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祸福一线间:三十六绝穴解析

 三泰书斋 2024-11-19
图片

山水皆蕴含独特灵性,山峰中众多形态与星辰、物象相似。其中,有五吉星般的山峰,它们有的适宜结聚,有的则不宜。即使是形态相似的山峰,也有适合塑造与不适合塑造的区分。尽管相地者熟知星体与物类的形状,并了解山势的秀丽与粗拙之别,但若未能洞察其内在性情与意态,未辨明其生旺休囚的气理,仍难以找到真正的风水宝地。故谓“察其性情者得其真,观其形貌得其伪”。盖承其生旺者,则蒸为瑞木,结其祥珠,非烟非雾,氤氲纠缦。怪则生动物,常则发灵芝,而骸骨受其中和之气荫护,鬼福及人。盖承其休囚者,若气过刚而燥烈,则如木易尽灰。过柔而湿润,则砖生霉菌,寒暑假春秋,冷热逼之,风火攻之,而遗骨受垂杂之气,则遭消灭之劫矣,日后必有水涵蚁蚀,故无气也。即便有气,而气亦有吉凶之别,故祸福亦一线之间。

{穴法绝地辨}

无气绝

若穴场轮廓如带,平展无来脉,则视为无生气、气脉断绝。这种“穴伏”状态,指穴地四周平坦如带,缺乏生气来源。扫荡星所结的穴地就是如此,因其如水流般动荡,为至阴至寒之物,需要金性之物来稳定其动荡,方能形成有生气的结穴。若一派平展,则为纯阳。无脉来者,则无气息,既是纯阳不化,又无气息,理当为绝穴。若扫荡星平展处,有微微脉脊滴来,结穴处又有隐隐突泡者,此又非孤阳无气,此只是阳有余而阴不足而已。可在结穴处用人工作一大堆,使其成为金水之体,而息息相生即可。

空凹绝

若穴后呈仰瓦之形且无落脉,则为空凹绝地,即“气囿于形”。无来脉则无生气,这样的地方,遇凶则凶,遇吉不吉。正如杨公所言:“坐下若无真气脉,前面空对万重山。”穴后仰瓦且背后无依托,则风从后吹来,导致穴寒,预示着衰败和绝灭。

图片

坑槽绝

穴前有坑,穴后成沟如仰瓦之形者,为坑槽绝。穴后成沟者,必无脉来。无脉来则穴中无生气,即使穴最美,亦是空壳,语云:“一息不来是空壳”,是也。然,需要留意区分的是,在开口星辰中,其开口阔大之窝钳穴,因穴后界水成沟,亦与此相似,故要细察。若穴后界水成沟破顶者,便是山弯,非窝钳;虽不破顶,但界水成阴流者,则窝钳中也无脉来,亦为空窝空钳。如窝中圆净有肉,穴后界水铺开而不成沟,谓之阳会水,若中有隐隐阳脉者,为真窝钳,不忌仰瓦。穴前有坑槽,是坑煞,应主退财。若穴前坑槽不深者,则窝忌钳不忌。

干窠绝

若穴的左右两侧缺乏隐砂,或虽有隐砂但砂角无向上收拢之势,导致合堂之水不能停留,则称为干窠绝。穴旁若无隐砂则为割脚,这样的地形脉气阴敛且带有煞气;砂角不收上则表明其止势不明,因此需避忌。

犁尖绝

穴看起来既斜又平,无脉且无受穴处者,为犁尖绝。穴面既斜又平,形如犁尖者,本无融聚之象。无脉即无气息;无受处,即无球簷唇托唇口。何能作穴?若穴顶有隐隐一线之脉,如草蛇灰线,粗看则无,细察则有。穴旁有股明股暗之阴砂,而暗一边之阴砂仅有隐约之影者,则为边窝,此类边窝与犁尖绝相似,故要细察。

初龙绝

在离祖不远处作穴,其作穴之处虽有聚构,但既无天然结穴之形状,又无格局者,为初龙绝。龙虽有初结、中结、尽结。但三结各有不同的配备要件。初龙之穴,由于龙方行未远,搏换节数不多,其弊在于星体粗蠢,煞气难以脱净。虽有聚气之局势,若作穴处无天然之穴证,又无完美之格局者,皆为虚花。诗曰:“源头地,水口砂,时师到此莫开”,是也。

图片

草坂绝

穴在平坦之中,既无汇聚,又无佐证者,为草坂绝。脉来平坦为阳来,作穴处平坦为阳受;而穴在平坦之中,为阳来阳受;无汇聚则气不融;无穴证为无灵光。此既纯阳无阴,又无灵光汇聚,何能融结,故为绝穴。若平坦中有隐约微突,虽肉眼无法辨别,但,若在晴天之早晚,当太阳斜照时,可从光影中察得其有隐隐隆隆之微突,便是突影。若突影周围之阴砂,又有隐约灵光汇聚于此者,却非草坂绝之地,此又为极吉之穴。《葬书》曰:“隐隐隆隆,微妙玄通,吉在其中”是也。由于此类地至为隐然,全无穴证可见,只凭其一点灵光可细察而得,故谓之葬影。诗曰:“窗外月明窗内白,水边花发水中红”,是也。然,葬影之法,非道眼法眼不可。

开口绝

口中无乳泡,也无微茫界,无壁可依者,为开口绝。开口穴,是指窝钳穴之显然者。因窝钳为凹形之体,故属阳结。阳穴必须穴后有球簷突起,证其穴情,此即微微乳突,阳化而为阴也。故窝钳之显者,不可无微微乳突。即使浅窝短钳,这必要有微微乳突之球簷,以见阴阳交互,而成太极。若窝钳无微微乳突,则为孤阳不交,何能结穴?无微茫界水,实指穴旁无阴砂界入穴之水,为界水不分。界水不分,则生气散于地中。穴后无球簷,纵使穴前有唇吐出,亦无葬口可开,谓之无壁可依,故而谓之绝穴。

茶槽绝

穴前无余地而成沟槽,水从穴前直流去者,为茶槽绝。景庵《内照经》曰:“上有天轮影,下有土阶者,中成太极晕”。所谓“天轮影”,是指球簷肌理分开金面,如天之圆。所谓“土阶者”,是指唇蚝托起,如地之厚。两边痕影水分垂,太极晕平坦丰隆,含太和之气,包乎其中,如男女媾精,胚胎初结,生生不息,而三才始备,方成天然之穴。若穴前无土阶之唇蚝,则为穴无余气,无余气则无人丁,无人丁即为绝地。若穴前成沟,元唇水落于槽中直流者,必是先退败,后绝丁,《葬书》曰:“势如流水,生人皆鬼”,是也。

竹枧绝

竹枧绝和茶槽绝形状相近,区别在于前者穴前的沟槽斜向而去,后者则直向而去。两者导致败绝的原理相似,但茶槽绝的退败速度更快。

剪烛绝

穴地孤峰独岭,左右无砂遮护者,为剪烛绝。生气喜包藏,风吹则气散。孤峰独岭则穴星孤露,若穴场无左右龙虎蔽风,前面又无近案收堂气者,因无外气聚内气,内气必受风吹而散荡,若贪局势而误葬者,则尸骨因风荡而魂飘,故子孙败绝。《葬书》所谓“气以龙会,而独山不可葬也”。又曰:“孤露风撼而魂飘”。若平冈支龙者,则不忌。然亦要左右有阴砂蔽穴,所谓“眠牛地”是也。另外,还要区分清“鹤立鸡群”与“孤山独岭”之穴地。“鹤立鸡群”是指龙山,并且其龙必须是支脚繁衍,结穴处有砂包藏。而“孤峰独岭”是指穴山,并且结穴处孤露。

图片

三叉绝

穴脚如枫叶之形,不回环者,为三叉绝。穴星开脚,形如个字三叉者,本属穴星之吉形。星辰的肩脚分开,可将粗硬的煞气荡开至两侧,使穴脉得以脱煞而变得柔和。但关键在于,其两脚必须长于中脉,以确保中脉不露胎,从而藏风聚气。若两脚短而低,则胎息显露,穴位无法藏风,这是大忌。若两脚不回环,形成龙虎不顾穴之势,则属无情之砂,故为绝穴。

孤寡绝

穴星没有化生,孤阴孤阳者,为孤寡绝。穴星罡饱而不开面者,为孤阴,为罡煞,廖公曰:“饱肚形如覆簸样,丑恶哪堪相”是也。一片平坦而无突泡者,为孤阳。孤阴如女人无夫相配;孤阳如男人无妻配,故不能生育,诗曰:“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是也。故而为之绝穴。然,此病时师却常犯,皆因不明阴阳之故,尤其是那些只重理气者。

裏头绝

穴前有水裹头,却无砂山包裹,为裹头绝。裹头绝,只因穴前水大而穴星卑微。此本犯山不称水,客强主弱之病。再加上穴近水边,而且穴前无余唇或者余唇短,穴两旁又无龙虎遮护,故为凶穴。然,要区分清裹头绝与金城水入口之不同。金城水不仅形状弯环抱穴,并且龙强穴势较高,或穴场虽不高,但穴前有一片较长之余地,山水相称。而裹头绝则是穴卑,水大又近身裹头。

僭越绝

穴山本身卑微低下,朝山应山尊大者,为僭越绝。朝山,是指穴前面正对之山。应山,又称“四应之山”,是指穴位前后左右,即十字天心所对应之山。其不但相互之间要对应相称,不偏不侧。过低过远,则穴受风吹,过小则用神力微,无情则凶煞,过于高大而逼穴场,则为压穴。若穴山卑微,朝山尊大者,是小人不敢对君子。案山逼穴,则出人凶顽。朝应高大压穴,则为奴欺主。左压则长绝后,右压则幼绝后,前面压则房房绝。若是以祖山作朝山之穴,祖山对穴开面有情者,则不忌朝山高大,然亦不宜过于高大。本主虽卑微,但父母或少祖高大者,亦不忌朝山高大,如本人虽位卑职微,但有高官之父母作后台,又何惧面对高官,但亦要朝应开面有情方可。然亦不可过于高大。须知风水亦是一种气候调节之原理,古人所谓:“三门常开,五户永蔽”是也。但其必须要对穴开面有情方可,此为不易之理。

鹅头绝

穴后之脉息长,并忽然突起为玄武而结穴者,为鹅头绝。鹅头为穴之丑形,诗曰:“鹅头鸭颈,皆为凶形”,是也。脉息细长,是气息孤露微弱的状态,而到头又忽然突起形如鹅头者,又为孤阴不化,故凶。若脉息虽长,但至头突起之星体较大,又开阳面,并且庄重或秀嫩可爱者,则无忌,因其化阳不孤也。

过堂绝

脉息看似欲行,但实则停滞不前,这种情况称为过堂绝。若脉息看似穿过小帐,但脉气尖细且两边护砂形势也未延续,实际上气并未真正穿越小帐。若误将帐前显露的尖细脊当作气脉而选取,则穴位将缺乏生气,成为绝穴。盖真脉若穿度,脉脊必浑厚,只使是阳伏之脉,其两边亦有鳖裙,并且其护砂之形势亦随脉行。若形势未行度,穿度后露出之脊瘦小而嘴尖者,为“草尾”,而非气脉。

山坡绝

龙脉横向延伸,紧贴山旁而过的地形,被称为山坡绝。虽然山坡处看似有微平如偏结之穴的形态,但实际上龙脉随山脊而去,并未真正结穴于山坡。这种地形与偏穴相似,但真正的偏结穴上会有隐约的金面作球簷状,上手砂豁开,下手砂环抱以收气拦水,案山端正,灵光照射于穴。

斩龙绝

龙脉尚行,其间稍见平坦处,就作骑龙或斩关穴下者,为斩龙绝。由于斩龙绝是在脉尚行处误作骑龙斩关下穴,故为过山。《葬书》所谓:“过山不葬”,是也。其为“五不葬之一”,误葬者,因生新凶,消旧福,故亦为绝穴。其实,斩龙绝即是骑龙或斩关之假穴。若能正确区分骑龙斩关之穴之真假者,自然可以避免。骑龙穴与斩关穴基本相同,均是山脉尚行未尽时骑龙脊下穴。但斩关是在山脉将尽处作穴,其前面只有一节山脉。而骑龙穴之前面则还有两节以上之山脉。骑龙穴大致分为三类:顺骑、横骑与倒骑。但无论何种骑龙,都要有官鬼证穴,并要后鬼正照,前官回头,出唇吐气,内葬五行,外藏八风,左右回抱,藏神迎朔方可。然,此只为大略。其具体要件则多矣,因篇幅有限,故在此不多作详述。

碎形绝

龙脉降势不真切,正尾随着脚摆动者,为碎形绝。龙脉,是指从穴山降下至结作一段之脉。脚,是指自身大小八字之砂脚,即自身龙虎之砂脚。龙脉随脚摆动者,是指龙虎砂之脚随水流去之势摆动而去。即上手砂之脚不豁开而反敛入;下手砂之脚不抱回而反去。并且正脉之尾亦象龙虎砂之脚一样,随水而去。这说明所谓的“正脉”并非真脉,而是砂体。当然,若大龙将尽处,龙气极旺者,其砂体也能结小地,所谓“枝脚龙”者,正是指此类砂体结穴,但其落脉也要真切方可。若落脉又不真切者,必无融结,若在此处择地者,岂不是木中求鱼,非处求是?然而,又有一种怪穴亦与此相似。这种怪穴其后之垂头开面,到头之出唇吐气甚真,但龙虎砂却随水反去。以常理来看,何能结穴,然而,当仔细看其龙虎反去处,有层层折纹抱回者,这种地却反为大地,当出驻国外使馆之外交官员。但亦非盖堂之应证,垣局之汇聚者不真。

稗尾绝

流砂脚尽去,穴受八风吹者,为稗尾绝。流砂脚尽去者,为砂飞水走。《葬书》曰:“势如流水,生人皆鬼”是也。穴受八风吹,是因穴场无近砂蔽风,诗云:“风悍尸寒则魂飘”。由于这类凭穴风景甚美,极为眩目惑心,而且俗师亦常当其为作为大地来看,因此务必要当心。盖稗尾绝之地,因其凶败在于既贫穷而又绝丁,为至凶之地,误用者犹如山崩,势不可挡,故要务必当心。

城门绝

作别人之关锁,外从又不回头顾穴者,为城门绝。在风水学上,外明堂称之为“罗城”;围绕外明堂四周之山称之为“城廓”;外明堂水口称之为“城门”。水口左右两边之山交牙紧密,从堂局内看不见水流出者,称之为关。在左右两砂交牙之间,若有一条石槛拦水者,称之为锁。关是城门关转的意思;锁是城门关转后,再放上一条门闩的意思。可见,关锁之山,本是一局之用神。由于用神是主人之奴、或者是主人使用之物具,其只能听从于主人之使唤,不能自行作主。因此,通常情况,用神是不结地的。左右护从砂不回头顾穴者,是左右砂对穴无情,所以为绝地。若关锁之山开面成星,玄武有垂头顾下之势,左右砂有内顾之情,顶上明肩与中停暗翼齐齐分开,左右界水分明,结作处出唇吐气,局势开面献阳者,城门之山亦能结穴。又因这种地是朝水之局,水入怀入口,所以不但是财地,而且发财非常快,有“寅葬卯发”的功效。语云:“吃尽源头水,收尽世间田”。即是指此类地。

图片

孤神绝

孤峰独陇,而无护卫者,为孤神绝。陇,本指山冈高地,在这里,是指有起有伏而来,好像龙形状的山体。有些独陇虽然起伏顿跌,行度屈曲变化,形态好像真龙一样。但两边既无他山作护龙跟随,本身又无枝脚繁衍护主者,则因龙身孤单,必无结作。须知山龙最忌孤单,孤而无随,则龙身必被风吹水劫,这种孤龙只能作道观神庙,不可作阴阳两宅。若用作宅茔者,只出孤寡僧道,即龙身清奇,峰起楼台插云汉,亦只出高僧仙道而已。而到头无护卫者,必穴场抛露不藏风。不藏风则内气散。误葬者,必人丁孤绝,故为绝地。但是,又有一种大龙,其出身处两边冈埠叠叠相向,行度穿帐过峡,随从亦甚多。但当行至垣局时,众护龙皆不跟来,只有主龙独自奔腾而入垣局。行至到头处,又忽然耸起成座高大星辰,气势雄踞一方,然后转身回结,从穴场观望,见众山众水尽归降者,则不可以孤神论,此又为极大之地。所以说:“山无常态,地无常形,山情多变,全凭慧眼。”

覆钟绝

后山若壁立,前又无应峰者,为覆钟绝。廖公曰:穴星有立、坐、眠三体。而“后山壁立”,是指穴山星辰为“立体”,穴后山体陡峻,又无缓冲地带的情形。前又无应峰,是指穴前面既无近案作应,又无远峰为朝。气以中和为上,阳稍强而阴弱则为妙,故有“六阳而四阴”之说。而山之峻险为阴,平坦为阳。后龙来势平缓散漫,则柔有余而刚不足,因气息柔弱无力,多出柔软散漫之人。若来势急,是刚有余而柔不足,气急难收,故难以融结。即使有真结,亦非全吉,必出性格急躁之人,并多患高血压病等。若穴前又无应峰者,为无用神作应,生气无收拾,必无真结,故为绝穴。后山虽峻险壁立,若到头后铺出一片平地,脉抛落平处结穴者,为“急来缓受”,又不忌后山壁立。此外,尽管穴后陡峭如壁,但若穴顶有细细一脉滴入穴中,且降脉与来龙相对,穴的球簷唇口清晰分明,气息真实,再加上有近案能收拢内堂之气,这样的地形亦能结穴。但面对峻山,仍需细致观察以判断其吉凶。

金刚肚绝

脊龙若缺乏平坦的裀褥,且球簷界限不明,则称为金刚肚绝。脊龙,即脉脊凸起的龙脉,属阴。而裀褥,即穴前平坦之地,其形平坦故属阳。由于裀褥是真龙的余气,是穴内生气的外露,因此,裀褥之有无、长短、厚薄,是佐证穴中生气之有无、强弱、旺衰的依据。若穴前无余气吐出,则说明穴中亦无生气。故“穴前无余气,何能成穴。”球簷,是指穴上微微突起的分水圆晕。因其滴垂如蟹眼,故又称之为蟹眼。球簷其实是由“球”与“簷”结合于一体的穴脑。以其突起之顶为“球”,因其形状如金字的部益,所以又称为“分金之顶”。以其顶下分开之面为“簷”。而簷又称为“分金之面”。而球之凸起,则内气束聚,簷之开口,则阴气化生。在阴宅风水中所谓“葬生气”者,实际是要求棺头枕对球簷。“球簷界水不分明”,是指球簷没有突起,穴上无分水之痕影,或分水之痕影不明确的意思。廖炳公云:“穴上有分水,始见来脉之清;穴下有合水,方见生气之止”。若穴山高大,地步甚广者,当有三分三合水之见;若穴山低小,地步不多,或者顶结、偏结、以及边窝之穴者,亦必有贴穴之分合水可见。故球簷突起,内气方聚;界水分明,穴脉始清。若球簷塌陷不起,界水不分,则来脉不清,内气不聚,又何能成穴?综上所述:脊脉无裀褥者,为阴来无阳受,穴前无余气;球簷不分明者,为来脉不清,内气不蓄。故说金刚肚为绝穴。

马眼绝

穴傍脊而斜穿者,为马眼绝。脊,是指阴龙之脉。“穴傍脊而斜穿”,是指见有脊脉斜过,而脉旁边有微窝平,即斜傍脊脉作球簷而枕之,并以微平处为小明堂,作闪穴下。脉行未止为过山,是《葬书》所谓“五不葬”其中之一。误葬者,消己福,生新祸,故亦为绝穴。若是闪落者,穴上必有隐隐分金之面,球簷唇口分明,穴前有唇蚝托起,穴旁有腮角荡开,前有案山堂局应证,后有盖山照穴,四山平和,精神发越。

流砂绝

田滕作龙虎,田傍无气脉者,为流砂绝。田滕,是指田间的土埂或小堤。在田间作穴,以田傍为后脑,以田滕为龙虎,穴星无气脉来者。虽有阴砂收堂气,但因无脉息到穴,所以,其本身就不是真龙,而是随地势而流去的砂体。由于田间形势平缓,真脉落平,本来行度就多为隐伏,其脉如草蛇灰线,穴证也不明显。再加上地形原貌又被人为改变,因此,其气脉无法用常理去观察与判断,只能凭法眼、甚至道眼来推定。通过窥测山川的形势性情,看其精神所聚在何处,再分析其原貌状况。然后,再判断其穴场、堂局、以及近砂远水之向背,看其是否符合融结的配备条件?有无缺陷?缺陷是自然造成还是人为造成?是否可以修补等?当所有的疑点都得到合理的排除,所有的实体要件都得到证实后,方能定穴。但,说来容易做来难。这种以山川精神为依据的葬法,又称为“葬影”,非峦头理气功夫深厚者不得其法。

图片

漏胎绝

在玄武顶头下穴,穴场无砂护卫包藏者,为漏胎。穴山顶头虽有微平,但穴后无靠山傍,或靠山遮护不力,后面又无鬼乐照应,四周无砂遮护,前冈后涧,左空右缺者,因胎息孤露,必穴受八风吹。因此为漏胎绝丁之地。若是飞天龙、仰天结之类的凭高穴,顶上平坦中开仰窝。后有盖山依靠,前有唇蚝铺展,两腮又有阴砂抱穴;四面周遮无缺,前有官星回头;内有球簷唇托为凭,外对十字天心为证者,又不可以漏胎论。如架上金盘、通天蜡烛、朝天螺等喝形是也。高穴因其能吸纳天清之气,故多出学理深厚、德高望重的贤臣,即便是高官也多为清廉之士。然而,若高穴附近有方圆之砂作为屏障,则情形或有不同。若再配以形如锅底的明堂,则有可能催生出巨大的财富。

败形绝

顺流关不住,本弱前山有凹者,为败形绝。水顺去而下砂前案关不住,则牵动土牛,退财败家,廖公曰:“第一莫下去水地,立见家业败”是也。本山卑弱,则主力量薄弱、身份卑微,即使局贵亦难消受。前山有凹缺,是指案山有凹缺,而穴正对凹缺处。前案凹缺,则内堂气漏,此亦是“十不向”之一。以上三项缺陷,皆穴之病,若只犯其中一种,虽有凶祸但不大凶,若三项齐犯者,则祸重,故亦作绝穴论。

落槽绝

穴旁若有深坑,则为落槽绝。理想的穴位应形止气蓄,平坦丰盈,左右协调,生机勃勃。但若穴位周围高低不平,凹凸倚斜,则会导致穴中内气不畅,缺乏阳和之气。深坑又是穴亏凶之形,有腾漏亏损生气之患,为天败之凶煞,在左则长见凶,在右则幼见凶,在前则房房见凶。坑槽既有天然原生而成者,也有崩陷形成者,亦有人为挖掘形成者。凡天然生成者,为地缺,若坑槽不深,离穴场稍远,砂水顾穴有情者,为天地无全功,若经填空补缺,待数年伤口归原后可用。若是崩陷造成者,为天败,此多属地虚无内气之故,故不可用。若人为挖掘造成者,只要不是损伤龙脉,亦可填补,待数年伤口归原后可用。但坑槽太深大者则不可用。

失肚绝

未能洞悉真龙的来去之势,错误地认为真龙在此地结穴,而在似是而非的穴位处随意开挖,此即为失肚绝。龙穴结作,要经历出身、行度、止结三个过程。既有初结、中结和尽结之不同。亦有横结、偏结、闪结之不一。如山之有脊处硬,而穴借脊为出煞之所闪落于软处结作,而地师不明此理,仍以硬脊为脉,开孤截荡。对顶处死,而生气以顶为分开之砂,旁闪于生处融结,而庸师却误以穴对中顶为的,在对顶处择穴。山之尽处抛露,生气已接闪于中腰止结,而地师仍在尽处作穴。山之尽处陡泻,生气已抛落平地,而地师以脊脉尽处为气止作穴。腕内堂气倾侧,生气闪于腕外聚处,地师却在腕内点穴。正身不开面,生气偏闪于旁枝开面处,而地师求正身择穴等等。凡寻龙点穴,要先观大势所趋,弄清龙从何处起,何处落,然后再从龙落之处寻觅其于何处结。若龙不从此枝或不从此处落,而看穴山星体形态,其来不真者,即使有窝钳乳突,穴证分明,亦是假穴,此为地师类类常犯之错误。故业者不可不细察。

失矩绝

尽管龙穴真实且地形局面极佳,但如果不符合廖氏内堂作法诀或立向错误,即为失矩绝。这里的“矩”指自然规律,而“失矩”则意味着在作穴或立向上违背了这些自然法则。而失矩绝具体表现大致有三种:

(一)、乘气不当之失矩

1、于气阴阳未化生处急扦,即斗脉伤龙。

2、在气尽止后而缓扦,即脱脉伤穴;

3、不对分金之中而旁扦,即偏离气脉;

4、气浅来而深扦或脉深来而浅葬。

(二)、作法不合之失矩

1、作法成孤阴孤阳一,无罗纹土宿。即在乳突穴中堆凸作晕心,或窝钳墓中开窝口作晕心。

2、星体克穴形。如在金星穴山中直接堆土埂作木穴;在水星穴山中直接堆尖作火穴等。

3、罡煞不泄。如顽金之穴不开金取水泄金毒;带火之金而不剪火嘴等。

4、其他不合法度之作法:如龙气小巧而挖掘太大;去水地而作开口窝;穴场带煞气而不裁剪制化等。

(三)、立向不合之失矩

1、坐向不合来龙。

2、坐向不合砂水。

3、坐向兼加挨星不当。

4、坐龟甲空亡、孤虚分金等。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