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寄情于天地,笔下出华章——张文祥神笔巨椽《燕山魂》

 老羊铲史 2024-12-06 发布于河北

因为喜欢承德历史,有时间的时候,我经常翻看七、八十年代的《承德群众报》,这是研究当地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在翻看八十年代报纸的时候,经常看到记者张文祥这个名字,觉得这人很了不起。很多记录八十年代承德社会变化、文化活动、名人来访的文章,都出自他的笔下。
在他的笔下,那是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承德,无论是写国家领导人在承德,还是普通的农村劳动者,每一个人对生活都充满信心;无论是写避暑山庄内景点的修复,还是写磬锤峰索道的建成,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昭示着承德的明天会更好。
八十年代,是每一个人对明天都充满希望的时代,他记录下了那个时代的特征。
我一边读他写的文章,一边想,我认识报社很多人,怎么没有这个人呢?因为我也一直在媒体工作,尽管不是在报社,但报社熟人很多,也有同学、朋友,也经常和报社的记者一起出去采访。
直到有一天,在碧峰门旧书摊儿上买到了一本作者为张文祥的书,书名是《耕耘绿神州》,看完作者简介,才知道,原来这是一位女同志,而且还是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因为是校友,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只是因为她1992年就进京工作,我那个时候刚毕业,还在下乡锻炼,所以我才无缘相识。
前几天,已经70多岁的张文祥大姐回承德,通过作家绿窗的引见,才有了第一次见面。果然一见如故,说起河北大学中文系的老先生们,都感到非常的亲切。因为读过很多她写的文章,所以,看到她的新著《燕山魂》,特别能理解她对承德这片土地的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她说,几十年来,书中的人和事一直萦绕在她的脑海中,一定要把他们写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片热土上发生的那些壮怀激烈的感人事迹。

故乡,是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那里有永远抹不去的记忆,有铭刻于心的一段段往事,更有时常浮现在眼前的亲人故友……

随着年龄的增长,思乡怀旧情结愈发强烈,有对曾经养育过自己这片热土的眷恋,有对家乡父老的不尽思念,有对淳朴勤劳极具包容民风的感怀……

于是,自从三十一年前离开承德那天起,就产生了要把故乡的人、故乡的事记录下来的想法,唯恐随着时间的流逝,把他们淡忘,唯恐因松懒与懈怠,让往事在自己的记忆中如云烟飘散。闲暇之时,就作些零散笔记,儿时玩耍过的地方、街坊邻居们充满乐趣的生活小事、故乡人的无私善良、具有特色的风土人情、曾经留下我们足迹的山岭河坝……故人频入梦,思乡寸草心。

——葛玉清 张文祥《写在<燕山魂>后面的话》
几十年构思,半年多时间写作,一部反映热河革命历史的长篇巨著出版了,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燕山魂》。
张文祥出生于承德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就诵读诗书,对古诗文异常喜爱,这在那个特殊年代也是非常难得。1968年初中毕业后,她和绝大多数青年一样,去了农村插队。1975年在河北大学毕业后就到了承德群众报社当了记者,她新闻稿写的好,散文写的更好。
她热爱自己的家乡,几年来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介绍承德风貌的文章。她出于对家乡人民的热爱,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也油然而生,于是,她不论走到哪里,都要把那里的风土人情和美丽景色写出来,向家乡人民介绍,正是这种事业心和使命感的驱使,她的作品才源源不断地涌出。
——高占祥
1989年,她的第一本散文集《天地情思》出版时,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高占祥为其作序,说,《天地情思》,此书名称博大宏远,非同凡响,愿作者情丝寄于天地,笔下尽出华章。

此时,张文祥的新闻作品《“开天辟地第一回”——记西地村为姑奶子们庆功》刚刚获得1987年度全国好新闻一等奖,《老红军当上了“破烂王”》获1988年度全国好新闻二等奖。这对一个地方报纸的记者来说,连续两年获得国家新闻最高奖,太难得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时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翟向东曾任承德市委书记,他给张文祥的第二本书《耕耘绿神州》作序时说:
我与她初相识,是在塞外山城承德。那时,她才22岁,刚从河北大学毕业,分配到承德群众报社工作,算是新闻队伍中的一个新兵。以后,我和她多次接触,也可说相交日深,感到她对新闻事业,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工作中进取精神充沛,好象每一个小时都不肯轻易放过,满怀激情地,忙于采访,忙于与作,忙于编报,执著地追求自己的新闻作品和所编报纸步步升高,达到新的水平。
每一个小时的时间都不肯轻易放过,是因为她对事业充满激情,是对这个城市充满大爱,正如她在《耕耘绿神州》的后记里所说:
我更感谢养育了我的承德这块土地,我结识了许许多多勤劳朴实的承德人,总希望自己手中有支神笔,把他们的业绩全部写出来,给更多的人以启发激励。
张文祥,用她的神笔巨椽,用她的赤子之心,为《燕山魂》作传。

      她在书中致 者;

  《燕山魂》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怀旧题材小说。故事以建国后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时间主线,大量采用往事回忆、巧妙穿插的手法,讲述几位不同身世、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人物,患难与共、情同手足,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相互关系。作品中通过大量真实史料和故事叙述,艺术呈现承德这一历史文化胜地的山川风貌、风土人情。特别以“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这一主题铺展开来,塑造了一心为百姓摆脱贫困,不顾身体残疾,殚精竭虑与民同苦、与民同乐,时刻心系百姓的战斗英雄、党的好干部武毅的形象,同时也塑造了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几位新中国建设者的形象。作品采取白描手法加之以娓娓道来的平实讲述,有如高山流水,自然倾泻沁人心田,又有激烈矛盾冲突,如山石雷动振聋发聩。其中人物个性鲜明,生活气息浓郁,嘻笑怒骂中又有诙谐幽默。作品通过艺术手法,在故事行进脉络中,恰到好处地对塞外风光进行点缀性描写,使人赏心悦目,激发爱国之情。

  书中每个人物均来自于真实生活,由于经过艺术整合、综合加工,“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避免了对号入座之虑。

绿窗:《燕山魂》——一箩箩的承德故事燕山歌

燕山高耸入彩云——祝贺长篇小说《燕山魂》荣耀问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