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中成药,治各种眼睛问题,便宜又好用

 绿酒春浓 2024-11-22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图片

大家好,我是梁医生。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许多人却被各种眼部问题困扰。如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羞明流泪,眼前还有类似小飞虫的黑影飘动。

今天,梁医生就给大家介绍一种能有效应对多种眼睛问题的中成药 —— 明目地黄丸。

治眼疾 需补虚?

清代名医叶天士 曾提出“久病必虚” 的概念。很多疾病初期可能是邪气入侵所致,但随着时间推移,病程拉长,身体慢慢会出现虚损,这种虚损状态又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不管什么疾病,只要持续时间比较长,反反复复好不利索的情况,治疗就不能一味祛邪,而需扶正。

图片

眼睛问题 也是如此

如果把眼睛比作一盏灯,想要这盏灯烧得明亮,灯油就得足。那灯油是什么?早在《黄帝内经》中,老祖宗就告诉我们了。

“肝开窍于目,目系置于脑,肝肾之精血上注于目而能视”。

——《黄帝内经》

所以,想要调理眼疾,一定要补足肝肾精血。明目地黄丸便是滋肾、养肝、明目,治疗眼疾的良方。

图片

明目地黄 治眼名方 

很多朋友都知道滋阴补肾的六味地黄丸,明目地黄丸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加上枸杞、菊花,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而成。

怎么理解这个药的功效呢?可以用「种花」来类比,简单易懂。

眼睛若为花朵,肝肾便是花的根。肝肾阴虚,好比根部缺水,眼睛就会干涩、视物不清,甚至瘙痒难耐,这与西医所说的干眼症相似。

而明目地黄丸中的熟地、山萸肉山药就像浇水的水壶,能滋补肝肾之阴,让眼睛重焕光彩。

然而,滋阴不能过度,否则容易助长水湿之邪。就像养花也不能一直浇水一样,可能导致烂根。

方中的茯苓、泽泻能利水除湿,同时不损伤脾气。可使中焦得运,水道通调。维持身体的水液代谢平衡。

想要花朵开得娇艳,单浇水肯定不够,还要施肥。同样的,眼睛也需要肝肾精血的滋养。

方中的当归、芍药、枸杞、熟地等药物擅长补益肝肾,使肝血、肾精充足,进而对眼睛起到滋养的作用。

但施肥过量会烧根,就像补过了头,人体易生虚火一样。

方中的牡丹皮、菊花、石决明药性寒凉,可清泻虚火。

此外,蒺藜能平肝熄风、明目止痒,如同疏松土壤的蚯蚓,能使诸药更好的发挥补益作用,更易吸收。

常用于哪些疾病

1

眼睛干涩

明目地黄丸能通过补足肝肾阴液,来调治眼睛干涩,让眼睛恢复润泽。

2

视物模糊

当灯油不足的时候,灯光是不是模糊的?明目地黄丸可以滋补供养眼睛的肝肾精血,改善眼花、视物模糊的情况。

3

羞明流泪

眼干严重时,就会畏光。而当滋养眼睛的精血不足时,只能分泌眼泪来代替滋润眼睛。所以风一吹,就容易流泪。

明目地黄丸把肝肾补足,自然能减轻眼睛怕光、迎风流泪的状况。

4

眼睛干痒有红血丝

阴血不足的时间太长,容易出现虚火。虚火顺着肝经到眼睛,就出现了红血丝变多的情况。

明目地黄丸不仅能补肝肾,还可清虚火,能缓解这些不适症状。

图片

使用注意

虽然明目地黄丸对慢性、肝肾亏虚为主的眼疾效果显著,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眼病

若起病较急,出现眼睛红肿、胀痛、眼睑血丝密布、眼屎多、舌红,舌苔黄腻等实火症状且无明显虚证时,服用明目地黄丸反而会助火助邪,应选用清肝明目的药物。

所以一定要记住了,用药前先看一下舌头。若舌质红,舌苔少或者无苔,且眼睛问题久治不愈,才能使用今天这个药,这就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文章顶部有视频,建议配合观看 可便于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