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学习书法之初,都有一个困惑,那就是要选择学习哪个古人的碑帖?很多人在这方面总是犹豫徘徊,但也有人却根据当下书法展的入选内容去选择字帖,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在选择字帖上不走弯路,入选书法展也就轻松了许多。这位书法家在学习楷书时,选择的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碑帖,从中受益很多,在多次书法大赛上都能轻松应对, 上面这幅楷书作品就是他在某次全国书法展上的入展作品,许多人看了这幅作品后说,这才是学习颜体楷书的最高水平,既没有写丑,也展示了自己对颜体楷书的正确理解,值得借鉴和学习。也有人认为,颜体楷书看似简单好写,但真正要写出水平,还是很难的,而这位作者在这方面还是下了很多功夫的,入展也很正常。但也有人觉得,此作虽然有可圈可点之处,而如果要从艺术性方面来说,还是欠缺一些创新精神的,作品质量并不是很高的。 在对当代书法大赛中的许多楷书作品来看,颜体楷书的入展率还是很高的,而其它一些书体则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展览上很难出现。为什么只有颜体楷书的入展率高?有一位书法名家曾说过,颜体楷书不同于欧体楷书,它给人们在书法创新方面留下了许多“出口”,而欧体楷书则是太过严谨,让书法家们并不容易去创新,这就是颜体楷书入展率高的主要原因。 这幅入展的颜体楷书之所以能入选全国书法展,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学颜功底扎实,不仅得于形,得于笔,更是得于意,表现了楷书风格正大气象。二是懂得变化之道,呈现了颜体楷书的书法艺术性。三是巧妙使用纸张,彰显楷书大气之风,使得颜真卿楷书大气磅礴与展厅效果相得益彰。 时下虽有很多人都在学习颜真卿的楷书字帖,但是,颜体楷书的风格也很多,就颜真卿本人的楷书风格来说,也可以分三个阶段,一是他的青年时代的作品,代表作有《多宝塔碑》和《东方朔画赞碑》,二是50-60岁之间的作品,代表作有《鲜于氏离堆记》、《郭家庙碑》等,三是60岁以后,代表作有《麻姑仙坛记》(63岁)、《大唐中兴颂》(63岁)、《八关斋会报德记》(64岁)。但哪一类作品入展较为容易一些?据有人统计,那些字形好看的入展是很困难的。于是,很多人便把目光放在了《麻姑仙坛记》这一类风格之上了。 从这幅入展作品来看,作者在以《麻姑仙坛记》风格为基础,融合了其它颜体风格的特点,从而形成了自己个性特点的楷书作品,不仅如此,作者还很注重保留颜体楷书的书意风格,不论字形如何变化,但其意并不离开颜体风格。变化是书法之道,书法贵在变化,此作在字形大小上不断变化,相互穿插相互避让,形成鲜明的艺术风格。在纸张的选择上,为了展示展厅的效果和颜体楷书的正大气象,作者选取了暗红色的纸张进行创作,效果非常明显。 对于这幅楷书作品来说,它能否代表当下学习颜体楷书的最高水平?这幅颜体楷书作品是否符合人们对书法的审美标准?并且它是不是那种美观的楷书作品?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发表观点,一起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