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凤凰网上看到琼瑶遗书,简体字版下面配了一张繁体字版截图。由于职业习惯,我看着看着就开始了繁简对照,发现简体版和繁体版有一些对不上的地方,另外遗书好像还有标点不当的问题。比如简体版中那句“我已经'翩然’地去了”中的“地”,繁体版对应的是“的”。可下面“'翩然’的化為雪花飛去了”“'愛’緊緊的系著我心”,简体版中依然是“的”。这也反映了现在语言文字工作中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的、地、得的使用标准到底该不该严格遵守?语文教科书上提倡严格区分的、地、得,可是不少出版物在出版某些权威人士的文字时,又以保留特殊时期的文字原貌等理由不作为,使得很多学生在课堂和课外接触的是两套完全不同的标准,绝大多数人在高中毕业时仍不能准确掌握的、地、得用法。即使现在的专职作家,很多也做不到——这很是让人遗憾。除了的、地、得问题,琼瑶遗书中似乎也存在标点问题。比如“活到八十六、七岁”,按照我们现在的标准,似乎应写成“活到八十六七岁”。又如:生命的美好,就在于“能爱,能恨、能笑,能哭、能歌、能说、能跑、能动、能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能嫉恶如仇,活得轰轰烈烈…… 生命的美好,就在于“能爱、能恨、能笑、能哭、能歌、能说、能跑、能动、能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能嫉恶如仇活得轰轰烈烈……很多人学习写作,往往以大佬的文字为准绳。我们还是要注意琼瑶遗书的大面积传播对于规范语言文字工作的负面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