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这些伤胃的药,胃病患者用药配伍须在意!

 板桥胡同37号 2024-10-31

药物是疾病的克星,所谓”是药三分毒“,有些药物在抵御疾病攻击攻击时,可能会同时带来其他伤害,有些是不当用药可能会加重原有病症,有些是药物本身特性是有助治疗此种疾病但伤害身体其他部分,因此在配药和用药时需在意,减少药物伤害。

Image

药物对胃部有损伤,主要是对胃黏膜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引发药物性胃炎,即药物的“攻击”作用攻克了胃屏障的防御。一般有这四种方式:



一、药物本身直接刺激和损伤胃黏膜;

二、药物抑制胃黏膜分泌各种防御物质;

三、促进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为“攻击”助阵;

四、减慢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更新速度。

各种“伤胃”药物各有不同的方式,有的是单一作用,有的是多重作用。

以下几类药是对胃部有损伤的,一起关注下:

第一类:

止痛药

主要作用是解热镇痛、消炎,常用于治疗关节炎、类风湿、软组织损伤、风湿病、心血管病和各类疼痛。

常见的药物有消炎痛、炎痛喜康、萘普生、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优布芬、阿司匹林等。

Image

这些药物长期服用,会降低胃黏膜屏障的保护机能,并引起上消化道不良反应,如上腹部不适、疼痛、消化不良等,严重者可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甚至胃出血。

而有报告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服用此类药物发生溃疡病的风险要比未服用此类药物者高2~6倍!

如需要长期服用止痛药,需特别注意的是:在胃病的急性期、活动期,禁用此类药物。

必须使用以上药物的且已在胃病稳定期和缓解期,应尽量在饭后服药,以减少空腹时药物与胃黏膜的直接接触对胃造成的损害。

第二类:

降压药

主要指的是含有利血平类的降压药,如利血平、复方利血平、降压0号等。

此类药物长期服用可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容易诱发胃炎、糜烂、消化性溃疡等。

降压药的种类很多,胃不好的朋友要告知医生,由医生选配合适的降压药。

第三类:

激素类

主要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常用于抗过敏,治疗肾病、血液病、内分泌病及休克抢救等。常用药物有强的松、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醋酸可的松等。

Image

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能够延缓组织愈合,还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多,使胃黏液分泌减少,如此一来便降低了胃黏膜的抵抗力。

对于患有老胃病的人来说,糖皮质激素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的溃疡出血,甚至造成消化道穿孔。

因此,胃病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应慎重,并告知医师原有的胃部疾病,遵循医师或药师的建议用药。

以上几类西药,在必须服用时,可请医生选择其中不良反应较小者,使用时间尽量不要太长,医师开药时一般也会同时配具有保护胃作用的药,如胃铋镁等。服用时尽量避免空腹用药。

第四类:

苦寒性质的中药

有研究表明,一些清热解毒药对胃肠功能活动发生明显地抑制,如抑制消化液的分泌,抑制自发性节律性蠕动,有的还能导致胃肠紧张度提高等。

因而对素有脾胃虚弱的病人,清热解毒药不宜久服或用量过大。

很多上火或者便秘的患者会选用具有清火或通便作用的中成药治疗,而这类药物多是由具有苦寒之性的中药组成,例如大黄、黄连、黄芩、生石膏、蒲公英、人工牛黄、栀子等。

Image

另外一些治疗风热感冒的药物也容易伤胃,比如板蓝根、金银花、连翘等。

因此,如果患有老胃病,同时又属于脾胃虚寒的证型,在服用此类中药制剂时应格外注意,严格按说明书使用并遵医嘱。


小结:

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到达胃部后,或多或少都可能对胃造成影响。

常见的能够导致急性胃黏膜病变的药物还包括某些降糖药、氯化钾缓释片、铁剂、洋地黄制剂、抗肿瘤化疗药物、氨茶碱、某些抗生素,甚至是某些中药。

每一类药物导致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机理都不太一样,如氯化钾和某些抗生素可以刺激胃黏膜引起损伤,如抗肿瘤化疗药物在抑制肿瘤生长的同时也对胃黏膜产生了细胞毒副作用,导致严重的黏膜损伤,合并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中药亦如是,很多人会凭不完整的经验或所谓常识认为中药都无毒无害,有益于调理肠胃,一些患者在吃西药的同时,自作主张不加选择地同时服用一些中药,以为这样便能养胃。要知道,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不对症用药就是伤胃。吃药要遵医嘱,不可自作主张!

Image


为防止药物伤胃,还应注意一下几点:

一、因病需要服药,特别是长期用药时,必须遵医嘱服用,切勿随意增加剂量或延长疗程。

二、长期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最好选肠溶片或胶囊,肠溶片不可嚼碎服,胶囊不宜掰开服。

三、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应与抗酸药同服。

四、溃疡病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上述“伤胃药”。

五、“伤胃药”特别是止痛药忌在饮酒前后服用。

六、服药后出现胃痛或胃部不适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若出现黑便,提示可能有胃出血,应速去医院就诊。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