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慈禧第一次看见电灯亮起,脱口而出喊了2个字,却流传至今成了“口头禅”

 方圆长短 2024-12-03
在学术探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引人入胜的历史话题:当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史进行对比研究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时空错位感。例如,牛津大学的成立时间可追溯到北宋时期,而唐伯虎与米开朗基罗的生活年代仅相差五岁。
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在大部分时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然而,这种优势在明末清初时期发生了显著逆转。当时的中国依然停留在封建社会阶段,上层统治者自认为天朝上国,满足于自给自足的供需关系,并实施愚民政策和闭关锁国。与此同时,外部世界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的巨大变革,科技水平和文化思想迅速发展,将中国远远甩在了身后。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庆祝乾隆寿辰为名,带来了当时英国和欧洲工业技术的精华。然而,包括乾隆在内的国人仅将其视为新奇之物,一句“奇巧技品”便否决了这些先进科技,从而错失了一次追赶世界的宝贵机会。
在清朝时期,其对外的傲慢态度暴露了内部的脆弱,这一真相被包括马嘎尔尼在内的英国人洞悉。他们认为这个国家如同一艘外表光鲜但内部破败的战舰,看似强大实则不堪一击。
五十年后,借助舰船和枪炮的力量,英国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而揭开了中国长达一个世纪的屈辱历史序幕。
谈及这段历史,慈禧太后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她初入宫时仅为一名普通嫔妃,因咸丰皇帝生育能力有限,仅留下一子且存活,即后来的同治帝,由慈禧所生。咸丰早逝,年幼的太子即位,慈禧因此得以“母以子贵”,登上历史舞台,并在击败政敌后掌握了大权,开启了垂帘听政的时代,逐渐成为大清朝的实际统治者。然而,慈禧太后为了维护皇室利益和个人权力,在世界快速变革的背景下,对先进思想持有抵触态度,坚持保守政策,导致国家逐渐落后于时代潮流。
在面临落后与外部压力时,国家不得不接受不平等条约。在这一阶段,西方的新技术和物品逐渐进入国内视野。当传统的思想与新兴科技相遇并碰撞时,由于缺乏广泛的知识和理解,国人常常会出现一些现在看来较为荒谬的行为,甚至包括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也未能避免此类尴尬情况。
以紫禁城首次使用电灯为例,慈禧太后对通电后的灯泡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她的激动反应引发了在场外国人的哄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现代科技的陌生和不适应。
慈禧太后之所以有如此反应,部分原因可归咎于裕德龄——一位从小随父亲出使多国、精通多种外语的女性。回国后,她被选为慈禧的御前女官,负责翻译工作。裕德龄在国外的经历使她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先进的事物,她尝试向慈禧太后介绍这些新事物,如照相机等。然而,由于包括慈禧在内的国人对这些新事物的了解有限,往往导致实际操作中出现问题。
慈禧太后为了展现其权威,常常在照相时显得过于庄重,导致照片显得呆板僵硬。
裕德龄巧妙地提出在拍照时说“Cheese”,以缓解紧张气氛,使表情更加自然放松。这一方法逐渐被慈禧所采纳。某次,慈禧误将通电后的灯泡闪光误以为是拍照信号,脱口而出“茄子”,令在场的外国人感到困惑并引发笑声。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尴尬局面,裕德龄迅速解释称慈禧是在表达这一刻值得纪念的重要性,从而巧妙化解了局面并为拍照创造了机会。
这段关于慈禧的小插曲后来被记录在裕德龄的回忆录《紫禁城两年》中,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
尽管拍照时喊“茄子”的做法仍然广为流传,并成为许多人的习惯用语,但从现存慈禧太后的照片来看,她很少展现出笑容。因此,这一说法的真实性仍存在疑问。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