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已深,冬将至,10首《立冬》诗词,静侯冬天的到来

 浪花2lqpq2chxd 2024-11-04
四季轮回,秋去冬来。

来到十一月,北风呼啸着卷走秋日最后的色彩,菊残傲霜、枯枝凛雪,早冬,就要来了。

立冬将至,万物初封藏,静待美好发芽,焕发向上生命力。

秋已去冬将至,天地萧瑟,人心却一直温热,只要心藏一份暖意,日月也会柔软起来。
图片
诗文共享与大家分享10首关于《立冬》诗词,迎接冬天的到来。

1.浪漫从容的冬日

立冬

唐代: 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译文】
立冬之日,天气寒冷,墨笔冻结,正好偷懒不写新诗,火炉上的美酒时常是温热的。醉眼观看月下砚石上的墨渍花纹,恍惚间以为是大雪落满山村。

【赏析】
立冬之日,天气寒冷,墨笔冻结,正好偷懒不写新诗,火炉上的美酒时常是温热的。醉眼观看月下砚石上的墨渍花纹,恍惚间以为是大雪落满山村。

这大约是冬夜的李白,呵手举笔,执盏就炉写下的句子。有诗、有酒、有火炉,再加上雪,这样的冬日,真是诗意又温暖呀。

李白真不愧是诗仙,落笔生花,美妙至极。李白和酒是浑然一体的,他的诗从来少不了酒,这首诗歌里的酒不是粗犷的,而是非常浪漫、温馨的。冬天再冷,读着这美妙的诗句,也能生出无限的暖意。

【感悟】
冬日里饮一杯暖酒,抱团取暖,享当下乐事,不失有人间烟火气。

图片
2.冬日里的感慨
立冬

元代: 陆文圭

旱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

黄花犹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舂。

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

【译文】
干旱已久,又如何会下雨;秋日已深,天气渐渐进入冬季。
菊花,独自带着露水;枫叶,已随风飘落。

边人乡思,吹起了军中的号角;村人歌唱,相看即将到来的春天。
篱门之前,日日高卧;衰老懒惰,惭愧没有功劳。

【赏析】
诗人描写了边人乡思,吹起了军中的号角;村人歌唱,相看即将到来的春天。抒发了立冬之情思。

征人思乡,村人望春,立冬仿佛带给与每个人以希望。既然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立冬之际,谷物归仓,收获满满,该是一年可以回首总结的时候。可是,诗人却因宋亡不肯仕元,故而隐居江阴东乡,保持名节。隐居的日子,既是自由闲适的,也是衰懒无功的,诗人因不能为国家作贡献而自感惭愧。

【感悟】
诗人于美丽村景中透露出一丝丝的年华虚度的惆怅与无奈。

图片
3.冬日里的人生感怀

立冬夜舟中作

宋代: 范成大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增。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棱。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译文】
人不停地追逐梦想,不知不觉年华已经老去。寒冷的江天,随着初冬的雨,而寒意倍增。                                                    

峨眉山头,远远望去,生起了一个个樵火;山下水上,只见一只只渔船上,星星点点,点起了渔火。

逐渐地抹去了沙痕。波浪如影,上下浮动,激起了千叠浪花;沙滩上的水痕,淹没在后浪推前浪的浪花中。

想要去一睹四川峨眉山的风采,还是要耐心等到明天早晨,兴趣盎然之际才好。

【赏析】
年华易逝,人也渐老,立冬之时落起了雨,更觉寒意袭人。在船上眺望四周,远处的山头闪烁着打柴人家的灯火,江面上渔灯的倒影在荡漾。

浪影层层叠叠,江水上涨,淹没了沙滩。想要好好地观赏峨眉之景,还得等到清晨之时,天放亮了,看得更为分明!

雨夜里赏冬景,未必是景致多么动人,更让人称叹的,是这人老心不老的精神啊!

【感悟】
行走人间,只要树立好目标,  坚定从容,有耐心,有信心,走好当下的每一步即可。

图片
4.立冬气侯景象

咏廿四气诗 立冬十月节
唐代: 元稹

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

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

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

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译文】
霜降时节寒风瑟瑟吹向人们,薄冰之上,清澈的水漫过。月亮的瘦影出现了,大雁带着残留的几行身影排成行往南赶。庄收集储藏完毕,皮裘加工制作后非常耐看。野鸡们纷纷钻进水林中不见了,仿佛一下子都化为了'’大蛤'’。

【赏析】
在立冬这一天,诗人真切感受到了阵阵寒意,通过天地万物的变化,将立冬的气候特征生动地呈现出来。                 

立冬时节,人们忙着收获果实,置办入冬的衣裳。此时,之所以要忙着收集储藏庄稼,正是因为天寒地冻。地始冻,也是立冬三候之一。

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鸡一到立冬后就会变成“大蛤”。

冬天季节,阳退阴生,生气闭蓄,万物收藏,是休养生息的季节。

图片
5.立冬对菊花的赞美之情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代: 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译文】
昨天夜里下了清霜,躲在被衾中都感到寒冷;早晨起来,门前台阶落满了红叶。花园里的草木在寒冷的西北风中逐渐凋零一空;只有那金菊凌霜绽放,不负秋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立冬时节菊花依旧傲然盛开的赞叹之情。

菊花自信而恒定,无惧岁月沉淀的变幻,她美丽而灿烂,却又刚强坚定,不畏严寒,傲霜斗雪,永远浴火重生。菊花坚强的品格也是我们所喜爱菊花之处。

图片
6.冬日里乐观态度

立冬日作

宋代: 陆游

室小才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译文】
房间小得刚能伸展膝盖,屋墙低矮,刚好过肩,需要低头。(身居陋室)刚过了添衣的九月,又迎来了穿皮裘棉衣的十月。(寒冬将至)熏炉里只有寸许炭灰,买棉衣都只能用铢称量。(缺炭少衣)一生以颜回为榜样,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环境都欣然接受

【赏析】
在寒冷的冬天诗人住在狭小逼仄的屋子里,炭不足温,被不足暖,表明了诗人晚年的生活境况是多么窘迫潦倒。             

但爱国诗人陆游仍然以乐观态度面对现状。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诗人自称平生以颜回为师,因此能如此安贫乐道。                              

【感悟】
作为终其一生立志北伐的爱国志士,老年陆游没有喋喋不休地诉说自己的不幸和郁愤,而是向世人展现出其超越自我、随遇而安、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这也是我们 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精神所在。
 
图片
      
7.思乡之情

烟雨馆立冬前一日

宋代: 葛绍体

已过重阳种菊花,留连秋色带霜华。

休言明日朔风起,肠断天涯人忆家。


重阳过后,菊花最是繁盛,披着霜华,更觉秋意浓浓。不要说明天就是冬天了啊,人在他乡,每每思念故园,总是肝肠寸断,时光偏偏如此无情,秋天过去了,冬天又来了,而何日才是归期呢?

图片
8.暖和的立冬之景

立冬日作

明代:刘基

忽见桃花出小红,因惊十月起温风。

岁功不得归颛顼,冬令何堪付祝融。

未有星辰能好雨,转添云气漫成虹。

虾蟆蛱蝶偏如意,旦夕蜚鸣白露丛。

【译文】                                              
忽然看见桃树上开出了小红花,于是为十月吹起温暖的风感到震惊。一年的收成不能归功于颛顼帝,冬日节令怎么能托付给火神祝融?

没有星辰的天气却能下场好雨,旋即又随意增添云气形成彩虹。虾蟆蛱蝶偏偏觉得适合心意,早早晚晚在沾满露水的草丛里鸣叫。

【赏析】
刘伯温这首诗是描写暖冬的景象。

作者发出了惊叹,这都立冬了。居然看见桃花枝头绽放了清新的小红桃花。这是因为这个十月偏暖,连风都是温暖的。

令人振奋的暖冬,没有风也没有雨,但添了云气,幻化成霓虹。这样温暖的天气,蛤蟆和蝴蝶是很高兴的,在沾着白露的草丛中,草虫不分早晚的鸣叫。

抒发了作者暖冬里愉悦的心情。

图片
9.立冬至,春日近在咫尺

立冬即事二首

元代: 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译文】
立冬时节,细雨生寒,尚未有霜;庭前落叶,半青半黄,风中翻飞。此时距离小春,已无太多日子;何处早放的梅花,幽幽传来一绽香。

【赏析】
这是宋末元初诗人仇远的一首立冬诗。

立冬时节,细雨生寒,尚未有霜;庭前落叶,半青半黄,风中翻飞。这些都是描写立冬独有的气候特征。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小春日近,作者想像春日可期之美。幽幽梅花绽香,一派立冬之美景,令人暇想,神往。

整首诗意境清远,格调高雅,呈现出很好的艺术审美效果。

图片
10.冬日里的思乡之情

立冬
明代:王穉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译文】
等到秋风吹尽,旧庭树木,也就该到冬天了。树叶黄了,枫叶红了,我还客居他乡。
夜里一盏青灯,窗外半轮秋月伴我左右。立冬来了,今宵寒冷,更甚昨宵了。

【赏析】
这是明代诗人王稚登的一首立冬诗。

秋去冬来,今宵寒冷,更甚昨宵了。立冬以后天气日渐寒冷,思乡之情,比秋天更浓烈了。抒发了作者孤独之感,立冬一过,岁末即将来临,游子的思乡之心就此拉开了序幕。

满树枫叶落,北风始寒凉,薄雾蒙蒙笼苍茫,小窗已着霜。秋意还未消尽,寒风已然来临。一年时光匆匆,年末将至,游子们盼归家团聚。入冬开始一年的收尾,更开启归家的倒计时。

图片
感谢阅读,欢迎点亮在看​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