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极必反。一个帝国由盛转衰有其无法避免的必然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清晰看到: 首先是帝国安全方面。当帝国逐渐强盛后,势必要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安全环境。此时,帝国会利用自己的绝对实力,不断挤压、逼迫周边或者可能会对自己产生威胁的国家,迫使对方一步步后退(如罗马帝国不断前推外围防线、北约东扩)。在帝国最强盛时期,这样做几乎是百发百中,心想事成。如此,会产生两个结果,一是全面出击,战线逐渐拉长,对抗面逐渐变宽。二是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忽视或轻视对方诉求的思维路径。这样做毫无疑问会不断消耗帝国的财力、声望与信誉,同时也在积累对手的不满与怨恨。当帝国的实力不再增长,或内部出现问题时,帝国不再拥有全面逼迫对手后退的绝对实力。但是,帝国已经形成了路径依赖,形成了对手一定/必须会后退的全民期望值。此时,帝国要想达到预期目的,往往会采取一些“隐蔽手段”,这会反过来会进一步消耗帝国的财力、声望与信誉。如此反复,帝国就会觉得达到预期目标越来越艰难,因而“隐蔽手段”的采用会越来越频繁,甚至不再隐蔽,同时帝国的财力、声望与信誉也不断遭到侵蚀,直至采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办法来解决安全问题。 其次是帝国经济方面。在帝国的上升期,帝国财政的增长与权贵、平民的财富增长大致一致(尽管帝国财政增长、权贵财富增长>平民财富增长,但都在增长)。但随着家大业大,需要支出/投资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这反过来对帝国财政增长的要求越来越大。若此时出现战争、自然灾害或者重大突发事件,这必然迫使帝国财政不断削减常规支出,以保证财政稳定。同时,由于人性的贪婪本性,以及权贵在社会层级上的优越性,被削减的财政支出必然会优先考虑权贵的利益(或者说权贵会在这些被削减的支出中得到利益的优先保证)。如此一来,必然会出现社会基础设施因无法及时更新而越来越老化,社会福利被削减或增长停滞,平民收入因帝国财政支出的削减而停滞不前甚至减少。此时,如果帝国越过了巅峰期,帝国财政状况将会越来越差,那么,在优先保证权贵利益的情况下,帝国利益和平民财富都会被排挤到次要地位。如果帝国财政进一步恶化,权贵为维护自身利益免遭损失甚至还要进一步增长,就会利用自身对帝国决策影响的优势地位,干出间接损害甚至是出卖帝国利益的事情(如明末、清末权贵阶层的集体性贪腐),此时,平民财富就只能被忽视了。在明面上,就表现为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贫富分化。 上述两种情况的叠加,必然会不断削弱帝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帝国内部从权贵到平民在阶层之间,在阶层内部,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分裂,帝国的意志再也难以统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