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拥有百万大军的四野,又面临南下作战,为什么一个副司令都不设?

 天承办公室 2024-10-26

1949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改革野战军番号的命令。其中指出:根据战争的发展,去年11月1日关于各野战军冠以军区地名已不适合,决定改为按序数排列,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

当时,东北野战军还在进行平津战役,没有立即改变部队番号。平津战役胜利后,东北野战军于3月7日向所属部队发出通报,规定从3月11日起启用第四野战军番号。

第四野战军从单一的步兵发展成为一支具有炮兵、工兵、装甲兵、铁道兵、海军、空军的合成部队,到中南全境解放时,兵力壮大到153万人。

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中央军委授衔的将帅中,有512位来自四野。其中,元帅2位,大将3位,上将19位,中将57位,还有440位少将。

或许有人不解,为何拥有百万兵力的四野,在面临南下作战时,不设置副司令呢?

拥有百万大军的四野,又面临南下作战,为什么一个副司令都不设?

图|第四野战军

吸收人才

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结束,东北全境解放。当时,东北野战军在入关南进的过程中,向中央提出请示,想吸收平津地区的知识分子,日后作为接收和管理新解放区的干部。

进入北平城后,各学校师生纷纷到驻地联欢,很多学生当场要求参军。

1949年2月15日,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恒、谭政和陶铸给中央军委发电报:“军队急需知识分子,准备南下时间短促,等不及布置动员,是否允许我们在市委同意计划之内直接吸收一万人。”

两天后,中央回电:“吸收一万个学生参加军队工作是件大事,不容草率,请前委和华北局共同商定办法定出计划进行。”

东北野战军遵照中共中央2月17日的指示,经总前委、华北局、平津两市委商定,在平津地区招收万名学生的办法,并于2月24日呈报中共中央批准:“以南下工作团的名义,在平津两市公开号召动员7000学生,条件是初中、年龄是18岁以上,男女均收,另招收3000名技术工人、职员和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由平、津两市委分别动员,待遇从优。”

2月26日,晚七点,东北野战军政治部宣传副部长陈亚丁发表演讲。

拥有百万大军的四野,又面临南下作战,为什么一个副司令都不设?

图|陈亚丁

2月27日,解放军平津前线政治部召开北平25个院校和北平市军官会文管会、市青委、人民日报、故宫博物院等机关、教授和学生代表的联欢会。

期间,平津前线政治部副主任陶铸致辞,说明南下工作的宗旨和任务,向教授们征求意见,以完成在平津两地招收1万人的计划。

南下工作团总团设在北平,天津设立办事处。

4月21日,南下工作团首批团员于当晚离开北平南征。第一分团团员,共计70人。其中,30人是做新闻报道工作,40人做宣传队。

强悍的四野

四野兵力强悍、武器精良、横扫南北,称得上是先锋果敢之师。

其独树一帜,一年四季攻势不断,走出了林彪、罗荣恒、萧劲光、黄克诚、谭政、刘亚楼、邓华、韩先楚、李天佑、陈伯钧、洪学智、刘震、黄永胜、万毅、梁兴初、吴信泉、吴克华、胡奇才、李作鹏、方强、詹才芳、程世才、杨国夫、曹里怀、温玉成、张云天、罗舜初、钟伟、江拥辉、刘贤权、丁盛和龙书金等一批战将。

四野先后转战各战场,从东北到华北,又从华中到华南,后来又历经安新战役、汉浔间渡江战役宜沙战役、湘赣战役、衡宝战役、高阳东战役、鄂西战役、广西战役和海南岛等大规模血战。

纵观解放战争过去的历史,四野拥有多支王牌军队。比如,第三十八军、第三十九军、第四十三军、第四十军、第四十一军、第四十五军、第四十四军、第四十六军、第四十九军、第四十八军和第四十七军等。

拥有百万大军的四野,又面临南下作战,为什么一个副司令都不设?

图|第四野战军

比如,第三十八军,前身是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一直以猛打、猛冲和猛追的“三猛”精神闻名于世,这支部队也被誉为“东北第一只虎”,也有“万岁军”之称。

第三十八军有两个著名的红军团,一个是第一一二师第三三四团,一个是第一一三师第三三八团。

三下江南作战,一下江南时,梁兴初率领第一师在九台方向的张麻子沟村吃掉了敌新编第一军美械第一一三团。二下江南时,第一纵队负责打九台、德惠援敌。后来,敌人企图逃跑,第二师奉命抄小路,终切断敌人逃路,为协助第六纵队歼灭被围之敌作出了贡献。

还有敌三十九军,其前身是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其战斗经验丰富,战斗作风顽强勇猛,具有多方面能力:进攻、防御、攻坚、野战等,尤其擅长野战,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三峡江南作战,一下江南时,第二纵队沿中长铁路两侧出击长春以北之敌,克据点多处,第四师在新立窑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三下江南时,第二纵队最出彩,钟伟指挥第五师在靠山屯随机应变,先歼敌一个整团,又翻身拖住援敌,收到东野总部特电嘉奖。

拥有百万大军的四野,又面临南下作战,为什么一个副司令都不设?

图|南下作战的四野

为何不设副司令

1945年,四野自进军东北时的11万人,发展到上百万兵力。最初时单一的步兵,后发展成为拥有诸多兵种合成的军队。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殊死搏斗汇总,实施大的战役、战斗上百次。

其中,辽沈、平津两大战役歼灭国民党军队和土匪300多万人,解放了东北全境,华北一部和华中南的豫鄂湘粤桂广大地区,为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成立和巩固立下特殊的功勋。

第四野战军的前身部队,是由原在山东解放区的八路军主力和华中、冀东、冀热辽、陕甘宁、冀中、冀鲁豫、晋察冀、晋绥、太岳等9个解放区的解放军部分部队,以及原东北抗日联军等部为基础改编和组建起来的。

1945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决定从关内解放区抽调一批部队和干部挺进东北,会同东北原有的部队执行战略任务。

先后调入的部队有八路军山东军区直属队一部,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第七师和第五师一部,警备第三旅,鲁中、滨州、胶东、渤海等军区主力部队各一部共6万多人。新四军第三师的第七、第八、第十旅和独立旅共3万多人;陕甘宁边区地三五九旅、警备第一旅、教导第二旅各一部以及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延安炮兵学校等1万多人。

还有晋绥、冀中、冀鲁豫各1团。

以上各部加上之前先进入东北的冀热辽部队共计11万人。同时,延安各解放区的党政军干部约2万人,也陆续进入东北。

拥有百万大军的四野,又面临南下作战,为什么一个副司令都不设?

图|林彪

10月31日,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林彪担任总司令,彭真为第一政委,罗荣桓担任第二政委。

到年底,陆续成立了锦热、辽宁、辽东、辽西、辽北、吉林、松江、三江、嫩江和北安10个二级军区,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兵力发展到27万人,这也形成了第四野战军前身部队在解放战争早期形成的雏形。

1946年1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为了贯彻中共中央的指示,东北民主联军把工作重心转向一般的城市和乡村。

到1946年3月,全区共歼灭土匪7万多人,同时将原来的军区整编为东满、西满、南满和北满4个二级军区,把主力的大部分划归各军区指挥,抽调少数主力部队充实地方武装。

1947年5月中旬,东北民主联军转入战略性反攻,在长春至沈阳段和沈阳至吉林段铁路两侧地区发动了夏季攻势,歼灭国民党军8万多人

9月中旬,东北民主联军又集中9个纵队的兵力发起秋季攻势,歼灭国民党军6.9万多人,攻克15座城市,进一步掌握了东北战场的主动权。

1948年1月1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分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以原民主联军总部机关为军区兼野战军领导机关,林彪担任司令员兼政委。

拥有百万大军的四野,又面临南下作战,为什么一个副司令都不设?

图|林彪

1947年7月至1948年11月,东北人民解放军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强二线兵团的建设,先后祖训了164个团,为主力部队输送了37万新战士。

至8月,东北人民解放军总兵力达到103万人。为了便于作战指挥,1948年8月14日,东北人民解放军建立了单独的东北野战军机关领导,由林彪兼司令员,罗荣桓担任政委。

原第一、第二前方指挥所改为东北野战军第一、第二兵团部。此时,东北野战军下辖2个兵团部、12个步兵纵队、15个独立师、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3个骑兵师、1个坦克团共约70万人。

9月12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线发起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敌47.2万多人,解放了东北全境。

根据中央军委1949年1月15日和3月7日的命令,东北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林彪担任司令员,罗荣桓为政委,下辖4个兵团和两广纵队。

若要说四野不设副司令这个职位,还要从东北人民自治军说起。1945年10月31日,党中央决定撤销东北军区司令部,成立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

当时,总司令是林彪,彭真担任第一政治委员,罗荣桓是第二政治委员,吕正操是第一副司令,李运昌是第二副司令,周保中担任第三副司令,萧劲光是第四副司令兼参谋长,程子华为副政治委员,伍修权为第二参谋长,陈正人担任政治部主任。

拥有百万大军的四野,又面临南下作战,为什么一个副司令都不设?

图|吕正操

1945年年底,东北人民自治军已消灭土匪7万多人,之后建立根据地,陆续成立了东北人民自治军锦热军区、辽东军区、辽宁军区、吉林军区、辽西军区、辽北军区、嫩江军区、松江军区、三江军区、北安军区和第16军分区。

此时,曾担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的第二副司令的李运昌调任锦热军区担任副司令。此外,曾任第三副司令的周保中调任吉林军区,兼任司令员。

1946年1月,东北人民自治军奉命改称东北民主联军,林彪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真、罗荣桓、陈云担任副政治委员,周保中、吕正操和萧劲光担任副司令员,萧劲光还兼任参谋长,陈正人担任政治部主任。

2月初,蒋介石调其精锐部队新6军和新1军,配合在东北的国民党部队向我军疯狂进犯。为了适应作战需要,东北民主联军对各部队和各军区组织作出了调整。

以原16军分区部队和山东罗舜初、吴克华、胡奇才率领的部队编成第3、第4两个纵队;以万毅率领的部队改编为第7纵队,将锦热军区划归冀热辽军区;东北地区各军区合并为东满、西满、南满和北满四大军区。

拥有百万大军的四野,又面临南下作战,为什么一个副司令都不设?

图|周保中

其中,曾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的周保中、吕正操分别担任东满军区司令员,西满军区司令员。

随着形势发展变化,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于1947年7月作出不贵领导干部和组织调整。从前的副司令员萧劲光担任南满军区司令员。

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奉命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原民主联军总部改为东北军区,林彪担任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恒担任第一政治委员,高岗为第一副司令员,陈云、李富春为副政治委员,吕正操、周保中和萧劲光为副司令员,刘亚楼、伍修权担任参谋长,谭政为政治部主任。

4月13日,辽东军区前方指挥所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前方指挥所,萧劲光担任司令员,肖华担任政治委员,同意指挥第3、第4、第5纵队和辽东军区三个独立师及地方武装。

1948年8月,东北人民解放军遵照中央军委指示,成立野战军司令部,林彪担任司令员,罗荣桓担任政治委员。

东北野战军司令部成立后,林彪、罗荣桓率主力从双城、哈尔滨开往前方。至此,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军区分开。

拥有百万大军的四野,又面临南下作战,为什么一个副司令都不设?

图|罗荣桓

1948年11月1日,中央军委办法《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规定》。据此,东北野战军将纵队改为军,师和旅统一改为师。

同年11月,东北野战军主力84万人,由锦州、营口和沈阳等地出发,向关内挺进。12月12日,野战军第1、第2兵团,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和第13兵团。

为统一指挥东北和华北野战军联合作战,党中央于1949年1月10日决定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平津战役党的前线委员会。

1949年3月,东北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野战军,林彪担任司令,罗荣恒担任第一政治委员,谭政担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肖克担任第一参谋长,赵尔陆担任第二参谋长,聂鹤亭担任副参谋长,陶铸任政治部副主任。

野战军下辖4个兵团和特种兵司令部和两广纵队等部。其中,原萧劲光担任第12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来,四野南下时他原本跟着指挥作战,后被毛主席点将,主持海军建设工作去了。

拥有百万大军的四野,又面临南下作战,为什么一个副司令都不设?

图|周保中

自四野成立之时,吕正操就奉中央之命留在东北主持铁路建设工作了,周保中则被调去东北军区担任副司令。

尾声

1949年12月26日,第4野战军兼华中军区并入中南军区,野战军前委改为中南军委分会。随后,野战军和兵团机构撤销,军一下部队直属中南军区领导。

1955年4月中旬,广州军区成立,中南军区、第四野战军番号取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野战军,从东北转战海南岛,先后歼灭国民党军队180多万人,解放了广大国土和亿万人民,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记录秋日生活点滴##秋日生活打卡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