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跟领导博弈,你永远无法上位! 你要想上位,搞定领导才是硬道理。 上位的过程就是跟领导博弈的过程,你要影响领导,驯化领导,让领导认可你,听你的。 领导用官位绑住你,你用专业能力诱惑领导,跟领导共赢,你才有机会上位。 【原文】 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 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秦始皇,皆以极武而亡。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帝有堑色,曰:“试为我着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及古成败之国。” 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 【译文】 公元前196年五月,陆贾被刘邦派往南越出差,去说服南越王赵佗归顺汉朝,接受刘邦的统一领导。 而陆贾很圆满地完成了刘邦交代的任务,没有兴师动众,就他出来一趟差,就让赵佗归顺汉朝,实现了和平统一。 而陆贾回去之后,也被刘邦封为太中大夫,这就升职了。 太中大夫是个什么官呢?他属于郎中令管辖,是经常在皇帝身边掌管言论的官员。(郎中令,九卿之一,参考秦二世胡亥身边的赵高) 而陆贾也由此经常跟随在刘邦身边。 有了接近领导的机会,自然要展示自己的特色。 陆贾经常跟刘邦讲《诗经》《尚书》,但是刘邦听了很不耐烦,对陆贾说道:“老子是从马上得到的天下,读这些诗书有什么鬼用?” 领导一骂,很多人立马就蔫儿了。 领导一批评,很多人立刻就自我反省,精神内耗,去找自己的错误了。 很多人往往就想:是不是我跟领导的沟通方式不对,是不是我跟领导的沟通策略不对,是不是我没有选对良辰吉日,是不是领导不喜欢这套……这全是精神内耗! 但是,陆贾并没有这样,陆贾理直气壮地对刘邦说:“您可以从马上得到天下,但是,您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吗?况且商汤、周武,他们靠武力夺取天下之后,反而用礼乐来治理天下。文武并用,这才是历朝历代的长治久安之策。从前,吴王夫差、晋国智伯、秦王嬴政都是因为太迷信武力,所以,导致了最终败亡。如果当初秦朝统一天下之后,推行仁政,效法先圣先贤,那么陛下您还有什么机会得到天下呢?” 刘邦听了,顿时有些惭愧,对陆贾说:“你说得对,请你试着总结一下秦朝之所以失败,我之所以成功,以及古代那些国家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讲给我听。” 陆贾就以刘邦这个话题为研究专题,只写出了一系列的专题文章,讲述历朝历代国家存亡的征兆,一共有十二篇文章,每奏一篇,刘邦听了都会拍手叫好,而大臣们一个一个也纷纷点赞,而这部书取名叫做《新语》。 这就是“马上打天下,下马治天下”这段典故,陆贾可以说是一个高手。 【解读】 很多人被领导一批评,立马就蔫了,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而陆贾告诉我们:学会教训领导,学会给领导上课,你更容易上位。 领导有领导的特长,你有你的特长,领导格局高远,见识广博,那么你就要跟他拼专业能力,你要在专业能力方面胜过他,这样你就可以成为他的老师。 如果领导专业能力比较强,但是,爱抓细节,那么,你就要跟他比格局,比高度,比思想,一定要在某一方面胜过他,成为他的老师,这样你更容易在领导面前混得不错。 相反,那些在领导跟前混得不好的人,往往都是听话照做,老实巴交,不懂教训领导,不懂给领导上课,不懂向领导展示自己特色的人。 而真正懂得向上管理领导的,往往都懂得教训领导,给领导上课,成为领导的老师,成为领导的朋友,成为领导的知己,跟领导有共同的爱好等等,这样的人,往往都混得不错。 而陆贾也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上位逻辑:某些方面,你可能不如领导。但是,你一定要有一方面比领导强,足以成为他的老师。 跟领导比格局、比高度、比细节、比专业能力,你总有一样比他强。只要你比他强,可以成为他的老师,你就可以在他面前展示自己的特色。这就是上位之道,这就是上位逻辑。 所以说,如何才能上位呢? 第一,要想上位,你要有接近领导的机会,多多接触领导。 第二,多多向领导展示你的特色。 第三,强调你的特殊性、重要性,以及对领导利益的影响。 这样你才能够上位,才能成为领导的红人。 一个人上位,绝对是有逻辑的,让领导认识自己,让人领导了解自己,让领导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以及对他的价值,这才是你上位的底层逻辑。 你觉得是这样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