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的盛衰1479年,伊比利亚半岛境内的两大王国——卡斯提和阿拉冈正式合并为西班牙王国。1492年1月,西班牙攻陷格拉纳达,消灭了伊比利亚最后一个穆斯林国家,完成了长达8个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统一后的西班牙成为当时西欧强国之一。 1.16世纪前期西班牙的政治状况15世纪末,统一后的西班牙国土,几乎包括除了葡萄牙之外的整个伊比利亚半岛,还拥有西西里岛、撤丁岛以及巴利阿利群岛。在斐迪南统治时期,西班牙又继承了那不勒斯王国。1516年,斐迪南死后无嗣,由外孙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继承西班牙王位,称查理一世(1516-1556年)。查理的母亲安娜是斐迪南和伊萨贝拉的女儿,父亲腓力是哈布斯堡家族马克西米连和勃艮第玛丽的儿子。由此,查理一世从母系方面继承西班牙及其领地那不勒斯王国、西西里岛、撒丁岛、巴利阿利群岛和美洲的殖民地;从父系方面继承了奥地利和勃艮第、尼德兰、卢森堡、法兰斯-孔德。1519年。查理一世的祖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去世,查理一世与法王法兰西斯一世、英王亨利八世竞选帝位,结果查理当选,称查理五世。在意大利战争中,西班牙打败法国,占领了意大利的米兰和其他地区。 西班牙又是最早走上殖民侵略的国家,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和对美洲的侵略,在16世纪中期,除了巴西以外,整个南美大陆都被西班牙殖民者占领。1535年,西班牙从土耳其人手中夺取了北非的突尼斯。亚洲的菲律宾也被西班牙人占领。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期的几十年时间里,西班牙建立了横跨欧、美、非、亚四大洲的世界最早的大殖民帝国。 16世纪的西班牙,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但封建的生产方式仍占统治地位。阿拉冈还实行农奴制。卡塔罗尼亚也保留有农奴制的残余。落后的生产方式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时的西班牙虽然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君主也力图推行专制主义政策,但王权仍不集中。在收复失地运动中,封建贵族和城市取得不少特权。在卡斯提、阿拉冈、卡塔罗尼亚和瓦伦西亚等地区,由贵族、教士和城市上层所组成的等级议会,虽然没有立法权,但国王必须向议会宣誓保证各等级的传统权利;开会地点虽然由国王决定,但制定税收的权利操纵在等级议会手里。查理一世上台后,推行专制主义政策,削弱大封建主势力,取消城市的自治权,任命外国人充当高级官员,对外推行战争政策,增加兵役和赋税。而查理一世的外籍宠臣偷窃西班牙国库的行为,更激起各自治城市和贵族的强烈不满。专制主义统治终于引发了城市起义。 2.城市起义1520年初,查理一世要到德国主持帝国会议,在动身之时,卡斯提议会向他提出了几条要求:①国王不得离开西班牙;②不得将金银和马匹运到国外;③不得任命外籍人担任高官;④不得向议会申请额外补助金。查理根本不予理采,照样去德国,并任命外籍人、枢机主教阿得连为摄政。这件事情成了卡斯提起义的导火线。 1520年6月,卡斯提城市起义爆发。起义首领是托勒多贵族胡安.德.巴狄利亚。7月,卡斯提11个城市以托勒多城为首,组成名叫"神圣议会"的革命军事同盟,中心在阿维拉城。起义者宣称不受阿得连摄政辖制,并征集军队,夺取托尔德西里雅斯和瓦拉多利德城。阿得连企图攻打塞哥维亚,结果以失败告终。 在人民群众推动下,起义运动不断扩大,不久席卷整个卡斯提。一部分贵族和教士为了保持他们的传统权利不受专制主义侵犯也参加到起义行列,但当起义不仅反对专制王权,同时也反对贵族时,大贵族感到自己的特权受到威胁,便开始倒向国王。查理一世看到这种情况,马上采取分化政策,委派两个西班牙大贵族为阿得连的辅佐,于是大贵族立即退出起义。1521年春,中等贵族也退出起义。 1521年4月,在维拉拉战役中,国王政府军依靠贵族的力量打败由市民和农民组成的起义队伍,巴狄利亚被俘后被处死。其他革命城市接连失陷。 巴狄利亚的妻子玛利亚在托勒多城一直坚持到当年的10月。1522年7月,查理一世从德国带4000名雇佣军回到西班牙,最后镇压了起义,290多名起义骨干分子被处死。 查理一世镇压城市起义后,以大封建主为王权的主要依靠力量,取消城市的自由,使等级议会制日趋衰弱。这样,西班牙的专制政治就显得更加反动。正是这种反动的封建统治,使西班牙不久便由强盛转向衰落。 3.腓力二世的反动统治和西班牙霸权的丧失1556年查理五世退位后,西班牙王位由他的儿子腓力二世(1556-1598年)继承,领土包括西班牙本土、尼德兰、意大利境内属地和美洲殖民地。腓力二世实行反动封建统治,西班牙国势日蹙,开始走向衰落。 在对内政策上,腓力二世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和宗教迫害政策。由于历史的原因,西班牙境内居住有不少摩尔人。还在西班牙统一之初,统治者就开始了对摩尔人的迫害。从1565年起,腓力二世制定了一系列迫害摩里斯哥人(1492年格拉纳达被攻陷后没有离开西班牙而被迫改信天主教的摩尔人)的法令,不准摩里斯哥人穿民族服装,不准携带武器,不准说阿拉伯语和作伊斯兰教礼拜,而必须把子弟送进天主教学校受教育,违者处以火刑。遭受迫害的摩里斯哥人于1568-1570年举行起义。腓力二世在残酷镇压了起义之后,又大规模屠杀和放逐摩里斯哥人。仅1609-1610年,就有50多万摩里斯哥人被逐出西班牙国土。而摩里斯哥人大都从事工商业,拥有较高的手工业、农业技术水平,对他们的迫害与放逐,使西班牙人口大大减少,损伤了国家的元气,加速了西班牙的经济衰退。 欧洲各国开始宗教改革后,西班牙日益成为欧洲天主教反动势力的堡垒。16世纪至17世纪初年,天主教会占据了西班牙1/2的土地。这些土地全部实行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经营。西班牙的神职人员约占全国人口的1/5,他们不劳而获,成为西班牙经济生活的赘瘤。腓力二世还通过宗教裁判所血腥镇压人民的反抗,并没收富裕工商业者的财产。在他统治42年里,光是火刑就执行过100多次,有时一次就烧死上百人。16世纪后期,西班牙各地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出现了统治不稳的局面。 在对外政策上,腓力二世穷兵黩武,以正统的天主教卫道者自居,经常以消除"异端"为借口,任意干涉别国内政,不断对外进行战争。1571年,他派兵同土耳其打仗;1580年,派兵侵占葡萄牙;1588年,派"无敌舰队"远征英国;1589年出兵干涉法国胡格诺战争;1567年开始的对尼德兰战争,长达40年之久。在这一连串的战争中,消耗了西班牙大量的人力物力,国家财政陷于紊乱。1575-1596年,腓力二世两度宣告破产,无力偿付国债。从1573年到1598年腓力二世死时为止,西班牙的国债由3700万加尔登增加到1亿加尔登。 在腓力三世统治时期(1598-1621年),西班牙继续衰落。为了应付庞大的封建官僚机构的开支和巨额的国债,政府一再增加税收。仅卡斯提一地,16世纪中叶的税赋为300万杜卡特,到17世纪中叶就增加到1700万杜卡特,增幅达6倍。17世纪上半叶,西班牙的财政危机经常发生,国内人口不断减少。在1607年、1627年、1647年大约每隔20年就发生一次财政危机。由于瘟疫和饥荒、移居殖民地、驱逐摩里斯哥人以及连绵不断的对外战争,西班牙的人口大量减少。托勒多的人口减少了2/3,而其他大城市有的人口减少了1/2,有的减少3/4。有些小镇和村庄甚至消失。 西班牙的国际地位也每况愈下。1609年,腓力三世被迫和尼德兰北方"联省共和国"签订12年休战条约,事实上承认了荷兰的独立。在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中,西班牙加入德皇方面作战,连连失败。腓力四世统治时期(1621-1665年),西法之间的战争仍在进行,直到1669年双方才签订和约,西班牙将鲁西永以及阿尔士瓦和佛兰德尔的一些城市割让给法国。1640年,葡萄牙挣脱了西班牙的统治,恢复独立。1647年,在意大利的巴勒摩和那不勒斯同时爆发起义,给西班牙的统治以沉重的打击。 到17世纪中叶,由于西班牙实行反动的封建统治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又由于民族独立运动和国内人民起义的打击,西班牙日渐衰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无可挽回地走向消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