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夏三大古工程

 洞霞尹后裔 2024-11-16
 

地球人都知道,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是华夏两大古工程。

新疆的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媲美是我国第三大古工程!新疆的坎儿井又集中在吐鲁番和哈密。

新疆坎儿井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源于波斯伊朗);源于自己创造是新疆维吾尔先民发明

坎儿井是将春夏季节渗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积雪融水利用山体沙漠地区自然坡度,把水引出地表以供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及牲畜饮用需求。

我到过新疆哈密,见过坎儿井,用过、喝过坎儿井的水,还清理过坎儿井明渠……

在哈密的夏天,你如果看到远处有一排排碧绿白杨、柳树或沙枣树由北延伸到枯燥无味的沙漠深处,那儿一定坎儿井。在哈密的冬天,你如果看到前面无味枯燥的沙漠中有条热气缥缈的雾龙在浮动,那儿也一定坎儿井。

坎儿井水冬暖夏凉,从沙砾中过滤出来,干干净净、清澈见底、剔透晶莹,捧喝一口,甜凉甜凉的,爽口冰喉润肠,比现在冰柜里拿出的矿泉水、纯净水好喝的多

天气热的时候,每天傍晚要到坎儿井边擦洗劳动后的一身汗水,享受那种独特的清凉解除全身疲乏,舒服难以言说。

哈密的地势是北高南低,北面绵延不断着天山山脉,南方是广阔无垠的塔里木沙漠。哈密干旱少雨,但哈密的地下水很丰富。夏季,天山有大量融化的雪水和雨水流下来,渗入沙漠戈壁,储存在地下。当地人利用那里特殊地形,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水灌溉农田和人畜饮用。

坎儿井基本上是由暗渠(地下渠道、竖井、明渠(地面渠道和水坝四部分组成。地下渠道串联着竖井,竖井又直通地下渠道。横放的笛子有点像竖井、地下渠道的微型版。地面渠道就是在沙漠里挖的明渠,我们常见那种简陋的渠道。

我只在历史书上读到中国两大古代工程,在哈密我又见到了我国工程神奇的坎儿井令人惊叹不已,不可思议!

林则徐发配新疆初见坎儿井惊叹不已在日记中写道:“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北,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

林则徐,官至湖广总督。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反帝最响亮的声音和史记上最闪光的一笔查禁鸦片时,写了幅名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告诫自己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

林则徐虽如此这般,但遏制不了清末统治者的独断专横及清廷腐败没落。

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皇帝革职:“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他忍辱负重,不为坎坷命运感叹唏嘘,与妻子在古城西安道别赴新疆,满腔愤怒下写“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激励诗句、惊世名言。

后来,坎儿井的一些功能被机井取代,哈密的坎儿井快要退出历史舞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