟溪,继续北流至渡船头,折东南至庄山,濂溪自左岸汇入;襟溪纳濂溪后,过资口入松阳,始称松阴溪,河水直向东南,十二都源自右岸汇入,折东流梧桐源自左岸汇入,折东南流至古市,十三都源自右岸注入,继续东南流纳东关源、庄门源、六都源、东坞源后,东流经寺岭下,竹源溪自右岸注入,四都源从左岸汇入,折东南流,沿途纳黄坑源、关溪、黄源诸水至港口,小港自右岸注入,后由东南折东,逶迤穿行在低山丘陵地带,至雅口,雅溪从左岸注入后,东流纳南坑源、石马源、靖居源后,折东南流,纳木岱坑、裕溪、凤弄源后,进入丽水市境内,穿过通济堰大坝,直奔大港头。松阴溪干流长109.4公里,流域面积1995平方公里,河道宽120~160米,河道天然落差854米,平均坡降7.8‰,年平均径流量20.3亿立方米。其主要支流小港,在瓯江二级支流中,仅次于楠溪江的小源溪,主流长63公里,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 好溪,唐代以前称恶溪。因其滩多水急,舟楫常遭覆没而言“恶”,李白曾感叹“却寻恶溪去,宁惧恶溪恶。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自唐大中年间,疏浚河道、修堰兴利,易名好溪。好溪发源于磐安县大盘山仰曹尖,上游名九曲溪,南流纳横坑、冬坑水、孔宅坑水、泊公源水,流至仁川并纳杨坑、小溪、东坑诸水,折西流至冷水;经冷水后,继续西流,纳龙溪、灵溪、玉坑后至泮潭进入缙云县,始称好溪;纳白竹溪后折南流,唐溪自左岸汇入,过左库水库后,折西转南至壶镇,纳白六溪、浣溪,折西南流,右岸子草坑注入,经东金岱石溪汇入,过东方镇后,直奔著名景区仙都;过仙都后,经五云至东渡,章溪自左岸注入;纳章溪后,继续南流,纳长坑,由南折西进入莲都区,纳廷坑、杉树坑,至彭头,方溪自左岸注入,过秋塘,折西南流,于古城村汇入大溪。主流河长129公里,流域面积1380平方公里,河宽90~150米,平均年径流量12.2亿立方米,河道天然落差847米,平均坡降6.4‰。 宣平溪,又称宣平港,民国《浙江通志稿》称畎溪,流经武义县、松阳、丽水市莲都区。宣平溪源出武义县顶头岗,源头主流为东溪。出源头南流,左纳洪坦、云华来水,右纳松溪后,南流至柳城镇,西溪自右岸汇入后称宣平溪;继续南流,竹客溪自右岸汇入,折东流至溪口左纳和尚坛来水,仍折南流,曳坑水自左岸注入,吾坑水自右岸注入,折东南流至莲都区丽新乡,纳老竹水后折东流,汇入大溪。宣平溪干流长72.8公里,流域面积860平方公里,河宽50~100米,河道天然落差990米,平均坡降13.6‰,平均年径流量8.2亿立方米。历史上宣平溪流域曾经设置宣平县,是浙江省内仅次于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第二大畲族聚居区。 小安溪,又称太平港,民国《浙江通志稿》称安溪。发源于武义县新宅雪峰山,流经武义县、莲都区。小安溪源头主流称菊溪又名李村水,南流至新宅乌门,大莱溪自右岸注入;纳大莱溪后折东流至沿溪口,沿溪自左岸注入,至溪下,金岩溪自右岸注入;纳金岩溪后东南流进入莲都区始称小安溪,折南流,纳西溪水、葛渡水后,南流至小安村,祥后水自右岸汇入后,继续南流,沿途纳小溪口、冯坑源及联城诸水后,经苏埠汇入大溪。小安溪干流长72公里,流域面积575平方公里,河宽30~50米,河道天然落差902米,平均坡降12.5‰,平均年径流量6.3亿立方米。 楠溪江,发源于永嘉、仙居交接的黄里坑。在括苍、雁荡山脉间,千回万转,自北而南,流经永嘉中心腹地,直注瓯江,是瓯江第二大支流,干流总长140公里,流域面积约2490平方公里,河道天然落差1030米,平均坡降7.4‰,上、中游平均河宽50米,下游平均河宽达375米,平均年径流量28.5亿立方米。楠溪江的主要支流有岩坦溪、张溪、鹤盛溪、小楠溪、花坦溪、五尺溪和陡门溪等。 西溪,是瓯江下游一级支流,发源于永嘉县下嵊乡外宕村西北,由西北向东南,流经荆源、瓯渠、六龙、徐岙、桥下五乡镇,在垟塆村附近入瓯江。源头海拔1041米,形成地表水流海拔970米,主流长32.5公里,平均比降29.90‰,流域166.05平方公里。上游源短流急,谷深滩险。下游从西岸村至河口是感潮河段,长5.9公里,可通小轮船至温州。沿溪多台田谷地,下游为冲积平原,是县内主要产粮区。支流5条,以瓯渠溪和徐岙溪为大。 瓯渠溪,发源于永嘉县茗岙乡石马尖西侧,由北向南纵贯瓯渠乡,在六龙乡上湖村附近入西溪。源头海拔893.5米,形成地表水流海拔230米,主流长11.7公里,平均比降57.30‰,流域24.43平方公里。两岸多梯田梯地,台田谷地很少。 徐岙溪,发源于永嘉县昆阳乡白岩头,由东北向西南纵贯徐岙乡,在殿后村附近入西溪。源头海拔1027.8米,形成地表水流海拔920米,主流长9.70公里,平均比降94.00‰,流域50.12平方公里。沿溪两岸有小量台田谷地。 菇溪,是瓯江下游一级支流,发源于青田县峰山村东侧,由西北向东南,流经青田县吴坑乡后进入永嘉县境,再经白云、桥头、朱涂3乡镇,在朱涂乡朱涂村附近入瓯江。源头海拔930米,形成地表水流海拔880米,主流长35.15公里,平均比降25.10‰,流域153.29平方公里(包括境外面积)。桥头镇至源头,溪流较顺直,沿岸有台田也有小片沙砾滩;桥头镇至河口,为感潮河段,长4.9公里,可通小轮船到温州。沿溪两岸为冲积平原。支流有平头山、潘罗、长田和小舟山等溪。 乌牛溪,是瓯江下游一级支流,为永嘉、乐清两县界河。发源于永嘉县仁溪乡乌岩村东北面,由北向南,流经仁溪和乌牛二乡,在乌牛码道村附近入瓯江。源头海拔665.0米,形成地表水流海拔550米,主流长21.1公里,平均比降26.16‰,流域87.63平方公里(包括境外面积)。上游是山地丘陵,源短流急,河谷深削,多峡谷险滩;白水际电站至源头,平均比降97.58‰;下游是冲积平原,地势平缓。支流14条,总长46.8公里。西岸马岙溪发源于大嶂山、东流至横屿村附近入乌牛溪、主流长7.5公里。东岸运河与乐清县白象水网区相通,对径流调节作用较大。
椒江 (灵江): 灵江 (椒江),发源于浙江台州仙居县与丽水缙云县交界处的天堂尖,上游称永安溪,永安溪入仙居县境后,自西向东横贯仙居县全境,进入临海市境,在白马山三江村与始丰溪汇合后旧称临海溪 (即灵江),全长141.1公里(仙居县境内116公里),流域面积2702平方公里(仙居县境内1983.7平方公里),占灵江水系流域面积的47.1%;主要支流有曹店港、九都坑、十三都坑、十八都坑、北岙坑、朱溪、双港溪和方溪。灵江东南流经临海市区,至两水北折北流至棕棚埠,右有义城港汇入,左有大田港汇入,至三江口右有永宁江汇入,以下河段别称椒江,曲折向东至椒江区牛头山颈入海。河长202.00公里;流域面积6590.71平方公里。  主要支流: 始丰溪,发源于金华市磐安县大盘山主峰,流经磐安、天台、临海,在临海三江村与永安溪合流后称灵江,其主流长134.2公里,流域面积1609.4平方公里,其中临海境内段长31公里,流域面积250.5平方公里。始丰溪的主要支流有三茅溪与苍山溪。 永宁江,又称澄江,发源于黄岩西部括苍山脉大寺尖,贯穿黄岩,至三江口汇入灵江,全长80公里,流域面积889.8平方公里,属省级河道。其上游为大横溪,后又称黄岩溪、永宁溪,自潮济至三江口称永宁江。永宁江支流最大者为西江。 大田港,发源于临海金竹东北麓,上游称小芝溪,西北流至下蒋,右纳康谷溪后称逆溪,进入牛头山水库,而后西北流至四年村称邵家渡港,右纳大田河后称大田港,西南流至五孔岙从左岸汇入灵江。大田港河长53公里,河宽30~80米,流域面积522平方公里,落差159米,平均坡降3.0‰。1990年,大田港闸建成后,大田港已变成内河。 义城港,是灵江右岸支流,发源于临海市青尖顶,东南流经双坑,蜿蜒东北流至尤溪(花园),右汇温家岙龙门水库来水,流至棕棚埠汇入灵江。义城港河长44公里,流域面积229平方公里,落差849米,平均坡降19.5‰。1974年红旗闸建成后,义城港已变成内河。 朱溪,永安溪支流,发源于括苍山仙居县境内下坑,东北流经朱溪镇,至大战以下虎坦附近从右岸汇入永安溪。朱溪长49公里,流域面积379平方公里,落差787米,平均坡降16.0‰。 十三都坑,是永安溪右岸支流,发源于仙居县雷公岗十八曲岭,东北流至圳口出山谷进入拓溪盆地,北流至拓溪大昌汇入永安溪。十三都坑河长41公里,流域面积226平方公里,落差560米,平均坡降13.5‰。 百里大河,是杜桃平原主要河网、内河的总称,流域面积287.2平方公里,总长约186公里。主源发自北部溪口水及境内汇合其它诸支溪,由桐峙山新屋经龙王村南流汇合金溪、马宅溪至章安山门,入河网。河道众多与自然水系相通,干流河长约58公里,平均径流量2.30亿立方米,境内落差566米。
飞云江:
飞云江,系仙霞岭洞宫山脉南支河流,曾名罗阳江、安阳江、安固江、瑞安江,东海独流入海河流,浙江八大水系之一、第四大河,发源于浙江省景宁县景南乡东塘行政村洞宫山白云尖西北坡坑,自西向东流经泰顺县、文成县,在瑞安市城关镇东南上望镇新村入东海。河长194.62公里;流域面积3729.1平方公里。 
主要干流: 飞云江的源头于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景南乡,漈坑为流程起点,向北下行至东塘水电站汇合口左岸纳入忠溪来水,又在汇合口以下左岸纳入白溪之水,首段河名东塘溪。主流出东塘溪进入大白坑溪,左岸纳入朱树根、深洋两条溪坑之水后,转向东流至白鹤汇合口左岸纳入敕木山的北溪来水,继续向东流,沿程依次于右岸纳东坑、雷同库坑来水,左岸纳沙湾坑、北山坑、章坑、陈潭坑诸水,至里塘口出境流入泰顺县。干流在景宁段的流域面积224.44平方公里,河长39.9公里,自然落差920米,平均坡降23.06‰。 干流进入泰顺县境黄桥乡,由北向南流,右岸纳深坑来水,左岸纳陈路坑来水,至黄桥出大住,此段主流称三插溪,右岸纳石角坑来水,左岸纳呈坑来水,下行至白鹤渡右岸纳白鹤渡水电站来水,再下行溪口村篙笕处与里光溪来水汇合,然后转向东南,在高山峡谷中流经百丈口,右岸纳洪口溪来水,史称百丈口以下干流为飞云江。干流从百丈口东流,至交溪垟右岸纳莒江溪之水,至峰门乡境木湾村左岸纳叶峰坑之水,至南坑右岸纳包岩坑来水,至岩上乡银珠坑出泰顺县境,流入文成县。干流在泰顺县境流域面积864.3平方公里,河长36.3公里,自然落差290米,平均坡降7.99‰。 飞云江在汇溪乡上金村进入文成县境。干流向东偏北而下,至小溪口左岸纳峃作口溪之水,至东龙旁山地左岸纳黄坦坑之水,至东湾坑右岸纳千秋坑之水,至峃口左岸纳泗溪之水,至九溪右岸纳九溪之水,至大垟口右岸纳方坑之水。飞云江从大垟口出境流入瑞安市境。干流在文成县境流域面积1123.5平方公里,河长43.5公里,自然落差115米,平均坡降2.64‰。 飞云江在瑞安市营前乡黄岙村进入瑞安市境,继续向东至小口山山脚左岸纳玉泉溪之水,至高楼溪口村下岭脚左岸纳高楼溪之水,至下龙村右岸纳石龙溪之水,至戈溪村左岸纳戈溪之水,至顺泰乡村头村左岸纳大日溪之水,至马屿右岸纳大南溪之水,至荆谷乡七甲村左岸纳河溪之水,至江溪乡新渡桥右岸纳曹村河之水,至陶山沙洲左岸纳金潮港之水,至浦西乡浦底左岸纳桐溪之水,然后进入瑞安港,在左岸东山下埠纳温瑞塘河之水,在右岸飞云镇南码道纳瑞平塘河之水。干流出瑞安港11公里,在瑞安市上望镇新村注入东海。飞云江在瑞安市境流域面积1337.8平方公里,河长79公里,自然落差10米,平均坡降为0.13‰。 主要支流:玉泉溪(漈门溪)、高楼溪、曹村港、金潮港,为瑞安市段的四大主要支流,另外还有龙湖镇的石龙溪、顺泰乡的大日溪、平阳坑镇的戈溪、梅屿乡的河溪、陶山镇的沙门溪、桐浦乡的桐溪、安阳镇的愚溪等,均为一级支流。 洪口溪,是飞云江右岸支流,发源于泰顺县洞宫山黄家岱,东南流经仙居至章,折东北流至百丈口汇入飞云江。河长50公里,落差1055米,平均坡降21.0‰,流域面积359平方公里。 泗溪,是飞云江左岸支流,发源于文成县金竹垟,东南流入百丈漈水库,在吴垟以上9公里河段内有头漈、二漈、三漈,三级集中落差达320米,形成有名的百丈漈瀑布。至峃口汇入飞云江。河长42公里,落差730米,平均坡降17.7‰,流域面积24平方公里。大峃镇以下至河口的河道可通竹筏。 峃作口溪,又名小溪,是飞云江左岸支流,发源于文成县下垟村,东南流至三板桥,右岸有高岭头溪汇入。流经峃作口,至小溪口汇入飞云江。河长41公里,落差834米,平均坡降20.6‰,流域面积287平方公里。 玉泉溪,又名漈门溪,是飞云江左岸支流,发源于文成县石源乡叶山底垟,东南流至小峃口汇入飞云江。河长40公里,落差803米,平均坡降19.9‰,流域面积275平方公里。 金潮港,是飞云江左岸支流。发源于瑞安、青田两县边境的乌石坪,东南流经潮基至沙洲汇入飞云江。河长43公里,落差770米,平均坡降18.1‰,流域面积349平方公里。潮基以上属山溪性河道,坡陡流急,潮基以下受潮汐影响。 里光溪,又名司前溪,位于泰顺县司前镇。主流发源于白云尖东南坡,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内海拔1200米处,溪水由西向东流,经过杨寮水电站,至恩坑纳白水漈头溪坑来水,下行至司前村洄澜桥,右岸纳左溪来水,汇合后称司前溪,下行至溪口左岸纳竹里溪来水,东流溪口村篙笕处与主流汇合。里光溪河长25.3公里,河道落差1079米,平均坡降42.6‰,流域面积154.0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4.96%。 莒江溪,位于泰顺县莒江乡,发源于文成县桂山乡吴地村南面山麓,海拔800米,溪流向北行,至吴地村转向西行,经过联云水电站,至南浦新厂以下,从左岸纳入华桐溪,经过南峤外村,至库岭脚于左岸纳入朱岙溪,至潘垟村于右岸纳入漈头坑来水,至莒江村西头,与左岸玉溪来水汇合,向北流至江口村右岸纳入横溪,流至交溪垟村入飞云江。莒江溪长27.6公里,河道落差725米,平均坡降26.27‰,多年平均流量7.4立方米每秒,流域面积175.31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6.27%。 高楼溪,原名潘溪,位于瑞安市高楼乡,发源于瑞安与青田二县交界巾子山南坡乌石坪,海拔1116.1米,溪流向南而行,流经河上垟、外垟,至甘济右岸纳黄檀坑来水。至三条石右岸纳东坑来水。经大藏,至岙口左岸纳垟岙溪来水,至坑口纳大垟坑来水,至南山右岸纳马岗脚来水,经墩头至竹溪村左岸纳双坑来水,经上垟、大京、上村、下泽、高楼,在溪口村下社岭脚注入飞云江。高楼溪河长26.5公里,自然落差841米,平均坡降31.74‰,流域面积125.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32立方米每秒。 北溪,曾被认为是飞云江一源。发源于景宁畲族自治县敕木山南麓,流经白鹤与源于上渔乡白云尖的大白坑汇合,出东坑乡里塘口(界文成县),入飞云江支流。境内流长31.9公里,流域面积224.4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1.5%,比降29.1%,落差927米。 苕溪:
苕溪,位于浙江省北部,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是太湖流域的重要、主要支流,由东、西二苕溪组成,因两条溪大小相仿,又称姐妹溪。东西苕溪远在湖州城东汇合,经大钱口入太湖,兴建东苕溪导流工程后,两溪在湖州城西杭长桥汇合经长兜港、机坊港入太湖,太湖流域治理工程实施后,两溪在湖州市白雀塘桥汇合经长兜港注入太湖。河长160.68公里,流域面积约4576平方公里。 东苕溪,又名龙溪、仇溪、余不溪。上源由南、中、北三个支流组成,而以南苕溪为正源。南苕溪主流长76公里,流域面积1420平方公里,发源于天目山南麓临安临目马尖岗,自西向东流,经临安市的里畈、桥东、临天、青山和余杭区的余杭街道,自余杭街道折北而流,称东苕溪。东苕溪流至汤湾渡左汇中苕溪,至瓶窑左汇北苕溪,流至德清县城左纳余英溪。新中国成立后建东苕溪导流工程,自虎墩山沿导流经横山、鲍山,至湖州市西的杭长桥与西苕溪汇合。 西苕溪,又名龙溪港,因在湖州城区以西,故名。上游有南溪、西溪两源,西溪为正源,源于浙江安吉和安徽宁国两县交界的天目山北侧南北龙山之间的天锦堂,山峰海拔1415米,东北流至安吉县塘浦乡汇合南溪后始称西苕溪。两源合流后,水分两支,其中北支系西苕溪故道,清同治年间原为西苕溪干流,后遇大水,干流改道,逐渐淤小,故道东北流至安城,复与南支汇合;南支原系一小沟,遇大水被冲开成为西苕溪干流,从塘浦村东流至姚家桥附近,侵占原大溪下游河段,至洪渚渡,有许溪、递溪合流之水从右岸汇入。至安城镇西苕溪由山溪性河道变为平原河道,故道从左岸汇入,主流北流至小溪口经石路村,东流经胥仓桥、徐家雨言门、土斗水桥,至湖州市与东苕溪汇合。 东、西苕溪在湖州市吴兴区白雀塘桥汇合,分为数十条港娄,分别经由环城河、小梅港、新塘港、长兜港、大钱港、横港诸道注入太湖。其中长兜港河宽250米左右,长7公里,为入太湖主河道。 东苕溪杭长桥以上有流域面积2267平方公里,干流长165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8.7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5.4亿立方米,自然落差524米;西苕溪干流总长145公里,流域面积227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2.0立方米/秒,自然落差297米,年径流量22.6亿立方米。 甬江:
甬江,古称大浃江,上游源头有姚江、奉化江两支,奉化江发源于四明山东麓的秀尖山,姚江发源于四明山夏家岭东北眠岗山西坡;在宁波市三江口奉化江、姚江汇合成甬江,并于宁波镇海口流入东海。河长130.96公里;流域面积4572.00平方公里。宁波市志以姚江为正源,浙江水文有以奉化江为正源。  姚江,又称舜江、舜水,主源为梁弄溪,其源头为四明山夏家岭东北眠岗山西坡,北行至四明湖水库,出水库至新江口称四明江,在新江口与通明江汇合后始称姚江。由西向东流,北纳贺墅江、马渚中河、西江、中江、东江、慈江诸水;南纳冯村、南庙、陆埠、车厩、大隐诸溪,曲折行至湾头,建有姚江闸,出闸行3.3公里与奉化江汇于宁波市三江口。自源头至三江口全长107.4公里,流域面积1934平方公里。姚江属平原型河流,河床平坦,逶迤曲折,流速缓慢。从新江口至姚江闸段长79.1公里,水面坡降小于0.01‰,河宽50~150米,最宽处250米,平均水深5米左右,正常蓄水量约2468万立方米。 奉化江,主源剡江,其上游称晦溪,源出四明山东麓大湾岗董家彦村。晦溪行至亭下村,有亭下水库,出水库行至公棠,右纳康岭溪后称剡江,上游河长36.3公里,平均坡降20.83‰,河宽20-120米;自公棠东流至萧王庙过亭下水库渠道渠首后,继续东流到江口,县江、东江自右岸汇入,行至方桥以下900米,鄞江自左岸汇入后称奉化江,河长30.4公里,坡降0.54‰,河宽50~220米;方桥以下至宁波三江口,河道曲折多湾,系感潮河段,河长26.4公里,河宽130~220米,平均水深5米,坡降0.01‰。奉化江全长93.1公里,平均坡降8.1‰,流域面积2223平方公里。 甬江由奉化江和姚江两江汇集而成,宁波市区三江口以下的甬江河段习称甬江,亦称大浃江。在距今6000年左右,随着海水退却,奉化江、姚江相继形成,并在今宁波市区三江口汇合成甬江,海岸线在金三官堂一带,甬江于此入海,入海口距三江口约8公里;在距今4000年前,随海水继续下退和泥沙淤积,海岸线延长至镇海一带,甬江亦随之延长,入海口距三江口22公里;1974年在招宝山、虎蹲山、大小游山间水域抛石填海,筑堤建镇海新港,1978年镇海港区拦海大堤建成, [1]1983年游山外导流堤建成,北岸延长3.6公里至大游山以外,三江口以下甬江河段全长达25.6公里。甬江从姚江源至镇海入海口全长133公里;从奉化江源至入海口长118.7公里,流域面积4518平方公里。 主要支流: 县江,为奉化江左岸支流,古称镇亭溪,发源于奉化、新昌、宁海三县交界的第一尖大公岙,因流经奉化县城而得名县江。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大堰、南溪口与万竹乡来水汇合,再曲折东北流至横山水库,以上坡降14.3‰,河宽30~120米;出水库有岙底来水注入,流经楼延后,又有张家滩、印家坑两溪自左岸汇入,以上坡降3.45‰,河宽70~120米;经尚田、奉化县城、南渡、至方桥与东江汇合后,在方桥以下900米的三江口注入奉化江,坡降0.67‰,河宽60~150米。 鄞江,为奉化江左岸支流,它山堰以上称樟溪。其主流大皎溪发源于四明山区唐田上游白肚肠岗山麓,经北溪与梨洲来水汇合,北流经大横山至半岭,折东而流,曲折与陡坡峡谷之间,左汇峙岭来水,右受底坪及高白岩来水至周公宅,坡降21.74‰,河宽100-130米;再曲折北流经杜岙,至蜜岩与小皎溪汇合,建有皎口水库,长43.9公里,流域面积259平方公里;出皎口水库,纳龙王溪、桓溪、清源溪诸水,至它山堰,长16.1公里,坡降2‰,河宽80~130米;它山堰以下为感潮河段,东流至横涨附近入奉化江,河长9.4公里,旧称兰江,亦称鄞江,坡降0.48‰,河宽90~110米。 剡江,为奉化江左岸支流(源流),四明山东麓秀尖山发源,源头至班溪乡公棠称西晦溪。1985年西晦溪建亭下水库,控制集水面积176平方公里。发源于新昌老庵基山的剡源溪,至公棠汇入合流,称剡溪,东至萧王庙镇,今筑堰拦溪,阻上游来水入亭下水库,过东江倒虹吸管引水至鄞县姜山,越育王岭隧洞引水至北仑区大碶、柴桥。剡溪主流出萧王庙镇称剡江,经江口、方桥至谢家附近汇东江之水合注奉化江。西南至东北流向,长75.5公里,集水面积454平方公里。旧时,江口至下王渡江段“沙明卉香”又称蕙江。宋、元至明初,溪水泻通,公棠以下河段俱可行舟。后水土流失严重,渐淤塞,今萧王庙镇以下为感潮河段仍通航,潮界在奉化大埠头附近,旱期咸潮上溯至江口镇以上。 东江,为奉化江左岸支流,奉化葛岙乡南薄刀岭岗发源,上游称白溪,亦名排溪,于尚田孙家村前汇朱溪称东江,流经洞桥、西坞、白杜,至方桥镇纳县江水,北至谢家附近内三江口与西来的剡江合流注奉化江。源头至西坞旧称双溪,西坞至内三江口称金溪,亦名鄞奉江,今全称东江。南北流向,长43.8公里,集水面积119平方公里。西坞镇以下常年通航。江道平缓,平日为淡水,大旱期咸潮上溯至太平楔附 平 近。原河网,河渠纵横,碶闸林立。 鄞东南河网,位宁波老市区东南,流域面积586平方公里。东有小浃江、后塘河、中塘河、前塘河,南有九曲江、楝树港,支流交叉,总长1123.9公里,河面面积23.47平方公里,总蓄水量3837万立方米。 鄞西河网,位老市区西,流域面积294平方公里。有南塘河、中塘河、西塘河、湖泊河、新塘河、千丈镜河等,河网错综,总长673.2公里,河面面积1.0.38平方公里,总蓄水量1388万立方米。 江北河网,位老市区之北,属江北和镇海区,流域面积364.2平方公里。有慈江、江北大河、中大河、沿山大河、万弓塘河等组成,河网总长859.2米,河面面积11.2平方公里,总蓄水量1467万立方米。 姚慈河网,余姚境内姚江以北河网和慈溪河网,原属余姚、上虞、慈溪灌区,从余上慈闸、广济涵洞引曹娥江淡水灌溉。上虞县上浦大闸建成后,余上慈闸因闸基漏水封闭,赖上浦闸引水灌溉。碶闸节制调蓄河网水量。马渚横河、高桥、青江山港、长江、西江、中江、东江组成余姚水网;大塘江、四塘横河、七塘江、四灶浦、水云浦、新浦、洋浦、高背浦、淹浦、古窑浦、淞浦组成慈溪水网。河网总长1911公里,河面面积54.42平方公里,正常水位总蓄水量6621.6万立方米。 鳌江:
鳌江,浙江八大水系之一,浙江省独流入海的最小水系。发源于南雁荡山文成县桂山乡桂库村。源泉地在吴地山南麓,主峰海拔为1124米。从河源到平阳顺溪为上游,长19.1公里。从顺溪镇至詹家埠(北岸)与小南下峥(南岸),为鳌江中游,长24.7公里,平均坡降2.9‰。自詹家埠、下峥至河口,为鳌江下游,长48.67公里。鳌江河长81.52公里;流域面积1544.92平方公里。 主要支流:鳌江支流众多,河长在10公里以上的支流有11条(尚不包括入江内河),主要有石柱溪、坳下溪、岳溪、青街溪、怀溪、闹村溪、凤卧溪、带溪、洛溪、梅溪、横阳支江等。 福建省境独流入海的河流: 福建省位于东南沿海,河流纵横,水系密布,独流入海的主要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赛江和木兰溪等"五江一溪"。龙江 交溪 (赛江): 交溪,古称长溪,下游河口段又称赛江、白马河、白马港。福建省东部独流入海河流,是闽东最大河流。上源东溪和西溪均出于太姥山、鹫峰山和与浙江省毗邻的洞宫山脉的浙江省泰顺县和庆元县。东、西两溪流经寿宁县、柘荣县等地,汇合于福安市城阳镇湖塘坂,始称交溪。水流向南经福安市区后,接纳茜洋溪、穆阳溪。再流经赛岐、甘棠、下白石等镇,过白马港,注入三都澳,流向东海。交溪主干支流总长433公里,干流长162公里,交溪的主要支流还有:管阳溪、双溪、寿宁溪、柘荣溪和七步溪等。  东溪总长94公里,流域总面积2092平方公里;西溪总长103公里,总流域面积1178平方公里。应以西溪为正源,故确定西溪源头浙江省庆元县举水为交溪源头。 东溪,源于浙江省泰顺县。在浙江省泰顺县,东溪上游称仕阳溪,源出九峰尖西南侧山谷,流向以西南为主。至旁?垟纳古院方向来水,于泗溪白粉墙、下桥、南山附近先后纳南溪、北溪、西溪,至雪溪乡溪坪纳三魁溪(又名锦溪),至仕阳杨梅岭脚,以上溪段称东溪。入仕阳镇境后,始称仕阳溪。至南坑纳武岭溪,于后章寨岗下纳双涧溪,续行至山底垟附近纳神水坑后,与柘荣溪交汇,沿泰顺、柘荣、福安3县(市)边界线流至交溪亭,与寿泰溪交汇,出县境入闽。全长62.5公里,纵贯九峰、玉溪、泗溪、积库、东溪、雪溪、仕阳、章成、章坑、后章、龟湖等乡镇,流域面积511平方公里,河道自然落差911.6米,平均坡降14.6‰。流经福建福安市的上白石镇,在潭头镇接纳寿宁县南下来的蟾溪,至城阳镇湖塘坂村与西溪汇合。总长94公里,境内长度37公里;流域总面积2092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343平方公里。 西溪在寿宁县称斜滩溪,原名长溪,浙江省庆元县称西溪,发源于浙江省庆元县双溪山东麓(一说岭头乡大毛峰南麓),经小垟头、济根、举水与杉坑水在交溪(庆元县地名)汇合,流经鱼川、西溪、贵南洋入福建省寿宁县境,沿途纳大小支流51条。河道总长26公里,流域面积18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0.94立方米/秒,天然落差600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2.057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0.53万千瓦。 [7]然后,在寿宁县县境西部边境流入杨溪头,经下党、牛坪、下屏峰、溪源、长老溪至下修竹,称为修竹溪。到寿宁县芹洋乡,在新坑尾汇合八炉溪(下游寿宁县称托溪、修岭溪)后,始称长溪。长溪经大溪头、楼下至斜滩。出斜滩至交溪亭与主要支流平溪交汇,以下始称斜滩溪。经元潭、大韩、塘西、武曲、南岸,流经福安市社口镇。斜滩溪在寿宁县县境内全长56.5公里,流域面积达730.9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7.75亿立方米,是寿宁最大河流。斜滩溪在福安市称西溪,自福安市社口镇入境,经坂中乡,至城阳镇湖塘坂村与东溪汇合。总长103公里,境内长度14公里;总流域面积1178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78平方千米。 东溪、西溪在福安市城阳乡湖塘坂村处汇合后称交溪,向南流经福安市区时称富春溪,流经溪柄镇扆山村边纳入茜洋溪,至赛岐镇廉首村处接纳穆阳溪后称赛江,经甘棠镇时称白马河,经下白石镇后又称白马港,出白马门入三都澳,出东冲口注入东海。交溪流域总面积5638平方公里,市境内流域面积1658平方公里;主干支流总长433公里,境内长度185.4公里。
鳌江:
鳌江,亦作敖江、岱江,为福建省第六大河流,是闽东独立水系。发源于古田县东北部鹫峰山脉,流经罗源县至连江县,在浦口与东岱口注入东海。干流全长137公里,流域面积2665平方公里。  鳌江,上游干流为古田县和罗源县境内的霍口溪,连江县小沧乡以下称潘渡溪,连江县潘渡镇以下始称鳌江,鳌江本干主要在连江县境内。 在古田县境内,霍口溪发源于鹫峰山脉延伸段天湖山南坡和土满山系东坡,流经东部卓洋、鹤塘、杉洋、大甲四个乡镇,在杉洋乡双口渡右纳黄浦溪后出境。境内干流长30公里,河道平均比降19.9‰,流域面积45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31亿立方米,平均流量为16.83秒立方米。支流有西洋溪、龙舞溪、黄浦溪 (马兰坑) 等8条。 在罗源县境内,经古田县由双口渡入罗源县境,斜贯县境西部,沿途纳仙洋、黄鹤、山垄及飞竹斌溪诸水,合斌溪后始称鳌江,至车马潭出罗源县入连江县境。霍口溪主流在罗源境内长31.15公里,流域面积333.6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3.2‰。双口渡至罗汉洋段河流侵蚀下切,两岸峡谷幽深,河宽30~60米,过罗汉洋纳斌溪后河道较平缓,宽60~100米。多年平均流量每秒45.83立方米。 在连江县境内,干流流经小沧、潘渡、敖江、凤城,小沧乡以下称潘渡溪,潘渡镇以下称鳌江,于潘渡镇坡西村右纳漏渚溪、贵安村右纳桂湖溪和三门溪、潘渡村左纳牛溪,于江南镇狮山右纳大北溪,于鳌江镇幕浦村左纳财溪水,在浦口镇与东岱镇间注入东海。连江县内流程63公里,流域面积720.1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7.67亿立方米。河道天然落差98米。境内主要支流有牛溪和财溪。 主要支流: 牛溪,发源于罗源县飞仙岩,南流经西兰乡寿桥村称寿桥溪,寿桥以上山间支流呈树枝状分布,寿桥溪南流至飞竹乡蛤蟆石村出罗源县境,罗源县内河道长17.15公里,流域面积59.31平方公里,平均比降32.6‰,平均流速每秒0.4米;注入连江县境称蓼溪,流经蓼沿乡蓼沿村、仁坂村、朱公村、牛溪,于仁坂村左纳花园溪 (百丈溪)后称牛溪 (大港溪、百丈溪);过丹阳镇朱山村、桂林村,于朱山村左纳新洋溪、桂林村左纳鹅头溪,于东湖镇牛栏坪村左纳双头坝溪,在连江县潘渡镇陀市汇入敖江干流;牛溪在连江县境内流程36公里,流域面积271.3平方公里,河道天然落差200米。财溪,源出长龙,流程16.6公里,在连江县敖江镇幕浦汇入敖江干流,流域面积44.5公里,河道天然落差457.8米。 闽江:
闽江,福建省最大独流入海(东海)河流。发源于福建、江西交界的建宁县均口镇,建溪、富屯溪、沙溪三大主要支流在南平延平区附近汇合后称闽江。穿过沿海山脉至福州市南台岛分南北两支,至罗星塔复合为一,折向东北流出琅岐岛注入东海。以沙溪为正源,全长562公里,流域面积60,992平方公里,约占福建全省面积的一半。  闽江,主流上源为沙溪,在沙溪口汇富屯溪后为干流,至南平延平区建溪河口河长20公里,习惯称西溪。南平延平区以下称闽江,至长门口(连江县)长211公里。 闽江在南平市延平区以上习惯上称上游,有富屯溪、建溪两条支流;南平至安仁溪口为中游,右有尤溪支流,左有古田溪支流汇入,安仁溪口以下至长门口为下游。河道至淮安分为南北港,北港经福州流向马尾,南港右纳大樟溪支流后,至马尾于北港汇合,东流至闽安镇峡谷后又分南北两汊,南汊经梅花入东海,北汊经琯头出长门后分由乌猪水道、熨斗水道、川石水道和壶江水道注入东海。若以连江县琯头镇长门作为闽江长度的量算终点,以建宁县均口镇为源头,则闽江主流全长为562公里。 上游:闽江在福建南平延平区双剑潭以上称上游,除沙溪为干流外,还有富屯溪和建溪。沙溪源流水茜溪发源于武夷山脉东侧建宁县均口镇台田村严峰山(海拔1016.9米)西南坡,流经张家山盆地(海拔850米)后转向南东,出张家山盆地,至台田盆谷,流向又转为南西,流经建宁县、明溪县交界,进入宁化县境,于宁化县中沙乡练畲村溪口左纳明湖溪后称东溪;至宁化县城东合水口右纳入武义溪(宁化县称西溪)转向南东流称翠江。宁化翠城至肖家河段称翠江 (九龙溪上游),清流县峰头至嵩口河段称龙津河,清源县沙芜以上为九龙溪上游段;沙芜至永安安砂为九龙溪中游,亦为安砂水库区,水库于清流县田源乡田口右纳罗口溪、于罗家园右纳文昌溪、于清流与永安交界右纳罗坊溪、于清流芹口左纳罗峰溪,于永安市安砂镇出水库进入九龙溪下游段;安砂以下至燕江镇西门为下游,其间,在苔茹村右纳小苔溪、于吉山村右纳文川溪、于燕江镇西门右纳南溪。燕江镇西门南溪口以下为始称沙溪,其中燕江镇西门—兴平河段又称燕江,于后营村右纳后溪、于益口村左纳益溪、于贡川镇左纳胡贡溪,于溪口社区进入三明三元区;在三元区溪口左纳溪湖溪、于黄砂村左纳黄砂溪、于莘口右纳薯沙溪、于台溪坂 (台江社区) 左纳台溪右纳东牙溪后进入梅列区;在陈大镇碧口左纳碧溪,过洋溪镇后进入沙县区;在沙县区沙溪左纳东溪、右纳洛溪、洛阳溪,至南平市延平区沙溪口纳富屯溪始称西溪,到南平市延平区双剑潭纳建溪,以下始称闽江。由源头至南平双剑潭,闽江主流长度为351公里。沙溪于沙溪口以上流域面积为11793平方公里,占闽江流域面积19.33%,河道平均坡降0.8‰。主流沙溪与富屯溪、建溪在南平市延平区汇合,三溪流域面积共计41922平方公里,占全流域的68.7%。 中游:闽江中游是指南平市延平区双剑潭到闽清县安仁溪口的峡谷河段,流经南平市延平区、三明尤溪县、宁德古田县、福州闽清县。其中从南平延平至古田县水口段,长87.5公里,古称剑溪,又名龙津、剑浦、剑江。闽江中游段,横切鹫峰山—戴云山脉形成峡谷,长达97公里,比降在0.5‰以上,是福建省最长的河曲深切大峡谷。 闽江由南平延平区双剑潭东南流入水口水库,于延平区南山镇吉溪村左纳吉溪;于三明尤溪县尤溪口镇右纳尤溪;于延平区樟湖镇溪口村左纳武步溪、新岭村右纳新岭溪;于宁德古田县黄田镇弯口村右纳高洲溪,于水口镇左纳古田溪;于福州闽清县雄江镇右纳大雄溪、东桥镇安仁溪村左纳安仁溪。中游段最大支流是尤溪,其次为古田溪。 下游:闽江闽清县安仁溪口到闽江口为下游,下游长约113.7公里。闽江自闽清县安仁溪口至闽侯县上街镇侯官村,河段长55公里,流经闽清县、闽侯县;于闽清县城溪口右纳梅溪;于闽侯县鸿尾乡元口村右纳源里溪、白沙镇大目溪口左纳大目溪、竹歧乡竹西村右纳小目溪、荆溪镇光明村左纳荆溪、上街镇侯官村右纳第一溪。闽江自闽侯县上街镇侯官至长门河段长59公里,流经仓山区、鼓楼区、台江区、马尾区、长乐区、连江县;闽江在侯官处开始分汊两支:北支穿过福州市区至马尾港称闽江北港,南支绕南台岛南侧,至江口接纳大樟溪后出峡兜至马尾称南港(乌龙江),并于闽侯县南通镇新歧村右纳大樟溪;南、北港汇合后折向东北,再穿过闽安峡谷(河宽由1.7公里,再次缩窄为0.6公里),于长乐区琴江村右纳太平港、马尾区闽安社区左纳闽安溪;闽江流至亭江又分两支:南支梅花水道绕琅岐岛南侧至梅花镇入海,主流北支长门口水道被岛屿分割为四支,即乌猪水道、熨斗水道、川石水道和壶江水道分流入海,其中川石水道为主航道。 主要支流: 东溪(水茜溪,主源):为翠江(九龙溪上游段)第一大支流 (正源),发源于建宁县均口镇台田村严峰山 (有说九县石,海拔1016.9米) 西南坡,源流称水茜溪,南流入宁化县,流经水茜镇、中沙乡武昌村、中沙乡练畲村溪口,在练畲村溪口汇入源自三明宁化县泉上镇的泉湖溪后称东溪;水茜溪在宁化县境内河长36.8公里,流域面积335.4平方公里,上游有上谢溪、蕉坑溪、沿溪、杨城溪4条支流。东溪流至中沙乡小溪村 (饭罗墩) 右纳中沙溪,至翠城城东合水口与西溪汇合为翠江;东溪干流在宁化县境内河长54.1公里,流域面积818平方公里,总落差636米,年径流量8.25亿立方米。支流泉湖溪,发源于泉上镇联群村,一路纳细流23条,至溪口汇流入东溪主流,河长43.7公里,流域面积273.6平方公里。支流中沙溪,发源于河龙乡仙山脑山麓,至饭罗墩汇入东溪主流,河长22.8公里,流域面积130平方公里,其上游和中游有雷家坪溪、樟南源溪、叶坊溪3条支流。  西溪(武义溪):为翠江(九龙溪上游段)第二大支流,发源于福建三明宁化县方田乡泗坑村,流经方田、禾磜至禾口纳石碧溪(后称禾口溪),至陂下纳刘村溪,至分水坳纳辛田溪,一路再纳村头溪、古武溪,经陈岗后纳磜角溪、雷陑溪,至犁嘴上纳武层溪,至城郊合水口与东溪汇合,河长42.5公里,流域面积513平方公里,总落差440米,年径流量5.14亿立方米。有方田溪、淮土溪、石碧溪、武层溪等支流。方田溪,为西溪上游泗溪至禾口段,一路纳小溪涧5条,河长20.9公里,流域面积80平方公里。淮土溪,发源于方田乡的岭下,至吴陂纳罗坑溪,至石碧与石碧溪汇合,河长20公里,流域面积62平方公里。石碧溪,发源于东华山麓,至禾口汇入禾口溪,河长20公里,流域面积58平方公里。武层溪,发源于长坊,一路纳小溪6条,至犁嘴上汇入西溪主流,河长31.6公里,流域面积109.3平方公里。 罗口溪,有两个源流,一是文川溪,源于连城县文亨镇李屋村东北马坑山西南麓,流经文亨镇、莲峰镇、揭乐乡,于北团镇柯坊村与北团溪相汇为罗口溪;另一是北团溪,源自龙岩长汀童坊镇黄坊村石壁山、羊角尖西北麓称童坊河,北流左纳源自宁化县曹坊镇的陈连河从北团镇与四堡乡交界进入连城县后称北团溪,于北团镇柯坊村与文川溪相汇为罗口溪。罗口溪流入三明清流县至田源乡上白石,左纳源于宁化县治平乡高地村和曹坊镇马林寨的长潭河,过于三明清流县田源乡田口村注入安砂水库。 文川溪,源于福建省连城县曲溪乡兴北村,经姑田镇称姑田溪,东流,至小陶镇花公庙入永安市境,经坚村、古竹、马洪、洪田、热西、霞岭,至茅坪乡的吉山叉溪口(吉山口)入九龙溪。长68公里,总流域面积1161平方公里。 富屯溪,又名邵武溪,古称西溪,闽江上游三大支流之一。在顺昌县城以上分为两支:西支称金溪,北支为富屯溪。
 金溪,古称西南溪,有澜溪和宁溪两个源头;澜溪,发源于三明建宁县客坊乡元头村舞雨塘,上游源流称都溪,流经中畲、外村、湾坊、客坊,于下坊左纳桂阳溪,过锄家寮左纳里沙溪后称澜溪,过合水口汇合宁溪为濉溪;宁溪,发源于宁化县安远镇牛牯岽山麓,流入三明建宁县,于合水口左纳澜溪合为濉溪;濉溪于濉城镇吴家左纳富田溪、于高家岭左纳开山溪、于小溪口左纳黄坊溪后称上溪;上溪流入泰宁县境注入池潭水库;池潭水库东端为朱溪、北溪和黄溪交汇而成的河流入库;水库向接纳大渠溪、大布溪、铺溪,库水从水库东南端向东流出称金溪;金溪流入将乐县境,纳常口溪、将溪、池湖溪、龙池溪、福源溪、漠源溪、赖口溪,于黄坑口出将乐县进入顺昌县境,于顺昌双溪镇汇入富屯溪;汇流口以上,金溪长度为253公里,流域面积7201平方公里。富屯溪,也有西溪、北溪两源流;西溪源头(金坑溪源头)位于武夷山脉东南侧邵武市桂林乡巫山村叶竹隘山北坡,流经金坑乡进入光泽县境,于光泽县城与北溪汇流为富屯溪;北溪源头位于与武夷山市交界的香炉山北麓,西北流经司前乡,转西南流经寨里镇左纳清溪,过崇仁乡于杭川镇与西溪汇流为富屯溪;富屯溪穿杉岭进入邵武市境,纳同青溪、水口寨河,进入顺昌县境,经埔上镇左纳仁寿溪,于顺昌县城与金溪汇流;汇流口以上富屯溪长度为228公里,流域面积5285平方公里。富屯溪进入南平延平区,于沙溪口与沙溪汇流为西溪。根据“河源唯远”原则,富屯溪应是金溪支流,但早已公认富屯溪是闽江上游三大河流之一,因此依历史习惯,仍称金溪为富屯溪的支流。但富屯溪主流长度则宜改为以金溪上游的兰溪为源头(即建宁县客坊乡元头村舞雨塘),到沙溪口全长为310公里,流域面积13733平方公里,占闽江流域面积22.51%,河道平均坡降1.2‰。 建溪,上游有南浦溪、崇阳溪、松溪三大支流,其中南浦溪与崇阳溪在建瓯湖塘汇合后称为建溪。建溪在建瓯水西(松溪口)左汇松溪,于南平市延平区双剑潭纳沙溪 (西溪) 汇流称闽江。建溪干流从仙霞岭南侧浦城县忠信乡关口村将军山南坡至南平延平双剑潭,主流全长295公里,流域面积为16396平方公里,占闽江流域面积26.88%,河道平均坡降0.8‰。

南浦溪,源于仙霞岭南侧浦城县忠信镇关口村将军山南坡,源流汇集于王家洲水库出水库称柘溪,南流过忠信镇、仙阳镇、浦城县城,于浦潭左汇富岭溪后称南浦溪,流至上坊右纳西溪,于水北街镇转西偏南流,过溪口出浦城县入建阳区境,于小湖镇左纳墘溪后南下进入建瓯市境,于长源 (湖塘) 右纳崇阳溪汇为建溪;在汇流口以上,南浦溪的长度为199公里,流域面积4018平方公里。崇阳溪,源于武夷山脉武夷山市岚谷乡铜钹山,源流上无数沟壑山涧汇成小溪,西南流向称东溪,经岚谷、吴屯,过崇安城关合流西溪后即为崇阳溪,河道长度60.50公里,境内58.10公里,流域面积670.85平方公里;崇阳溪南流,右纳九曲溪、左纳梅溪,于兴田镇出武夷山市进入建阳区境,樟村东坑至兴田主河道长度105.00公里,境内干流长44.50公里,流域面积2861.40平方公里;崇阳溪于将口乡上村流入建阳区境内,到芹口左汇芹溪、达贵口纳入彭墩溪,向南流,至南林右汇九湖之水,于临城关童游乡左纳油溪,至潭城镇东南隅大潭与麻阳溪汇合,过樟滩、蔡墩、长滩,达宸前右汇徐宸溪,于临溪处左会碗窑溪,过亭村,流出建阳县境;在建阳县境流域面积2343.95公里,干流长41公里;崇阳溪于徐墩镇丰乐村溪口上游约2公里处入建瓯市境,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徐墩镇丰乐、山边,至长源 湖塘) 注入建溪;崇阳溪自源头至长源河长162公里,流域面积5458平方公里。松溪,古称大溪,建瓯境内又称东溪,源于浙江省庆元县武夷山支脉洞宫山之百祖山主峰百山祖西北麓的百山祖镇力源村,于庆元县境称松源溪,接纳杨楼溪、梧桐溪、濛西溪(濛洲溪)、下滩溪、大济溪(济川)、金溪(竹坑溪)、坑西溪、魏溪、安溪(芸洲溪)9条支流,出马蹄岙入福建省松溪县,庆元县境内流程59公里,流域面积454平方公里;进入福建南平松溪县境后称松溪,经旧县、河东、松源、郑墩等乡镇,沿途接纳竹口溪,渭田溪、七里溪、杉溪、新铺溪等支流,到梅口村南红门隘之下常口出松溪县境,境内干流长48公里,流域面积1006平方公里;松溪于政和县洪门入政和县境,经护田、范屯、新口至西津村汇合七星溪,于新厂出政和县境,境内河长13.4公里,流域面积1021平方公里;松溪于政和县西津新厂进入建瓯后又名东溪,流经川石乡伏寅、慈口、川石、溪口、东游镇渡潭、党城、云头(转西南)、东游、垱上、东峰镇坤口、湍下、井岐、东峰、桂林、杨梅、大房、裴桥、霞镇、铜场、芝城镇东溪口、东溪、南门,至水南桥下游约550米处(通济门)注入建溪;松溪全长119公里,流域面积3136平方公里。 吉溪,闽江左岸支流,源自福建南平建瓯市迪口镇半山村鹫峰山脉石塔山南麓,西南流经越建瓯市和延平区两个县级行政区,建瓯市境称迪口溪,是建瓯市东南部和延平区东北部重要的河流,迪口镇和南山镇境内最大的河流,年径流量4.5 亿立方米,在南山镇吉溪村注入闽江。 尤溪,闽江右岸支流,一般以均溪为正源发源于戴云山西北麓 (即三明大田县屏山乡),流经三明大田县、泉州德化县、三明尤溪县;源头为屏山溪,大田县石牌红湖新村至泉州德化县与三明尤溪县交界的白马寨间称均溪,白马寨至尤溪县城关称坂面溪,尤溪县城关以下称尤溪,尤溪自南向北于尤溪口注入闽江,流域面积5436平方公里,河长202公里,河道平均坡降2.0‰。  尤溪上游有均溪、文江溪二源。正源均溪,发源于戴云山西北麓、大田县南部屏山乡溪头村称屏山溪,西南流汇集支流注入坑口水库;北流出水库至石牌红湖新村与源自武陵乡的武陵溪汇合为均溪;均溪转向东再东北,于华兴镇京口村右纳源自屏山乡的和平溪,过湖美乡宏才村坑尾右纳源自泉州德化县大铭乡的吉溪 (洪崎溪),过湖美乡张京洋左纳湖美溪,北流至湖美乡高才村转东,于与德化县交界右纳大张溪 (后溪) 转北流,于白马寨注入街面水库;街面水库右纳岭脚溪、下甸溪,于三明尤溪县坂面乡街面村出水库与文江溪汇为尤溪。文江溪,发源于永安市青水乡南部汀海村,北流经青水、下三溪,纳大小溪流为苏坑溪;至大盂岭车东流,过槐南镇溪南村称文江溪;出槐南镇进入大田县境入建设水库,水库左纳铭溪、右纳建设溪,东流注入奇韬桃舟水库,左纳广平溪,于桃东村转南流,至文江乡朱坂村柳口右纳朱坂溪转东流,过大中村仁坂水库进入尤溪县新阳镇高士水库,过新阳镇高士村、中洋村 (其间称赤目溪),于梅山镇德州再入大田县境;过德州村,又于坂面镇厚禄坪村流入尤溪县,与出街面水库的均溪汇合后始称尤溪 (1981年地名普查时确定)。尤溪北流至坂面镇,先左纳京口溪,再右纳清溪,过水东水库至尤溪县城城关镇左纳青印溪 (湆头溪),至源湖村左纳源湖溪,于联合镇吉木溪左纳吉木溪 (丹溪),至西滨镇左纳际后溪,于尤溪口注入闽江。主要支流有和平溪、吉溪 (洪崎溪)、大张溪 (后溪)、文江溪、青印溪 (湆头溪)。 武步溪,闽江左岸支流,源自福建南平建瓯市迪口镇中田村,南流入延平区境,流经洋后镇、巨口乡,于延平区樟湖镇溪口村注入水口水库。 新岭溪,闽江右岸支流,源自戴云山脉大模山 (海拔1472米) 西麓、三明尤溪县汤川乡境,北流过洋中镇进入南平延平区,于延平区樟湖镇新岭村注入水口水库。 麻坑溪,闽江右岸支流,三明市尤溪县称高洲溪,位于福州市闽清县县境西部。发源于戴云山脉大模山 (海拔1472米) 东麓、三明尤溪县山兜、香林等地,流经福州闽清县内金沙的天洋村和美菰林场,为闽(清)尤(溪)两县界河;向北流经尤溪王宅、南平延平高洲,在宁德古田县黄田镇弯口村汇入闽江。 古田溪,闽江左岸支流,位于闽江干流中段北侧宁德市古田县,发源于鹫峰山(屏南县岭下乡),源流称长桥溪,在平湖附近汇入长潭溪后称古田溪,流经屏南县、古田县、闽清县,在古田县水口镇汇入闽江,全长123公里,流域面积1794平方公里,河道平均坡降6.6‰。  古田溪源头为大碑溪,源自鹫峰山脉东峰尖西南麓、宁德屏南县岭下乡上楼村,东南流过屏南县屏城乡龙虎岔左纳源自东峰尖南麓的西洋溪,南流过屏城乡大碑村至前汾溪村,右纳汾溪后称长桥溪;长桥溪西南流过长桥镇,由平湖镇唐宦村进宁德古田县境,屏南县境河长34公里,比降18.9‰,天然落差810米,水能理论蕴藏量7701千瓦,平均流量7.56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2.38亿立方米,流域面积199平方公里。长桥溪过柯湾称达才溪,于宁德古田县平湖镇新舫村右纳长潭溪 (柏源溪、岑洋溪) 后始称古田溪;流至赖墩村与五源溪同注入古田水库;水库接纳巷头坪溪、大桥溪等支流,出水库流至城西街道曹洋村,右纳曹洋溪,流至城西街道宝溪村成为古田县与福州闽清县界河;穿福州闽清县桔林乡,再入宁德古田县境水口镇,于旧水口注入闽江,在古田县境内干流(平湖以下)长35公里,河道比降平均为20‰,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91亿立方米,流量为25.09秒立方米。主要支流柏源溪,又称长潭溪,由路下溪、门里溪和岑洋溪汇流而成,发源于屏南县路下乡灵峰尖,经路下、长桥2乡,流域面积206平方公里,全长35公里,比降25‰,天然落差850米,水能理论蕴藏量为8160.2千瓦。 安仁溪,在闽清县县之东面,发源于闽侯县洋里雪峰山西侧,纳新桥、杉村小溪流之水,流经闽清县东桥乡的7个村,至安仁溪村注入闽江。全长39公里,总落差1080米,流域面积327.65平方公里。其中县境内为222.9平方公里,年流量3.1亿立方米。 梅溪,位于闽清县县境南部,旧时坂东车墘至鹿角称演溪,潭口将军潭至闽清口称梅溪,今统一改称梅溪。发源于省璜乡谷洋溪里莲花山麓,向北流经省璜、塔庄、坂东、白中、白樟、梅溪、梅城等7个乡镇的56个村,沿途纳岭寨溪、濂溪、文定溪、芝溪、金沙溪、下炉溪、昙溪诸支流之水,绕闽清县城出溪口汇入闽江。主流全长78.6公里,总落差1077米,流域面积956.1平方公里。其中县境内854.78平方公里,年流量8.03亿立方米。 大樟溪,在闽江干流南侧,发源于戴云山(德化县赤水乡),源头为国宝溪。德化至南埕称浐溪,南埕以下称大樟溪,有后亭溪、潼关溪等汇入;至闽侯县江口注入闽江下游南港,大樟溪流域面积4843平方公里,河长234公里,河道平均坡降2.1‰。  大樟溪干流,起自福建泉州德化县赤水镇,上游为浐溪和涌溪。浐溪,亦名浔水,源于戴云山脉戴云山南坡的泉州德化县赤水镇湖岭村、东里村、戴云村等地,各支流汇入国宝溪、东溪,两溪流入国宝乡,东溪于国宝乡佛岭村注入国宝溪;国宝溪南流至苦墘,注入初溪水库;于初溪水库东南方出水库浔中镇境内东南流,于蒲坂村右纳梅溪 (盖德溪),于县城南门瓷都广场右纳丁溪;德化县县城至南埕称浐溪,于三班镇奎斗村右纳大云溪后穿过龙门滩水库北流,于龙门滩镇乌石墘右纳碧坑水、于焦口左纳蕉溪,进入南埕镇境,于塔兜村右纳石龙溪,于南埕街左纳双芹溪后为大樟溪;浐溪源头为国宝溪,德化至南埕称浐溪,全长101公里,流域面积985平方公里。大樟溪自南埕镇东北流入水口镇,于洪林右纳石牛溪、水口村右纳水口溪,西流注入涌口水库,于至水口镇湖坂村的涌口左纳涌溪。出涌口水库入福州永泰县境,于洑口乡洑口村左纳后亭溪 (洑口溪),于嵩口镇赤水村右纳赤水溪、卢洋村卢厝寨左纳由由下际支流和长庆支流汇合的长庆溪 (下漈溪)、溪口村左纳月洲溪、嵩口镇与梧桐镇交界右纳大喜溪,于梧桐镇右纳汇集白凫溪 (潼关溪、洧潭溪)的青龙溪,于赤锡乡赤锡村右纳溪门溪,于富泉乡力华村左纳富泉溪,樟城镇城关村左纳清凉溪 (古岸溪),于城峰镇汤洋村右纳温泉溪,于葛岭镇岩前左纳溪洋溪、台口村左纳台口溪、葛岭村左纳九老溪和葛岭溪、赤壁村右纳赤壁溪,于塘前乡莒口村右纳莒溪、大樟村右纳一都溪 (龙屿溪、前溪);永泰境内长121公里,流域面积4573平方公里。大樟溪从南屿镇龙泉村入境,于南通镇新岐村汇入闽江南港。流经县境水域面积为10.5平方公里。主要支流:蕉溪,源出戴云山东南麓霞山尾、雷峰镇与赤水镇交界地带为祥云溪;汇合上洋溪绕虎贲山东南流,经德化县雷峰镇李溪、潘祠、蕉溪、溪美等村,至蕉口入浐溪;全长28公里,流域面积112平方公里,河床坡降为18.2‰,年平均径流量1.338亿立方米。双芹溪,源于戴云山东麓七里溪,流经德化县双芹、荐解、许厝、望洋、南埕而入浐溪;河流长25公里,流域面积148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800亿立方米。涌溪,发源于戴云山西麓的泉州德化县赤水镇,流经德化县的上涌镇、葛坑镇,环绕德化县境北部,为德化县境内第二大河流;上游为卢地溪,与九仙山东张岩溪汇合为西溪,至上涌镇合东坑洋溪始名涌溪;又汇山茶溪折东流经曾坂,复向东北合香林溪,至李田又合葛坑溪、中坑溪,东流入彭坑尾,东南流再纳梓溪水后,入水口镇湖坂村涌口与浐溪汇合称为大樟溪;自西溪至湖坂村涌口全长60公里,流域面积453平方公里。 木兰溪: 木兰溪,福建省东部独流入海河流。发源于莆田市仙游县西苑乡仙西村 ,横贯莆田市中、南部,自西北向东流经莆田市的仙游县、城厢区、荔城区、涵江区等地区,至三江口注入兴化湾入台湾海峡。干流全长105公里,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 [48],平均径流量15.52亿立方米,为福建省八大河流之一,天然落差784米。  木兰溪,发源于莆田仙游县西苑乡仙西村黄坑桥头、戴云山脉余支的笔架山,纳西苑乡西北部各支流注入度尾蒋隔水库;于度尾镇帽山村溪尾右纳中岳溪,至大济镇溪口村右纳溪口溪 (松坂溪) 转东流,于大济镇垅溪左纳大济溪,过龙华镇与鲤城交界至锂南镇平原村右纳龙华溪和苦溪、东渡右纳柴桥头溪,过赖店与鲤南镇交界,于榜头镇下昆村左纳仙水溪,穿盖尾镇至仙潭和湖里间进入莆田市城厢区境。仙游县境内溪长64.5公里,流域总面积1081.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9.7%。总落差750米(境内705米),平水年流量9.95亿立方米。 在莆田市区境,木兰溪在城厢区华亭镇的俞潭入境,自西向东横贯城厢区,过霞林街道木兰村进入沿海兴化平原河网地带;经荔城区、涵江区,于涵江区陈桥村涵坝左纳延寿溪,过宁海桥至三江口经兴化湾入台湾海峡。市区境内流域面积715平方公里 (包括延寿溪流域面积),自木兰陂以下25.8公里是感潮河段,平均坡降为二千二百分之一。木兰陂以上流域面积1124平方公里。径流量:丰水年15.64亿立方米,平水年9.79亿立方米,枯水年5.59亿立方米。 河口兴化湾,在福清龙高半岛与莆田埭头半岛所环抱的海域,北起江口桥,西至三江口,南至石城,南日岛扼其要冲。 主要支流有中岳溪、溪口溪、大济溪、龙华溪、苦溪、柴桥头溪、仙水溪、延寿溪(上游称九鲤湖溪)等,分别在不同河段汇入木兰溪出境。 大济溪,发源于仙游县凤山乡凤顶村科岭,流经西苑、社硎、大济等,汇入木兰溪。溪长24公里,流域面积76.7平方公里,总落差792米。 龙华溪,发源于仙游县龙华金山村西坑。溪长26公里,流域面积113平方公里。流经龙华镇全境,在大坪口汇入木兰溪,总落差345.8米。 柴桥头溪,发源于仙游县园庄东石村,流经园庄、郊尾、赖店等汇入木兰溪。溪长20公里,流域面积85.4平方公里,总落差514米。 仙水溪,发源于凤山乡前县村,流经凤山、社硎、象溪、书峰、榜头等,汇入木兰溪。溪长29公里,流域面积176平方公里,总落差301.6米。 延寿溪,上游称九鲤湖溪,发源于仙游县钟山乡新连村林泉安,流经九鲤湖进入莆田。仙游境内溪长16.8公里,流域面积109平方公里,总落差339.4米,平均年径流量1.06亿立方米。 [8]下游在莆田常太乡境内称莒溪,常太乡以下称延寿溪(又称南萩芦溪),经涵江区涵坝注入木兰溪。全长57公里,流域总面积527平方公里,其中,在仙游县的为108平方公里,在莆田市境内的为419平方公里。1958年6月,在延寿溪中游兴建东圳水库,控制321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径流量:丰水年6.11亿立方米,平水年3.74亿立方米,枯水年2.05亿立方米。 晋江:
晋江发源于福建省中部戴云山东南坡,上游有东溪和西溪两大支流,西溪发源于安溪县桃舟乡达新村,流域面积3101平方公里,河长145公里。东溪发源于永春县锦斗镇云路村,流域面积1917平方公里,河长120公里。两支流于南安市丰州镇井兜村双溪口汇合始称晋江,并于晋江市淄滨纳入九十九溪至丰泽区浔浦入海。流域面积5629平方公里,河长182公里,河道平均坡降1.9‰,沿程流经永春、安溪、南安、晋江、鲤城、丰泽等县市。  晋江水系支流多,河网密度大,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15条。从晋江干支流的流向和水系的几何形态看,晋江水系具有格子状扇形水系的特征。 西溪,为晋江正源,有两支源流,南源流发源于安溪县桃舟乡达新村西部太华尖东北坡斜屿山(海拔1352米),汇两边支流,自西向东过达新村、高会至桃舟,转东北流至永春县一都镇美岭村 (尾岭)下口坂 ,左汇来自一都仙阳村的北源支流;北源流发源于永春县一都镇鬼子洞山东北面林山村,初东北流过龙卿村至仙友村,左纳任田溪转东南流,于仙阳村左纳黄田溪转南流,至美岭村下口坂汇入南源流。两源汇流东北流,至三岭村高垵左纳苏合溪称福德溪转东南流,于横口乡云责村左纳横坑溪 (大横溪),福德溪南流至安溪县剑斗镇右纳双溪和东阳溪、左纳举口溪和狗牙溪 (坑仔口溪),过白濑乡、湖上乡、湖头镇至金谷镇,于源口右纳龙潭溪、金谷村左纳金谷溪,过蓬莱、魁斗、城厢、凤城,在城厢镇仙苑村纳蓝溪后始称西溪;右纳英溪入南安市仑苍镇,过美林、溪美街道,于美林街道李西村左纳檀溪,于溪美莲塘村右纳东田溪,至丰州镇双溪口与东溪汇合,全长约153公里,流域面积3101平方公里,占晋江流域面积的55.1%。西溪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6.5亿立方米,水量约占晋江总水量的65%左右;水位季节变化大,1935年洪流量曾达8500立方米/秒,枯流量1963年为1.68立方米/秒;天然落差大,河道平均比降约6.5‰;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73公斤/立方米。西溪支流多,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9条。大横溪:是一都溪的主要支流,发源于泉州永春县下洋镇大横村的袋坑,经大横凤山洋与盆村溪相会,向东南经溪塔纳西坑溪,转南绕西至长厅再向西南至横口村汇入福德溪,流经下洋和横口两乡镇,全长24.4公里,主流长13.4公里,流域面积148平方公里,河道比降10‰~20‰。双溪:别称剑斗溪,正源霞春溪发源于安溪县感德乡潘田村海拔1301.4米石门堪南麓,流经感德、剑斗,在剑斗附近汇入晋江西溪;沿程纳主支流歧阳溪(发源于长坑乡西北部,流经长坑、感德和剑斗等乡镇),全长20公里,流域面积127平方公里,河道比降29.6‰。坑仔口溪:源地有二,其一源于永春县桂洋乡岐山流向西南,在桂洋乡内东有文太溪、新岭坑,北有茂春溪;其二源于永春县下洋镇涂山,流向东南,在磨石坑纳上姚溪。两源在坑仔口乡的洞口汇合,后南向经坑仔口和玉斗乡,纳诗元坑、玉斗溪、福地溪等支流,转向西南进入安溪县剑斗镇,于举口汇入晋江西溪,全长42公里,流域面积290平方公里,河道比降14.6‰。坑仔口在安溪县境内因流经潮碧和举口两地,又称潮碧溪、举口溪。龙潭溪:又称长坑溪,发源于泉州安溪县长坑乡珊屏附近的同发山(海拔1504.8米),流经长坑、尚卿、蓬莱,至金谷镇源口汇入西溪,全长55公里,流域面积416平方公里,河道比降为11.4‰,沿溪建有水电站多处;主要支流有后溪、玉美溪、青洋溪和新楼溪等。金谷溪:别称佛口溪;源地有二,一是源于安溪县金谷乡东溪附近的大吕山(海拔1074.4米)南麓,二是源于永春县达埔乡的天马山(海拔838.7米)南麓,自西北向东流,经金谷乡的东溪、芸美至金谷汇入晋江西溪,全长19公里,流域面积112平方公里,河道比降25.7‰。蓝溪:是晋江西溪的最大支流,又称官桥溪,发源于泉州安溪县芦田乡莲花山(海拔1225.2米)南麓,流经芦田、西坪、虎邱、官桥,至城厢乡仙苑渡口汇入西溪,全长52公里,流域面积551平方公里,河道比降10.5‰;主要支流有后格溪、内赊溪、芳亭溪、竹园溪和龙口溪等。英溪:发源于南安县翔云乡与安溪县龙门乡交界的云顶山(海拔1175米),自西南向东北流经翔云、英都、仑苍,至仑苍镇楼尾寨汇入晋江西溪,全长19公里,流域面积147平方公里,其上游筑有坂头水库(蓄水量1064万立方米)。檀溪:发源于保福岭南坡。自北而南流经美林,至李西入西溪;全长16公里,流域面积70平方公里。输沙量每立方米侵蚀0.51公斤。东田溪:又称蓝溪,发源于南安县东田乡与同安县新圩乡交界的芹山(海拔1095.4米)和铁峰山(海拔878.6米),自西南向东北流经东田、溪美,汇入晋江西溪,全长30公里,流域面积173平方公里,河床宽20~80米,河道比降10.4‰。 东溪,晋江的最大支流,源流锦斗溪源自永春县锦斗镇珍卿村附近的雪山 (海拔1386米) 南麓,左纳东溪出锦斗镇,过呈祥乡至蓬壶镇于壶中村左纳壶东溪后称桃溪,南流至达埔转东流,在达埔乡新琼村纳延清溪、桥头宫纳达里溪,过石鼓镇至五里街镇西安桥下左纳霞陵溪 (高垄溪),过桃城、东平镇,至东关镇东关桥纳湖洋溪后入南安县,经山美水库始称东溪;桃溪全长61.75公里,主流自珍卿村口拱桥至东关出县境长48公里,流域面积476平方公里。出九都镇的山美水库,于码头镇诗南村右纳诗溪,于梅山镇林坂村右纳淘溪、园尾村左纳罗东溪,过洪濑镇、康美镇、美林街道,至南安市丰州镇双溪口与西溪汇合流入晋江干流,全长120公里,流域面积1917平方公里,占晋江流域总面积的34.1%。主要支流:壶东溪,发源于永春县苏坑乡马鞍与德化县浔中镇的交界处,流经熙里、东星、溪园、魁都、汤城、壶中,在双溪口与桃溪汇合,全长13.75公里,流经苏坑和蓬壶2个乡镇。高垄溪,有2个源地:东源于吾峰乡吾顶,流经梅林、后垄、埔头、社山、西安,在五里街镇西安桥下汇入桃溪,全长11.5公里;西源于桃城镇玳瑁山西面,流经蒋溪、吾达、吾东,在五里街镇与高垄溪相汇合,全长4.5公里。洋溪:发源于仙游县西苑乡西部,流经德化县霞碧乡,由双坑入永春县境内,在湖洋镇境内,纳双港坑、玉柱溪、桃美坑、锦溪、介福溪、吴岭坑之水,进入东平乡转向东南至内碧纳上坂溪,再折向西南,在外碧纳外山溪,至东关桥下汇入桃溪,全长44公里,在泉州市境内长32.1公里,流域面积416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6.5‰。诗溪:发源于永春县岵山镇白云岩,自西北向东南流入南安县诗山镇,于鹏峰村纳源于蓬华乡将军山的另一支流,经码头镇,至诗口村汇入晋江东溪,全长44公里,流域面积260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6.1‰,河床宽30~80米。诗溪因流经诗山而得名。诗溪流经码头镇部分又称码头溪,是古代内陆水运要道。码头街是当时南安北部物资集散地。淘溪:发源于南安县诗山镇山门和金淘镇与眉山乡交界的朝天山,自西向东流经金淘、梅山两镇,在梅山林坂村汇入晋江东溪,全长22公里,流域面积119平方公里,河道比降8.7‰。淘溪因溪中沙滩含有黄铁矿及云母片,古人误认为金沙,故在溪中淘取金而名。淘溪两岸席草遍野。罗溪:发源于鲤城区罗溪乡朴鼎山(海拔753.5米),自东向西流入南安县罗东镇,至土宅村纳飞云诸涧水,向西南流经罗东、梅山两镇,在梅山园尾村入晋江东溪,全长41公里,流域面积249平方公里,河道比降7.8‰,下游河床宽30~100米。 晋江干流,从泉州南安市丰州镇两溪口向下,流至丰州镇丰州村出市境,经过泉州丰泽区、鲤城区晋江市,于丰泽区浔浦注入东海泉州湾。晋江干流段支流少,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仅有九十九溪。九十九溪:又名鹏溪,有两源,北源发源于南安县东田乡后洋,流经东田、溪美、丰州、官桥等乡镇,在官桥后林进入晋江县磁灶镇,南源发源于南安县官桥镇黄山,流经官桥镇,在官桥进入晋江县内坑乡;南北两支流向东流至磁灶镇下官路汇合,称梅溪,再经池店、陈埭等乡镇,注入晋江下游入海处,全长47公里,流域面积354平方公里,河道比降1.6‰;沿途接纳崎溪、前埔溪、塘埔溪、倒桥溪、下灶、紫湖溪等支流。 九龙江:
九龙江,亦名漳州河,是福建省仅次于闽江的第二大河流,有北溪、西溪、南溪三支源流,以北溪为正源。三溪合流后,过漳州在厦门港对岸注入台湾海峡。干线长度258公里,流量446立方米/秒。 九龙江北溪,有两源流,分别发源于连城县曲溪乡和龙岩市小池乡。一是万安溪,源自龙岩连城县曲溪乡玳瑁山中心地带、冯地村黄胜村一带各小溪,汇流成满竹溪,南偏西流注入连城县莒溪镇,过池屋坑水库、陈池水库转东南流,出连城县境;满竹溪于西源村进入龙岩新罗区,注入万安水库;过万安水库后称万安溪 (藿溪),万安水库于龙岩新罗区万安镇大坑接纳麻林溪,万安溪于万安镇红光村纳左地村溪后东北流入白沙水库,白沙水库于白沙镇营斗村接纳罗家溪、苏益田村溪柄接纳吕凤溪,于白沙镇秋竹坪出水库东南流,至龙岩新罗区苏坂镇合溪村右岸汇流龙川 (雁石溪) 。 二是龙川 (又称雁石溪),九龙江上游支流,上源有龙门溪(小池溪)、董邦溪(小溪)和丰溪三条主要支流分别在城区汇合。正源龙门溪,发源于采眉岭笔架山南坡,桥头坪、采眉岭亭、陈坑等地溪水,于何家陂附近汇集后流经小池、龙门盆地,出龙门硿往东流入龙岩盆地至罗桥。河道长30.5公里,流域面积232.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7.98秒立方米。罗桥以下称龙川,又名雁石溪。龙川于城区登高潭右纳丰溪、挺秀塔右纳董邦溪 (小溪),于铁山街道富溪村左纳蒋武溪(林邦溪)和富溪(白坂川),于雁石镇楼墩村右纳厦老溪(又名冢皞溪)、黄庄村左纳黄庄溪 (高聚溪)、硿溪村左纳硿溪,于苏坂镇大洋坑右纳大洋坑溪 (四集溪)、下洋坑左纳下洋坑溪,于苏坂镇合溪村与万安溪合流为九龙江北溪。干流长96.5公里,流域面积1459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丰溪,由东肖溪(白土溪)和红坊溪(蒋邦溪)两条支流合流而成;红坊溪(蒋邦溪)发源于永定县高陂乡与龙岩小池乡交界的小溪凸东南坡,经永定县高陂乡的曲坑、大片坑,在红坊船巷岭背流入龙岩新罗区境,经黄岗水库、红坊盆地,至曹溪圩附近与发源于凉山崎的东肖溪汇合名丰溪;丰溪在登高潭注入龙川河,以红坊溪为源,河道长40公里,流域面积184.7平方公里;雁石溪以红坊溪为源,干流长104.6公里。董邦溪,发源于博平岭山脉南段鸡公崎西陂,鸡公崎、王母山、乌石山西坡和黑石山北坡流水于新祠汇合后,流经莒溪(三坑)、东山、新陂、溪南,在挺秀塔注入龙川;河道长39.6公里,流域面积为 217.8平方公里。  两流于龙岩新罗区苏坂镇合溪村汇流后流入龙岩漳平市西园镇,于进庄村盐场洲左岸接纳由双洋溪 (九鹏溪) 与新桥溪合流的龙川后称九龙江北溪;九龙江北溪南流至溪仔口,右纳拱桥溪,过漳平县城至园潭村华口营,左纳溪南溪转南流,于梅水坑村涵口左纳由洛溪与祥华溪合流的大深溪,南流过小杞村进入漳州华安县,漳平市境内河长50公里,出境处以上流域面积6811.03平方公里,漳平境内2894平方公里。 九龙江北溪进入华安县,于华安县湖林乡刈屈右纳下浙溪,在华丰镇赤溪村右纳赤水溪、罗溪村右纳罗溪左纳温水溪、高石村仙溪右纳高车溪;过华安县与长泰区交界,于长泰区坂里乡高层村左纳龙涓溪 (高层溪);流经沙建镇,于下樟村下楼右纳下樟溪、利水村猫仔形左纳洋陀溪、汰口村右纳汰内溪。 九龙江北溪,过芗城区、龙文区境内,在芗城区浦南镇蓬莱村与龙文区郭坑镇洛滨村间左纳龙津溪,在龙文区郭坑镇口社村下贯左纳马洋溪;至龙海市的郭洲斗分为南、北两港,南港在福河与西溪汇合后,又分中港,丁浮宫纳南溪后,南、中、北港一并注入厦门海域。北溪流域面积9640平方公里,河长272公里,平均坡降2.4‰。北溪干流段有溪南溪、永福溪、温水溪和龙津溪等4条较大支流汇入。 主要支流: 新桥溪,原名和睦溪、罗溪。有两个源流,一是桃源溪,发源于福建三明大田县桃源镇东坂村境内称东坂溪 (亦说源于大田县太华乡高星村,西南流过大田桃源镇至桃源村),过桃源镇桃源村后称桃源溪;另一是横溪,源自福建三明大田县上京镇太安称太安河,过丰城水库后称横溪,两溪于龙岩漳平市新桥镇城口村汇流成新桥溪,于产坑村左纳京口溪,于上墘 (罗溪口) 与双洋溪汇流后称龙川,在西园镇进庄村盐场洲汇入九龙江。河长95公里,境内61.5公里,坡降4.2‰。流域面积1028平方公里,境内616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丰城溪、京口溪和安仁溪。 双洋溪原名徐溪,又名宁洋溪、九鹏溪。有两源流,一是石坑溪,发源于福建三明永安市西洋镇虎山村,另一是下耳溪,源自福建龙岩漳平赤水镇香寮村 (亦说源于永安市吴地村牛角山南麓,东南流,由赤水镇入漳平市境),两源流在漳平市双洋镇附近汇合后,经溪口又纳入徐溪,再过十一湖后称九鹏溪;进入南洋乡,于上墘 (罗溪口) 与新桥溪汇为龙川,最后于西园镇进庄村盐场洲注入九龙江。河长73公里,漳平境内67公里,坡降6.4‰。流域面积655.5平方公里,其中漳平境内579.5平方公里。 拱桥溪,属于九龙江支流。又叫永丰溪、新安溪、梧地溪。发源于福建龙岩漳平县永福镇龙车村村头,东北流过大坂水库进入拱桥镇境,经梧地村、进西园镇境,于西园镇溪仔口汇入九龙江。全长约51公里,流域面积234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龙车溪、田头溪、外黄固等溪。 溪南溪,旧名感化溪,发源于吾祠乡凤山村。南流经吾祠、象湖、溪南、芦芝等乡(镇),至华口营汇入九龙江北溪。河长67公里,境内61公里。坡降4.2‰,流域面积630平方公里,境内545公里,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支流有:谢洋溪、后溪。 下浙溪,亦称永福溪。发源于漳平、南靖、华安三县交界的金面山北麓,经永福、官田两乡(镇),在下浙入华安县境草鞋潭注入九龙江北溪。河长52公里,漳平境内47.5公里,坡降12.6‰。流域面积344平方公里,漳平境内326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李庄溪、吕坊溪、石洪溪和梧村溪。 赤水溪,发源于永福和丰村,东流经永福、官田两乡(镇),在西坑入华安县境,纳白溪后注入九龙江北溪。河长24.5公里,境内22.2公里,流域面积157平方公里,境内153平方公里。 温水溪,上游为仙都溪,源自泉州安溪县芦田镇云山村上乌土称乌土溪,北流经蓝田乡乌土村称上双溪,转西北流,流过一段芦田镇与蓝田乡交界,再入芦田镇境转西南流,右纳三洋溪至芦田镇与祥华乡交界称仙都溪,再沿祥华乡与芦田镇、龙涓乡交界辗转流,于祥华乡白珩村进入漳州华安县仙都镇境;在市后村右纳云山溪,过仙都称温水溪;温水溪从仙都镇西南流,由大燕村进入华丰镇,在溪坂村左纳溪坂溪,过芹岭村转西北流,于华丰城西罗溪村注入九龙江北溪。 龙津溪,发源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员潭坑,后由北向南贯穿漳州市长泰县全境,于长泰县城东南折向西南方向,最后在龙文区郭坑镇与芗城区浦南镇交界处汇入九龙江北溪,全长79.6公里,流域面积940平方公里。 九龙江西溪,也称南门溪,位于福建漳州九龙江的支流,河长166千米,流域面积3740平方千米。西溪四条支流实际上是花山溪与船场溪、永丰溪与龙山溪,先是两两汇合后才在靖城再汇合形成西溪干流,但由于四条支流汇合口很近,所以习惯上仍称为四条独立支流。正源流船场溪,有两源,其一发源于博平岭山脉  东发源于博平岭山脉东侧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兰田村北部,南流过新罗区适中镇境称适中溪,于温庄村进入漳州南靖县奎洋镇上洋村;其二源自博平岭山脉的东南部漳州南靖县南坑镇高港村南部内舰山,由南至北过船场镇、书洋镇、梅林镇,转向东入奎洋镇上洋村;两源在南靖县奎洋镇上洋村汇流后称船场溪东南流注入南一水库,出水库至奎洋镇合溪口,左汇永溪转东南流,过船场镇、南坑镇,至山城镇,于元湖右纳象溪,于双溪口 (龟仔寨) 汇流花山溪为山城溪。主河道长121公里,流域面积1033平方公里。山城溪,亦称荆江,上游船场溪在山城镇双溪口 (龟仔寨) 接纳花山溪后为山城溪转东北流,于山城镇山边村右纳黄井溪,进入靖城镇,在湖山村、阡桥村、靖城村间左纳芗江为九龙江西溪。西溪东流入漳州市芗城区,经龙文区,至龙海区福河村汇合九龙江北溪后为九龙江干流,西溪干流长长22.7公里,流域面积174.63平方公里;九龙江西溪河长166公里,流域面积3740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3.1‰。主要支流:花山溪,发源于平和县境内,流经山城镇汤坑、张渠、坎仔头、岩前、元湖,在龟仔寨与船场溪汇合注入山城溪;主河道全长88公里。龙山溪,有两源流,其一源自龙岩漳平县永福镇岭下村四旺西北、漳平县与新罗区交界,西南流入新罗区适中镇境称象山溪注入溪柄水库,右纳九沙溪,辗转从乐土村新田流入漳州南靖县境,于溪东左纳八重溪,到林溪与坂场溪汇流;其二发源于龙岩漳平县永福镇元沙村上山兴,西南流至元沙,南流进入漳州南靖县境称坂场溪,过月明村由北向南至林坂村林溪与象山溪汇流为龙山溪;龙山溪南流,在和溪镇斗米村左纳迎富溪 (斗米溪),过金山镇、在龙山镇坪埔村右纳涵溪,进入丰田农场,在宝林与永丰溪汇流为芗江;河长75公里,流域面积690平方公里。永丰溪,主流发源于华安县马坑乡北部,马坑乡境称马坑溪,由北而南入高安镇境称高安溪 (归德溪),右纳文华溪、左纳东安溪九且溪三洋溪,过德溪水库称德溪;于军营坪右纳东溪、左纳荆都溪,汇成永丰溪注入漳州南靖县龙山镇横山水库;流经龙山镇蓬莱村、宝斗村、西山村、圩埔村、南蔗村、南坪村,直泻丰田华侨农场,在宝林作业区与龙山溪汇合注入芗江;河道长68公里,流域面积417平方公里。 九龙江南溪,福建省九龙江的支流。发源于平和县南胜乡邦寮山自然村东南红婆石东侧,源头小溪叫笼仔,早年因地形图有误,南溪源头有多种说法。自笼仔以下经欧寮进入漳浦境内,曲折向东流过漳浦县的南浦、马口、官浔,龙海县的东泗、白水、浮宫,于秋租、草埔头交界水域汇入九龙江南港,同时入海。南溪河流长68公里,流域面积660平方公里。 
广东省的独流入海河流: 广东省的独流入海河流包括珠江、韩江、榕江、漠阳江和鉴江等。 珠江:
珠江,是一个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汇聚而成的复合水系,一般以西江上源为源头,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6个省(区)和越南的北部,从而形成支流众多、水道纷纭的特征,并在下游三角洲漫流成网河区,经由分布在广东省境内6个市县的虎门、蕉门、洪奇门(沥)、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八大口门流入南海。年径流量全国江河水系第2位,是黄河年径流量的 7倍,淮河的10倍。全长 2320公里,流域面积 453690平方公里,中国境内第三长河流。
韩江:
韩江(Hanjiang River),是中国东南沿海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广东省除珠江流域以外的第二大流域。古称员水,后称鳄溪。韩江流域范围涉及广东、福建、江西3省22市县,流域面积30112平方千米。韩江上游由梅江和汀江汇合而成,梅、汀两江汇合后称韩江,由北向南流经广东省的丰顺、潮安等县,至潮州市进入韩江三角洲河网区,分东、西、北溪流经汕头市注入南海。以梅江为源头,干流总长470千米。 韩江流域北面的武夷山杉岭背斜是韩江、赣江的天然分界线;东北面与闽江支流九龙溪以不明显的山地为分水岭;南面以阴那山及八乡山地构成韩江、榕江二江的分水岭;东面由凤凰山脉与独流入海的黄岗河分隔;西面为不明显的山地与东江分水。流域范围包括广东、福建、江西三省部分区域,流域面积30112平方千米,其中汀江为11802平方千米,梅江为13929平方千米,韩江干流(三河坝~潮安)为3346平方千米,韩江三角洲(潮安以下)为1035平方千米;按省划分,广东省17851平方千米(占59.3%),福建省12080平方千米(占40.1%),江西省181平方千米 (占0.6%)。
梅江,为韩江主流,发源于广东汕尾陆河、河源紫金两县交界的乌凸山七星岽,称南琴江,沿莲花山西北侧自西南向东北流,至五华县琴江口汇北琴江后称琴江,至水寨河口汇五华河,到兴宁县水口镇汇宁江后称梅江,在畲坑进入梅县,在长沙进入梅江区,其后于梅城汇程江、于丙村汇石窟河、于松口汇松源河,至大埔县三河坝与来福建省的汀江汇合形成韩江。全长307公里。主要有五华河、北琴江、宁江、程江、石窟河、松源 
河、柚树河等。 洋头河(南琴江)段:梅江上源,在紫金县境内称洋头河,古称南琴江,发源于广东河源紫金县与陆河县交界的武顿山 (又名乌岽山、乌凸、七星崠,海拔1232.9米) 坪洋子,上游称公村河,水流先由南向北再折向北东,流经南岭、苏区、龙窝镇,于龙窝镇与五华县交界的七娘滩流入五华县。南琴江干流长43公里,流域面积416平方公里,河道平均坡降9.6‰,多年平均径流量为每秒12.2立方米。  从登畲镇吉祥村进入五华县境,自西南流向东北,经龙村镇、梅林镇琴口村接纳中坝河(古称北琴江),始称琴江,再经安流镇、文葵、锡坑、横陂、水寨镇、五华县县城,在大坝大湖村与五华河汇合,流经油田新利出境至兴宁市,五华县境内100公里,流域面积2871平方公里(县内1909平方公里),坡降1.1‰。主要一级支流有7条:北琴江(又名华阳河)、白泥河(又名优河)、周江河、洑溪河(又名平安河)、大都河、蕉州河、小都河,五华河。 从五华县向东流进入兴宁县辖地的水口镇,左纳宁江后始称梅江,再经下堡出境进入梅州梅县区。过兴宁县境河道长14.7公里,宽150~200米,流域总面积1831.11平方公里。 梅江干流于畲江镇入梅县区。大致西北向东北,流经水车镇、梅南镇、长沙镇、程江镇,接入梅江区,接纳程江后,蜿蜒渡过梅州城区,在西阳镇复入梅县区,在丙村镇汇石窟河,过雁洋镇,在松南镇汇松源河于松口;在松东镇介溪口折向东南流入大埔县。境内流长90公里,流域面积14060.9平方公里,平均河宽为200-250米,河床坡降为千分之0.59。 梅江自梅县雁洋镇蓬辣滩入大埔境。自西北向东南流经英雅镇那口、良江,相沿下流为车滩,又数里为蛟潭,又下为三河镇与北来的汀江、东来的梅潭河相汇为韩江。大埔境内梅江河长22公里,河床比降0.59‰。 主要支流: 中坝河 (古称北琴江),韩江二级支流,位于紫金县东北部。发源于中坝镇与东源县鹿子嶂(雷公坪)。自西向东流经中坝、敬梓2个镇,至敬梓镇洋高村汇合水墩水,后流入五华县华阳镇,至梅林镇琴口村与洋头河(古称南琴江)相汇为琴江。紫金县内干流长31公里,流域面积399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水墩水,长36公里,流域面积152平方公里。 五华河名兴宁江、县前河,主源于称铁场河(古名练江),源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回龙镇丫髻寨(一说亚鸡寨),流经回龙、田心、龙母、铁场,在鲁占出境,入五华县合水与龙川鹤市河汇合,龙川县境集雨面积462. 2平方公里,河长48.7公里,较大支流有4条:田心水、洋田水、谷前水、洋贝河等;五华县境内,在岐岭镇合水与岐岭河汇合,流经华城、转水,在大坝镇大湖与琴江汇合流入梅江,全长105公里,流域面积1832平方公里,是五华县境内主要河道之一。 宁江河,古称左别溪,韩江上游梅江段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干流以上有黄陂河、罗岗河两支源流。一般以黄陂河为正源,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丹溪乡高峰村荷峰畲,自西北向东南流,在黄槐镇上白沙溪进入广东省兴宁市黄溪村,经上翁、下翁、黄陂圩、陶古、径口、甘砖、黄留、寺岗、土墩、白泡,至合水镇与罗岗河汇合为宁江;沿途接纳宝龙、黄槐、双下、粒坑、大坑、张坑等溪水;河面宽15至40米,全长49.5公里,集水面积243平方公里。宁江干流自合水镇起,贯穿兴宁市南北,流经新陂镇、兴城镇、刁坊镇、坭陂镇、新圩镇,南至水口镇水口圩汇合梅江;从合水至水口主干河道长57.5公里,宽65至90米;沿途接纳32条山溪小河,呈叶脉状汇入宁江,流域面积1364.75平方公里。宁江从河源至水口圩,全长107公里,流域面积1364.75平方公里。被称为兴宁市的母亲河。罗岗河,主流溪美水发源于罗浮镇上下畲,经坪田、溪美、官庄至徐坑汇集蕉坑、元潘、霞岚三条溪水,向南流经坪洋在合水汇入宁江;全长39.8公里,集水面积294.6平方公里,河面宽15至40米。和山河,由七层、曾塘两溪水汇合成和山河,经大茔、和山、和一至宁新街道洋湖桥入宁江;和山岩至洋湖桥全长20公里,集水面积39.5平方公里。 程江,源于江西寻乌县天子嶂西蓝峰,流过广东省平远县,进入梅县区境内的梅州市梅县区梅西镇,于丰田合溪里汇龙虎水,经梅州市梅县区大坪镇,于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车破汇南口水,经梅州市梅县区扶大镇、梅州市梅县区程江镇草梅城百花洲汇入梅江;河长94公里,流域面积718平方公里。 石窟河,又名中山河,源自福建武平县洋石坝,上流为东留溪,源于东门脑、南洞,经大阳桥、封侯、大明、小溪,汇黄坊溪及大联之水,经永福,又汇中山上峰之水,经武所、阳民、卦坑、福兴、大田、大成、石营、园丰,于河子口入广东。 [12]经蕉岭县自北进入上杭县境白渡镇,向东南经丙村至雁洋东洲坝汇入梅江,流域面积3681平方公里,全长179公里,流经梅县34.1公里,河宽一般为100-200米,河床平均坡降为千分之1.79。据《石窟一征》载,石窟河之名始于明末,当时江西、福建等地食盐均由广东输入,运输极为困难。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初,平远县令廖汝醒、黄郁桂等倡议凿石通航。接着由宋道、韩绍带领人马凿开大峰、剑门二滩为水道。尔后,由海防巡道郑岳和,潮州府事郭子章率众继续完成。因蕉岭县城东北约15里的地方多石窟,形状奇特,故明末称镇平县为石窟都,把境内凿通的河道名为石窟河。石窟河上游植被较好,河水较清,晴天在汇入梅江处,清浊可分。丰水期自白渡至丙村可通行机轮,枯水期可通行木船,是白渡至丙村、松日水运交通要道。县境范围河床低下,不能自流灌溉,沿岸装有抽水机。抽水灌田。年平均径流量30.58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为1959年的58.54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为193年的9.45亿立方米。 柚树河,源于平远县八尺乡梅龙寨,流经河头、坝头、热柘和蕉岭县的徐溪,于新铺镇新芳里注入石窟河。长89公里,流域面积989平方公里。因流经的热柘,原名柚树,故名。 松源河,源起福建上杭大平山,保安溪,源于福建省武平县象洞撑石顶南麓,聚象洞诸水后于窑上经广东蕉岭的茅坪、多宝,至东洋山纳入太平坑经载田之水,在岳古潭村进入下都保安村,复出广东梅县松源镇、桃尧镇,与石磜溪汇合后流经松南镇松口,注入梅江。1970年广东蕉岭北磜乡在茅坪筑坝截流,跨流域引水至水上田建电站,影响上杭县下都保安村40千瓦小水电发电和农田灌溉,经交涉由广东赔偿下都砂睦20余万元,另建长安桥水电站。 [14]流域面积642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坡降千分之4.85,全长77公里,年平均径流总量为3.75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为1959年的8.74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为1963年的1.44亿立方米。上游河段河岸较低,可筑陂自流灌溉,中下游河床落差大,水力资源蕴藏量比较丰富,可梯级开发和用,全河水电总装机容量722.7千瓦。 汀江,是韩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武夷山南段东侧的福建三明宁化县治平乡的木马山 (赖家山) 称下坪溪 (又名奄香溪),至沙罗排纳桥下溪入汀江,宁化境内河长13.5公里,流域面积41.2平方公里,总落差801米,年径流量0.43亿立方米。由庵杰乡大屋背村入长汀县境,于大同镇大埔村右纳源于铁长乡张地村谢地

的铁长河、红卫村倒角哩左纳源于大同镇镇平村的郑坊河、罗坊右纳源自大同镇湫水的七里河,于三洲镇义家庄左纳源出南山乡丐答山北的南山河,于水口村坪岭右纳源于古城乡元口村的濯田河、左纳源于南山乡排前庵的刘坊河,于濯田乡美溪村左纳源于南山乡下坑的涂坊河;汀江在长汀境内河道长153.7公里,流域面积2602平方公里。从长汀县入武平县湘店镇,又返回长汀县境内,于武平县右纳源于武平县大禾贤坑桐子坑的桃溪河,此段汀江水系流域面积908.3平方公里。汀江进入上杭县境,于官庄乡红石村左纳宣城溪、新风村蓝屋圩右纳新风溪,于才溪镇下曾坑左纳曾坑溪 (才溪),于湖洋镇潭溪岗村右纳中堡溪、水浦村右纳元丰溪 (高梧溪),于临城镇玉女村左纳旧县河、水西渡左纳宫前溪、西门罗星塔下右纳湖洋赖溪,在庐丰乡中坊村黄泥垅左纳大溪 (松溪、安乡溪、泮境溪)、大中线桥南左纳庐丰溪 (铁屎溪),在中都镇富光村大屋场右纳上都溪、古坊村吉布东左纳中都溪,至南蛇渡后,右纳下都旧寨村之水,南流注入龙岩永定区境棉花滩水库。永定棉花滩水库于仙师镇北部香炉岽西侧接纳大支流黄潭河、集周边各支流,于永定峰市镇棉花滩左纳永定河后流入广东梅州大埔县境青溪水库,永定区境长25.2公里,流域面积212.23平方公里。汀江进入广东梅州大埔县境,于大埔县茶阳镇茶阳圩左汇小靖河和漳溪河,在大埔县三河镇三河坝与梅江、梅潭河汇合流入韩江,大埔境内汀江河长55公里,集雨面积为1416平方公里。汀江流域集雨面积11802千米,河长323千米,平均坡降2.4‰。 主要支流:桃溪河,旧县河,黄潭河,永定河,漳溪、梅潭河。 桃溪河,汀江一级右岸支流。源于福建省武平县大禾贤坑的桐子坑,经贤坑北趋帽布,折东北流与坪坑岭脚下,梅子坝南流之水汇合,经大沛、大禾东流,又汇下湖、大磜之水经湘村、鲁溪,再汇源于凹坑,入洋畲、湘坑之溪流,经桃溪总汇武北诸溪流,流经小澜,在河口注汀江。武平县内流域面积665.2平方公里,落差53.5米,比降9.9%。主要支流:孔厦溪、帽村河、湘店河。 旧县河,又称连城小溪,汀江中游的一线左岸支流,源于连城县曲溪乡黄胜村的石板墩北面,向西南流经文亨乡湖峰至大坑背一段称鸬鹚溪,抵朋口汇合宣和与莒溪来水后称朋口溪,至新泉纳入庙前溪来水后称新泉溪;在新泉左纳上杭西山下苎园、洋稠溪两小溪,过新泉乡东南出连城,连城县境内全长49.1公里。于新泉镇车头村进入上杭县,流至下车后,右纳马洋洞,左纳黄家山两小水流至矶头。又左纳蛟洋中村水,出矶头下经鹿角滩,左纳庵坑水,右纳南阳、通贤水(射山溪)流至坝上后,右纳黄竹拢左纳下寮坝之水,经贝湖到下湖山,左纳扁山之水至旧县。其下有石院、新坊、九曲溪之水流入。再下经全坊、兰田、至麻坝里(铁场)。左有小富坑、张家山两小溪在铁东流入,右有铜水坑水于铁北注入。经石圳,左纳下角龙与水东之水至梅溪寨。在石砌下有水自上园山及白叶塅注入。再经洋楼里、黄泥塘、玉女村与间九洲村汇入汀江干流。上杭境内河长45.9公里,流域面积716平方公里,全旧县河流域面积达1701平方公里。 黄潭河,汀江第二大支流。发源于福建省龙岩市的上杭县步云乡石坪,经古田镇的竹岭下、八甲、荣屋左纳白连塘小水在草洋下汇入,在大羊头右侧有筠湖一小水注入。屈曲西南行,过横山下、元世甲,在上郭车左上侧注入下横坑,右侧纳大坪里二支小水后,流经下郭车至苏家陂村头汇合。又合华家亭及坪埔溪(南山溪)之水后,经吊钟岩入新罗区大池境。在新罗区大池镇,称为大池溪(或九曲溪),溪流在上杭县境内蛟洋、古田、步云等地的溪流汇集后出苏家陂入大池境,流经大池盆地,至九曲岭纳大池黄美之水,右侧又纳大和坑之水,流经合甲、星建,集流后又入上杭县境。流域面积324.1平方公里,新罗区境内流域面积117.1平方公里,境内河道长10.7公里。入上杭县境田滩、官屋。在溪口乡的石铭之下,右纳茶排里,左纳华祝二小支流,过兰田、旧宅、赖高排,至田心里左汇源出永定的灌洋溪,又汇溪口陈屋磜坑头、磜角里二小支流。始通舟,流至均和,经竹园、洋泥坑、至湖里,至洽溪口又纳入源于双髻山大岭下连塘村、流经大丰的小溪,经新塘村至勾刀湾、秋竹坝,右有樟坑小水注入。折而南流,左汇鲜水坑之崇下溪小水,流至增坑,在三井坑村左纳斗谷坪小水,绕清源山麓,右汇源流白砂岭背调和溪在罗口汇合,折而西南经太拔乡珠良寨。左汇儒溪(彩霞、大坑)之水,右有官山、庄坑水汇入黄潭峡,河西后至黄潭,在竹园里有庐丰乡黄坊溪自右而入,流经官浩里,沈田至湖里。折而南下岐滩,过定坊。左纳石门之水,过三溪,左侧有源于蓝溪岩华村之载厚溪流入,至大坝,又有右侧许竹坑之水注入。流经湖罗里、许屋、黄屋,在尖坪右侧又纳入燕竹坑之小水。在下门左侧纳大松坑(田心里)之水,再经稔田镇镇歧村的祝山,右侧纳官田小水(经官田村,为李氏大宗祠所在地),经渡上至丰稔市。过岗下潭左汇丰朗溪之水,又西南流至田背,又有水自上斜溪汇来至长滩、九曲里、上渡坪,在下渡坪又纳栗树村黄沙埔小水,右侧又注入蔡坑、叶坑小水过罗滩至罗围,下河西,在河东右纳九珠坑小水,在黄罗村的黄屋背出杭境。县内总长98.1公里。流域面积908平方公里。黄潭河从仙师乡齐潭村入永定区境,流经合溪乡三坝、犁头咀、池溪、河西、上河口到洪山乡下河口注入汀江。在境内全长13.9公里,流域面积198.14平方公里。全河流域集水面积达1222平方公里,河长139公里。 永定河,汀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培丰镇岭东村竹子炉田地竹子炉,经龙岩市新罗区适中城坑,转回永定区进入龙潭镇,左纳龙田水库之水称抚江 (抚溪),过抚市镇西流转西北流,流至坎市镇洽溪村,与发源于虎岗笔架山的高陂溪和源于孔夫、东中等地的坎市溪汇合后称永定河,经堂堡镇至湖雷镇溪口村左纳堂堡溪、下湖村右纳白岽溪,在凤城镇西左纳西溪河,在仙师镇务田村左纳金砂溪,在芦下坝注入汀江。全长91.5公里,流域面积1074.88平方公里。 漳溪河,又称大靖溪、西门河。发源于福建省龙岩永定区东华山南麓、永定陈东乡岩太村和古竹乡洋竹村,汇流于古竹乡山子口,永定区境称金丰溪;南流过古竹至湖坑镇六联村,左纳东来的高头溪转西流,在新街村左纳南溪,在大溪乡左纳黄龙溪和莒溪溪,至岐岭镇狮象潭右汇源自陈东乡境的陈东溪转流西南,在下洋镇东山村右纳双洋溪、太平寨村左纳太平寨溪、下坪村左纳下溪溪、沿江村左纳三来溪,在下洋镇坝上右纳东联溪后进入广东梅州大埔西河镇境,全长57.5公里,流域面积668.37平方公里。金丰溪进入西河镇上黄砂村称黄砂溪,过下黄砂、漳北等村至西河镇漳溪村西河圩左纳西河水 (汶水溪)称漳溪,西南流渐转西北流进茶阳镇,过梅林、阁庵等村,于茶阳旧城西门茶阳圩与小靖河同汇入汀江。总集雨面积825平方公里,大埔境内165平方公里。河流长度87公里,大埔境内约30公里。 梅潭河,清以前称清远河(以双溪乡清泉溪、远水溪各取一字称名),民国以后改称梅河,今称梅潭河,别称大埔水、百侯水、长乐水。主源来自福建漳州平和县芦溪镇葛竹山,源头东溪自东槐村隘仔楼南,集各小溪北流转西流,至芦丰村右纳北来的源自连城村的北溪后称九曲溪,再西南流至溪背右纳源自新西村的小芦溪,经九曲村进入秀峰乡称芦溪溪,过长乐乡进入广东梅州大浦县大东镇白土村赤石岩与崎岭溪汇流为梅潭河;次源来自漳州平和县霞寨镇官峰村石双坑,西南流经崎岭乡称崎岭溪,汇集源自桂竹村、彭溪村、时陂村、顶寨村及霞寨镇高山村的五条支流,西南流至九峰镇称九峰溪,于福山村左纳大支流霞峰溪,转西北流过长乐乡,至广东梅州大浦县大东镇白土村赤石岩与芦溪溪汇流为梅潭河。梅潭河自大东镇向西,途经双溪、枫朗、百侯、湖寮、三河等乡镇,在三河的汇东流入汀江口,再注入韩江。梅潭河较大的一级支流有九峰、家荣水、富溪水、和村水(清泉溪、松南水)、双溪水(远水溪)、调河水、旧寨水、曲滩水、南桥水(莒溪)、双坑水、密坑水等。总集雨面积1603平方公里,大埔境内721平方公里,干流总长137公里,大埔境内83公里。 韩江干流: 广东梅州大埔县三河镇三河坝至潮州湘桥区竹竿山一段为韩江中游段, 其间汇入银江河、大胜溪、丰良河、凤凰溪和文祠水等支流。 韩江流过大埔大麻镇,于附麻村麻坑右纳附麻溪、恭下村左纳恭州溪,流至银江镇河口村右纳银江河,于高陂镇党溪村右纳党溪、高陂社区左纳平原水、陂寨村左纳桃源水与合溪合流的高陂溪、葵江口右纳葵江、桃花村左纳桃花溪。韩江流进梅州丰顺县,于潭江镇桂竹排田山右纳三洲溪、胜溪村左纳大胜溪,于𨻧隍镇溪南村站口右纳丰良溪、口铺村左纳新美溪、横田右纳潘田河、溪口右纳蔗溪。韩江流入潮州潮安区,于赤凤镇峙溪村左纳峙溪水,于归湖镇金舟村左纳凤凰溪。韩江进入湘桥区,于意溪镇橡埔村左纳文祠水,过竹竿山,进入韩江三角洲。 潮州湘桥区竹竿山起至出南海河口为韩江下游段,亦为韩江三角洲,河长为54千米,集水面积1035千米,河床比降1.1‰。流经北关引韩、潮安水文站、广济桥,至广济桥下游的凤凰塔,分叉成北溪、东溪、西溪三条河流。北溪在澄海区的东里镇西园与南溪汇合后称义丰河 (又称东里溪),经东里桥闸于义丰溪口入南海海;东溪与西溪曲折南流,在澄海区上华镇横陇村由蓬洞河相互沟通,东溪在程洋岗左纳沟通北溪的南溪河后称莲阳河,流过莲阳桥闸,于北巷入南海;西溪于潮州潮安区东风镇最南部又分成梅溪、新津河和外砂河,外砂河至坝头南港口入南海,新津河于南畔垅的新津河口入海,梅溪河南流经汕头市区汕头港入海。 榕江:
榕江,曾称揭阳江,南海水系河流,由主干流南河和一级支流北河汇成,南河发源于广东汕尾陆河县东坑镇凤凰山 (百花园),流经汕尾市 (陆河县)、揭阳市 (普宁市、揭西县、榕城区、揭东区)、汕头市 (潮阳区),于汕头市牛田洋入海。流域面积4408平方公里,河长175公里,平均年径流量31.1亿立方米。 榕江南河的正源应该是源自广东汕尾陆河县东坑镇石塔村南的凤凰山,各支流汇水于石塔村后北流,至东坑镇富口村田心宫右纳小溪水、新东村右纳竹园沥,北流进入水唇镇;在水唇镇新丰村先右纳新丰水、再右纳高丰溪,于高塘村黄塘寨左纳高塘溪,于护砼黄布村右纳南进河,于公排溧进入广东揭阳揭西县境。 榕江南河从陆河县进入揭阳揭西县五云镇,在硁下村左纳上砂河、下洞村左纳五云河,在河婆街道左纳横江河坪上镇上仓左纳龙潭河、四新右纳石肚河,于钱坑镇竹园内村右纳军坡河,沿揭西县与普宁县交界转东北流,在普宁县湖里镇富美村右纳石牌溪、河头村右纳火烧溪;榕江南河再入揭西县境,沿凤江镇与棉湖镇交界东流至与东园镇三镇交界,左纳五经富水;沿东园镇与棉湖镇交界东北流出揭西县境。 榕江沿揭东区与普宁县交界东流,在白塔镇宝联村左纳卅岭水,在普宁县南溪镇下尾张村和榕城区梅云街道梅畔村右纳洪阳河。在榕城区渔湖镇新王村左汇榕江北河为榕江干流。 榕江沿揭阳榕城区与汕头潮阳区交界辗转流,进入汕头市牛田洋,东流过汕头港注入南海。 主要支流: 上砂河,发源于揭西县与五华县交界莲花山脉东南麓,源流新岭水由西向东流,至上砂镇区左汇由北而南的上山水后称上砂河;上砂河由北而南流经整个上砂镇,在五云镇硁下村汇入南河。 横江河,榕江的一级支流, 源自大北山揭西县良田乡最高山峰李望嶂东北侧余脉,良田乡境称良田河,由良田乡下村转西南流,过河婆街道横江水库东南流称横江河,在河婆的济襄桥南面汇入榕江南河,流域面积219平方千米,河流长为36.9千米,平均比降12.40‰。 五经富水,是榕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梅州市丰顺县八乡山的楼子嶂,注入龙颈水库的上库之后,流入揭阳市揭西县五经富镇,自北而南流经京溪园、塔头镇,在塔头镇潭溪村桃溪洲右纳灰寨河,在东园镇桃围村和凤江镇莪萃村之间汇入南河,全长76千米,流域面积719平方千米,揭阳市境内集水面积42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1.03亿立方米。 榕江北河,榕江北侧一级支流,源于丰顺县桐子山东,东南流经北斗、汤坑、汤南和揭阳市玉湖镇、月城镇、锡场镇、榕城区、曲溪街道,至炮台镇双溪嘴注入榕江,河长92公里,流域面积1629平方公里。 
潭江: 潭江,珠江水系三角洲诸河之一,古称牢水、允水、封水、君子河或允字河,自南北朝起称潭江。发源于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大八镇天露山脉牛围岭,自西向东流经恩平、开平、台山、新会,在新会双水镇附近折向南流,经银洲湖出崖门口注入黄茅海。干流全长248公里,流域面积5068平方公里,平均坡降0.45‰。主要支流有:白沙河、镇海水、新昌水、新桥水等。 潭江上游在恩平市境称锦江,源流为牛岭河,源自阳江市阳东区大八镇北部天露山脉牛围岭 (海拔710米),流经阳东区大八镇太垌村、罗田村,进入恩平市那吉镇境,在沙河村三甲右纳石门河与高水坑合流的支流后东流注入锦江水库。 
锦江水库在那吉镇境左纳水仔 (冬叶湾) 右纳黄角河、在大田镇境左纳阵湾河,锦江出水库于大田镇大田中学附近左纳来自大带水库的蓢底河 (蓢底水)、于郁龙右纳单竹河,至恩城街道南堤西路河口右纳朗仔海、南堤东路河口右纳源自南联村朗角的公仔河,至圣堂镇进职村进祥里河口左纳源自恩城街道石栏村的长安河和源自良西镇西坑林场独树坳顶的良西河、海仔口左纳源自良西镇龙安塘村的三山河,至君堂镇新君村河口左纳源自良西镇雁鹅村的太平河、西园村马坦桥河口左纳源自牛江镇仕洞村的沙岗河,至沙湖镇南塘村蒲桥左纳源自西坑林场的莲塘水称潭江。 潭江沿开平与恩平交界东南流,在恩平市君堂镇荔枝山右纳琅彁河后完全入开平市境;潭江沿开平百合镇与蚬冈镇交界东流,在蚬冈镇茅朗自然村右纳源自台山市深井镇五点梅花山的蚬冈水、大安自然村右纳白沙河,北流过百合镇境,在赤坎镇三安里分为两南北支流东流,北支流在交流渡圩出口左纳镇海水西支流;南北支流在与台山市交界处有支流相通,至三埠街道建联与新安间汇流,右纳台城河、左纳苍江连接支流,在港口路东端三埠街道与水口镇交界左纳苍江。 潭江沿开平市与台山市交界东北流,于台山市大江镇铁滘村南溪右纳公益水,于开平市水口镇水口桥南左纳新桥水、永安村左纳址山河。 潭江进入江门新会区,沿司前镇与罗坑镇交界东北流,至石嘴村完全进入罗坑镇境,至陈冲村分为南北两支流,南支流为陈冲水道靠会城街道与罗坑镇、双水镇交界东流,于双水镇洞阁村汇入潭江西支流;北支流潭江北流至司前镇、大泽镇、会城街道交界,再沿大泽镇与会城街道交界转东流,至会城街道河北村与群胜村间再分为两支流,西支流潭江南流右纳陈冲水道,至双水镇岭头村转东流,于新会区会城街道同庆路西南端与东支流汇流为崖门水道;东支流称南垣海沿新会城区边缘东流转南流,至新会会城街道同庆路西南端与西支流潭江汇流为崖门水道。 崖门水道东流,于新会会城街道西盛沙尾左纳英洲海和江门水道后南流,在三江镇左纳虎坑水道,在双水镇右纳基背海和下沙河,在崖门镇凤潮里右纳横水坑、三村坑口右纳甜水坑,于崖南社区左汇虎跳门水道后注入南海黄茅海。 主要支流: 莲塘水位于潭江中游左岸,发源于天露山脉的五马巡朝岭与天露山主峰之间,向东南流经大沙镇(属开平市)、西坑林场、牛江镇和沙湖镇,于沙湖镇蒲桥处汇入潭江主流。流域面积252平方公里,干流河长 44 公里。主要支流有四条,为开平市的高田河以及恩平市的宝鸭仔河、乌石河和金湖河。 蚬冈水位于潭江中下游右岸,发源于台山市深井镇五点梅花山,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台山市深井镇、恩平市东成镇、开平市金鸡镇和蚬冈镇,于蚬冈墟的茅朗附近汇入潭江主流。蚬冈水流域面积187平方公里,干流河长 39 公里。主要支流为金鸡水。 白沙水又称赤水河、长塘水,位于潭江下游右岸,属于潭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开平市的三两银山,自南向北流至开平市赤水镇,在赤水镇政府附近汇入源于台山市的五指山的朗溪河、蚬岗镇和台山的白沙镇,在百足尾汇入潭江主流。河长49km,平均比降0.77‰,流域面积385km² 镇海水位于潭江中下游左岸,为潭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鹤山、高明交界处的手推车山,上游于鹤山境内称宅梧河,自西北向东南汇纳双桥水后折向南流,于苍城镇汇纳开平水,经沙塘至交流渡,在交流渡分流,东支称“苍江”,向东至三埠假日酒店出口汇入潭江,另一支向南经交流渡圩出口汇入潭江。河流长度70公里(苍江11.6km未计入),流域总面积1341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双桥水、侨乡水、曲水、开平水、靖村水等。双桥水又名泗合水,为镇海水一级支流,位于镇海水干流右岸,发源于新兴县九郎塘山,流经鹤山市的双合镇和开平市的苍城镇、龙胜镇,于开平市苍城镇上佛田附近汇入镇海水,河流集雨面积265平方公里,干流河长30公里。侨乡水为双桥水支流,位于双桥水右岸,发源于新兴县托盘顶,自西北向东南流向,于开平龙胜镇狗山和镇海林场两次流入江门市,一部分河流位于云浮新兴县,江门市境内流经开平市龙胜镇和鹤山市双合镇,最终在镇海水库主坝下游汇入双桥水,河流集雨面积129平方公里,河流长度30公里。 新昌水(台山市境内河段又称台城河)属于潭江的一级支流,位于潭江中下游右岸,发源于台山市狮子尾山,向西北流经台山市四九圩,至合水汇入五十水再流经台城,汇集横湖河、桂水河后,继续向北汇集凤河、三合水、三八水,最终在开平市三埠街道汇入潭江,流域总面积573km²,河流全长45.4km,平均坡降1.81%,其中台山境内的河流长度为43.3km,开平境内河流长度为3.29km。直接汇入新昌水的一级支流共有11条,其中集雨面积超过20km²以上的一级支流共6条,分别为五十水、横湖河、桂水河、凤河、三合水、三八水,此外集雨面积少于20km²的一级支流共5条,海园河、船头河、华安涌、塘虾河、白坭井排洪河;新昌水的二级支流有朱洞水库排洪河、山焦坑河、新一河。 新桥水,位于潭江中下游左岸,发源于鹤山市皂幕山南麓,向南流经开平市月山镇、鹤山市址山镇、开平市水口镇汇入潭江。新桥水总集雨面积为146km²,总河长30km,河流平均坡降3.24‰,主要支流有:开平市的月山水和鹤山市的东溪河。 址山河,位于潭江下游左岸,发源于鹤山市皂幕山脉的横岗顶,上游至禾谷又称三堡河,自北向南于鹤城镇禾谷村汇纳鹤城水,于址山镇纳云乡水、东溪河,经开平市水口镇和新会区司前镇,在司前镇田边村汇入潭江。流域总面积216km²,河流长度38km。 沙冲河(又称“民族河”)位于潭江下游的左岸,为潭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鹤山市鹤城镇莲花山顶,自北向南汇合小官田河、共和河、新民河及西冲河等支流,在司前镇凤鸣里经黄鱼滘冲汇入潭江干流。沙冲河流域面积99.2km²,干流河长20km。 田金河又称“来苏河”“牛勒河”,位于潭江下游的左岸,为潭江的一级支流。田金河发源于鹤山市鹤城镇大坝水库,流经鹤山市和新会区,自北向南汇合南洞河、里村河及南溪河等支流,于新会大泽镇牛勒附近汇入潭江主流。田金河流域面积94km²,干流全长24km。 江门水道,位于潭江流域东部,是连通西江与银洲湖的主要水道,江门水道从北街引入西江水,向西经江门市区,于东炮台和江咀二处,汇集天沙河再折向南流,经大洞口出潭江下游银洲湖,中途于江门市区文昌沙河段分出礼乐河,并于大洞口处汇合出银洲湖,于新会上浅口分出会城河,经会城街道办会城河口处流入潭江。江门水道流域面积313km²,干流全长23km。主要支流有天沙河、龙湾河。天沙河发源于鹤山市雅瑶镇皂幕山脉观音障山峰北侧,流域面积291km²,干流长度49.0km,先后汇集天乡水、沙海水(雅瑶水)、泥海水、桐井水和丹灶水等,经鹤山市雅瑶镇、蓬江区棠下镇、杜阮镇与杜阮水汇合至市区东炮台(上出口,蓬江区)及江咀(下出口,新会区)汇入江门水道。龙湾河集雨面积11.9km²,河长9.28km,上游有小(一)型龙潭水库及小(二)型玉龙湖水库,河流自西北向东南先后穿过江中高速、会城大道(西环路)、冈洲大道,于新礼大桥下游约100m处汇入江门水道。 虎跳门水道,是西江在新会大鳌镇万顷头分流至睦洲镇后的一条水道,珠江八条入海水道之一。源于珠江支流荷麻溪、涝涝溪,于明朝中叶形成,河道受岩岛所挟持,清朝时受修筑围堤的影响,河岸线被固定下来,泥沙淤积,河道变浅。河麻溪、涝涝溪支流汇合虎跳门,出现强支夺干现象,最后经崖门水道流入黄茅海。全长19.0千米,流域面积121.5平方公里 漠阳江:
漠阳江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发源于广东阳江阳春市云雾山脉,河流贯穿阳江市阳春、阳东、江城区等三个县(市、区),在阳东区北津港注入南海。漠阳江流域总面积 6091平方公里,河长199公里,年均径流量为88.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86.5亿立方米。 漠阳江,源流发源于阳江阳春市河㙟镇云帘村洒尾,东北流集小溪为云廉河;流至河㙟镇石忽村官屋地转东南流入云浮云安区富林镇,至云利村左纳源自云浮云安区富林镇境的马塘河南流进入河㙟镇,过石望镇沿石望镇、春湾镇与松柏镇交界南流再入春湾镇境,于廖施村朗尾村左纳黄村河、那星村河仔口左纳那乌河,再沿陂面镇与合水镇交界、河西街道与春城街道交界西南流而进入马水镇,在合水镇平北村木朗左纳长尾河、牛社岗左纳龙尾河、平西村龙田朗左纳山口河、潭震村左纳高流河,在陂面镇南河村右纳西山河,于春城街道砖窑村左纳蟠龙河,在马水镇坡头村右纳罂堡河,过岗美镇,至与阳东区交界东南流,于阳东区塘坪镇宁光村左纳轮水河,于阳春市岗美镇潭梅与潭水河汇流;漠阳江沿阳东区与江城区交界东南流,于江城区双捷镇双捷村右纳茶水河 (青冲河),于白沙街道麻桥村下麻放分为两支,分别于中洲街道东西两侧南流;东支于阳东区红丰镇拉车村左纳大八河,于燕子岗左纳蚬壳河,于岗列街道五家村左纳那龙河;西支于白沙街道新村仔右纳石河,在埠场镇那蓬村右纳沙子河;两支流在东砵村与新河口间有河流连通,于阳东区津浦村两支流汇流为北津港注入南海。流域内集雨面积大于100km²的一级支流有马塘河、西山河、潭水河、大八河和那龙河等12条,其中马塘河位于云浮境内,那龙河发源于江门境内。 马塘河,漠阳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云浮的大云雾山东南,从东南流经水竹根折向南,经鱼虾田折向西南方向偏西,流经白石、三家县,在车田处偏转南方,经马塘、云利,最后在云利汇入漠阳江。全长30.8公里,集雨面积130平方公里。 黄村河(云霖河),发源于阳春市石望镇交岗村北部狗耳栋(山),从北向南流经简明村入新兴县天堂石步河,再折入阳春市石望镇中垌村大岗坪、春湾镇黄村,在春湾镇廖施村云林田左纳爱国河、廖施村鸭背田左纳云霖河、廖施村朗尾村流入漠阳江,为漠阳江一级支流,全长31.9公里,集雨面积288平方公里。支流云霖河,发源于阳春市春湾镇鬼吊尾顶(山)北,从东向西流经大岗坪村、欧垌村、山中间村、卫国村、井坑村、山角村,在廖施村鸭背田与黄村河汇流、廖施朗尾村流入漠阳江,全长33km,流域面积80.6km²。 那乌河,发源于阳春市合水镇平东村东部白鹤头顶山北侧,从东向西偏北流经新村、木楼、新龙圩,在春湾那星朗角、荔枝园流入漠阳江,全长 28公里,集雨面积 123平方公里。 平中河,又称山口河、白水河,发源于阳春市合水平东白鹤头顶西南侧,从东向西流径平东、平南,在西南平西村高车头流入漠阳江,集雨面积 113km²,全长 23km。 西山河,发源于阳江阳春市西部永宁镇新合村以北西山山脉云雾山三甲顶南侧,从北向南经永宁镇庙龙村折向东偏南,经林湾村到三岸村竹头围右纳林湾河、三岸村东岸左纳铁垌河,过永宁镇区红光村折向东北,经张公龙水库,折向东南出永宁、入圭岗镇境;经大河水库(电站)折向东北、过圭岗镇大河村到水口村左纳圭岗河后,再折向东经白地村左纳小水河,进入陂面镇;在彭屋寨村左纳那座河后折向南,在南河村流入漠阳江,全长 108 公里,流域面积 989 平方公里,为漠阳江第二大支流。  蟠龙河,发源于阳春大滑牛围岭,从北向南流入阳东珠环,折向西入阳春大滑,经沉冲、金坪、人民桥在黎湖新屋寨流入漠阳江,全长 33km,流域面积 120km²。 罂煲河,发源于阳春信逢岭南侧钩髻顶两边,从北向南流经沙垌、水口转向东经麻地山、水尾垌,于马水渡头流入漠阳江,全长 31km,流域面积 118km²。水口以上河床较陡,以下河床较缓,该河流经石碌铜矿区、锡山矿区,受开采矿山的污染,水质较差。 轮水河,发源于阳春市春城街道扶民山僚岭顶西,从北向南流经大水、屋背田于新村仔流入阳东区后,沿两市(区)边界,在阳东圹平新村仔流入漠阳江,全长 28km,流域面积 109km²。 潭水河,发源于广东阳江阳春市双滘镇七星岭鸡笼顶南侧,从北向南流经双滘镇七星、蒲竹、古重、大陈等村,折向东偏南经三甲镇蒲召、大新,八甲镇黄坡、乔连,与乔连河汇合后转向东北,在三甲镇怡龙村左纳源自七星岭鸡笼顶东北侧三甲镇长沙村的三甲河,辗转东流进入潭水镇境;在潭水镇埇口左纳鲤鱼河后转向东南进入河口镇,在河口镇区右纳源自河尾山东麓鹅凰嶂的龙门河,于河口镇潭梅古良流入漠阳江。全长107公里,集雨面积1421平方公里,是漠阳江的最大支流,水量占全流域水量的26%。
清冲河,发源于江城区境内的罗琴山脉,河流在双捷镇境内迂回曲折,由南向北在双捷拦河坝下游不远处注入漠阳江干流。流域面积 100km²,干流长 20km,河道平均比降 1.8‰ 大八河,发源于阳东区珠环大山,自北向南流,经大八、塘坪至右角附近的大朗洞汇入漠阳江干流。集雨面积 278km²,河流全长 41km,河流比降 1.11‰。 那龙河,正源倒流河 (石人河),发源于文档广东江门恩平市横陂镇北部狮子石,经横陂镇虾山村至大槐镇佛良村,过佛子湖进入阳江市阳东区那龙镇那龙圩与那吉河汇合为那龙河;那吉河,为那龙河支流,源自河排林场狗头山,南流过那吉镇至大槐镇锦新村。进入阳江市阳东区那龙镇那龙圩与倒流河汇流为那龙河;那龙河自阳江市阳东区那龙镇那龙圩西南流,于那龙镇那顿村先后右纳田畔河和周亨河,于合山镇右纳河仔河左纳高垌河,过北惯镇,在雅韶尖山附近与漠阳江干流汇合,注入北津港,全长 67km,集雨面积 945km²,河流比降 0.43‰。 鉴江:
鉴江,是广东省第三大独立水系,粤西沿海地区最大的河流。鉴江发源于茂名市的信宜市虎豹坑,流经茂名市高州、化州、在湛江市吴川沙角旋注入南海。鉴江主干流全长 232 公里,由北向南,途中众多支流汇入,构成树枝状水系。集雨面积大于 500 平方公里的支流有曹江、罗江、小东江、袂花江和大井河。广东省鉴江流域包括茂名市全境、湛江吴川市,流域面积 9464 平方公里;广西境内 675 平方公里。 鉴江,源自于广东茂名信宜市东镇街道庄垌行政村樟埇坑,樟埇坑向东北方向流至大沙陂村,左汇大沙陂坑成大沙垌坑,大沙垌坑与水鸡坑、西山坑等支流在庄垌村合水口附近汇合成大河;大河向东北流入池洞镇境,流至安东闸转东行,至白梅口转东南行,在石庆村右纳源自双垌村之水,至西村右纳源自大人山坑之水、左汇源自朱砂镇燕水村东北的铜鼓水成为东江;东江南流出池洞进入信宜县东镇街道,在信宜县城右纳绿鸦河,在丁堡镇大舍堡村左纳小水河,至水口镇垌头坡左纳双山河,至镇隆镇镇隆圩右汇源自信宜西北金垌岭的右江后为窦江,窦江南流2公里进入高州市境。 窦江流入高州市境,在潭头镇山脚村左纳横山河、右纳潭丹河,在大井镇桥头铺右纳清垌水、石咀村大井墟左纳大井河,在南塘镇谷贡村右纳南塘河,在曹江镇溪田村先后左纳曹江和谢鸡河后始称鉴江;在宝光街道西镇圩右纳顿梭河,在镇江镇大岭村右纳沙田河、水郁村右纳南山河,穿石鼓镇进入化州市。 鉴江流入化州市境,在丽岗镇江桥村与镇安村间左纳良文塘河、博青村西左纳排洪河,河西街道凤口村左纳丽江河、左汇罗江,在杨梅镇泊头村右纳杨梅河,转向南流至长歧镇入湛江吴川市境。化州市境河段 45.5 公里,集雨面积 2104 平方公里。 在吴川市内,鉴江从化州市长歧镇新村入境,沿樟铺镇、振文镇与长歧镇交界东南流,至长歧镇、振文镇、梅菉街道的交界处,在江心岛东侧有梅菉河连接小东江和袂花江;鉴江主干沿振文镇与梅菉街道、海滨街道、塘尾街道、吴阳镇的交界转西南流,在海滨街道与塘尾街道交界有塘尾分洪道从塘尾河口注入南海;鉴江再沿黄坡镇与吴阳镇交界转南,在黄坡镇大岸村右纳板桥河和塘缀河;鉴江南流到湛江吴川市吴阳镇沙角旋与湛江坡头区乾塘镇南寨村间注入南海。吴川市境内鉴江河长46.3公里,流域面积吴川境内占770平方公里。
主要支流: 右江河,源自广东茂名信宜市北界镇西北文垌村北的金垌岭,流经文垌、西镇村,在官塘山左纳源自金垌镇上磨村西南马头岭的北界河,在北界镇平山村左纳源自良水垌北的罗汉水,在北界镇六马垌左纳源自六云村北的长坡河;西江河流入水口镇,在河口儿左纳源自东镇街道坡岭村北的大垌河;在双狮村转南流,流至镇隆镇大水坡村右纳源自俊昌村西南的昌耀河,至镇隆镇镇隆圩与左江河汇为窦江。 大井河,是鉴江中游左岸的一级支流。该河河源有二:其一,源自高州市古丁镇东北与马贵镇、深镇镇镇交界的箭猪寮西南麓称古丁河,汇流过黄沙村西南流,在里坑左纳源自大埇村北的方旦河,在古丁左纳源自的大堂溪,辗转进入平山镇,在古塘转西流,至平山转西北流入高州水库;其二,源自高州市深镇镇仙人洞村东北大山岳北与信宜市大成镇交界处,集流于仙人垌村称深镇河西南流,流至付六埇转西流,在东圹村东右纳源自东塘顶的东塘水,在东圹村西马安转西南流,在大跳右纳源自大雾岭顶的旺务河,在河口村左纳源自大田村东北田子坳的良坪河,辗转南流至仁耀垌村注入高州水库。从东岸镇旺村坡出水库后称东岸河 (黄塘河),在旺村坡右纳源自谈朋村北的大简水,在东岸右纳源自岑婆岭的甘村水,在河朗坡村左纳源自麦坑村东和麦坑水,从长沙村坡头进入大井镇后称大井河,在大井石咀注入鉴江。大井河主河道长68公里,集雨面积586平方公里,总落差1149.2米,平均坡降16.9‰。 南塘河,又称谷篢河,鉴江右岸一级支流。起源于高州市石板镇甘帐石滩,与其他诸水源在石板镇公茄坳口汇合,东南流过甘帐水库,再与南塘仙坑水于架涧合流后出南塘墟,向东南流经中心坡、马落洞、柳村等地,至南塘谷篢池岸(鲤鱼坟)汇入窦江。河长21.5公里,集雨面积123.1平方公里,总落差24米,河流平均比降1.1‰,河流弯曲系数1.59,平均河宽6.88米。 曹江河,又称石骨河,鉴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高州市东北部马贵镇山心村北海拔1141米的尖峰岭。诸源汇流于马贵镇厚元村厚元墟后称厚元河;南流过马贵镇马贵墟后称马贵河;过大坡镇军堡村大蔃自然村转西南流,大坡镇大坡村以下至高州水库段称朋情河;长坡出水库至曹江镇溪田村窦江入江口称曹江河。在长坡镇横地村右纳源自云霄村东北的银岗垌溪,在长坡镇旺利管理区左纳源自新垌镇高良村大屋地东的云炉河,在曹江镇帅堂墟左纳源自新垌镇长流村南的新垌河。曹江河全长100公里,集雨面积874平方公里,总落差1016米,平均坡降10.16‰,河流弯曲系数1.57。 沙田河,属鉴江右岸一级支流,又称金银河。发源于高州市荷塘镇最北部的马蹄岭 (海拔335米),过马蹄水库南流,诸源流汇集于荷塘镇荷塘村北,南流过高斜右纳源自荷塘镇东埇村西北的存心溪,在荷塘镇大得村左纳源自荷塘镇帝坑村东北的石龙溪;在沙田镇桃栏村右纳源自罗坑村西北的罗坑溪,在沙田镇下水口右纳源自沙田镇西北的周村溪,于沙田镇官岭村朗头注入鉴江。全长35公里,流域面积283平方公里。 罗江,又称罗水或陵罗水,是鉴江最大一级支流。有两个源流:其一为平定水,源于广西玉林北流市石窝镇上珍村北旺水垌村北丫髻顶北麓,东南流过大贤水库称六靖河,在北流市六靖镇车田村转西南流,在北流市与广东茂名化州市交界右纳源自北流市石窝镇蒙冲村北果子冲的东华河 (石窝河) 后进入广东茂名化州市境称平定水;在文楼镇,于那播村右纳源自广西玉林陆川县沙坡镇龙湾村清湾石桥坳的白梅河 (煌炉河)、那楼村车田右纳源自广西玉林陆川县乌石镇陆龙村西的三水河、那训村左纳源自黄竹岗的那训水、百灶右纳源自塘表村北的岭咀水,在平定镇车头岭右纳源自广西玉林陆川县清湖镇塘寨村北的塘寨河、玉田左纳源自平定镇东北大山南麓的旺耀河、江口村右纳源于广西玉林陆川县乌石镇的清湖水,至合江镇合江村与陵江汇流。其二为陵江,有两个河源,一是源于广西玉林北流市扶新镇北石屋山村北的扶来山 (浮来水),另一与源自广东茂名信宜市北界镇旺将村大河肚自然村沟髻顶西南麓,两流在北流市境合流后进入茂化水库,出茂化水库,流经扶新镇茂化、上林至扶新,左纳源自安河村东北的沙塘河后称白马河;出扶新、过白马至大伦镇,在大伦村左纳源自冲表村东的六岑水、右纳源自茶新村西北的茶新河后南流进入广东茂名高州市境称陵江;在高州市荷花镇荷花村河口左纳源自新水村东北的新水河,在张家堡村凤村左纳源自荷花镇上等村风水口堡的那怀河后进入茂名化州市境;在宝圩镇圩头村右纳源自广西玉林北流市清湾镇中龙村北茂田且左汇中禾河的排亭水 (清湾河)、百瑞塘左纳源自高州市石板镇茂坡水库右汇石板河的陈垌河,在那务镇壶垌村左纳源自播扬镇境的播扬河、垌心村右纳源自无洲村的东江河,在合江镇合江村右纳平定水后为罗江。罗江在化州市林尘镇七枝坡村右纳中垌水,官桥镇名教村右纳官桥水,至化州市河西街道汇入鉴江,干流长143公里,集水面积2618平方公里。主要支流:石窝河 (旧志称东华河),平定水一级支流;发源于广西玉林北流市石窝镇蒙冲村的果子冲,流经蒙冲、河浪、石窝、龙田、东华等村,在石窝镇与广东茂名化州市文楼镇双坡村间与六靖河同注入平定水;河流全长22.4公里,流域面积78.7平方公里。煌炉河,平定水一级支流;发源于广西玉林陆川县沙坡镇龙湾村清湾的石桥坳,流经陆川县龙湾村,北流县石窝镇煌炉、山平等村,流入广东茂名化州市文楼镇境,在文楼镇汇入平定水;河流全长6.8公里,陆川县内流域面积32平方公里。清湖河,平定水一级支流;发源于广西玉林陆川县乌石镇王沙村山老尾东,西流至王沙转东南流,过清湖镇清湖水库、旺山村、清湖村进入广东茂名化州市境,东流至平定圩注入平定水;全长29.1公里,集雨面积174平方公里。清湾河,陵江一级支流;发源于清湾乡中龙村的茂田,流经中龙、白米、清湾、凤塘、清平、龙南等村,流入广东省化州县境,汇入陵江;河流全长20.8公里,流域面积114.2平方公里。 沙琅江(又称袂花江)是鉴江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广东茂名电白区,其源头有二:其一是源自罗坑镇里联村东的鹅凰嶂之里联河 (庙背水),汇水于里联村西流,过甘坑村进入罗坑水库,水库在坩坑接纳源自双髻岭的根竹垌水、在万坑接纳源自禾枪石岭的支流,里联河流出水库西北流,在大车田村岭尾右纳源自淡粉村东北的淡粉河后,再与那霍河汇流为沙琅江,主河长23公里,集水面积77平方公里;其二是那霍河,源自那霍镇青鹅岭南谷之大河尾,集流那霍镇覃坑村南流,在那霍镇石龙村左纳源自鸭母垌北的沙河,南流至罗坑镇大车田村岭与罗坑河汇流为沙琅江。沙琅江沿沙琅镇与石坑镇交界西南流,在沙琅镇堂砥村大秧地右纳大社河 (石坦河),在地岗岛东侧合水口左纳华垌河 (里平河),过富地岗岛穿沙琅镇境,在沙琅镇与霞洞镇交界田头村与倒流车间右纳黄岭河,在林头镇新圩村左纳观珠河 (龙记河),在坡心镇郁头鹅村左纳郁头鹅河,在山寮村分南北两支流西南流,过茂名茂南区袂花镇北斗村两支流汇流,在鳌头镇塘礼村和秦村均左纳秦村河支流,西南流入吴川县梅菉街道梅山社区,右纳小东江和连通鉴江的梅菉河,从大山江街道良美社区与海滨街道梅逢社区间注入南海博茂港。干流长112公里。主要支流:大社河 (石坦河),源出茂名高州市云潭镇北部照壁岭大轿顶东侧,集流于云潭镇珍珠村北称博马河,南流过珍珠、河琅、垌尾村,在读岗村三更左纳木头溪 (读岗河),在茂名高州市云潭镇王羌村与电白区那霍镇长山村石坦交界右纳王羌溪后称大社河 (石坦河),进入茂名电白区,沿黄岭镇与那霍镇交界东南流,在黄岭镇河琅心村左纳源于筋薮岭(铜鼓岭)的茶山河 (柳村河),于沙琅镇堂砥村大秧地汇人沙琅江;河长28.78公里,集水面积120平方公里。华垌河 (里平河),发源于罗坑镇境的鹅凰嶂岭南侧,向西南流经里平,在高华管区的秋风垌注入黄沙水库,出水库后向西流经沙琅镇的大厉,于沙琅镇的合水口汇入沙琅江;河长21公里,流域面积65平方公里。黄岭河 (上游称东华河,下游称桔子河),一源源自茂名高州市新垌镇三官山村东马鞍山称蓝子坑河,东流至三官山转南流,过三岔水库,于胡里垌左纳源自三官山村南马鞍头的新德溪转东流进入高州市云潭镇境,过石曹、王羌、新圩转向南,于坪垌村官垌出高州境进入茂名电白区黄岭镇左纳东华水继续南流;二源源于黄岭镇石狗岭中间坑,自西向东流经东华、黄岭,汇合来自高州市马鞍山的蓝子坑河后折西南流;经霞洞、沙琅镇界,在霞洞镇下岭的田头村西入沙琅江;干流长12公里,流域总面积120平方公里。龙记河 (观珠河),主要源头有二,一源发自观珠镇严坑村的弯弓岭,向西南流经佛子楼、木苏、大榕、赤坭岭,至和平汇合磻坑水,此河段称白沙河 (牛藤河);二源发自观珠镇大陂村东南的大云脑,自东南向西北流经新华、观珠,至和平九连陂汇合牛藤河,此段称大陂河 (南门河);两源合流后,折向西南偏西流经观珠镇石湾村,进入林头镇境,在龙记村东北左纳源自源自林头镇禾塘坡村南的龙记河 (石民河),过亭梓村,于新圩汇入沙琅江。干流长27公里,集水面积150平方公里。郁头鹅河 (白芒水),发源于旦场镇东北部的发皇岭,向西流经杨屋,折向西北经杨屋仔,入大衙镇鲤鱼塘,经华楼,到林头镇南瓜塘汇合黄竹沟河 (乌坭河),过电白林场后折向西流,到大器向西南流入坡心镇境,经内琅、盐仓,于郁头鹅汇入沙琅江;主流长25公里,河床比降为0.7‰。流域面积114平方公里。 小东江,又名梅江,鉴江支流;发源于茂名高州市谢鸡镇的官庄岭西侧,西南流经泗水镇称泗水河,过泗水镇、金山街道、分界镇,在山角山进入茂名茂南区境;在山阁镇洋洞右纳大坑水,在新坡镇莲塘村六墩坡左纳根子河后称梅江,在新坡镇合水村与高山镇、镇盛镇交界处右纳公馆河 (白沙河);进入湛江吴川市境,在浅水镇石碧村平例右纳跃进河,沿浅水镇、长岐镇与兰石镇交界南流,在长岐镇博历村南右纳三丫江,沿长歧镇与兰石镇、博铺街道交界继续南流,在长岐镇与梅菉街道交界分东西两支流,西支流流入鉴江支流梅菉河,东支流于吴川市梅山社区注入袂花江;干流河长67公里,集水面积1142平方公里。主要支流:大坑水,源自茂名高州讪金山街道境新屋垌一带,南流经金竹山村西进入茂名茂南区山阁镇境,流经境内新朗、新屋、瓦岭、上竹山、下竹山、大山、旧村、禄村、南坑等村,在南坑村东南注入梅江。泗水河又称白村水,为梅江一级支流。发源于茂名高州市内泗水镇海拔321米高的鸭仔嶂,流经泗水镇,在分界镇飞马迳汇入茂名梅江,全长42公里,集雨面积203平方公里。根子河,源自茂名高州市新垌镇官庄岭东侧,东南流下至大头根,南流过新垌镇流垌村入高州市根子镇,穿根子水库,南流至六村左纳源自浮山村东的高坡溪,过根子镇根子、南邦、柏桥等村进入茂名茂南羊角镇,在柏叶车右纳源自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中间堂村北的鸡公河,根子河沿山阁镇、羊角镇边缘西南流,再沿羊角镇与新坡镇交界西南流,在新坡镇莲塘村六墩坡右汇泗水河后为梅江。白沙河 (公馆河),源自茂名高州市石仔岭街道塘背村东北粟冲水库东南,出水库过石仔岭街道塘背村、金山街道上坡村,在金山街道鹤山村左纳里麻河,过高州市石鼓镇进入茂名茂南区金塘镇,在丰田村东北左纳源自高州市金山街道境的五联河,流过公馆镇,在公馆镇与新坡镇交界东南流,现穿新坡镇合水村在新坡镇与高山镇、镇盛镇交界处汇入梅江。三丫江,源于广东茂名茂南区金塘镇新塘水库,西南流入茂名高州石鼓镇塘陂村,沿高州市石鼓镇与茂南区公馆镇交界西南流,在石鼓镇下塘头纳北侧支流沿茂名化州市与茂南区边缘转南流;穿茂南工业引水渠,在化州南盛街道石兰右纳平垌河;三丫江南流至化州市与吴川市交界边缘,在化州同庆镇下合丫左纳源自茂南区公馆镇支流、三丫村三丫口右纳源自南盛街道山尾村西北的三丫江另一源流石滩河,沿化州市同庆镇和吴川市浅水镇边缘东南流,过田螺岭进入浅水镇境内,在东塘村右纳旺岭河,于梅菉注入小东江;河长42公里,流域面积346平方公里。 塘缀河,又名塘溪河,鉴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茂名化州市良光镇北的木威塘,南流进入湛江吴川市境,过塘口镇、黄坡镇,于黄坡镇大岸村注入鉴江,河长47公里,集水面积414平方公里。 九洲江:
九洲江,南海北部湾水系。发源于广西玉林市陆川县,流经陆川县、博白县文地镇,广东廉江市,注入北部湾。全长 162 公里,集雨面积 2137 平方公里,为廉江市最长和支流最多的河流。流域内支流众多,主要有宁潭河、武陵河,沙铲河、陀村河、长山河等。  九洲江,源起于广西玉林陆川县沙坡镇秦镜村的文龙径分水坳 (另说:天柱岭、 馒头岭,大化顶),西北流至秦镜村转西南流,在温泉镇四良村左纳源自老鼠顶北麓和大冲河 (六冷水)、木梗桥村右纳源自米场镇桥鲁村的上桥林水、长河村对岸左纳源自安宁村木头坑的马嘶河 (洞心江),在大桥镇石角坡右纳源自琅伞岭东麓坡心肚的雅松河、平山村佛子坡左纳源自大桥镇陆选村北十二岭岗河长23公里的白土河 (古城河、月垌河),在乌石镇高禾坪自然村西侧右纳源自陆川横山镇石塘村南田八角场河长16公里的龙河 (骑马河)、龙化村左纳源自乌石镇坡子村东桥头嶂西麓河长16公里的龙化江 (旱垌河),穿过滩面镇,在良田镇白鸡潭左纳源自蛇子崎三代贡地方河长9公里的莲塘河、在良田镇飞鹤岭村至陆川县与博白县交界,沿两县交界东南流,在陆川县良田镇田心坝左纳源发于鹿垌径榕木洞河长11.5公里的石垌河,在陆川县良田镇车田村与博白县文地镇文地村间注入鹤地水库。鹤地水库在陆川县古城镇境,于北豆村那口左纳源自八角村东北的北豆河、林垌村左纳源自古城村丁村屯佛子高坳西麓河长12公里的古城河、与广东湛江廉江市交界左纳源于广东省化州市波罗村附近河长17.9公里的长径河 (火甲江)。陆川县境内流程 81公里,集雨面积 756.2平方公里。 在博白县文地镇与陆川县交界文地镇段,于新洛村河口右纳源自博白县宁潭镇长陂水库河长28公里的宁潭河、文地村右纳源自文地镇望天堂村北的白火江,分界江段长15.4公里。九洲江在博白县的集雨面积 41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0.79%。 鹤地水库是在广东湛江廉江市河唇镇拦截九洲江而建成的水库,水库主体位于廉江市石角镇和河唇镇境,库区跨广东湛江廉江市、广东茂名化州市和广西玉林陆川县、博白县两省三市四县市,集水面积1495平方公里。 九洲江在广东湛江廉江市河唇镇伯公山东北出库,右纳苏州垌河向西南流,穿吉水镇,在吉水镇下坝自然村与石岭镇合江自然村间右纳源于和寮镇思茅垃马牯岭河长32公里的武陵河、吉水镇大坡仔自然村与新民镇平塘自然村间左纳源于廉江市石城镇流沙埇河长31公里的廉江河,沿石岭镇与新民镇界西南流进入横山镇境,在合河仔右纳源自广西玉林博白县高滩河长55公里的沙铲河。过横山镇排里村,九洲江分南北两支流:北支流经安铺镇博教坡村右纳源自青平镇石圭村东南部的龙潭河,在廉江市营仔镇白沙村注入北部湾安铺港;南支流至安铺镇合河村,沿安铺镇与营仔镇交界至犁头沙村流入北部湾安铺港。九洲江在廉江市境内全长 85公里,集雨面积 1392平方公里,是廉江市最大的河流。 主要支流: 白土河, 旧名水车江。主流为月垌河,发源于广西玉林陆川县大桥镇陆选村北十二岭岗,在黄榄良处汇合上游来的三条支流,经陆选、安东、月垌村。在西兰合低阳坑水后,过灵山坝西行,经水花村,绕那囊嶂,老圩村白土,称白土河。支流为双垌河,一发源于温泉乡风淳村勾头蟑西麓,南流至石坑。称石河;二发源于马鞍嶂西麓,流经田心、钟育村,在钟育洞合流后称双垌河,南流至大桥平山村汇月垌河,再向西南流至平山村佛子坡处注入九洲江。主流全长23公里。白土河是九洲江在县境内最长的支流. 其主流上游筑有吊水岩、白水滩二个小(二)型水库,有陆选、安东、月垌三个小水电站。 宁潭河, 是九洲江的右岸一级支流。 发源于广西玉林博白县宁潭镇,流经文地镇黄洛村,入九洲江,全长28公里,集雨面积193.6平方公里。 长径河(又名火甲江)位于玉林市陆川县古城镇,为九洲江的一级支流,长径河(又名火甲江)河流全长17.9km,其中陆川县境内河长9.75km,河流比降1.29‰;发源于广东省化州市波罗村附近,流经广东省廉江市石角镇山腰村、榕树村、古城镇清耳村至石角镇潭活新村。 武陵河,九洲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廉江县和寮乡思茅坪马牯岭,流经和寮、长吉埇、西埇,南流入武陵水库,水库库区跨塘蓬镇、河唇镇吉水镇和石岭镇;出水库沿石岭镇与吉水镇边沿南流,于廉江县吉水镇下坝自然村与石岭镇合江自然村间注入九洲江,河长31公里,集水面积203平方公里,坡降1.13‰。 廉江河,九洲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广东湛江廉江市石城镇东风村流沙埇,西南流至茶山村被主运河所截;自那良村西南流,过廉江市县城,沿吉水镇与新民镇交界流,于吉水镇大坡仔自然村与新民镇平塘自然村间注入九洲江,河长31公里,集水面积166平方公里,坡降0.85‰。 沙铲河,九洲江支流。发源于广西玉林博白县大垌镇坡心肚村,东北流进入博白县英桥镇境,至春佳村左纳高滩村马英水库之水转南流,过新圩村进入广东湛江廉江市境;在廉江市境,穿长山镇长青水库,过石颈镇,沿石颈镇与青平镇交界东南流,在青平镇天窝坝右纳源自沙陂镇黄垌村东的白马岭河、乌石村左纳源自广西玉林博白县英桥镇永新村东部羊狗陂自然村河长58公里的塘蓬河、沙铲村右纳源自青平镇坡禾地村北的香山河,在横山镇三代塘右纳源于廉江市塘蓬镇安和河长33公里的陀村河,于廉江市横山镇合河仔注入九洲江,全长65公里,集水面积884平方公里,坡降0.85‰。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独流入海河流: 广西独流入海的河流主要包括大风江和南流江。 南流江 南流江,下游又称廉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是广西独流入海第一大河,发源于玉林市北流市大容山南侧,自北向南流,故名南流江。流经北流市、玉林市玉州区、玉林市福绵区、博白县、钦州市浦北县、北海市合浦县6县(市)区,于合浦县注入北部湾的廉州湾,河长287公里,流域面积8635平方公里。是广西南部独自流入大海的河流中,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丰富的河流。 南流江,发源于玉林市北流市大容山南侧新圩镇北莲花顶,源流东南流入西埌镇大车村,过六洋水库,六洋河沿新圩镇与西埌镇交界南流,从新圩镇下坡村完全进入新圩镇镜,于新圩镇旱河村左纳白鸠江,右纳旱河,汇流为南流江,从北流新圩镇大六坡入玉林市玉州区境。 玉林市市辖区境,经玉林玉州区茂林、名山、玉城、南江、城西,玉林福绵区福绵、樟木、新桥、石和、沙田等街道(镇),在沙田南流村入博白县境;在玉州区与社绵区交界,南流江右纳清湾江,在福绵区福绵镇船埠村右纳定川江,福绵区樟木镇右纳沙生江、旺老江,福绵区新桥镇左纳丽江,福绵区沙田镇左纳苏立河、沙田河右纳六司江。南流江干流在玉林市两区境内长66.7公里。两区内集雨面积1957平方公里。 从玉林市福绵区沙田镇入玉林博白县内城厢乡护双村,流经城厢、博白镇、柯木、三滩、亚山、大利、顿谷、合江、沙河、菱角等10个乡镇,从菱角乡柱石村旺盛江口出境流入浦北县;在博白镇境左纳乌豆江、右纳绿珠江,在三潍镇与亚山镇交界左纳亚山江、亚山镇境左纳清湖江,在水鸣镇境右纳水鸣河,在顿谷镇境右纳顿谷河,在东平镇境左纳合江,在沙河镇境右纳细埌河,在菱角镇境小马口村有泄洪道与小江水库相连接。南流江在博白县境内长95公里,集雨面积2605平方公里。 南流江干流从大小马口入钦州市浦北县境,在安石镇铜古村右纳小江水库电站排水河道马江河(小江)新河道,在石埇镇文昌村江口右纳文昌河,在泉水镇江口村右纳张黄江,汇后流至北海市合浦县。 南流江在北海合浦县东北曲樟乡早禾村公所所属新渡村北折而西行,始成为合浦、浦北两县界河,其后出入于两县边界间。张黄江口以下,流向南折,在常乐镇境左纳鸭麻江、右纳车板江,在常乐镇与石康镇交界右纳武利江,在石康镇白坭塘村分为左右两支,右支为干流西南流,左支东流纳白沙江,两支流于大坡村合流。南流江在石湾镇境,右纳木水和渔江,左岸于周江口村有支流分流入周江,于山刁坡村分为左右两支,两支流在大江插村合流。 南流江在石湾镇过清水村又分为左右两支,右支流在石湾镇与星岛湖镇交界右纳洪潮江,在沙岗镇境右纳白沙江。七星岛又将其分为两支,西支为干流,于西场镇沙岗镇交界的鲎港江口与七星岛茅荒擅间的干流河口进入南海北部湾北海港;东支在沙岗镇七星岛与党江镇小燕子村间的燕子江口注入南海北部湾北海港。 南流江过石湾镇清水村分的左支流,在廉州镇有支流连接周江入海水道,在党江镇与星岛湖镇交界有水道连接南流江左右两支流,在党江镇螺江村再分东西两支流。西支流为干流,于党江镇木案村牛角捱与渔江村独屋坪之间的木案江河口注入南海北部湾北海港;东支流在党江镇渔江村与沙冲村交界处的针鱼墩河口注入南海北部湾北海港。 周江入海水道,也是南流江的入海水道,南流江几处与周江相通,最后周江在党江镇马头村与环城水儿村之间的叉陇江河口注入南海北部湾北海港。 南流江在合浦县境干流长约100公里,流域面积1381.2平方公里。其中从张黄江口以下至入海口干流长约78公里。五条支流,河口距县城12—18公里不等,最东的叉陇江口与最西的干流河口相距约14公里。
主要支流: 六洋河,古称绿蓝水,发源于大容山莲花顶,。最大流量每秒715立方米,最枯流量每秒0.33立方米,年平均流量每秒6.15立方米,年径流量25711万立方米。流经西埌镇的大车、西岸、平山、平地山、西埌和新圩镇的梧村、沙塘、南胜、下坡、平安山等村,在合水口与白鸠江、旱河相汇,经陶山流入玉林市境,汇入南流江。河流全长22.8公里,流域面积193.9平方公里。河流高程84米,天然落差396米,建有六洋河水库。 白鸠江,源于大容山吐珠水,流经大里乡的小马、六堆、罗样及新圩镇的六旺、宋村、白鸠江、平安山,在平安山的合水口处与六洋河汇合。河流全长14.2公里,流域面积46.7平方公里。河流高程85米,天然落差249米,已建水库有效库容75万立方米。 清湾江,玉林市境又名罗望江。发源于玉林北流市大里镇高垌村大坪的大容山三叉水仙女桥,流经大里镇高垌水库及林垌、六马、六厚、大里、古红、马赛、雍熙等村,于马赛村右纳大良江 (邓江) 后入玉林市玉川区境, 流经名山街道、城北街道、玉城街道、城西街道,流入玉林福绵区福绵街道,至与善桥入南流江。流域面积239.9平方公里,河流长北流市境21.7公里、玉林市玉州区福绵区境37.9公里。 定川江,又名车陂江,南流江一级最大支流。源出玉林兴业县葵阳镇峡肚冲 (城隍镇万水村)称鸣水江,在葵阳镇境西斗村左纳九陂江、葵阳镇与石南镇交界的佛子岭村左纳沙稿江,在大平山镇江心车村右纳双凤江 (西水江)、七冲村右纳七冲江。定川江流至玉林福绵区,在成均镇古城村左纳鸦桥江后称定川江,至成均镇通曹村右纳都黄江 (成均水),经万济桥至福绵镇船埠入南流江。流域面积673.4平方公里。 河流长63公里,水位71.15米,坡降1.52%。 流域内建有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12座,小(二)型水库18座,引水工程19座,小水电站20座。支流雅桥江,源于玉林兴业县小平山镇东南六告村东高鹰顶,过小平山镇转南流称党州江,于兴业县龙安镇腾冲村右纳源出洛阳乡绿玖、化塘二村河长11公里的北清水江后为鸦桥江,党州江河长22公里;鸦桥江于龙安圩左纳源自思姓山河长6公里的沙埠江,过兴业县大平山镇境,进入玉林福绵区成均镇古城村注入定川江;鸦桥江河长40.4公里,流域面积166平方公里。 丽江,又名桥丽江、新桥江,南流江一级支流。源出陆川县凤凰岭,至马坡镇靖东入玉林市境。经新桥圩至黎头嘴入南流江。流域面积498.4平方公里。河流长51公里。在市内长15.05公里, 水位89.9米,陂降1.40%,河宽25米,河深1000毫米-1200毫米。洪峰流量1142立方米/秒, 丰水年平均流量18.49立方米/秒, 枯水年平均流量7.57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4.14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能蕴藏量0.06万千瓦。建有小(一) 型水库2座(云茂一、里普庵)、引水工程3座、中心电灌站1座。 沙生江,又名太平江,南流江一级支流。源出成均镇宁康村西南六万山葵扇顶,经大冲汇生银水,至大绿桥合古龙江, 至江口村入南流江。河长33公里,流域面积80.03平方公里。建有引水工程4座。 旺老江,南流江一级支流。有二源:一出六万山石龙顶称旺老江,至旺老山汇芦荡水,于贵元坡入南流江;一出六万山葵扇顶狮子头称芦荡水,在长山村注罗田水库,至旺老山汇旺老江。旺老江流域面积98.6平方公里。 建有中型水库1座(罗田),小(二)型水库5座,陂坝1座。 苏立江,南流江一级支流。二源均出石和镇,一出大义水尾村(称大会水),于石门村注共和水库,至大坡村与柳江汇;一出鸡笼岭(称柳江),至龙板塘与大会水合流称苏立江。经苏立圩至江廉坡入南流江。河流长23公里, 流域面积57.98平方公里。建有中型水库1座(共和),小(一)型水库2座(旺久、大义)。 沙田江,南流江一级支流。有三源:均出自玉林陆川县境,一出横山镇竹高岭村羊夹,东北流经南田水库、石夹村进入玉林博白县径口镇境,至旺垌村右纳源自陆川县沙湖镇上六逢村的沙湖河,于博白县水浸陆村入玉林福绵区境,在沙田镇大江村汇入南流江左岸。流域面积293.8平方公里,河流长40公里。建有引水工程1座(沙田坝),水电站2座、装机容量17千瓦。 六司江 南流江一级支流, 源出玉林福绵区沙田镇梳头岗,至六司村入南流江。河流长17公里,流域面积53.25平方公里。建有引水工程1座。 绿珠江,南流江左岸一级支流。 因梁绿珠故里位于江上游而得名。发源于玉林福绵区樟木镇茅金田村西北六万山,经架简山村南流进入玉林博白县双凤镇境,注入充粟水库,水库在凤宁村车垌接纳源自钦州浦北县六硍镇白花村北黄樟岭脚的车垌河,进入玉林博白县浪平镇,在合江村右纳源自钦州浦北县平睦镇五峰村西部麓顶村的甲江 (平睦江),于玉林博白县博白镇珠江村注入南流江,博白县境河长45公里,集雨面积341平方公里。已建水利设施6处,其中蓄水工程1处,引水工程5处。 乌豆江 (涉江),源自玉林博白县径口镇大胜村东南与陆川县横山镇交界,西北流过径口村车西南流,进入博白镇境,在茂江村对岸注入南流江。 亚山江,古代称大白江,南流江左岸一级支流。源于黄凌镇凌清村东南九埃村,过黄凌镇凌清水库、黄凌村、水背村入三滩镇境,在三滩镇与亚山镇交界左纳源自凤山镇的温罗河,沿三潍镇与亚山镇交界西北流,在柳杨村与竹围村间注入南流江。亚山河全长30公里,集雨面积235.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7.8立方米每秒,年径流量2.47亿立方米。已建水利设施140处,其中蓄水工程27处,引水工程110处,提水工程3处。 水鸣河 是南流江的主要支流之一。 发源于永安镇,流经水鸣镇、大利镇、入南流江,全长30公里,集雨面积173.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8立方米每秒。年径流量1.83亿立方米。已建水利设施57处,其中蓄水工程17处,引水工程28处,提水工程12处。水能理论蕴藏量3582千瓦,可开发量3703千瓦,已开发利用598千瓦。 合江河 是南流江的主要支流之一。 发源于马子嶂山麓和风山、新田,流经东平镇、合江乡, 入南流江,全长33公里,集雨面积596.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9.4立方米每秒,年径流量6.12亿立方米。 已建水利设施468处,其中蓄水工程261处,引水工程189处,提水工程18处。水能理论蕴藏量9030千瓦,可开发量3790千瓦,已开发利用1478千瓦。 小江 又叫马江,南流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浦北县境福旺镇长昆村的大双水尾,流过福旺镇、小江街道、江城街道,于长田村流入小江水库,干流长78公里。小江水库在玉林博白县境接纳金阵河和江宁河,在钦州浦北县境接纳塘兴河和平江河;通过水渠连接合浦水库,通过小江水库电站排水河道和小江西岸泄洪道两处溢洪道把水流注入南流江。 张黄江,南流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钦州浦北县境龙门镇的大坡村、新田村的大漏岭。两源头合流后汇成上游龙门江,流过龙门镇龙门社区到连塘合江口有茅家江汇入,流入低洼的盆地江埠,再流入张黄镇境的鸡冠村庙背径右纳源自林垌村西部的马兰江、龙湾塘村有六罗江水入汇,过张黄到浦北县泉水镇江口村注入南流江。河流全长54公里,总集雨面积424.2平方公里。流域内蓄水工程有小1型六凤山水库、小Ⅱ型水库6座,塘坝144宗。 武利江 南流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钦州浦北县福旺镇六寮村北的蛇儿岭,自东北向西南流经福旺古立村、三合镇塘岸村至北通镇,在旱田村右纳源自灵山县的新院河,流至与灵山县交界沿两县交界南流,在灵山县武利镇境右纳源自灵山县大水垌村的鱼良河和源自新亮村的教塘江,在浦北县白石水镇红岭村左纳源自板铺村的红岭江,在灵山县文利镇右纳源自灵山县境灵塘村的浓宁江,在浦北县大成镇到耽村与罗城村间左纳源自大成镇柑子根村的丹竹江,武利江流入北海市合浦县,于多蕉汇入南流江。县境河流长112公里,在县的羊角滩以上,集雨面积1222.5平方公里。 洪潮江,源于钦州灵山县鹤龟山,汇合数条支流注入位于钦州钦南区、灵山县、北海合浦县交界地区的江潮江水库,在北海合浦县星岛湖镇境南流,至星岛湖镇上洋社区与石湾镇清水村间汇入南流江干流。洪潮江干流全长106公里,流域面积458平方公里。 白沙江(沙岗),发源于北海合浦县乌家镇岭顶村,南流过合浦星岛湖镇境,至合浦沙岗镇浦江村东入洪潮江故道,再沿故道向西南经北域控制闸汇入南流江干流。流域面积52.3平方公里,干流长18.6公里。 鸭马江,源于北海合浦县曲樟乡沙公岭村, 向西汇合浦县东北丘陵地多条小溪,经常乐镇西城村,接纳源自曲樟乡中城村、南城村的泄洪道西流,在常乐镇莲南三江口村附近分为三条汊道,分别在常乐镇莲南、石康镇水车及松树园村境内汇入南流江。干流长22.4公里,流域面积76.5平方公里,年均流量1.93立方米每秒。 白沙江 (石康),源自北海合浦县常乐镇犁壁山村,西北流入旺盛江水库。从常乐镇象古村西流,过龙窖塘村进入合浦县石康镇境,过白沙江村、新塘村,过曾屋村分为两支,一支西连南流江,另一支南流至大冲桥村转西流,于韩屋村注入南流江。 周江,源于石康镇十字村,流经红碑城村进入石湾镇境,过七里村、大浪村,于沙朗村细沙朗右纳与南流江的连接水道;转南流过周江村至石湾镇与廉州镇交界,于蒋屋村左纳源自清水江水库的清水江,沿石湾镇与廉州镇交界西南流,在水桥与新村间转南流完全进入廉州镇境,在泮塘社区东右纳与南流江的连接水道,西南流至党江镇与廉州镇交界,沿党江镇与廉州镇交界南流,在党江镇马头村与环城水儿村之间的叉陇江河口注入南海北部湾北海港。 大沟江,又名义治江,源于乌家岭顶村公所侧的岭村东,汇合西北丘陵地数条小河南流,经乌家南部、西场镇东部,在西场镇东南圩船埠流入南流江干流河口。入海河段称鲎港江。干流长35公里, 流域面积148平方公里,年均流量3.74立方米每秒。
大风江: 大风江位于广西南部,发源于广西灵山县西南部伯劳镇淡屋村,流经灵山县万利村、伯劳,于羊咩坡入钦州市境,再经钦州市钦南区再经那彭镇至沙埠镇平银村转折流向东南,过东场镇,于犀牛脚镇沙角村注入南海北部湾钦州湾。干流全长158公里,是独流入海河流,流域面积1927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21亿立方米,干流坡降为0.16‰。主要支流有白鹤江、丹竹江、关塘河。 主要支流: 白鹤江又称那庆河,发源于那彭镇与久隆镇交界处的白马岭,流经久隆镇,于沙埠镇江口村汇人主河。全长50.8公里,流域面积210平方公里。 丹竹江为大风江最大支流,发源于那思乡寨顶岭,于那丽镇沙浪角汇入主流。全长60公里,流域面积260平方公里。 关塘河发源于那丽镇邓屋村,于东场乡关塘汇入主流,河长16公里,流域面积67.8平方公里。 钦江,北部湾水系河流。因江水含微量蛋白质,矿物质少,适于饮用、酿酒,被誉为醴泉,故有醴江、醴水之称。主源发源于广西灵山县平山镇白牛岭,未来人工运河源头则是南宁横县平塘江口。由东北向西南横穿灵山境内,至钦州市尖山镇入茅尾海,全长179公里(不包括人工运河),流域面积2457平方公里。 钦江,主干流发源于灵山县平山镇的东山东麓白牛岭,由北向南注入灵山县平山镇灵东水库。于灵山县佛子镇长田坝村出水库西南流,在灵山县灵城镇灵山广场侧右纳源自白木村那马岭自然村的灵山河、石子岭村右纳源自那银村卑岭村的大塘河、梓木村右纳源自平南镇罗伞麓水库的连子江,在那隆镇茶子园村右纳源自灵山平南镇古僚杆北的那隆水,在三隆镇大水井村左纳源自那隆镇六安村蒋屋大平水,在陆屋镇右纳源于旧州镇双凤三角石的旧州江、过坪石左纳丁屋江进入钦州钦北区。钦江在县境内长93公里,主河总落差57.5米,集雨面积1694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1.69亿立方米。 钦江进入钦州钦北区境,在青塘镇根竹塘村右纳源自灵山县旧州镇长安水库的新坪水、高岭局村右纳青塘河,在平吉镇奇高坪村对岸左纳沙埠江、江口村右纳三踏水、过红坭沟村完全进入钦州钦南区境;过钦州钦南区的久隆镇、沙埠镇等乡镇,于尖山镇的横山头分为二支,分别于犁头咀、沙井注入钦州湾茅尾海。钦江在钦州两区境内河长90.4公里,流域面积851平方公里。
主要支流: 那隆江,钦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钦州灵山县平南镇古僚村北,南流经古僚、岭平村,从柳州山自然村西流入灵山烟墩镇境,流经烟墩转南流,于那隆镇茶子园村自然村注入钦江。河流长33公里,总落差33米,集雨面积19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7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5.9立方米每秒。流域内建有小(一)型石瓯山水库,小(二)型有六凤水库等9座,以及众多的塘库,这些山塘水库共控制集雨面积19.95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10.5%,总库容1359万立方米,占流域年径流量的7.95%。 大平江,钦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那隆镇六安村蒋屋(与钦州浦北县武利镇境的交界处)西南流转西北流,过中安、大平、上江等村,左纳源自新胜塘水库之水,于三隆镇陈屋山村与那隆镇清水降村间注入钦江。河流长16公里,总落差37米,集雨面积13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1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4立方米每秒。流域内建有小(一)型钟灵水库等3座,以及一些小型塘库,共控制集雨面积1.3平方公里,总库容100万立方米。 旧州江,钦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钦州灵山县旧州镇双凤三角石(鸡笼顶东北麓),西北流至双凤村转西南流,过旧州转南流,于陆屋镇注入钦江。河流长35公里,总落差32米,集雨面积20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4.6立方米每秒。流域内建有小(一)型琴茶水库1座,小(二)型有大虫坑、陆金水库等8座,以及一些塘库,这些山塘水库共控制集雨面积10.22平方公里,总库容691万立方米。 新坪水,钦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钦州灵山县旧州镇长安水库内上游的坪田,出水库东北转东南流,于新湾村转西南流进入灵山县陆屋镇,过华麓村南流至古城村南入钦州钦北区境,于青塘镇根竹塘村注入钦江。河流长32公里,总落差21米,集雨面积13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1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3立方米每秒。流域内建有长安和华麓两座小(一)型水库,小(二)型有米胆塘水库等4座,以及一些塘库,这些蓄水工程共控制集雨面积11.33平方公里,总库容942万立方米。 青塘河,发源于钦州钦北区青塘镇割茅岭南高峰水库上游,东南流至华岭村转南流,过青塘、独岭村转东南流,于青塘镇高岭局自然村汇入钦江。流域面积82.3平方公里,河长25.5公里,年径流深1000毫米。丰水年(保证率20%)的年径流量为1亿立平方米,平水年(保证率50%)的年径流量为0.8亿立方米,干旱年(保证率95%)的年径流量为0.48亿立方米。 沙埠江,发源于钦州钦北区平吉镇大枪盖山北麓四立坪村,北流入五星水库,出水库北流至朱林转西流,于平吉镇奇高坪汇入钦江,全长21.3公里,流域面积57.3平方公里,年径流深1000毫米,平水年(保证率50%)的年径流量为0.55亿立方米。 大水沟 (三踏水),发源于钦州钦北区青塘镇等龙岭,南流过京塘水库,经平沙、新胜村,于平吉镇江口村汇人钦江,河长23.6公里,流域面积93.1平方公里,年径流深1000毫米,丰水年(保证率20%)的年径流量为1.15亿立方米,平水年(保证率50%)的年径流量为0.9亿立方米,枯水年(保证率95%)的年径流量为0.52亿立方米。 茅岭江: 茅岭江,古称渔洪江,又名西江,南海水系,为广西钦州市流域最大河流。发源于钦州钦北区板城镇飞跃村东,流经钦北区、钦南区、防城港市防城区的茅岭乡注入茅尾海。干流全长112千米,流域面积2959平方千米。干流坡降为0.69‰,总落差135米,流域平均高程为109米。 
茅岭江发源于广西钦州钦北区板城镇飞跃村东,西流经红华村转北流,经那觅村至那香社区,右纳源自灵山县太平镇境支流转西流,至那芳村右纳源自凤凰水库之水西南流入钦北新棠镇境;经新棠镇那黎村至南忠村转南流入长滩镇境;在钦北长滩镇堡上村右纳源自南宁邕宁区百济镇南弼村境的古礼河,在小董镇那料村大虾坪左纳源自灵山县太平镇境的板城河,在那蒙镇那蒙村新屋坪右纳那蒙江,在大寺镇屯妙村右汇大寺江后转东南流,至钦北大垌镇大片村金鸡坪沿钦北区与钦南区交界东南流,至钦南黄屋屯镇屯北村大坪转西南流完全进入钦南区境,在钦南区黄屋屯镇圩埠村冲桥右纳大直江 (滩营河),至钦州钦南区康熙岭镇与防城港市防城区的茅岭镇交界东南流,在钦州钦南区康熙岭镇团和村与防城港市防城区茅岭镇间注入南海北部湾的茅尾海。 主要支流: 板城江,发源于钦州灵山县太平镇佳芝村九冬塘石榴角,流过钦州灵山太平镇镇南村进入钦州市板城镇境,在小江口村左纳麻园水库之水、竹山村左纳石梯水库之水,于小董镇老罗坪汇入茅岭江干流,全长31.3千米,流域面积172平方千米。河流总落差73.6米,河道平均坡降2.06‰,弯曲系数1.24,流域平均宽度为6.88千米。 那蒙江,亦称板暮河,发源于良庆区南晓镇屯六东南坛岭、坛标坡,西北流至屯六转东流,在南晓镇晓元村左纳源大塘镇那梨村东南的晓元河,至南晓镇大满村先后左纳源自大塘的新民水和源自大塘镇南荣村东南的雅王江东南流进入钦州钦北区境;流过钦州钦北区小董镇,在那蒙镇屯周村右纳源自那蒙镇四维村王排北部的樟木河,于那蒙镇江口村汇入茅岭江干流。全长49.6千米,流域面积395.6平方千米,河流总落差10米,河道弯曲系数为1.28。 大寺江,发源于防城港市上思县公正乡最南端的高隘山与纸槽坜山间称沉香河,鸡白村三榄,北流至母猪湾后称母猪河转东北流,过上思公正乡江那屯进入钦州贵台镇境,在那略村左纳源自防城港上思县公正乡鸡白屯的公正河转东北流,在钦北区贵台镇贵台圩左纳源自南宁良庆区南晓镇境的新圩河 (贵台河) 后转东南流,至钦北区大寺镇屯妙村老简汇入茅岭江干流。全长69.3千米,流域面积599.2平方千米,其中钦州境内河长46.7千米,流域面积455.8平方千米。较大的二级支流有贵台江。河流总落差121米,平均坡降0.92%0,弯曲系数为1.51。河面宽约100米,平常水深1.5米,沙质河床,冲淤变化较大。河流最大流量为1197.1立方米每秒,最小流量为2.6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流量为15.9立方米每秒,年径流量为5亿立方米,水量丰富。从河口至上游的洞利,全年均约可通航7—12吨位的船只。 大直江,又名大弯河,为茅岭江流域最大支流。发源于大直镇那凡村吊那隘,流经黄屋屯镇,于康熙岭乡长墩尾汇入茅岭江干流。全长42.3千米,流域面积864.1平方千米。总落差135.6米,河道平均坡降1.07‰,弯曲系数为1.36。沙质河床,冲淤变化较大。河流水量丰富,年径流深1600毫米,最大流量为1726.3立方米每秒,最小流量3.73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流量22.9立方米每秒,年径流量为7.22亿立方米。河下游有较大的二级支流滩营江注入。大直圩以下河段可通航10多吨位的船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