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当断预则谋(读智囊全集-明智-知微-高欢、任文公、东院主者77) 断事在先,预谋在后。 北齐神武帝高欢未登基前在洛阳看见宫中的禁军相率放火烧领军张彝的住宅而朝廷又不管的情况,感到天下将乱,立马回家用尽自己的家产去结交各方豪杰。 西汉南昌县尉梅福忧国忧民,以一县尉之微官上书朝廷,指陈政事,但被朝廷斥为“边部小吏,妄议朝政”,险遭杀身之祸。梅福认为不屑为官挂冠而去。王莽篡位称帝,在他杀死儿子、诛灭皇后的家族,却没有人敢讲话的情况下,梅福知道朝廷的三纲断绝,旋即离家遁世,云游四地,来个不闻不问,图个自在逍遥。 高欢断事志高远,梅福遇事隐江湖。一枝双花,各表春秋。 当然,物有相对,事有相反。对事物的看法做法也有当断一事,预谋在先的。 王莽摄政时,巴郡有个名叫任文公的善于占卜,知道将要发生大乱,就督促家人都背负一百斤重的物品,绕着房舍跑,每天做几十次。 这是在做什么,一家人都疯了吗? 后来,真的战乱来了。任文公一家背负重重的粮食,是跑得最快的最远的并全都幸免于难。这就是先前全家绕房跑的原因。 唐末时也有这样的一个人,没名没姓,书上称为东院主者。当时,岐王李茂贞与梁王朱全忠互争短长。东院主者就预知将的乱事发生,就将家中的豆类、粟米磨成粉,作成砖块,叠成墙,然后用粘土抹在墙面上掩盖;又增加屋里的梁木。全院的人都笑他疯了。 后来,战乱来了,家里的所有东西被乱兵抢了,时一长久,粮食吃完了,木柴烧尽了,当地饿死的人不少。而东院主者这一家留有粟米吃留有柴火烧,躲过了饿死这一劫。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遇事起个小心多个细心总是有好处的,打有准备之仗总是有稳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