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素书》体会

图片来自网络 文王求贤图
“既用不任者疏”语出《素书·遵义章第五》中。【用】本义为施行、行用、使用。引申指任用、治理等。【任】本义是能承当穿越丛林或带领人们冲出重围任务的人,引申为担当、承受、责任、重担。【疏】本意指清除阻塞,使畅通。引申指关系远。人与事的关系远就是生疏、不熟悉,人与人之间关系远就是疏远。
全句的意思是,已经任用的人不委以重任,必定会使人疏远自己。
宋张商英注曰:“用贤不任,则失士心。此管仲所谓'害霸’也。”
清朝王氏曰:“用人辅国行政,必与赏罚威权;有职无权,不能立功、行政。用而不任,难以掌法施行;事不能行,言不能进,自然上下相疏。”
任用人在于发挥他的才能。才能的发挥就是要对他重用。有职无权就是傀儡,有能力用不上,上不能得到当权者的认可,下不能得到众人的响应,怎能理事建功。
任用了就应委以重任,赋予他执法行政的权力。没有执法行政之权,就不能推行政令,更不能下情上传,上下关系自然就疏远了。
对德才兼备的人既然想重用,就要让他有职权,职权相应,用而无权,就等于没用,这无疑是轻视人才,长此以往被用的人必会心灰意冷,疏远了上司和行政。
“既用不任者”多是出于不信任。当权者既然用人,就要给予充分的信任。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才是当权者应具备的心胸。上下级互不信任,必然是心不能交,意不能通,隔阂自然产生。
当权者对所用之人,要有容人之量。尤其是要容得下不同政见,更要有统一政见的本事。如果不能接受下属的不同意见,便让人觉得无胸怀,如果不能集思广益,便让人觉得独断专行,结果是失去了自己的威信和尊重。
“既用不任者疏”,应成为古今中外当权者用人使人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