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5年四渡赤水面临危机,曾希圣出了一个妙计,毛主席:就这样办

 院长室 2024-11-29 发布于河北

引言

为了躲避国军的追铺,红军被迫开启了长征,在长征路上“四渡赤水”可以说是传奇之战。不仅粉碎了蒋介石的企图,还在红军转移过程中占据了战场的主动权,红军以少胜多,留下一段佳话。

其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指挥队伍,更是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才是谋略。在四渡赤水时,曾遇到一次危机,幸好曾希圣献出了一条妙计。

1935年四渡赤水面临危机,曾希圣出了一个妙计,毛主席:就这样办

(四渡赤水)

一、在封锁中寻找红军生路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我军被迫撤出根据地,进行大规模转移。1935年1月遵义会议之后,蒋介石彻底慌了,他决定立刻在川滇湘桂的交叉地带,彻底消灭红军。国军动用了150个团展开包围,为了躲避国军,我军决定北上抵达川南,和红四方面军会合。

蒋介石安排的各路大军,分别从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多个地区逼近。面对这样的情况,红军决定从古兰、叙永等地北渡长江。随后川军派出了8个旅的兵力围追堵截,与此同时黔军又从贵州和川南方向夹击。

1935年四渡赤水面临危机,曾希圣出了一个妙计,毛主席:就这样办

(国军与红军的进攻路线)

滇军龙云则是派出了3个旅来围堵,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毛主席当即决定,渡过赤水河,拿下扎西地区,躲避国军的追击。1月19日,红1、3、5、9军团兵分三路,开始朝着赤水方向前进,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也遭到了国军的强烈围堵。

在青杠坡之战中,还是靠着陈赓的干部团,最终才成功拖延住了敌人的攻击。眼看敌军朝土城方向而来,而土城是当时我军的大本营,于是毛主席决定立刻向西渡过赤水河。等红军在扎西地区集结完毕之后,国军再次判断我们会北渡长江。

1935年四渡赤水面临危机,曾希圣出了一个妙计,毛主席:就这样办

(一渡赤水)

国军集结了大量主力队伍在长江以南的地区,红军难以突围。就在此时,毛主席发现,黔军的王家烈部队,因为在之前与红军的消耗中损失极大,王家烈的部队整体比较低迷。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毛主席决定以王家烈队伍为缺口,二渡赤水,朝着东面前进再次返回贵州。

2月11日,红军即刻动身,王家烈正在给他母亲过寿,得知红军突然回来的消息,他再度调兵阻挡,却已经慢了一步。二渡赤水时,我军将川军甩在身后,进入遵义地区之后,更是发起了遵义之战,拿下了桐梓、娄山关、遵义等多个区域。

1935年四渡赤水面临危机,曾希圣出了一个妙计,毛主席:就这样办

(二渡赤水地图)

此时远在汉口的蒋介石已经急了,他看得出自己这几支国军,也都是各怀鬼胎。于是他立刻飞往重庆督战,决定对红军进行严厉打击。他将红军南北地区的军队全部朝着遵义地区进发,在红军地区外围,构筑出了一层又一层的包围圈。

二、四渡赤水:曾希圣献出妙计

3月5日,红军决定派出红9军团在桐梓、遵义,吸引川军的注意力,但由于川军出其不意,导致进攻没能奏效。在援军已经进入枫香坝地区的时候,红军决定转而北上,毛主席在这个过程中,多次派出部队在遵义佯攻,让敌军对红军的动向始终摸不清。

1935年四渡赤水面临危机,曾希圣出了一个妙计,毛主席:就这样办

(毛主席掌握全局)

此前我军已经两次渡过赤水河,对于国军来说,他们绝对想象不到,我们即将第三次渡过赤水河。3月16日,毛主席再次率领红军从茅台度过赤水河,再次回到了古兰、叙永方向,似乎下一秒就要北渡长江了。

蒋介石信以为真,再次调集所有的部队,试图拦截红军。就在蒋介石下令动兵的时候,毛主席再次决定,趁着敌军的动向,我们出其不意转兵向东,在赤水河的东岸找到机会歼灭敌军。但是要如何麻痹敌人,又如何让大部队成功呢?

1935年四渡赤水面临危机,曾希圣出了一个妙计,毛主席:就这样办

(四渡赤水)

曾希圣,我军二局的局长,换句话来说就是情报局的头子,在我军长征过程中,二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在破译了许多川军的通信密语方面,同时二局几乎全部都在苏联,进行过专业的情报培训。

从红军到八路,曾希圣创建了我军的情报工作。曾希圣一心扑在破译敌军请报上。对待无线电侦查他也十分下功夫,要知道当年国军购买的最先进的设备,都无法破译我军的密码。长征时期曾希圣更是小心又小心,他亲自护卫情报队伍。

1935年四渡赤水面临危机,曾希圣出了一个妙计,毛主席:就这样办

(曾希圣)

在四渡赤水时,毛主席决定趁着国军以为他们要北上的时候,再次渡过赤水,逃出敌军的包围圈。那要如何让敌军产生错觉呢?此时曾希圣就想到了一件事情,他认为我们可以用国军的情报密码和电文格式,冒充蒋介石给吴奇伟、周浑元发送电报,命令他们调离

曾希圣这个计谋一出,毛主席和周总理欣然同意。随后先是利用曾希圣的想法,给吴、周二人,发去了南下的其他路线,同时又让红1军团的1个团,佯装我军的主力部队,大张旗鼓的朝着古兰地区前进。

1935年四渡赤水面临危机,曾希圣出了一个妙计,毛主席:就这样办

(四渡赤水)

这1个团,携带者我军的电台,让蒋介石认为,我军的主力真的打算北渡。但其实被红军悄悄引诱向西,在21日晚上,我军主力再次度过赤水,与此同时吴、周二人路线偏离,红军直接朝着贵州而去,而蒋介石就在贵阳。

等蒋介石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他立刻派人死守飞机场,随时准备跑路。而此时红军已经跳出了国军的包围圈,又趁着滇军增兵贵阳的时候,直接直转进入云南,再从云南度过了金沙江,最终和川西南的红4方面军成功汇合。

1935年四渡赤水面临危机,曾希圣出了一个妙计,毛主席:就这样办

(巧渡金沙江)

在四渡赤水的关键节点之上,除了有毛主席等人的运筹帷幄以外,我认为曾希圣提出的这条计谋,在四渡赤水的关键节点之上,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四渡赤水的影响有多大

四渡赤水之战,在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军事作战中,其智慧性都是独一档,他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以少胜多,什么是真正的军事计谋。兵的数量多,不代表会打仗,兵的数量少,不代表一定会输。

1935年四渡赤水面临危机,曾希圣出了一个妙计,毛主席:就这样办

(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打出了红军的士气,我们成功的多次迷惑敌军,创造胜利,也在这个过程中消灭了众多的国军,我们从被动变为了主动。这当中毛主席等人功不可没,他带领红军从失败走向胜利,粉碎了蒋介石企图消灭我们的狂妄计划,为保住红军传略转移,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渡赤水的影响是极大的,他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更让我们看到了当初的胜利到底有多来之不易。

1935年四渡赤水面临危机,曾希圣出了一个妙计,毛主席:就这样办

(四渡赤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四渡赤水.第二节战役经过,[OL].

解放军报.四渡赤水:出奇制胜的典范,[OL].2021.12.30.

湖南日报.曾希圣:面壁终破壁 弄敌股掌间,[OL].2021.06.16.

人民网.四渡赤水:毛泽东的'得意之作' 军委情报二局功不可没.[OL].2015.01.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