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偶尔说《论语》19-4

 昵称503199 2024-12-06

第十九篇:子张篇

【原文】16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译文】
曾子说:“仪表堂堂的子张啊,很难和他一起做到仁。”
【偶尔说】

子张这人到底是仁还是不仁呢?前面有子游认为的子张未至仁的境界的评价,现在又有曾子的“难与并为仁”的说法,子张这个人怎么样在这里没有看出来,但感觉这个人性格有些乖张孤僻,不大合群。

【原文】17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译文】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人不会自动地充分表露感情,如果有,一定是在父母死亡的时候吧!”
【偶尔说】

人在世上,几乎都戴着面具,没有谁把自己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都藏得比较深,正所谓“人心隔肚皮”,都很难看懂,但可能没有遇到事儿,一遇到生死存亡的大事儿,就可以看出人的不同了,还有度数更低的,他或她所有的心事都在脸上写着呢,现在更明显,很多人的心情和状态都在朋友圈里暴露着呢。

【原文】18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译文】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的孝,其他方面别人可以做到,而他不改换父亲的旧臣和父亲的政治措施,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
【偶尔说】

曾子这句话,让我不禁想起佛经中的“如是我闻”了,凡是记录圣人之言的文章可能都是如此,给人以“述而不作”之感。至于孟庄子的孝,也很难判定是对是错,全盘继承就是孝吗?

【原文】19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译文】
孟氏让阳肤担任掌管刑罚的官,阳肤向曾子求教。曾子说:“在上位的人丧失了正道,民心离散已经很久了。如果审案时审出真情,就应该悲哀怜悯,而不要沾沾自喜!”。
【偶尔说】

以此看来,孔子很多学生在当时也是很有名气的,至少在这里掌管刑罚的官员上任,还要先向曾子来讨教。曾子的话很是深刻,现在百姓已经对当官的没啥好感了,审案子有了结果别高兴,多想想会给百姓造成什么影响,怜悯关心一下吧。

【原文】20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译文】
子贡说:“商纣王的无道,不像现在流传得那么严重。所以君子忌讳身染污行,因为一沾污行,天下的坏事就都归集到他身上去了。”
【偶尔说】

终于看到有人为商纣王说句公道话了,还是聪明绝顶的子贡说的。人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没有那么简单,正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但我们人类有个不好的习惯,一旦认定某一个人是坏人,那完了,他就没有优点了,全是缺点,就像子贡说的那样,“天下之恶皆归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