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共38年的中华民国

 东海若水斋 2024-11-30 发布于河北

38年的中华民国,离我们最近的一段历史

徐伟大和尚 小徐的作业 2024年10月27日 06:53 

1911年4月,在风声鹤唳的广州城里,一位24岁的青年,在白方巾上写下了两封信,是留给他的妻子和父亲的。

他在信上说,常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然后,毅然投身一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起义,这个青年叫林觉民,是黄花岗72烈士之一,他写下的信后来入选了语文课本,名字就《与妻书》。原件现在保存在了福建省博物馆里,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了,但鲜血浇灌的革命种子,已经开始生根发芽。

图片

◎《与妻书》林觉民

1911年的10月10日,武昌城内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革命的浪潮迅速席卷了全国。

1912年的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中华民国就此成立了。当时的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手里,也有一支武装力量,叫北洋军。袁世凯以武力威胁革命,孙中山为了和平实现共和,就发表声明说,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就让袁世凯任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退位,中国几千年的帝制在这一天画上了句号。这一大串的历史事件,就是辛亥革命,这是我们民族的一次历史性的巨变,自此中华大地竖起了民主共和的旗帜,但是好景不长,一个清王朝倒下去了,一群军阀站了起来。

1912年的2月15日,袁世凯被推举为临时十大总统,独享了辛亥革命的成果,临时政府也迁往了北京,改名北洋政府,北洋时代也开始了。孙中山一眼看穿了这个袁世凯的野心,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安排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这些都是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但袁世凯的目标大家都知道,就是想自己做皇帝。几番拉扯后直接翻脸摊牌,派人刺杀了宋教仁,废除《临时约法》,下令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为了获得日本的支持,袁世凯还答应了日本的21条要求,这21条是日本帝国主义以吞并中国为目的的条约,这就激起了全国中国人民的反对,于是,大家集会游行拒不承认21条。

1915年的12月,袁世凯宣布登基正式称帝,把中华民国改为中华帝国。民间传说他登基的这一天,北京城静悄悄的,只有陶然亭附近的蛤蟆齐声大叫,恭喜,可见他有多不招人待见。就在这个时候,孙中山再次号召讨袁,蔡锷、唐继尧、李烈钧组织开始发动了护国战争。最终,当了83天非正式皇帝的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重归共和。后来,在全国上下一片骂声中,袁世凯忧病而死(1916年)。

图片

◎爱新觉罗·溥仪

接下来整个国家就乱了套,北洋政府群龙无首,将领们开始各自为政,成立不过数年的民国,被拖入了军阀混战的泥沼。袁世凯去世后,继任总统的黎元洪,国务总理段祺瑞,在中国要不要参加一战这个事情上吵翻了天,史称:府院之争。张勋趁着这个机会,率领5000辫子军进京,拥护溥仪复位(1917年7月),但这出闹剧仅就持续了12天。这一番折腾后,皖系军阀段祺瑞,控制了北洋政府,于1917年8月向德、奥宣战,由此中国正式加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

军阀战争,老百姓也在觉醒。

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这段历史书上都学过,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就是新文化运动,中国新青年一代的思想开始解放了。李大钊,是中华大地上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第一人,此后,“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同时,再把目光从国内看向国际,此时的世界也在混乱中,第一次世界大战,让世界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段历史课本也都学过,俄国10月革命胜利,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传播,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1月一战的战胜国家,在巴黎召开了处置战败德国的会议,也就是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会上,中国使团提出收回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无理权益,但是大会竟然把德国的山东权益,转让给了日本。巴黎和会,让中国人怒了。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学生们一起上街游行,抗议巴黎和会。一场反帝爱国主义运动揭开了历史新序幕,这就是我们的五四运动,我们每年都要过的5·4青年节也由此而来。人们纷纷上街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等等,把这场运动变成了全国事件,北洋政府顶不住了,最后只能接受大家的请求,拒绝在巴黎和会的协议上签字。其实,拒绝签字,并没有解决问题,但这是中国第一次对西方列强说不。人民的怒火已经成燎原之势,,而军阀们为了权力还在内斗不止。中国历史,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批特殊的人,他们为了国家的生存,民族的兴亡担起了探索新道路的使命。

图片

1921年的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之后因为租界巡捕的侵扰,被迫匆匆转移到了嘉兴,在嘉兴南湖摇曳的红船上,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自此,中国就改变了方向,5000年的中国历史也改变了方向。大家可能会觉得又红又专,但是,这就是我们民族的历史,没有这群特殊的人,中华民族还不知道走向何方。在这时候,共产党人认识到了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战胜敌人,所以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联合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这一年一所军校成立,因位于广州黄埔的长洲岛上,也被称为“黄埔军校”。其实,这个黄埔军校的埔字,过去一般念作“bu”, 是蒋校长把学校的名字,误读为黄埔,从此大家就都读作黄埔军校了。

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逝,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志。而蒋校长,并没有继承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思想,仅仅两年后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图片

1927年4月,李大钊被军阀张作霖勾结的帝国主义逮捕,在一个庞大的绞刑架下,李大钊从容登上了绞刑台,做了此生最后一次演说,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与李大钊先生一起就义的人中,还有一位女性,她叫张艺兰,是北京妇女运动的重要领导人,她唤醒了无数在黑暗中挣扎的女性。敌人把她留到了最后,让她全程观刑,意图击溃她的心理防线,但她毫不畏惧,最后还是毅然决然的走上了绞刑架。如今,这座绞刑架,成为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0001号文物,他为之付出生命的中国共产党,他为之付出生命的中国,此刻这盛世正如您们所愿。

1927年的8月1日,江西南昌“三枪为令,河山统一”,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打响。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就不可能有强大的祖国,这也成为了今天我们八一建军节的渊源。不久的八七会议上,毛主席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宁汉河流、皇姑屯事件、东北易帜,从此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结束了,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图片

◎李大钊

同时期的世界格局,1929年的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美国华尔街股市暴跌,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了历史上最为持久的经济危机,日本对美国的极度依赖,让他们的国内经济也受到了重创,他们开始走向了法西斯主义的道路。

1931年,日本驻中国东北的关东军,突袭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了,这一天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国耻。每年的9月18日,我国的东北地区主要城市,都会拉起防空警报,这警报声也是在告诫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张学良都寄希望于国联的调停,秉持“不抵抗”政策,东北就此沦陷。日本还扶持废帝溥仪傀儡,建立了伪满洲国,《伪满洲国》迟子建著。在国家被侵略的危急关头,蒋介石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红军不得不进行了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1935年,日本把贪婪的爪牙伸向了华北,制造了一系列的华北事变,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国内的军队,却还在自己人打自己人,学生们坐不住了,北平学生和各界群众,发起了“一二九”运动,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此时的红军,早已四渡赤水,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共产党召开了瓦窑堡会议,开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年的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万里长征顺利结束。

1936年的12月12日,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等人以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目的武力扣留了到西安督战的蒋介石。在各方的斡旋之下,蒋介石被迫停止内战,接受了联共抗日的主张,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二次合作。红军的主力部队,改编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游击部队,改编入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狂妄地喊着三天占领上海,三个月灭亡全中国。8月13日,中国军队主动发起了淞沪会战,动员了当时全国近1/3的兵力。带着守土抗战,誓死不降的决心,各路将士千里奔袭赴上海抗日,惨烈的会战持续了两个多月,直到最后留下了“800壮士守四行”,他们用血肉之躯,向世人传递的一个声音:中国不会亡。

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大捷,中方取得了对日抗战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1938年3月-4月,台儿庄大捷,歼灭了日军一万多人,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最大胜利。1938年6月,武汉会战,持续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彻底破灭了。但是两年的时间里,华北、华东大片国土沦丧日寇之手,山河破碎,满目疮痍,抗战进入到了相持阶段。

图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这是诞生在战火中的西南联大校歌。在烽火硝烟,枪林弹雨中,还有一群读书人,凭着一身风骨守护着中华文脉,我们历史题材的重要参考书,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正是成书于此时一半疆土陷入了敌手的境遇之下。钱穆先生,对历史有温度与情意,他说国家仍在有向前发展的希望。

1944年,在中国中部的湖南衡阳,中国守城官兵仅凭粗陋的野战工事,孤军奋战,以血肉之躯,抗击日本波浪式的冲锋围攻长达48个昼夜,以守军弹尽粮绝而惨烈告终。衡阳城全城尽毁,这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中国军队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衡阳会战,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这场战役以少胜多,重创日军。

图片

◎日本投降仪式

1945年的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了《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人们在庆祝的同时,却惊讶地发现在整个诏书里,没有一个“降”或者“投降”这样的字眼,在措辞上逃避得干干净净,这可不能答应。日本必须向同盟国,递交正式的投降书,才算投降,直到9月2日,日本投降仪式,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军队上举行。当天,日本天皇发布了真正的投降诏书,这里面提到了两次“降服”。这份诏书,标志着抗战的胜利。于是,第二天(9月3日),当时的国民政府宣布举国庆祝。之后,就把9月3日当成了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九三学社,也是为了纪念这个日子,2014年我们正式以立法的形式,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了14年,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共伤亡了3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就更多了。此时,硝烟已经归于浮尘,但伤痛苦难,不能忘、不敢忘。抗日胜利后,国共两党到重庆签约了双十协定,但很快蒋介石便撕毁了协定,全国内战爆发。

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顶峰。1946年12月至1947年,东北民主联军4次击退国民党军队,扭转了战局。

1947年6月,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进入了战略进攻阶段。到1948年,战略决战的时机到来,9月,辽沈战役打响,解放东北全境;11月,淮海战役打响,解放长江中下游地区,几乎同时打响了平津战役,解放了华北全境。

1949年的4月,决战到来,渡江战役打响,红旗飘扬在南京,民国时代结束。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开国大典仪式上,天安门广场上的军民一家亲

在中国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民国岁月只是浮光掠影,却是波澜壮阔又复杂沧桑,它见证了封建帝制的终结,民主共和的初啼,也承载了新旧交替的阵痛、民族危亡的惨烈。民国的硝烟已散,但这段历史留给后人的,不仅是失败的苦涩或胜利的喜悦,还有古老中苏醒,面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不懈的探索与碰撞。历史书太薄,写不下民族曾经遭受过的苦难,输入框太小,装不下我们对英雄先辈的敬意。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又一次回顾这一段可歌可泣的中华现代史,看得人泪流满面,中华民族受尽了无数的磨难,经历了无数危急的瞬间,仍然坚强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无数先烈先贤的前赴后继,让我们创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爱我中华,勿忘国耻,砥砺前行!将中华民族发扬光大,永远屹立在世界之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