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曾辗转许多地方治疗,吃尽中药30多付,疗效不显,观其方药,大多是补肾壮腰之类。现诊:已卧床静躺30日,仍右下肢疼,起身行走困难,舌谈红,苔薄白,脉细。给予方药 黄芪50克、当归2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独活10克、地龙10克、秦艽10克、没药10克、鸡血藤20克、五灵脂10克、牛膝10克、桂枝10克 服药三剂,疼痛大减。继服15剂,可下地干活,病愈。 按:此方乃王清任的“身痛逐瘀汤”化裁。 附方: 凡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总名曰痹症。明知受风寒,用温热发散药不愈;明知有湿热,用利湿降火药无功。久而肌肉消瘦,议论阴亏,随用滋阴药,又不放。至此便云病在皮脉,易于为功;病在筋骨,实难见效。因不思风寒湿热入皮肤,何处作痛。入于气管,痛必流走;入于血管,痛不移处。如论虚弱,是因病而致虚,非因虚而致病。总滋阴,外受之邪,归于何处?总逐风寒、去湿热,已凝之血。更不能活。如水遇风寒,凝结成冰,冰成风寒已散。明此义,治痹症何难?古方颇多,如古方治之不效,用:身痛逐瘀汤: 松原地处祖国东北,属平原地带,冬季寒冷而干燥,多大风,患腰腿疼者甚多,我在临床实践中得效验方一首,拿出来解天下苍生所苦。方用羌活25g 牛膝10g 桂枝15g 独活15g 没药15g 熟地15g 生地50g 地龙15g 桃仁15g 甘草10g 当归20g 红花10g 水煎服。月经过多、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者慎用。 老中医留下的专治风寒腰腿疼有效绝方南星一钱 天麻一钱 川芎一钱 白附子一钱 防风一钱 当归一钱 白芷一钱 广木香一钱 共为细面,成人每次服三钱,酒为引,送下出汗。 神经性头痛效方2首 1.白芍20g 防风6g 白芷6g 蔓荆子10g 苍耳子6g 当归15g 川芎6g 元胡10g 甘草6g 水煎服,日1剂。 2.全蝎10g 天麻20g 钩藤30g 胎盘粉10g 用法:共为细面,每服5g,日2次早晚口服。 脾不好调肝,肝不好调肾,肾不好调肺,3个中成药,疏肝健脾补肾,让你肝气通、肾精足、气血旺!家传秘方--治疗颈肩腰腿疼养筋伸筋秘方透骨草10克;巴戟天9克;鸡血藤30克;川穹15克;秦艽15克;狗脊15克;熟地15克;骨碎补15克;土元10克;独活15克;羌活15克;木瓜10克;有湿气重者加茯苓15克、陈皮10克;气血亏者加黄芪15克、当归6克;水煎口服每天两次;轻者7至10付,重者10至20付;在服药期间有的患处比以前加重疼痛,这是舒筋活络的效果,几天以后就会过去;筋舒病轻松。”中医上调理,讲究五行之间相生相克,例如说肝不好调肾,肾不好调肺,肺不好调脾,脾不好调肝。 如果你经常觉得头晕眼花、心悸心慌的话,那就可以先调肝;若是肝阴虚而出现头晕头痛的话,那就可以先调肾;若是小便少、颜色黄的话,那就可以先调肺;如果有气短咳嗽、呼吸不畅等肺部问题的话,那就可以先调脾。 总之,当原有思路行不通的时,那就可以试试中医五行学说中,传达给我们的调理机制。如果受益,记得点赞、转发,给你身边的人! 脾不好调肝 中医上认为,肝木克脾土。所以当肝郁气滞、气机不畅的时候,就容易压制脾胃之气,升清降浊失序,导致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运化食物,进而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胃口差等不适。 所以这种情况引起的脾胃不适,需要先调肝,肝气舒畅了,脾胃才能正常运化。疏肝、理气、健脾,可以参考一个“逍遥丸”。 肝不好调肾 中医上认为,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所以肝肾也是一体的。肝血依赖于肾精的滋养生化,而肾精也需要肝阴的濡养。 肝阴不足,就会连带出现肾阴亏虚,外在上通常表现为腰膝酸软、盗汗乏力、两肋胀痛、眼睛干涩、头晕失眠等问题。 所以说肝不好的,要先调肾,补养肾精,可以参考一个“杞菊地黄丸”。 肾不好调肺 肺为肾之母。肺主同调水道,肾脏水液的代谢,离不开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肾阴为一身阴液的根本,又依赖于肺阴的充养。 当肾阴亏虚无法向上滋养肺部时,肺阴也会受损,从而出现尿频尿急、小便发黄量少、咳嗽少痰但又黏稠等不适,这种情况,需要滋阴清肺,可以参考一个“百合固金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