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动物疫苗行业报告:概述、产业链、行业壁垒、市场规模以及发展趋势分析

 dczyxhd 2024-12-10

智研瞻发布:《中国动物疫苗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动物疫苗行业概述

当前,我国动物疫苗市场主要分为两大类别:强制免疫疫苗和非强制免疫疫苗。

全国范围内,针对小反刍兽疫、口蹄疫、布鲁氏菌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包虫病等五种动物疫病,我国实施了强制免疫政策。这些强制免疫疫苗主要通过政府招标采购的方式进行,随后由政府免费发放给养殖户使用,这种方式通常被称为“政采苗”。与此同时,疫苗生产企业也允许点对点地直接销售给养殖场,这些疫苗则被称为“市场苗”,但这一方式在强制免疫疫苗中仅起辅助作用。

相比之下,非强制免疫疫苗则完全采用市场化采购的方式,由养殖场或相关机构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并购买。这种分类方式既体现了政府对重大动物疫病的严格控制,也给予了养殖户在非关键性疫苗选择上的自主权,有助于动物疫苗市场的健康发展。

图表:动物疫苗主要种类

资料来源:智研瞻

动物疫苗行业市场分析

动物疫苗行业,作为兽药行业的关键组成部分,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自2011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全面铺开以来,国内动物疫苗市场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机遇。然而,市场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2019年非洲猪瘟的爆发,就给猪用动物疫苗市场带来了显著的冲击。

非洲猪瘟疫情的蔓延,使得生猪养殖业遭受了巨大损失,这也间接影响了猪用动物疫苗的市场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冲击并未阻挡整个动物疫苗行业的增长势头。据数据显示,到2022年,中国动物疫苗市场规模已经扩大至186亿元,较上年实现了9.41%的同比增长。

展望未来,随着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和动物疫病的不断演变,动物疫苗行业将继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行业内企业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动物疫苗行业市场规模118.52亿元,2023年中国动物疫苗行业市场规模200.58亿元。2019-2024年中国动物疫苗行业市场规模如下:

图表:2019-2024年中国动物疫苗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智研瞻

动物疫苗行业产业链

动物疫苗产业链由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主要环节构成,每一环节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上游:产业链上游主要涵盖了原材料供应商,他们提供种蛋、血清、化学试剂、培养基等关键原材料。这些原材料是疫苗生产的基础,其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疫苗的最终效果。因此,上游供应商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对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中游:产业链中游是疫苗生产企业,需要具备先进的研发能力和生产技术,以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他们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将疫苗产品推向市场,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

下游:产业链下游是疫苗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畜牧业和宠物行业。这些行业是动物疫苗的主要需求方,他们对疫苗的需求量大、种类多,对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要求也非常高。因此,疫苗生产企业需要密切关注下游行业的发展动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以满足市场需求。

整个动物疫苗产业链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只有各环节之间紧密合作、协同发展,才能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为动物健康保障和人类食品安全贡献力量。

图表:动物疫苗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智研瞻

动物疫苗行业壁垒

一、研发周期之漫:动物疫苗研发的壁垒

动物疫苗的研发之路漫长而曲折,从项目初期的调研策划到最终产品上市,往往需跨越数载光阴。其间,企业需历经繁复的实验室研发、严格的临床测试及繁琐的产业化转化等阶段。特别是新药注册及生产许可的获取,更是耗时长达两年左右。这一冗长的研发周期,对企业在资金和时间上的投入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构成了动物疫苗行业的一大壁垒。

二、资金压力之重:高投入与研发周期的双重考验

动物疫苗的研发不仅周期长,而且资金需求巨大。从实验室阶段的初步探索到临床试验的深入,再到最终的产业化生产,每一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短缺的企业难以支撑起长期的研发活动,而缺乏持续的研发投入则意味着企业难以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这种高投入与长周期的双重考验,使得资金壁垒成为动物疫苗行业的又一重要挑战。

三、人才之需:动物疫苗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高需求与培养挑战

随着动物疫病的不断演变和技术的日新月异,动物疫苗行业对于科研和技术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这些专业人才是企业研发实力保持先进性的关键所在。然而,专业人才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系统学习和实践锻炼。因此,如何有效培养和引进这些专业人才,成为了许多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四、资质之关:动物疫苗行业的严格管制与认证体系

动物疫苗的研发和生产过程受到国家主管部门的严格监管。在实验室阶段,企业就需获得实验活动批准文件,并在具备相应资质的实验室中进行试验。完成临床试验后,企业还需向农业部申请新兽药注册证书,并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而在生产阶段,企业更需通过农业农村部的GMP强制认证,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的规范运行。这一系列的资质要求和认证体系,构成了动物疫苗行业的又一重要壁垒。

图表:动物疫苗行业壁垒

资料来源:智研瞻

动物疫苗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我国作为畜牧业大国,其庞大的养殖规模不仅为动物保健品行业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更是农业领域的重要支柱。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畜牧业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其规模迅速扩大,产值稳步上升,有效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

然而,近年来非洲猪瘟疫情的冲击给畜牧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波动。尽管如此,随着国家复工复产政策的深入实施,畜牧业已逐步稳定并实现增长。当前,我国畜牧业正经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的养殖模式逐渐成为主流。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从畜牧大国迈向畜牧强国的目标更加明确。国家对于农业和畜牧业的重视不断加深,为推进畜牧业现代化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畜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预测,2024-2030年中国动物疫苗行业市场规模平稳上升。预测,2030年中国动物疫苗行业市场规模306.86亿元。2024-2030年中国动物疫苗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如下:

图表:2024-2030年中国动物疫苗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智研瞻

动物疫苗行业发展趋势

1、集中度显著提升,竞争焦点也经历了转变

近年来,为了提升行业的规范性和整体质量,农业农村部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不仅加强了行业的监管力度,还使得行业的进入门槛逐步提高,以确保行业的健康发展。随着政策对强免疫苗销售和研发的逐步放开,行业竞争的焦点正悄然转变。过去,行业主要围绕生产资质展开竞争,随后转向工艺和市场化能力的较量。未来,研发能力将成为行业竞争的核心,拥有研发资质和技术储备的企业将占据市场优势,预计这一转变将进一步推动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2、强制免疫产品销售逐步市场化

在强制免疫产品销售方面,过去我国主要采取政府采购的方式,面向各级政府畜牧部门供应。然而,自《兽用生物制品经营办法》于2007年实施以来,国家强制免疫产品的销售渠道受到了明确规定,即生产企业只能将产品直接销售给省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或出售给那些符合规定并在当地兽医部门完成备案的养殖场。然而,这一销售模式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由于政府采购价格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研发和生产高品质疫苗的动力。同时,这也为走私苗、自家苗、非法苗等不规范产品提供了市场空间,导致这些产品在市场上频频出现。如今,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开,强制免疫产品的销售正逐步走向市场化,为行业带来更加公平和开放的竞争环境。

3、加强行业监管,严控动物疫情爆发

为了应对2018年8月辽宁爆发的非洲猪瘟疫情,农业农村部迅速行动,公布疫情信息,这一事件在中国养猪业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生猪养殖总量的减少,动物疫苗的消费量也相应下降。为了稳定市场并保障动物健康,农业农村部为加强兽药行业的规范运作,依据《兽药管理条例》正式发布了对兽药违法行为的处罚通知。该通知旨在强化兽药行业的监管力度,坚决打击并惩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兽药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生猪生产能力的降低使得行业内部的竞争愈发激烈,而严格的行业监管则引导动物疫苗行业逐步走向规范化发展。

4、监管力度逐步加强

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对于动物疫苗行业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与乳制品类似,动物疫苗在原料保存、加工过程及成品储存销售等环节中,都可能出现质量问题。鉴于乳制品生产链条长、涉及环节多,一旦监管不到位,就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问题,进而危害消费者健康。因此,为了保障动物疫苗的质量,政府和企业均给予了极高的重视。他们积极引入现代物联网等先进的电子信息手段,成功实现了从养殖源头的原料采集,到乳品企业精细加工,直至最终消费者食用的全程追溯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确保了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和可控性,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安全、可靠的动物疫苗。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行业标准和产品质量,相关部门还制定和完善了动物疫苗安全地方标准,并加强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食品生产许可证”、“动物疫苗HACCP体系”及“动物疫苗GMP认证”等体系资质的认证工作。这些举措不仅从制度层面规范了企业的生产行为,还从监管层面确保了动物疫苗的质量安全,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障。

图表:动物疫苗行业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智研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