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周信有老师的一个医案:
(出自《古今糖尿病医论医案选》) <医案诠释> 患者嗜好肥甘厚味,性情抑郁,致使体内气火夹痰食壅积,气阴受损,形成阴虚内热的状态。从脉象“沉细数”和舌象“红苔薄黄”可见阴虚内热夹痰火的表现。口干唇燥、易饥多食、小便频多、尿浑浊如膏等症状,提示肺胃燥热夹阴虚,脾肾不足,精华不固,兼有痰湿郁火逼津外泄。治疗当以滋阴清热、补脾益肾、益气生津为主,兼顾活血化瘀之法。 <功能主治> 本方主治2型糖尿病患者的阴虚内热、气阴两虚、脾肾不足、痰湿郁火等症状。适用于口渴多饮、易饥多食、小便频多、尿浑如膏、口干唇燥、腰酸腿乏等阴虚内热、气阴亏损之证。 <方剂组成> 山药:健脾益气,滋阴润燥。主治脾虚、久泻、食少、糖尿病等症。 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消肿。主治气虚乏力、自汗、糖尿病等。 党参:补中益气,养血生津。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腹胀、糖尿病。 生地黄:滋阴凉血,清热。主治阴虚火旺、出血、糖尿病引起的口渴。 玄参:清热解毒,滋阴润燥。适用于阴虚火旺、咽喉干痛等。 沙参:润肺止咳,清胃热。主治肺阴虚、干咳少痰、糖尿病口渴。 麦冬:滋阴润肺,清心火。适合阴虚内热、干燥症状。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用于阴虚火旺、口渴、糖尿病等。 石斛:养阴清热,明目。主治阴虚火旺、干燥症状。 五味子:收敛固涩,滋阴生津。适用于虚弱、口渴、糖尿病症。 山茱萸:滋阴补肾,涩精止遗。主治肾阴虚、遗精、糖尿病。 生石膏:清热泻火,生津。适用于高热、口渴、糖尿病症。 丹参:活血化瘀,凉血。用于血瘀、痛经、高血脂等。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适合血虚、痛经、糖尿病引起的疲乏。 山楂:消食化滞,活血降脂。主治食积、血脂高等。 复诊后加黄精、何首乌,以进一步增强滋阴补肾之效。 <用法用量> 每日1剂,水煎服。患者服用10剂后症状减轻,继续服用10剂后精神好转,口渴、纳食症状均改善。后将方剂制成丸药服用以巩固疗效。 <组方方解> 山药、山茱萸、生地黄、玄参、石斛、沙参、麦冬、当归:滋养肺、胃、肝、肾之阴,益气生津,缓解阴虚内热。 黄芪、党参、沙参、五味子:补益正气,改善气阴两虚的体质状态。 知母、生石膏:清热泻火,针对肺胃燥热之证,清除体内积热。 丹参、山楂、当归:活血化瘀,消食降脂,改善因血瘀、痰食壅滞导致的血脂升高症状。 黄精、何首乌(后加):加强滋阴补肾、填精固本之效,助力长期巩固疗效。 <使用禁忌> 本方以滋阴清热为主,适用于阴虚内热、气阴亏损之证,不适合阳虚、寒湿较重者使用。用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肥甘厚味,以免助湿生热,影响药效。 <总结> 本医案通过滋阴清热、补脾益肾的方法,成功改善了患者2型糖尿病的症状。患者自幼养尊处优、嗜好肥甘、生活不规律,导致阴虚内热,肺胃燥热,痰湿郁火。经过周信有教授精准的组方调整,患者服药20剂后诸症皆除,血糖恢复正常,血脂接近正常。此案充分体现了中医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优势,即通过全面调理脏腑功能,既补益正气,又兼顾祛邪,疗效显著且巩固性强,为后续糖尿病中医治疗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申明: 1、参考文献:《古今糖尿病医论医案选》 2、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尊重知识与劳动。如有问题,请随时与我联系协商。 3、所有治疗方案均需要辨证论治,如需用药请咨询专业中医师辨证加减,请勿自行用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