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他的一个同事,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老爱对他冷嘲热讽。 有时候是工作上的小失误,有时候甚至是些无关紧要的日常小事,都能被对方拿来当作笑料。 朋友一开始还想着忍一忍算了,毕竟大家都是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不想把关系弄得太僵。 但时间一长,朋友实在是忍不住了,就跟我吐槽说,这同事的情商实在是太低了。 他认为情商高的人,哪怕是指出别人的不足,也会用一种委婉、尊重的方式,让人能够接受。 而这个同事呢,每次开口都是带着刺,让人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上周,朋友加班到很晚才完成了一个项目,结果第二天一上班,那同事就来了一句:“哟,这是昨晚熬夜赶出来的吧?效率可真够高的啊。” 这话说得,明摆着是讽刺朋友工作效率低,还阴阳怪气的。 换成谁听了,心里都不会好受。 1、情商。 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说某个人说话太伤人,情商太低。 但仔细一想,这可能并不是情商的问题,而是尊重的问题。 有些人之所以会口无遮拦,用言语去伤害别人,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怎么说话,而是因为他们打心底里就不尊重你,觉得你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 说实话,这种感受真的很让人难受。 你明明已经很努力地在做好每一件事,却还是会有人对你指指点点,好像你做什么都是错的。 好像你的失败,就是他们的快乐源泉。 这就是现实,有时候真的很残酷。 但我想说的是,成年以后,我们真的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了。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你做得再好,总会有人不满意;无论你多么努力,也总有人会对你指指点点。 这是无法避免的,因为每个人的标准和观念都不同。 所以啊,我们需要学会的是,不要把别人看得太重,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太轻。 你不需要去讨好每一个人,你只需要讨好你自己。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走自己想走的路,不要被别人的言语所左右。 当你真正明白这一点,你就会发现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和坚强。 因为你知道,无论别人怎么看你,怎么说你,都无法改变你内心的价值和追求。 你只需要做好自己,就足够了。 2、团结大多数就行了。 《毛选》里指出:所谓团结,就是团结跟自己意见分歧的,看不起自己的,不尊重自己的,跟自己闹过别扭的,跟自己作过斗争的,自己在他面前吃过亏的那一部分人。 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 有的人,初见时热情似火,仿佛一见如故,但转眼间就可能冷淡如水,渐行渐远。 这让我们不禁思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到底该如何把握分寸? 其实,一个人是否善良,并不能简单地用人品来衡量。 有时候,善良与否,更多地取决于我们是否触碰到了对方的利益。 毕竟,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奔波。 所以啊,有时候,即使我们出于好意,也可能无意中伤害了别人。 摔倒了,有的人会选择哭泣,寻求安慰;有的人则会拍拍身上的灰尘,继续前行。 这两种反应,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每个人的性格和心态不同罢了。 同样,在人际交往中,也不必强求每个人都对我们友好,因为大多数人可能只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不值得我们去深交。 人生最大的愚蠢,就是把善良留给了错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值得我们付出真心去对待的人,其实并不多。 所以,要学会区别对待,不要盲目地对每个人都掏心掏肺。 要知道,有的人只适合点头之交,有的人则只适合维持表面的关系。 3、太心软就是傻。 《毛选》里指出: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在这个社会,做人真的不能太心软。 你或许是个心地善良的好人,但如果你总是毫无原则地迁就别人,那么别人很可能就会把你当成软柿子来捏。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只要我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我好。 但现实往往并非如此。 你越是表现出自己的善良和软弱,就越容易吸引那些喜欢占便宜、欺负弱小的人。 他们会试探你的底线,看看你能容忍到什么程度。 如果你一次次地不反抗,他们就会得寸进尺,甚至骑到你的头上欺负你。 所以,做人一定要有原则和威信。 你要让别人知道,你是个有底线的人,不是谁都可以随便欺负的。 这并不是说要你变得冷漠无情,而是要学会在善良和原则之间找到平衡。 当你坚守自己的原则时,你不仅保护了自己,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当你越弱小的时候,欺负你的人就越多。所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地站出来,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别人:我不是好惹的! 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立足,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记住,善良是一种美德,但过度的善良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 |
|