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金错刀频道 北京的天气冷不冷,电梯广告最清楚。 这几天的打工人,应该没少被鸭鸭羽绒服的电梯广告洗脑。 在“天冷了就要穿鸭鸭呀,鸭鸭鸭鸭鸭鸭...”的魔音入耳之下,很多人都开始重新认识这个爹妈辈专属的“县城羽绒服”。 一度被打工人嫌弃的鸭鸭羽绒服,其实是国产“羽绒服之光”。 成立于1972年的鸭鸭,一度是全国最火爆的羽绒服品牌,在最鼎盛的8、90年代,鸭鸭羽绒服的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30%,年销售额10万多件。 不过,经过市场数年的折腾,鸭鸭羽绒服的市场占有率一度跌倒不足5%,而且越做越下沉,只能在下沉市场捡漏子。 而如今的鸭鸭,却带领“县城羽绒服”上演了一出逆袭大戏。 被大鹅和始祖鸟的高价整怕了的年轻人,纷纷转投曾经瞧不起的“县城羽绒服”直播间。 去年,鸭鸭羽绒服一年的营业额高达150亿元,几乎可以和老对手波司登相提并论。 如今,已经“占领农村”的下沉羽绒服们,正在集体“包围城市”,且有了极大的逆袭势头。 又土又Low的“县城神装”,凭什么攻陷中产衣柜? 被大鹅逼疯的中产, 让“县城神装”救了 现在的羽绒服,越来越让人高攀不起。 这一风气的始作俑者,莫过于加拿大鹅、Moncler和始祖鸟等国外大牌。 靠着“羽绒服鄙视链”和五位数的价格,让新中产们对这些国际大牌趋之若鹜,让不少中国品牌眼红。 一些不甘示弱的国产品牌也开始全面升级,比如,前几年还主打500元左右价位的高梵羽绒服也选择直线涨价,价位来到千元左右。 因为类似的设计和宣传风格,在小红书,高梵羽绒服也获得了“Moncler平替”的称呼,备受追捧。 但是对于过去冬天靠高梵续命的年轻人来说,这次品牌升级,无疑有种当年隔壁的“翠花”到了上海摇身一变成了“Vivian”的陌生感。 但相比于四位数的“大牌平替”,年轻人需要的还是卖三位数的“温暖低保”。 于是这就给了“县城神装”逆袭的窗口。 “县城神装”逆袭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年轻人学会看“配料表”了。 羽绒服抗不抗冻,主要看里面羽绒的含量,简单来说绒越多越好。 但不少大牌羽绒服都在充绒量上面“有所保留”。 价格在1000多元的北面羽绒服,曾经还以标注75%,实测72%左右的充绒量被骂上热搜。 也有不少国产“高端品牌”,敢把充绒量100g左右的羽绒服卖出千元高价。 与之相比,县城羽绒服就主打一个“塞爆”,一件价格才300元左右的羽绒服里,能满满塞入200g羽绒。 因为售价实在是太便宜,人们对“县城羽绒服”的质量也没太多苛求。 大部分的消费者,在买一件大几千的羽绒服后,就会仔细看充绒克重、研究面料防水防风性,还会像显微镜一样仔细检查每一处缝合有没有漏毛。 但如果购入的是价格只有一半的羽绒服,管你填充的是鸭绒鹅绒还是鸡绒,只要走在路上不要裂开,就是好衣服。 其次,县城羽绒服绝不“功能内卷”,也是让打工人备受青睐的原因。 市面上的“奢侈羽绒服”想要卖出高价,必须在功能上下狠招。 不管是极限运动,还是登山探险,只要和极端环境下的特殊功能挂钩,都免不了高价。 而县城羽绒服在这方面就绝不内卷,因为他们也知道,那些在北极冰原和珠峰上玩命的大佬们,怎么选也轮不到自己。 于是,在性价比之余,县城羽绒服的设计才真正是为普通老百姓准备的。 比如,不少羽绒服都会在衣服表面设计反光条,就是为了能在骑车的时候多一道提示。 尽管穿着会被认成环卫工人,但这样设计代表的务实精神,也是打工人十分看重的。 毕竟,清醒过来的都市打工人发现,自己穿羽绒服的场景不是巴黎的T台,也不是北极的冰原,而是冷风嗖嗖的写字楼间。 只要骑电动车的时候不冻腿,比什么噱头都强。 “灰姑娘”鸭鸭,两招逆袭 被嫌弃的鸭鸭,也曾担任过“国货神话”的角色。 有网友称,自己老爹的单位在多年前就是找鸭鸭代工生产了一批羽绒服,经过多年的暴力机洗之后里面的羽绒还是十分充实。 而在1989年,鸭鸭羽绒服还曾作为“国礼”被赠送给来访的外宾。 鸭鸭“国礼”羽绒服 但随后而来的20多年,却让鸭鸭一度跌入了谷底,几经换帅,濒临破产。 鸭鸭能从至黑之时走出来,多亏了一个狠人:鸭鸭现任董事长樊继波。 樊继波在2020年入驻鸭鸭之后就着手爆改,爆改的第一步,就是在流量市场“广撒网”。 2019年,鸭鸭品牌的电商渠道收入仅有8000多万,是同年老对手波司登的5%不到,整个鸭鸭品牌除了天猫旗舰店,就只有遍布全国的线下渠道。 电商出身的樊继波,自然清醒地了解互联网的力量,在他的带领下,鸭鸭打通了抖音电商、京东等等渠道。 恰逢抖音电商随着直播带货模式崛起,鸭鸭自然也成了直播间里的常客。 只不过,以鸭鸭的品牌力还很难挤进头部主播的直播间,于是鸭鸭采取了海量腰部主播+自建多个直播间的模式,开始多面开花。 鸭鸭每年上新的款式高达1000多个,不管是老年服装主题的直播间,还是童装、运动服,鸭鸭都能找到一席之地。 光在抖音,鸭鸭就有旗舰店、童装旗舰店、时尚旗舰店等近百家店铺。 每逢冬季,只要在抖音划拉几个直播间,就能看见鸭鸭的身影。 樊继波也很会搞噱头,三伏天时派人西藏雪山上一边吸氧一边直播买羽绒服,一时冲上热搜。 两年折腾的效果显著,鸭鸭在抖音电商业绩保障,2021年GVM就高达80亿,比前一年暴涨45亿。 但拿下抖音直播间,只能确保夯实下沉市场,闯入北上广白领的衣柜,鸭鸭用了第二招:大胆切入头部流量。 去年,鸭鸭签约了流量小生王一博作为代言人,从时尚圈到内娱饭圈都一脸懵。 同为顶流明星,肖战代言拉夫劳伦、王俊凯代言迪奥、杨洋代言华伦天奴,基本和奢侈品大牌脱不开关系。 而看着王一博身穿鸭鸭羽绒服的大幅广告出现在地铁里,粉丝们的第一反应是“可能是假的”。 不过,鸭鸭找顶流的步伐并未停止,从2022年起,鸭鸭就陆续找了赵思露、佟丽娅、海清、万茜以及今年的鞠婧祎等流量大腕做代言人,受众群体从00后到70后全部覆盖。 除了找大牌,鸭鸭还积极蹭上了时尚圈,比如出征米兰时装周,邀请Burberry男装总监亲自下场设计。 一系列操作下来,很多人都觉得鸭鸭这是要“咸鱼翻身”变身奢侈品背刺穷鬼了? 然而反差这就来了,鸭鸭一面拼命打造高端人设,一面还是维持自己三位数的亲民售价。 对于偶像饭圈群体来说,能够花500元左右就能Get“偶像同款”,不要太值当。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鸭鸭频繁冲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也让品牌形象逐渐扭转,不再是“老掉牙的杂牌”,也有了一定身份认同。 有数据调查显示,愿意花千元购买羽绒服的消费者占比仅有25%左右,而鸭鸭正是牢牢占据着羽绒服消费者中最核心的购买力群体。 在“面子”和“里子”之间,鸭鸭找到了最微妙的平衡点。 狂奔中的鸭鸭,必须注意脚下 国产羽绒服,目前已经分成了两个梯队。 以高梵、波司登为首的品牌正在瞄准大鹅,想要打造中国自己的高端品牌; 而鸭鸭、雪中飞等“县城神装”,正在占领千元以内的亲民市场; 只不过在市场极度内卷的如今,选择每条出路的品牌都有自己的“难处”。 冲击高端的品牌,被困在“高价陷阱”中,不少消费者都认为国产羽绒服价格虚高,价格撑不起逼格。 而走亲民路线的品牌,也被频发的质量问题所困扰,就在前几天,一则关于羽绒服的新闻冲上热搜。 有羽绒服业内人士透露,如今鹅绒涨价,业内有上千家羽绒服掺杂售假。 对于“下沉王者”鸭鸭来说,频发的质量问题,更是让品牌形象蒙上了一层灰。 由于和其余品牌过于雷同的款式,鸭鸭经常被质疑是“贴牌产品”。 此外,不少消费者也对鸭鸭的耐久度、异味等问题颇有微词。 不少网友都会在两个品牌之间纠结时,得到“不要鸭鸭”的建议。 久而久之,鸭鸭“杂牌”的印象始终如同蜘蛛网一样挥之不去。 其实,消费者对鸭鸭的认知度差,一定程度也是受鸭鸭“广撒网”的策略所致。 在去年的双十一期间,一家直播间里的鸭鸭产品标注着“原价2899元的鸭鸭羽绒服,现价449”。 但在经过消费者的核查后,这款卖449的羽绒服,在鸭鸭的其余直播间花228就能买到同款。 直播间的想法很简单,给一个“不甚知名”的品牌扣一顶高端帽子,再通过“极其夸张”的折扣,营造一种实惠的人设。 在此事曝光后,不少消费者跑去和鸭鸭官方客服对线,质问对方为何低价卖高。 对此,鸭鸭也很无奈,品牌总监胡诗琦出面发声说涉事直播间并非官方直播间,而品牌方也在准备通过官方流程打假举报。 不同渠道的鸭鸭质量有多混乱,早就成了消费者的共识了。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鸭鸭都采取同样的广撒网策略,虽然增加了曝光,但是过于繁杂的销售网络,也让不少假货、A货趁虚而入。 如何让品牌更加聚焦,是如今鸭鸭的一大难题。 作为同样的“下沉市场统治者”,鸭鸭之于羽绒服领域的处境,非常像之前的蜜雪冰城之于奶茶。 尽管这两个行业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类比同行中的“高端”对手,以及广撒网的“农村包围城市”打法,二者处境却又有着八分相似。 从产品角度来说,蜜雪冰城爆火手段其实很简单:着眼于高性价比爆款。 无论是3元甜筒、4元柠檬水还是5元冰美式,蜜雪冰城靠着“便宜量大管饱”的基本款,在消费者群体中打出声量。 鸭鸭羽绒服也在这方面有过尝试,此前并不贵的王一博同款、HelloKitty联名款等,都在消费者群体中有着不错的口碑与销量。 但是,在每年1000多款新品的“汪洋大海”中,这些本应该占据品牌金字塔尖的爆品,很容易被直播间里真假难辨的各种鸭鸭抢去曝光量。 而过于繁杂的产品线,不光是消费者看着眼晕,也让鸭鸭在管理方面难以面面俱到。 想要成为“国民”级别的品牌,如何保持亲民的定位,同时敢于“快刀斩乱麻”,清理混乱的消费者认知,才是鸭鸭再进一步的必经之路。 毕竟,高端和奢侈,不是精品化的唯一出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