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说到经方减肥,首先想到的是枳术丸(汤),这个方子主要用于脾虚引起的肥胖。而对于脾肾阳虚的肥胖(水人),首选方就是真武汤,只要属于这个证型,用上以后,效果立竿见影。一个月减十公斤都不是难事。减肥不用真武汤,用遍本草是瞎忙。肥胖病多因肾阳虚损,既不能化谷精为肾精,又无力化水津为水气,于是脂凝液积而形体肥胖。如人过五十,身体发胖,脂肪堆积,此即为代谢功能低下了。是因为肾阳虚衰,不能及时的把食入的水谷精微转化成身体的能量,故谷精停于属半表半里的腠理,慢慢的人就肥胖起来了。在生活中,我们常见有些人,特别怕冷、怕风。 即使在大夏天,也穿着长衣长裤,甚至头上还要戴顶帽子,一点点微风,都会感到寒气刺骨。 另外,他们通常小肚子也是凉凉的,不怎么出汗,经常口干,却不想喝水,但凡喝一点凉水,可能就要胃疼了,日常脸色也比较苍白…… 这些都是典型阳气不足的表现,需要祛湿! 真武汤的组方其实很简单,只用到了五味药,分别是茯苓、芍药、生姜、白术以及附子。 在这个配方组合中,真武汤的功效非常直接: 上能助脾阳,以减少水湿的生成,断绝湿气产生的根源; 下能温肾阳,以气化和小便的方式,帮助排出体内多余水湿,避免湿聚痰生。 肾阳是先天之本,脾阳是后天之本,当身体阳气足够,才能抵御寒气。 所以,我认为,真武汤是名副其实的祛湿经典方。 真武汤:茯苓、芍药、生姜各9克、白术6克、附子5克(炮)。这个量是谨小慎微的人给出的安全量,也就是不懂中医的人吃了也不会有副作用的量。临床用于脾肾阳虚证有点杯水车薪的感觉。 真武汤是治疗脾肾阳虚,水湿泛溢的基础方。它上能温脾助阳,下能温肾助阳。阳气一升,利小便以祛水邪。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医讲,盖水之制在于脾,水之主在于肾,脾阳虚则湿难运化,肾阳虚则水不化气而致水湿内停。 肾中阳气虚衰,寒水内停,则小便不利;水湿泛溢于四肢,则沉重疼痛,或肢体浮肿;水湿流于肠间,则腹痛下利;上逆肺胃,则或咳或呕。 水气凌心,则心悸。水湿中阻,清阳不升,则头眩。若由太阳病发汗太过,耗阴伤阳,阳失温煦,加之水渍筋肉,则身体筋肉瞤动、站立不稳。 前面说了,用于脾肾阳虚、寒水内停,水湿泛溢,这就吻合了一些“水胖子”的病机,阳气足了,寒湿温化了,人就苗条了。所以,用来祛湿减肥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真武汤治疗的肥胖实际上就是虚胖,其主要表现为: 1、身上的肉比较软、且容易下垂; 2、身体容易乏力、爱出汗; 3、食量少,一直都瘦不下来; 4、小便颜色清淡,大便稀烂; 5、手脚冰凉,容易浮肿。 临床用于减肥合上枳术汤效果更好。 实胖则不适合,实胖的主要表现为: 1、身上的肉比较紧实; 2、面色红润且有光泽; 3、食欲很大但容易饿; 4、小便颜色黄,便秘、容易粘马桶; 5、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 阳虚湿滞肥胖,78公斤减到63公斤 周某,女,26岁。以形体发胖年余,前来吾师(陈老)处就诊。自述婚前形体苗条,重47公斤,今结婚不到三年,身体逐渐发胖,初不以为意。近半年来,动则心累气短,步履艰难,称量体重,竟达78公斤,服减肥茶月余,体重不减,症状无改善。问诊:食量并未伴同体重一起增长,且长年肢冷便溏;望诊:面色晄白,舌淡胖,苔滑。 70公斤减到49公斤 王某某,女,24岁。2021年5月14日,以形体发胖2年余,经患友介绍找我减肥就诊。自诉婚前形体苗条,重46公斤,今结婚不到三年,身体逐渐发胖,初没当回事。近半年来,动则心累气短,步履艰难,称量体重,竟达70公斤,服减肥茶月余,体重不减,症状无改善。刻诊:面色㿠白,肢冷,便溏,纳差,舌淡胖,苔滑,脉沉细。初诊:肥胖。 证属:阳虚湿滞。 治则:温阳利湿。 拟方:真武汤加泽泻。 处方:制附子30g,先煎半小时,干姜15g,茯苓30g,泽泻30g,炒白术15g,白芍15g。上方水煎服,1日1剂。连服一月合后,体重降至59公斤。服药期间,小便增加,食欲亦较前旺盛。 体会:中医在治疗肥胖方面由于其疗效肯定,且毒副作用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肥胖中医认为主要由于饮食不节,嗜酒肥甘,过食膏粱厚味等,造成脾虚失其健运,导致体内脂肪、痰湿及水谷之精微物质输布排泄失常而致病。治疗上关键在于健脾祛湿、通阳利水,使脾运化功能恢复,痰湿得以排泄,则肥胖自减。脾胃纳降正常,气血生化有源,则疲劳乏力、大便失常症状自消。本案肥胖而食量不增,且长年肢冷便溏,又诊得舌淡胖,苔润,脉沉细,是肾阳虚衰,水不化气,气不化精,浊阴堆积之明证。真武汤加泽泻,温阳利水,力最雄峻,用治阳虚虚胖,最能促进气化,排废泄浊,推陈致新。 86公斤,一个月减到78公斤 附子温煦少阴之阳,虽能蒸腾气化,若脾之输机不运,肺之宣降异常,肝之疏泄失职,则水湿仍会为殃。故用生姜温胃散水,白术运脾除湿,脾胃健运,则水有所制矣!生姜又可辛开肺气,启上闸以开水源;茯苓淡渗利水,通三焦使水从下去,则水源开而水道通矣!芍药有通顺血脉,解除经隧挛急作用,用此调理肝之疏泄,缓解经隧挛急,以开水液下行去路,譬如开沟引水,沟渠宽阔则水流畅矣! 由此可见,真武汤主药固是附子,若无白术、生姜、白芍协调五脏,茯苓祛其积水,亦不能成为治水神方。发汗、利水为治水两大法门。此方生姜之用,是欲借此辛散宣通毛窍,温化之中不忘达邪出表,实寓两法于一方。若换为干姜,温运脾阳之力虽强,却失去原方本意。此方治疗水邪为患,而不强调用利水药。主要通过恢复五脏协调作用,振奋脾肾功能达到治疗目的,充分体现了治病求本精神。(来源:名医陈潮祖)
|
|
来自: 阿弥陀佛cq1zp7 > 《美容,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