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月圆·雪中游虎丘 元·张可久 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杆。 雪晴天气,松腰玉瘦,泉眼冰寒。 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 老僧同醉,残碑休打,宝剑羞看。 虎丘,江南名胜,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三天后有老虎蹲踞其上,故名“虎丘”。 张可久雪后游览虎丘,雪后的梅花,就像美人真真的面容,娇媚动人,又好像在挽留自己欣赏美景。 雪后初晴,天空如洗,苍松在雪的映衬下,亭亭玉立,婀娜清瘦。山泉的泉口因寒冷已经结冰,透露着一股清冷的气息。 虎丘承载了多少人世沧桑与兴亡遗恨,与之有关的历史人物,都变成一丘黄土,只有青山常在,千古不变。 联想到自己一生仕途失意,沉抑下僚,不如借酒消愁,不必拓下残存的碑文去诵读,也羞于观赏有名的剑池, 这首散曲,表达了作者对历代先贤的追思,对兴亡遗恨的痛楚以及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 ![]() 【2】 红绣鞋·雪 徐再思 白鹭交飞溪脚,玉龙横卧山腰。 满乾坤无处不琼瑶。 因风吹柳絮,和月点梅梢。 想孤山鹤睡了。 雪花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像是一群白鹭在溪边翩翩飞舞。连绵的山峦上白雪皑皑,像是一条银色的巨龙,静静地横卧在山腰,远远望去,大地一派银装素裹。 寒风吹过,雪花像柳絮般随风起舞,夜晚时分,清冷的月光洒在梅花枝头,与梅梢的雪花相互映衬,梅花更显娇艳动人。 想那孤山上林逋饲养的白鹤,此刻也应该睡着了吧。 此曲中的“白鹭”、“玉龙”、“琼瑶”、“柳絮”,都用来比喻雪,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雪后的世界刻画得如诗如画,为冷寂的大地赋予了生机与灵气。 【3】 天净沙·冬 元·白朴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 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一个寒冷而又寂静的冬日黄昏,城门上的号角声在空中回荡,悠远而哀婉。夜幕降临,一轮新月冉冉升起,月光斜照着半个庭院。 山上白雪皑皑,更显巍峨神秘,山前的溪水蜿蜒流淌,柔美灵动。 水边的孤村中,竹篱环绕着茅舍,淡淡的炊烟在衰草暮霭中,一片安详与和谐。 这首小令字字写景,通过月亮、黄昏、雪山、水滨、茅舍、淡烟、衰草、孤村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幅冬日黄昏清寒凄迷的乡村图景,也传达一种悲凉、孤寂而又充满诗意的氛围。 【4】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 雪花全似梅花萼。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 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雪花和梅花,形态、性质各异,是两种不同的风格,这其实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雪花洁白无瑕,看起来好像梅花的花瓣。 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并不是雪花没有香气,它的香气被狂风吹得四处飘散。 梅花与雪花,虽然色彩一样,形状相似,但梅花在淡泊的品格上却更胜一筹。 梅花在寂静的空山中独自绽放,用生命的色彩装点萧索枯寂的雪山,而雪花则善解人意地在人家的帘幕下悠然地飘飞。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雪和梅,刚柔并济,各自美好,又彼此交相辉映。 ![]() 【5】 寿阳曲·江天暮雪 元·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马致远以北宋山水画家宋迪的《潇湘八景》为题材,创作了“潇湘八景”组曲,这是其中一首。 黄昏时分,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雪,雪花在空中肆意飞舞。抬眼望去,洁白无瑕的雪花,既像绽放的朵朵梅花,又像随风翻飞的柳絮。 夜幕降临,江面的晚景美得就像是一幅画。在雪花飞舞的江面上,一位披着蓑衣的渔翁,正划着一叶扁舟缓缓归去,他的身影在白茫茫的江面上,显得格外孤独而坚韧。 马致远一生仕途多舛,晚年选择辞官归隐,这首散曲描绘了黄昏时分风雪交加的壮观景象,寄托了作者超脱尘世、归隐自然的情怀,令人回味无穷。 【6】 水仙子·咏雪 乔吉 冷无香柳絮扑将来,冻成片梨花拂不开, 大灰泥漫了三千界。 银棱了东大海,探梅的心噤难挨。 面瓮儿里袁安舍,盐罐儿里党尉宅, 粉缸儿里舞榭歌台。 冰冷的雪花像是没有香气的柳絮,铺天盖地而来。雪花冻结成片,像是一片片梨花扑面而来,拂也拂不开,鹅毛大雪如同白灰弥漫了整个世界。 雪花不仅覆盖了陆地,连滔滔东海也被装点得银装素裹,即使有人想要踏雪寻梅,也会因为怕冷,心生畏惧。 纷飞的大雪中,袁安的房子像是被埋在一个白面缸里,党太尉的深宅大院就像一个大盐罐,所有的舞榭歌台也好像掉进了脂粉缸里。 这首小令通篇咏雪,却不着一个“雪”字,巧妙地将典故与俗语结合在一起,生动形象,雅俗共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