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扬州,有一家特殊的“养老院”,院长是04年的小姑娘,员工却是60后的老人。 她的养老院,没有围墙,也没有很大的场地,就连“入住养老院手续”都没有,全靠60后的员工上门服务。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奇怪的养老院,却得到了顾客的一致好评。 这是怎么回事?让老人去照顾老人,靠谱吗? ![]()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不一样的养老模式2004年,顾婷婷出生在江苏扬州,家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已经上了年纪,需要有人照顾。 而父母除了要上班赚钱养家,还要照顾四位老人。 再加上顾婷婷和她的弟弟,一家六口人,父母的压力可想而知。 看着父母每天忙得团团转,顾婷婷心里很不是滋味。 有时候,她会想:为啥不把老人送去养老院呢? ![]() ![]() 可转念一想,她又不忍心。几位老人辛苦了一辈子,本就到了该享天伦之乐的年纪,怎么能把他们送到养老院呢? 而且,网上总是会传出一些护工虐待老人的新闻,万一不幸中招了,那可真是后悔都没地方后悔。 农村也不似城里,子女有手有脚,还把父母送养老院的,那可是要被戳脊梁骨,说不孝的。 ![]() ![]()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不用把老人送养老院,就能减轻子女养老压力的呢?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顾婷婷心头,直到她上了高中。 那时候,她开始思考:不把老人送养老院,那请护工上门照看不就好了吗? ![]() ![]() 父母可以安心工作,老人也能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天伦之乐,还能得到专业的照料,这简直是两全其美。 创办上门养老公司的想法,在顾婷婷心中越来越强烈。 她要打造出一种全新的养老模式,让老人们在家就能享受到专业护工的服务。 ![]() '以老养老'的优势2022年9月,顾婷婷进入扬州市职业大学。 当其他同学还在适应大学生活时,她已经开始为创业做准备。 她利用课余时间,走进社区,与老人们面对面交流。 通过走访,顾婷婷对老人们的需求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 为了更好地服务老人,顾婷婷还主动到老人照护中心打工,学习护理知识,掌握照料老人的技巧。 她亲身体验了照顾老人的辛劳,也感受到了老人们对关爱的渴望。 就在顾婷婷思考如何将“上门养老”这一模式落地时,扬州市医保局正好推出了'长护险'政策。 这项政策旨在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补贴,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 如果能够与医保局合作,争取到'长护险'的支持,那么'上门养老'的模式就更有可能实现。 于是,顾婷婷主动与医保局取得联系,向他们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创业计划。 她的诚意和专业性得到了医保局的认可,最终成功争取到了医保局的'长护险'。 ![]() 有了政策的支持,她开始招募护工,但奇特的是,顾婷婷招募的护工,全是60后。 这些老人身体硬朗,想要工作,却因为年龄被社会拒之门外的。 得知自己六七十的年纪,还能上岗就业,这些老人别提多开心了。 或许有人会问,老人本就是需要照顾的群体,请老人去照顾老人,这不是胡闹吗? ![]() 事实恰恰相反,顾婷婷之所以选择60后作为护工,是因为她看到了'以老养老'的优势。 60后照顾老人,不是以护工的视角去照顾,而是一种'同龄人'的陪伴。 他们年龄相仿,有着相似的人生阅历,更容易产生共鸣。 老人们看到照顾自己的是一位'老朋友',心里会感到亲切和安心。 这种心理上的舒适,对老人的身心健康都大有裨益。 ![]() 虽然60后的年龄大了,但他们往往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照顾人的技巧。 他们很多都是儿女成群,把自己的孩子拉扯大,照顾老人也驾轻就熟。 相比之下,年轻人虽然体力充沛,但在照顾人方面可能经验不足。 有了60后员工的帮助,老人们能够得到更周到、更细致的照料。 ![]() 再者,60后员工往往有着强烈的责任心,他们知道自己也到了需要照顾的年龄,更能体谅老人的不容易。 他们会用心对待每一位老人,这种责任心和爱心,是年轻人难以比拟的。 但这群60后员工们,也不是一来就上岗的。 顾婷婷会对这些60后员工进行专业的培训,以此确保服务质量。 ![]() 为了让更多老人了解公司的服务,她亲自上门拜访,但老人一听,都以为是诈骗,将她撵了出去。 顾婷婷也不气馁,她拿出自己的相关证件,一遍又一遍地向老人解释,自己是正规公司,是有保障的。 在她的努力下,终于有人家愿意尝试了,一传十十传百,顾婷婷的客户越来越多。 ![]() 没有围墙的养老院顾婷婷的养老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提供个性化的上门服务。 每一位老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和习惯,公司的护工会根据这些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服务计划。 以72岁的史龙宝老人为例,史龙宝老人曾是一位体育老师,年轻时热爱运动,身体素质非常好。 但不幸的是,几年前,他在一次登山时不慎摔伤了膝盖。 ![]() 伤势虽然不重,但对于一个老人来说,恢复起来却格外困难。 加上史老先生的视力也在逐年下降,他渐渐变得不愿意出门,整日卧床。 久而久之,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性情也变得孤僻敏感。 史老先生的儿女都在外地工作,无法时刻陪伴在他身边。 ![]() 他们曾考虑过将父亲送到养老院,但史老先生执意不肯。 他舍不得离开自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更不愿意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生活。 就在儿女们一筹莫展之际,他们了解到了顾婷婷的养老公司,史老先生的儿女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联系了公司。 顾婷婷和她的团队,很快就上门为史老先生进行了评估。 ![]() 他们详细了解了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并为他申请了长护险,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随后,公司安排了两位经验丰富的护工,轮流上门照料史老先生的起居。 护工们不仅悉心照料史老先生的饮食起居,还会根据他的兴趣爱好,设计一些简单的康复运动。 比如,他们会陪史老先生在家中慢慢走动,帮助他恢复下肢的力量,也会带他到小区的花园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 ![]() 在护工们的悉心照料下,史老先生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 他开始期待护工们的到来,史老先生的儿女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他们没想到,父亲在家中也能得到这么专业和贴心的照料。 史龙宝老人的故事,只是顾婷婷的养老公司所服务的众多老人中的一个缩影。 ![]() 通过上门服务,公司为每一位老人提供了个性化的关怀。 这不仅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也给了子女们一份安心。 当然,提供这样的服务并非易事,它对护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此,顾婷婷十分注重人才培养,她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优化公司的管理和发展模式。 ![]() 同时,她还与扬州市职业大学医学院、多家医院和培训机构合作。 为员工提供专业的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服务技能。 如今,公司已经发展到78名员工,为398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为478人申请办理了长护险。 顾婷婷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上门养老服务不仅可行,而且大有可为。 ![]() 结语顾婷婷用创新的思维,解决了一个社会痛点,为老人提供了更好的养老选择。她用'以老养老'的模式,不仅为老人提供了贴心的服务,也为60后群体开辟了新的就业空间,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青年担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