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新时代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的若干思考

 学习一生 2024-12-03

纪律是党的生命线,是党的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党员干部要“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体现出党组织以铁的纪律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政治定力和坚定决心,为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纪律涵盖多个方面,但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的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因此,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严明政治纪律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从严”,深化新时代党员队伍“形”的重塑、“神”的重铸,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的纪律保障。

强化政治纪律建设主体责任,确保各级党组织切实履行责任

政治纪律作为党的根本纪律,是保障党组织团结统一和政令畅通的基础。各级党组织作为政治纪律建设的主体,必须明确其责任,通过夯实主体责任,确保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和政治行为上保持一致。全面从严治党是各级党组织的职责所在。从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到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只是字面上的变化,更是实践的发展、认识的深化。新时代政治纪律建设必须抓住主体责任这一关键,以深、细、实的要求推动其落实。这对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党的自我净化能力及治理效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要加强压力传导,使主体责任延伸至基层党组织“神经末梢”,既需上级领导的约谈施压,也应创新考核方式,将责任落实纳入考核重要指标。各级党委要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围绕落实责任清单,依托纪委查处搞团伙、结党营私、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相互勾连等问题,确保党的团结与政令畅通。二是要明确履责边界,制定具体责任清单和考核制度,监督检查责任落实。各级党委要“以上率下,以正治政”,强化示范作用,杜绝“纸老虎”“稻草人”“样子货”以及“私人俱乐部”现象,确保权力受到制度的制约和监督。三是要以法治思维用好问责,依法制定健全的问责制度,明确对象、程序、标准,确保问责合法、公正。问责过程要遵循法律法规和程序正义,保障被问责者的申辩权利,杜绝形式主义,对违法违规的问责行为依法惩处,确保主体责任归位。

强化政治纪律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

思想教育是党的基础性工作,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总开关”“总阀门”。对党员干部而言,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如果“总开关”没拧紧,难以正确处理公私关系,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和事业观,那么各种越轨行为就会不可避免。因此,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必须将思想建设放在首位,通过思想上的高度统一来凝聚党内意志,净化思想源头,防止思想上的滑坡。一是要革新思想教育内容,结合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增强党员干部的理论武装,以形成共识与统一,将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思想建设首要任务,树立党章为教育基石,熏陶党员干部“三严三实”作风,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二是要创新教育方式,党组织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教育内容,如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方式,更好引导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党规党纪。三是要坚决与错误思想斗争,鉴于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及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挑战,党组织要在思想建设中强化斗争精神,与消极思想作斗争,以宣传工作抵制错误言论,分清真理与谬误,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

严惩腐败违纪,提高政治纪律建设质量

腐败是威胁党长期执政的最大隐患,反腐败工作是一场关系重大的政治斗争,决不能有任何失败。如果不对成千上万的腐败分子采取行动,就意味着背弃了人民的信任。必须将权力牢牢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通过依法依规设定、规范、制约和监督权力,以确保清正廉洁的政治生态。对腐败违纪行为的严惩,不仅是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重要任务,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确保党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保障。一是要加大对违法乱纪行为的惩处力度,把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中改进党员干部作风的一剂“猛药”,以治疗得了政治蜕变、经济贪婪、生活奢靡、作风专横等“重疴”的党员干部,查处“不收敛不收手”现象,追逃外逃腐败分子,减少腐败增量。二是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通过严厉惩戒提升党员干部的“畏惧感”,完善权力运行制度和监督机制,将权力关进“制度之笼”,使纪律“高压线”真正通上“高压电”。同时,党组织需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政治观,增强其廉洁自律意识。三是坚持党风廉政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保持高压态势,只要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一天没有被消除完,就要坚持以严的基调和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把党风廉政建设进行到底,持续打好反腐败持久战。

完善党内法规,提供政治纪律建设的制度保障

完善党内法规体系,为政治纪律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是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基础要求,这是因为法规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特点。只有通过严格和科学的制度设计,才能有效推进政治纪律建设,形成刚性约束,从而堵住腐败思想和行为的“缝隙”和“漏洞”。一是健全党内法规体系,建立层次分明、内容广泛的法规体系,确保党章、党纪、党规各类法规之间的有机衔接。例如,党的纪律要求、法律法规以及行政规章要达到高度的一致性,确保在执行过程中不产生冲突和矛盾。这种衔接能够增强制度执行的效率,降低因法规之间的不协调而导致的执行困难。二是加强党纪与国法的协调,构建党章为根本的党内法规体系,确保法规的一致性和权威性,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为实现党的事业提供坚实的纪律保障。三是健全制度执行机制,确保党内法规得到有效落实。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明确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执行党内法规中的责任,确保制度刚性落地。通过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杜绝制度空转、虚设,使制度真正成为管党治党的“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

加强政治生态建设,构建风清气正的党内环境

良好的政治生态体现在公平公正、清朗透明、规范有序的党内环境中,反之则可能导致腐败滋生、纪律松弛、信任缺失等问题。因此,党组织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针对党内存在的诸如“圈子文化”和“权力寻租”等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政治生态的营造,推动政治纪律建设与政治生态建设相辅相成。一是要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加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通过“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等形式,不断提高党内生活质量,增强党组织的活力。二是要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引导党员干部在党内生活中开展严肃的思想斗争,剖析个人问题,坚决纠正歪风邪气,清除党内的“害群之马”。同时,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避免权力过于集中或不受制约,营造党内团结、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三是要弘扬先进典型,激发正能量,选树一批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党员干部作为模范,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环境。

政治纪律建设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执政能力的重要保障。面对新形势任务,政治纪律建设需注重长效机制,通过主体责任落实、思想引领、严惩腐败、制度完善、生态优化,形成闭环逻辑,确保落实到位。以自我革命精神提升战斗力和凝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成为国家社会发展坚强领导核心。

(张萍,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院长;覃景冠,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