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上了年纪的朋友经常有一个困扰多年的毛病,就是每次稍微多吃一点东西,胃就会不舒服,反酸水,甚至还会呕吐,所以一直都不敢多吃,家里孝顺的小孩总叮嘱自己多吃点多吃点,但是自己实在也是吃不下。 并且还会经常头痛,这种头痛非常有特点,疼痛的部位和其他头痛不一样,属于巅顶头痛,去医院量血压做了一系列检查都是正常的,平时还经常手脚怕冷,大便溏稀,但是有时候又经常感到莫名的烦躁。 ![]() 前面一篇文章介绍了理中丸的使用,很多人都知道吃点生冷的食物胃中就不舒服,不消化,这是胃中有寒,脾胃阳虚,就会出现胃中食物难以腐熟,脾难以运化食物。理中丸治疗的是因脾胃虚寒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但是这些症状只是局限于消化系统的症状;而吴茱萸汤不仅可以治疗消化系统的症状,最主要的区别是巅顶头痛。 学习中医的朋友都知道,一说巅顶头痛,就知道和肝有关系,因为肝经是经巅顶循行的,所以吴茱萸汤和理中丸的区别就在于,理中丸主脾胃虚寒,而吴茱萸汤主肝胃虚寒。 那么肝胃虚寒 既然是虚寒,所以根本是体内阳气不足,阳气不足就会出现畏寒怕冷,这种怕冷尤以手脚为主,尤其到了冬天,气温一低或者接触了冰水会加重怕冷的症状;而胃中虚寒就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出现胃痛、腹胀,甚至是反酸、呕吐,尤其是进食生冷食物之后;肝主藏血、脾主统血,肝胃(脾)虚寒就会出现气血不足,表现为面色苍白无华、头晕等。 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巅顶头痛的症状呢?这是因为肝胃虚寒,导致肝经的浊阴之气循经上逆造成的;心中烦躁很多人认为是有热,其实在这里也是因为肝经浊阴上逆导致的。 ![]() 吴茱萸汤:吴茱萸9g、人参9g、生姜18g、大枣4枚。主治进食后泛泛欲呕,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冷,大便泄泻,烦躁不宁。 既然叫吴茱萸汤,所以方中肯定是以吴茱萸这味药为君药的。《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提到,吴茱萸辛热,有小毒,归肝、肾、脾胃经,既能够温肝又能疏肝,既有温胃的作用,还有降逆止呕的作用。所以吴茱萸对于肝胃虚寒的寒,能够温肝胃祛寒,还可以针对胃气上逆、肝经浊阴之气上逆导致的呕吐等,能够降逆止呕。 人参可以益气健脾,和吴茱萸同用,可以增强温补的作用。生姜也可以温胃祛寒,并且生姜被称作为“呕家圣药”,针对胃寒导致的呕吐一定离不开生姜这味药;这里生姜用的量是最大的,这也同样可以看出,整个方子对于降逆止呕的作用。大枣可以坐镇中焦,为气血生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所以理中丸体现的是非常标准的中焦虚寒 ![]() 附:治口腔溃疡方法 很多人都会有口腔溃疡,尤其是反反复复,好了一段时间不知道什么原因又得了口腔溃疡,其实这大部分都是属于虚火上炎,也就是因为下焦肾水不足,导致的龙雷之火上奔,这种虚火不能服用清实火的药比如牛黄解毒丸之类的药物,这种药可能有效果,但是越吃会越严重。 其实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用吴茱萸碾成粉末用水调成糊状,外敷在涌泉穴上。因为吴茱萸为辛热之药,药性往下,所以可以引火下行,中医说“同气相求”,用辛热之药,可以吸引上面的虚火,达到把虚火引走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治疗口腔溃疡,还可以把多余的阳气收藏于肾中,再加上服用一些滋阴补肾的药物,就可以很好的把阳气封藏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