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文分享 | 我国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研究进展、问题与展望

 晕呱了 2024-11-07

我国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研究进展、问题与展望

张林波1, 2,陈鑫1, 3,梁田1, 3,王昊1, 3,郝超志1, 3,任耀发1, 4,李宇昂1, 3,吴舒尧1, 2
1. 山东大学黄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中心,山东 青岛 266237
2. 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山东 青岛 266237
3.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237
4.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 青岛 266237

1、创新点

针对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在我国全面铺开的现状,系统梳理我国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研究进展,识别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下一步发展方向。

2、选题依据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加快,这一概念逐渐成为深化生态保护补偿措施、建立生态产品市场机制、健全生态损害鉴定赔偿制度和推动生态文明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正式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列为我国全面推进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地方各级政府在国家要求基础上普遍开展价值核算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目前在核算范围、核算方法、核算应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系统回顾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发展历程与实践进展,识别核算过程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展望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理论支撑。

3、研究路线

4、研究内容与数据

4.1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发展历程

1  我国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研究的发展阶段

4.2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实践推进

1  省级地方政府关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部署推进

4.3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存在问题

2  我国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规范体系共识度分析

3  同一生态产品核算科目不同定价来源对比

4  制约核算结果应用的层级框架

5、主要结论

1)我国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科学探索阶段(19972012年)、实践推进阶段(20122021年)和深化铺开阶段(2021年至今)。
2)我国当前研究普遍将生态产品价值等同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在方法学上形成了生物物理模型、当量因子法、能值分析法和统计报表法等主要流派。
3)生态产品实物量目前无法被精确核算,价值量核算结果不具有实际经济意义,导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在实际应用上仍存在局限性,难以在生态保护领域发挥“指挥棒”作用。
4)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是一个长期和近期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过程,像核算GDP一样核算生态产品价值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6、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张林波,男,1969年生,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资源资产核算、生态文明评估等。

【责任作者】

郝超志,男,1994年生,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