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治传统—罗马法对汉律的碾压:为什么汉朝的法律只能当行政手册

 文以载道THJY 2024-10-25

在谈论法律时,我们经常喜欢用“法治国家”这个词来夸耀某个文明的进步程度。不过,如果你觉得所有古代大国都曾经走过“法治”这条康庄大道,那我只能说,有些人可能需要重新看看他们的历史书。比如汉朝和罗马,这两大古代帝国在法律上的表现简直就是两个次元的故事。

1. 私法的“失踪”之谜:汉朝的单向“法律”

我们通常把法律分为“公法”和“私法”,前者的利益方是国家,而后者则涉及私人权益。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说,私法的重要性简直如同“老干妈”之于火锅。然而,汉朝似乎并没有把私法当回事儿。在汉朝的法律体系中,能找到的主要是各种刑法,这些法律就像一堆散装香肠,只管对国家利益进行保护,对个人利益的保障几乎是一片空白。换句话说,当时的法律就像是个“甩手掌柜”,除了对公事和刑事冷冰冰地下手,其他的家长里短基本“懒得理你”。

内容图片

而同期的罗马,却对私法非常上心。罗马人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制定了《十二铜表法》,不仅包括刑事法条,还有民事的、商业的甚至诉讼程序的规定。每个人都可以在集市的铜板上查阅法律,寻找自己需要的条款。老百姓能查,法学家和律师更是拿这些条文编书著述,丰富了法律体系。这种环境下,打官司甚至成了一种职业,在古罗马,律师成了“朝阳行业”,连凯撒、西塞罗这样的牛人都得在这个行当里先混个脸熟。

内容图片

2. 诉讼程序:一个负责“讲理”,一个负责“看脸”

相比之下,汉朝的诉讼程序就像是个“山寨”法庭。首先,诉讼的整个过程基本都交给了“行政大爷”——县官老爷来决定,没有“陪审团”这样的“第三方”,你只能指望官老爷的个人修养和心情。而且,诉讼程序更是谈不上“亲民”。没有保释制度,原告和被告只要惹上麻烦,一不小心就要被关进“班房”,被捕快们“招呼”得生无可恋。

内容图片

而反观罗马,诉讼过程可谓公开透明、严格有序。罗马的法庭通常设在广场上,旁观者们还可以围观,就像看一场斗牛表演。诉讼的关键环节是“陪审团”,而且人家还分了好几层,从平民到贵族都有机会参与,确保了判决不被一两个“托”搞定。罗马的法官们甚至不直接定罪,裁判官只负责把争议点挑明,然后由陪审团来判决。这种审判的公正性,真是让汉朝的诉讼望尘莫及。

内容图片

3. 打官司:汉朝的“苦力活”,罗马的“生意经”

如果你在汉朝打官司,那你要有点心理准备。这可不是啥光明磊落的讲理过程,而是一场看谁更有“后门”的较量。由于缺乏系统的法律条款和制度保障,县官和捕快们有时候真的可以“权当自家后院”来决定结果。而且,你要是个缺乏背景的平民,那结果基本可以预测:大概率会被拖进班房,好好“体验”一番“行政效率”。

反观罗马,民众有机会依照成文的法条理直气壮地去“较真”。而且,由于成熟的法律体系和透明的诉讼程序,律师这个职业应运而生。如果你有足够的银子,可以雇个律师来帮你把案子搞得“洋气”一些。律师行业在罗马真是相当有前途,许多成功的政客就是从辩护律师干起的,比如那位文采飞扬的西塞罗。罗马的“法庭秀”也成了公众娱乐的一部分,广场上的审判经常吸引围观群众来“看热闹”,可谓是“全民法律普及班”。

4. 行政高压与思想禁锢:汉朝的“守旧者联盟”

汉朝不仅在法律体系上落后,还在思想层面上展现出一种“固执己见”的顽固。法律完全依托行政官员的意志,没有相对独立的法律工作者来制衡,这让社会治理的效率和公正性都受到极大影响。这种局面也影响了社会的思想氛围。由于缺乏公开透明的法律环境,民众不但无法依靠法庭解决问题,甚至对法律失去了信心。长此以往,社会的进步与创新更是无从谈起。

反观罗马,法律的透明度和广泛传播为其带来了社会的生机。公开的法律环境使得民众有机会参与和了解法律的运作,而法学家、律师和法律文献的普及又反过来推动了法律的完善。罗马的社会因此得以维持高度的活力和创新力,成为了西方世界的法律基石。

内容图片

5. 反思:在两个次元里较劲

总结下来,汉朝和罗马在法律体系上的差距就像一只老黄牛与一辆法拉利的差距。汉朝缺乏成文的私法体系,诉讼程序也高度依赖行政主官的个人判断。这导致民众的法律意识薄弱,社会运转更多依赖“关系”和“后台”。而罗马则在私法的建设上大放异彩,通过成文法条、公开审判和专业律师的协助,构建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为社会的繁荣提供了坚实保障。

说到底,法律的差距不仅仅体现在成文法条和诉讼程序上,更在于背后思想观念的不同。罗马的法律体系强调公正和透明,而汉朝的法律则更像一把专制统治的“利刃”。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两者最终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命运。一个成为了西方法律的奠基石,另一个则在漫长的历史循环中不断“轮回”。

6. 结语:谁更聪明?

有人可能会说:“汉朝不讲究私法,但也活得挺好嘛!”——这话倒也不无道理。但从长远来看,法律的完善与否不仅决定了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更影响了民众的幸福感和对生活的掌控力。在罗马的法庭上,平民可以据理力争,与权贵一较高下;而在汉朝,普通人只能希望老爷心情好,或者自己命够硬。

所以,罗马人的精明显然不仅仅体现在“讲理”上,还在于他们为社会构建了一套有序的游戏规则。这种规则不仅让社会更加和谐,还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法律的途径实现自己的权益。而汉朝,尽管在许多方面展现了强大的“国家能力”,但在法律层面的失衡,终究限制了它的发展潜力。

总的来说,罗马和汉朝这对“古代兄弟”在法律上的较量早就决定了结局:一个成了西方法律的奠基石,而另一个只能作为“轮回帝国”继续在历史的洪流中挣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